学术投稿

益气活血通络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郑秀琴

关键词:益气活血通络方, 冠心病心绞痛, 中医药疗法
摘要: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益气活血通络方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98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例分为常规组(49例,常规疗法)和中药组(49例,常规疗法+益气活血通络方).对比临床效果、治疗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不良反应.结果 中药组总有效率远高于常规组(P<0.05),且血清hs-CRP、Hcy本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和治疗后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 益气活血通络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胃肠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胃肠功能及生活质量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自2016年2月—2017年2月于大连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住院接受治疗的胃癌术后患者60例,试验组与对照组均应用信封法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应用常规护理方案,试验组30例,应用优质护理方案,观察两组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组化疗不良反应、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胃癌术后患者化疗后应用优质护理方案,临床疗效优异,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丁玮玮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刺络拔罐放血疗法联合四妙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目的 探讨刺络拔罐放血疗法联合四妙散口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5年4月—2017年2月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于我院就诊的89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采用苯溴马隆片治疗,观察组44例联合刺络拔罐放血疗法及四妙散口服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比较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关节疼痛、红肿及活动障碍等症状积分均降低,观察组数值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尿酸(UA)水平及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水平均降低,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56%(34/45),观察组为93.18%(41/44),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 刺络拔罐放血疗法联合四妙散口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可更好地改善关节炎症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邓平征;张斌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当归芍药散的理论探讨与临床运用

    当归芍药散是临床常用的经典方剂,出自《金匮要略》一书,善于从肝脾的角度调理人体血与津液的基本病理变化.然而仲景对其论述较为简略,本文在历代著名医家对相关条文及其方认识的基础上,阐明其基本病机为血虚水盛,归纳出运用该方主症为腹痛,而兼有眩晕、心悸、小便不利等症,简述了当归芍药散常见的化裁变化,并附验案3则,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当归芍药散的基本用法.

    作者:高学理;周发祥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益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益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从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抽取102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式,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用益气活血方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不同组别患者血脂水平、心率与血压变化情况、临床效果、心电图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并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但研究组血脂水平变化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与血压并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具有一定改善,但是研究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时应用益气活血方治疗能够改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张玉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中医康复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置换术后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在老年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置换术后实施中医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股骨头置换术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50例分成两组:参考组与研究组,各25例.参考组行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手术治疗基础上实施中医康复,对两组患者的优良率状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参考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研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置换术后实施中医康复的效果显著,适合推广.

    作者:谢日伦;张跃;曾燕玲;朱江;余兰芳;钟伟坚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炙甘草汤加制水蛭治疗胸痹心痛作用机制、 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 分析炙甘草汤加制水蛭治疗胸痹心痛(冠心病)的作用机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经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6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单纯给予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常规剂量的制水蛭,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心功能及炎性因子变化,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TC、LDL-C、CRR及LVEF等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有效率达到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差异明显.结论 炙甘草汤联合常规剂量的制水蛭具有舒经通络的功效,对治疗胸痹心痛效果良好,且毒副作用小,具有研究推广价值.

    作者:周玉凤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糖尿病血瘀证的临床观察

    目的 将血府逐瘀口服液用于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血瘀证的治疗,明确其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2型糖尿病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对照组给予胰岛素治疗,A组在对B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2周后,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结果 .结果治疗后,A组临床症状、证候积分总有效率为88.89%,明显优于B组.而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明显下降,较B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血府逐瘀口服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2型糖尿病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血液流变异常的状态.

    作者:郑粤文;杨磊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王光辉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经验

    主要介绍王光辉教授利用中药熏洗配合红外线理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经验.KOA在临床的治疗上一般可分为三期:早期可选用保守治疗,包括减少膝关节负重、锻炼股四头肌肌力、各种中医中药治疗(包括中药内服、膏药、外用中药熏洗、中药离子导入、针灸、小针刀、拔罐、推拿等)、理疗(红外线、紫外线、电磁波等)、西药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选择性COX-2抑制剂、关节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或玻璃酸钠)等.中期选用微创治疗,一般采用关节镜冲洗清理治疗.晚期选用手术治疗,一般采用关节置换术、关节融合术等.

    作者:张敬波;王光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张英温阳化瘀法治疗癌性疼痛验案2则

    癌性疼痛极大的影响癌病患者的生存质量,现各指南化学止痛药类目繁多,但不良作用常使患者顾虑重重.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跟随张英主任医师学习期间,观察吾师运用温阳化瘀法治疗晚期癌病患者癌性疼痛疑难病例实效应验.现结合晚期癌性疼痛临床特点,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用药规律分析使用温阳化瘀法治疗晚期癌性疼痛,附典型病例2则,将跟师体悟进行总结,供同道参考.

