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加汽化术35例

刘青峰;徐洪

关键词:尿道膀胱肿瘤, 治疗的新方法, 现报告如下, 应用, 系统治疗, 汽化电切, 疗效满意, 汽化术
摘要: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加汽化术是近年开展应用于膀胱肿瘤治疗的新方法.2002年9月~2005年12月我院应用storz汽化电切系统治疗膀胱肿瘤3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净化中心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护对策

    现代流行病学指出,疾病和健康在不同人群中分布与所处的职业环境有关.血液净化中心是医院特殊治疗单位,是职业损伤的高危科室,在工作中有许多危害因素损害护士的身心健康,我们在注意护理安全的同时应重视自身的防护.现结合实际情况就血液净化中心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讨论如下.

    作者:尹波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医疗机构和社区应对流感大流行的感染防护措施概述

    流感潜伏期短,起病急,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容易实现,流感病毒抗原易变异,人群的特异性免疫状况不稳定,对变异株普遍易感,因此流感流行常呈周期性,并容易迅速导致世界性大流行,对人群健康和社会稳定产生重大影响[1].

    作者:汪滢;曾光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及其新生儿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的研究进展

    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是近10多年来发现的器官局部血流调节因子.血管内皮细胞通过释放ET收缩血管和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同时释放NO松弛血管平滑肌和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正常情况下,ET和NO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维持血管的舒缩功能,两种血管活性物质平衡破坏便导致血管收缩,引起细胞损伤,从而引起各种脏器疾病的发生.现对近年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及其新生儿血浆ET、NO水平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马培华;路方红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不同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疗效.方法 47例川崎病患儿病情基本相似,治疗除了丙种球蛋白剂量不同外基本相同,即均联合阿司匹林口服.A组常规剂量疗法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400 mg/(kg·d),连用5 d;B组超大剂量疗法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2 g/kg,单次输注.治疗期间均由专人观察、记录临床疗效.结果 B组超大剂量疗法在缩短退热时间和降低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A组常规剂量疗法(P<0.05).结论 超大剂量疗法对迅速退热及减少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疗效肯定.

    作者:严平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新式剖宫产术健康教育体会

    新式剖宫产术是一种改进的剖宫产术式,由于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手术程序少、术后少疼痛、下床活动及肛门排气早等优点,对保证母婴的健康起到一定的作用,已被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郑子琴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溶栓治疗34例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溶栓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 采用尿激酶联合肝素治疗3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期间重点做好溶栓治疗的护理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出血或再栓塞等并发症.结果 基本治愈8例,有效26例.治疗期间有2例患者出现多个穿刺部位出血,经冰敷、局部加压包扎后出血停止.结论 对溶栓治疗的病人,应严密观察病情,做好溶栓治疗的护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作者:孙艳艳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药品生产企业实施GMP后亟待提高的几项工作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GMP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所有制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要求.它是适应保证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是对药品生产企业(车间)和药品品种实施监督并取得认可的一种制度,也是确保药品质量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手段.但很多企业在通过GMP认证以后的实施工作中,往往流于形式.以下笔者就从事药品监督工作并参与GMP现场认证检查过程,简述应着重提高的几项工作.

    作者:刘瑞琴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中药大复方配伍研究方法概况与思考

    中药复方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大复方是中药复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药味多、相应的化学成分复杂,致使药效物质基础难以确定;多成分、多靶点以及含量过低给药理学、分子生物学以及药代动力学研究带来相当大的困难,所以研究药物之间的配伍,在保证药效的基础上简化药味组成,使之便于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研究,已成为中药复方现代化道路的必由之路.

    作者:王海燕;刁兴彬;孙强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高压氧并用血液磁极化治疗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高压氧并用血液磁极化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11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和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高压氧和血液磁极化治疗.治疗30天后比较疗效和肺炎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压氧并用血液磁极化治疗能够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降低肺炎发生率.

