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患者的门诊管理

刘燕;亓文波;刘静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 胰岛素分泌, 代谢性疾病, 型糖尿病, 生物效应, 生命健康, 慢性疾病, 全身性, 高血糖, 特征, 缺陷
摘要: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生物效应降低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特别是2型糖尿病.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宫颈环形电切治疗宫颈糜烂和宫颈上皮内瘤样变100例

    目的 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治疗宫颈糜烂和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治疗宫颈糜烂和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100例,观察手术疼痛程度、术中、术后出血情况、阴道流液时间、术后3个月阴道镜检查宫颈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随访3个月,宫颈糜烂一次性治愈率为96.15%,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一次性治愈率为89.58%,治疗效果与病变程度有关.结论 宫颈环形电切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副反应轻、恢复快,是治疗宫颈糜烂和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有效方法 .

    作者:王中洁;曹智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医院的社区职责

    医院历来都是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救死扶伤、促进社区群众健康的重大责任.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县、乡、村三级医疗网,对医院的社区职责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该网络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新中国卫生成就的基石.

    作者:朱志忠;董学文;刘朝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多通道输液器的临床应用

    多通道输液器可以同时多通道输液、多通道推药,它既可以缩短病人的输液时间,又可以同时应用其他药物,使病人得到及时治疗,还大大减少了医疗纠纷.我们课题组对2005年1月~2006年6月在我院各科需多次静脉输液的病人使用了多通道输液器,共计1680人次,现将临床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杨丽凤;徐本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对高压氧疗法初次进舱患者的心理护理

    高压氧治疗现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且被更多的患者所接受.不过,初次进舱的患者仍有许多疑虑和恐惧.为了清除患者的恐惧心理,能够顺利完成整个治疗过程,特把我科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侯书玲;宫巧芝;王金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吡柔比星腹腔内灌注治疗胃癌癌性腹膜炎

    恶性腹腔积液是腹部恶性肿瘤患者晚期常见的并发症,常引起消化、呼吸和循环障碍.积液复发是治疗腹腔积液的主要难题,单纯腹腔穿刺抽液患者多在数日内很快复发,腹腔内灌注抗癌药物是治疗腹腔积液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于2002年5月至2004年10月采用吡柔比星(THP)腹腔内灌注治疗胃癌癌性腹膜炎15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段瑞钦;刘月梅;赵素斌;李守霞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与子宫颈癌

    在妇女的肿瘤病中,宫颈癌的发生率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二位.全世界每年都有约20万妇女死于这种疾病.在发展中国家,宫颈癌的发生率是发达国家的6倍,而且8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发展为浸润癌.几十年来世界范围对宫颈癌的防治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然而,与诸多其它恶性肿瘤相比,在宫颈癌肿瘤标志物的研究方面一直比较滞后.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介导的纤溶系统与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的降解有关,在肿瘤的生长、浸润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检测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水平,来作为监测宫颈癌的浸润、转移及预后的新方法 、新途径.

    作者:刘雷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静脉丙种球蛋白佐治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佐治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予解痉、平喘、抗炎和合理使用抗生素等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静脉丙种球蛋白5.0 g静滴,每日1次,连用3~7天.结果 治疗组的症状控制率为90%,较对照组55%高;喘息显著缓解时间及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 静脉丙种球蛋白佐治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效果满意,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刘文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加强儿科实习医生医患关系伦理教育的体会

    在医患关系伦理教学中,强调儿科实习中注意处理好医患关系十分必要.因为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儿科实习对许多实习生来讲是比较困难的一关.其面临大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与患儿及其家属的关系,如何让患儿及其家属接受他们,给他们提供实践机会,这对学生在儿科实习能否顺利进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鲍作臣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社区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疗效的评价

    目的 探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干预的效果.方法 在中国气象局2005年职工体检检出的521例高血压患者中,选取89例作为干预对象,男性56例,女性33例,年龄45~68岁.其中高血压Ⅰ级25例,Ⅱ级37例,Ⅲ级27例.进行了包括门诊、咨询、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健康教育形式,以及低盐、低脂、高纤维平衡膳食、控烟、加强运动和改变不良饮酒习惯、心理平衡等各种生活方式的综合干预,并随访1年.比较干预前后患者血压控制的情况.结果 干预后收缩压由(156.5±11.5)mm Hg降至(133.8±8.5)mm Hg,舒张压由(95.7±8.6)mm Hg降至(84.5±6.3)mm Hg(P< 0.01).干预后高血压控制的显效率为62.9%,有效率为23.6%,总有效率为86.5%.结论 社区干预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董仓荣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输尿管结石并息肉32例诊疗体会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而单纯的输尿管息肉临床上少见.我院1991~2005年共收治输尿管结石合并输尿管息肉患者32例,均经过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旭;翟国炜;袁兆普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以声带麻痹为首发表现的胸部病变的影像诊断