    作者:陈婷婷;路枝红;刘益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加味大承气汤联合护理干预对腰椎骨折患者腹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加味大承气汤联合护理干预对腰椎骨折患者腹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腰椎骨折腹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按照外科常规护理流程进行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大承气汤干预,观察两组腹胀干预效果,记录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腹胀干预总有效率为96.7%,较对照组的73.3%有明显提高,而且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大承气汤联合护理干预对于改善腰椎骨折患者腹胀症状,是促进肠蠕动恢复的良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艳丽;周德迋;马丽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丁丽仙教授治疗复发性流产验案2则

    复发性流产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疑难病症,严重影响着有生育要求人群的生活质量,它的发生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对复发性流产的治疗研究很有临床价值.丁丽仙教授乃丁氏妇科第十代传人、贵州省名老中医,对妇科疑难病诊治有丰富的经验,现主要介绍吾师对复发性流产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灵活运用丁氏妇科补肾养血保胎方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经验.

    作者:蒋双双;陈静;丁丽仙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按摩手法为主治疗腰大肌损伤所致慢性下腹痛18例

    目的 探讨腰大肌损伤引起慢性下腹痛的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自2011年以来,本科室共收治18例患者,采用邵氏无痛诊疗法配合中药透敷综合治疗.10天为一个疗程.结果 18例患者中,长治疗3个疗程,短1个疗程,治愈15例,好转2例,无效1例.其中治愈率为83.3.%,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本方法安全易行,无痛苦,疗效好,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献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疏风止咳汤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目的 探讨疏风止咳汤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与治疗方法 .方法以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诊治的8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具体临床表现,并按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孟鲁斯特钠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疏风止咳汤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治疗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观察组患者在各方面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疏风止咳汤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显著优化患者的肺部功能,提升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光宇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温中补虚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

    溃疡性结肠炎是炎症性肠病的一种,具有原因不明、病损不可逆、病情易反复等特点.通过对溃疡性结肠炎温中补虚治法的文献进行研究,总结临床经验,为进一步提高本病的临床治愈率,更好地缓解患者不适提供指导.研究发现溃疡性结肠炎在中医看来,多属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肾阳虚为主,故治疗上当重视对疾病本质的治疗,以温中补虚为重.

    作者:王永森;周晓凤;王瑞伟;贾斌;姜璐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乌头通痹汤联合针刺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0例

    目的 探讨加味乌头通痹汤联合补肾祛瘀针刺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郑州人民医院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甲氨蝶呤+美洛昔康治疗,观察组40例给予补肾祛瘀针刺法+加味乌头通痹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关节肿胀数、压痛数、晨僵时间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VAS、QOL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36/40),高于对照组的70.00%(2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及关节压痛数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乌头通痹汤联合补肾祛瘀针刺法可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度,提高其生活质量,效果较佳.

    作者:韩丹;史丽璞;刘志队;郇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论中医开放性与包容性

    中医自古以来就是一门具有极强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科学.中医发展过程中吸收了诸多国外的先进思想和理论,也引进了诸多国外药用植物,这些文化的交流是中医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中医开放性与包容性的体现,身为现代中医人,面对西方医学对中医的冲击,只有始终坚持中医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尝试中西医结合,才能使中医的理论更加完善,使中医获得更快更高的发展.

    作者:李文文;王奕珊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绝经过渡期的中西医诊疗思维

    运用中西医不同的临床思维,西医的循证医学与中医的哲理思辨有机的融合去阐述和镶嵌中医辨证思路,角度和手段不同却结果相似.绝经前过渡期妇女卵巢功能低下,雌二醇下降,FSH、LH的上升,导致一系列不同病症,其临床表现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性激素替代也具有异质性,发扬中医药的独特性,用整合的思路尝试,也不失为创新意识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炙甘草汤用于治疗心病、肺疾病的研究进展

    查阅近5年来,关于炙甘草汤的文献,综述炙甘草汤在治疗阴血阳气虚弱、心脉失养的药效学实验和临床应用情况,以及阐述其治疗虚劳肺痿等肺部疾病的理论基础.炙甘草汤现代应用不仅局限于治疗心病和肺病,也可应用于肾病、失眠、低血压、月经失调、痛经以及缓解化疗后患者的胃肠道反应等.本文以期为现代医药对炙甘草汤的研究深入,和体现出更多的临床应用价值提供参考.

    作者:王彤;艾新法;苏鑫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中医药护理

    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维持一个功能良好的动静脉内瘘,需要护理人员不断分析内瘘的护理措施,逐渐采取中医药护理方法,通过湿热敷、冷敷、中药塌渍、艾灸、中药外敷以及联合中西药外敷等一系列护理措施,可有效的保护血管通路,延长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确保血液透析的充分性,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刘敏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要点及工作模式的探讨

    目的 探讨科学化、系统化的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工作模式.方法 针对大部分医疗机构开展的中药饮片处方点评的重点及存在的问题,分析研究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工作的要点及工作模式.结果 大部分医疗机构在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工作方面做了许多的探索,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标准,而中药处方点评难度大、细节繁琐.结论 要不断完善中药饮片处方的点评制度和点评模式,为探索科学合理的中药处方点评方法提供参考.

    作者:马静;许冬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