    作者:王勤;高广生;徐华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Seldinger穿刺技术用于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液胸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微创闭式引流在液胸引流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Seldinger组、粗管组和细管组进行液胸引流治疗效果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比较.结果 在一次置管引流治愈方面,Seldinger组与粗管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明显优于细管组(P<0.01).在管周疼痛和并发反应性胸膜炎方面,Seldinger组和细管组优于粗管组(P<0.05).在管道不通畅和需要重复置管引流方面,Seldinger组和粗管组优于细管组(P<0.05).而三组的拔管后医源性气胸、导管性感染以及凝固性血胸形成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eldinger穿刺技术引导专用的静脉导管作闭式引流治疗液胸,既可以达到治疗的效果,同时也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王盛标;蔡业平;张圣岸;李云锋;陈亮;黎艳晖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骨盆肿瘤广泛切除异体半盆重建的手术配合

    骨盆恶性肿瘤的治疗,由于其位置特殊,手术难度高,良好的手术配合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本文对16例骨盆恶性肿瘤半骨盆切除异体半骨盆移植、髋关节重建术的手术配合进行总结,旨在探讨此种手术护理配合的特点.

    作者:綦艳琳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易损斑块检测新进展

    如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进展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具有很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预后较差.现在已证实它是由冠状动脉内易损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所致,因此早期检测易损斑块并加以适当干预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防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就易损斑块的新检测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建平;刘厂辉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白花蛇舌草注射液抗肿瘤抗感染的临床应用

    中药白花蛇舌草为茜草科1年生草本植物白花蛇舌草全草.在我国南方各省田边、沟旁或潮湿的草地上生长,是伏地草本植物.白花蛇舌草中医认为味甘、淡、凉,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水通淋.白花蛇舌草注射液是从白花蛇舌草中提取有效成分制成的注射液.本文查阅文献,对白花蛇舌草注射液抗肿瘤、抗感染的临床应用作一展示.

    作者:房喜昌;冯正昕;段大航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高血压病患者外周动脉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检测

    研究证明,内皮功能受损和内中膜复合体增厚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早期标志,发生于斑块形成之前.发生高血压(HT)时,血管内皮功能失调,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形成.无创性高分辨率超声出现以前,通常采用病理学检查和动脉造影方法评价动脉粥样硬化,这两种方法不仅不适合疾病早期阶段的研究,而且也不适合评价药物疗效.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应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检测外周血管内皮功能及内中膜复合体的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来评价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作者:杨艳丽;孙志丹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在8分以下)[1]的患者,由于意识障碍,伤后频发呕吐、耳鼻腔出血或脑脊液耳鼻漏,常合并肺部、颈面等部位损伤,以及原发或继发脑干损伤致呼吸异常等,使患者易发肺部感染,严重影响病人预后,是造成本病急性期或恢复阶段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我院ICU自2004年9月至2007年9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42例,其中合并肺部感染47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蓉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MEA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24例疗效观察

    我院1999年6月~2005年10月,用米托蒽醌、足叶乙甙、阿糖胞苷(MEA)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2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顾兰兵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射频热凝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病、多发病,治疗关键在于消除突出髓核,解除神经根压迫.我院在美国GE公司的高分辨率十六层螺旋CT引导下,应用瑞典LeKsell射频治疗仪的椎间盘治疗电极,在突出部分的病变髓核部位直接射频热凝,使突出部分的髓核变性、凝固、收缩,从而使突出的髓核马上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叙述如下.

    作者:尚咏梅;吕桂菊;边进;滑雪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HIV感染窗口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具有极高的突变性,且临床没有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措施以预防为主,所以应尽早发现感染者、并控制其流行.然而,血清免疫学实验作为实验室诊断HIV的主要依据,窗口期的存在给HIV检测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综述了实验室检测HIV血清学新方法、聚合酶链反应的基因诊断技术、HIV P24抗原测定,以及病毒培养、流式细胞技术在窗口期的运用.进一步缩短了窗口期时间,对于防治艾滋病流行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书志;梁浩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低温可调钠透析对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影响

    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危急患者的生命.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在透析中采用降低透析液温度和调节透析液钠浓度的方法,有效预防和减少了低血压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爱红;刘笑南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现代护士职业形象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住院病人、医师对护士当前职业形象的评价.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本院160名住院病人、65名临床医师、29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5.49%的病人对护士职业形象感到不尽人意;19.35%的医师认为不够尽善尽美;21.69%的护士认为职业形象不会影响病人病情的发展与转归.结论 护士目前职业形象与病人要求、医师的期望还存在差距,护士自身认知水平参差不齐.需要加强护士的职业道德、职业情感、心理品质、行为规范的教育培养.

    作者:朱幼平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