    目的 探讨胸部疾病引起声带麻痹的影像检查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以声带麻痹为首发表现的胸部病变的影像诊断及其方法 .结果 以声带麻痹为首发表现的胸部病变中肺癌18例、胸主动脉瘤8例、转移性病变14例、肺及纵隔结核3例、食管癌11例.大多数病例在胸片上易于发现,但位于主肺动脉窗的在胸片上较难检出;增强CT检查在所有检查病例中都有阳性发现.结论 以声带麻痹为首发表现的胸部病变的诊断中,胸片检查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但对胸片检查阴性的病例增强扫描是必要的.

    作者:王克善;徐建伟;尹锋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近年来明显增加.由于老年人AMI的症状常不典型,临床确诊率低[1].但并发心律失常较为常见,如不及时抢救和治疗,病死率很高.本文对我院1994年3月到2005年12月住院中的184例老年人AMI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情况作一临床分析.

    作者:高卫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2006年麻疹疫情分析

    麻疹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自麻疹疫苗广泛应用后,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1].为及时掌握我街道麻疹疫情的情况,提出科学防控措施,对我街道2006年1~12月报告的104例临床诊断病例、118例实验室确诊病例,共计222例麻疹病例,进行疫情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春艳;江志荣;彭伙胜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增强院前急救护理中的法律意识

    随着法律知识的普及和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人们运用途法律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已渐成常识,对医疗纠纷、差错事故不再局限于卫生部颁发的事故处理办法,有时还通过民事诉讼的方法来解决,这就要求每位护士应熟悉国家的法律法规,而不能停留在用过去的护理道德观来评价自己的护理行为[1].

    作者:彭小兰;陈小琴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盐酸纳络酮治疗酒精中毒60例临床分析

    纳络酮在抢救急性酒精中毒方面已收到较好的效果.本院急诊科2001年6月至2006年7月共收治急性酒精中毒病人100例,分别采用纳络酮治疗及一般常规治疗,对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神志清醒时间进行比较分析如下.

    作者:高世洪;阙劲松;杨雅秋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有机磷农药重度中毒30例救治体会

    我院于2003年12月至2006年12月共抢救3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重度中毒病人,其病情危重,救治困难,死亡率高.今将30例重度中毒患者的抢救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士文;张继岐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产程中实施同侧侧俯卧位矫正胎方位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产程中实施同侧侧俯卧位矫正持续性枕后位及枕横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37~41周先兆临产至潜伏期经B超诊断枕后位、枕横位的产妇540例,随机分为二组:研究组270例产妇采取同侧侧俯卧位,对照组270例不做体位指导.结果 研究组经阴分娩220例,占81.5%,对照组经阴分娩128例,占47.4%;剖宫产研究组50例,占18.5%,而对照组142例,占52.6%.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 产程中实施同侧侧俯卧位可以矫正持续性枕后位及枕横位,降低难产发生率.

    作者:陈书韧;张金秀;刘玉娥;娄玉荣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谈供应室人员下收下送无菌物品的全程质量管理

    供应室担负着医院各类无菌器械、敷料及物品的供应,供应室管理质量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甚至病人的安危,确保各类无菌物品的质量是控制医院内感染的核心.供应室无菌物品下送是保证无菌物品不受污染的重要工作,在医院开展整体护理、推行优质服务、实现医院跨越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加强供应室下收下送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控,是防止无菌物品在下送过程中被污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敏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90例脑梗死患者、78例脑出血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者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作相关分析.结果 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广泛存在着血液流变学异常.

    作者:张秀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ICU危重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目的 探讨ICU危重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2004年1月~2005年9月在我院ICU发生的58例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调查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率13.4%,其中下呼吸道感染率占主要地位.住院时间超过10天者占70%.全部均做了侵入性操作.培养菌株中革兰阴性菌占52.2%,革兰阳性菌占33.3%,真菌占14.5%.结论 ICU的医院感染率较高与住院时间长、侵入性操作、使用抗生素不合理等因素密切相关.加强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的控制和预防,尽量缩短ICU住院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或采用非抗生素防治措施,可降低医院感染率.

    作者:麦国钊;黄嘉正;冯文聪;黄林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