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强心利尿合剂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56例

张希华;范庆云

关键词:强心利尿合剂, 低分子肝素钙, 治疗,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现报告如下, 强心利尿剂, 疗效满意, 急性期, 患病率, 肺心病, 多发病, 常见病
摘要: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为我国常见病、多发病,平均患病率为0.4%~0.47%,我院采用强心利尿剂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肺心病急性期5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的护理配合

    前列腺增生症(BPH)是影响老年男性健康的一种常见病,随着微创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是腔内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有效手段,我院自2003年1月~2005年1月为120例患者行TURP术,疗效满意,现将手术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岩;李静;刘会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左半大肠癌误诊分析与社区医疗

    大肠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各种原因导致的误诊率也十分惊人,本文对我院2001年~2004年5月收治的32例左半结肠及直肠癌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旨在分析误诊原因,特别是如何完善社区医疗,加强全科医生培训,制定减少误诊的措施,力争早诊断、早治疗,提高疗效.

    作者:杨裕家;闵国清;张锦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门诊儿童输液室的护患关系

    门诊儿童输液室常常发生纠纷,容易引起病人及家属的投诉,而这些纠纷都与护患沟通障碍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这就需要我们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采取防范措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减少护患冲突的发生.

    作者:薛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CR片表现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是新生儿早期死亡的常见原因,多发生于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其临床表现典型,X线诊断是确诊本病不可缺少的方法[1].本文对我院13例经临床及X线诊断为HMD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加深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王立民;马得廷;盛蕾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甲硝唑在痔术后处理中的应用

    痔的治疗方法很多,手术治疗仍为临床常用,近两年我们手术治疗200例,其中110例手术后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250ml(含甲硝唑0.5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3天,结合换药等处理疗效较好,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丁宏;王爱华;范岱景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近年来,全反式维甲酸(ATRA)及三氧化二砷(As2O3)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进行诱导分化治疗具有完全缓解(CR)率高,不促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无明显骨髓抑制,副作用少等优点;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我们应用两药联合治疗初发APL,获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朝阳;杨如玉;段丽娟;李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1例慢性中度铅中毒患者的治疗及护理

    铅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被广泛应用.近几年来,因从事个体加工蓄电池人员的增加,我院收治的该类患者呈上升趋势.1 一般资料患者高某,男,36岁,因腹部绞痛,伴腹胀20天,加重3天,入院.患者从事蓄电池加工16年,加工电瓶、化铅、焊电极板、接铅烟尘,操作室面积30m2,开窗通风,个人防护差,仅戴一般棉线手套,专业工龄16年.

    作者:李爱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素高捷疗口腔膏治疗多形红斑口腔损害的观察

    多形红斑口腔损害包括唇红部及口腔内粘膜损害,临床尤以唇红部损害严重,局部水肿,唇红靡烂,被高低不平的血痂所覆盖,当唇部稍微牵动时,血痂又发生裂隙而溢血.病人痛苦明显,影响饮食.我们应用素高捷疗口腔膏对症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王思成;杨家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不足及对策

    社区卫生服务(CHS)自1997年由我国政府第一次明确倡导以来,CHS机构已经成为了城市社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给社区居民带来了很多好处和便利,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由于我国绝大多数城市,CHS机构仍处于探索阶段,常常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于是城市CHS机构的不足开始不断暴露出来.

    作者:陆旻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B超引导下经肛挤压排输尿管结石疗效观察

    传统的非手术排石方法有体外震波碎石,大量饮水配合利尿解痉药.前者费用较高,后者疗效欠佳,结石排出率低.自2005年1月以来,我科应用B超导引下经肛门挤压排输尿管下段结石,疗效确切,病人痛苦小,方便经济,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希凤;盖宁宁;孙少华;董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短效避孕药用于放置宫内节育器后经量增多的观察

    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简便、经济的可逆节育方法,在我国已应用广泛,而置器后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是取器的主要原因,也是普遍棘手的问题.近年来我站对置器后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的妇女应用口服短效避孕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秀娟;刘长芹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壮骨胶囊药效学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对壮骨胶囊的药效学研究为其临床治疗股骨头坏死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并对其疗效作出评价.方法用wistar大鼠实验性骨质疏松模型观察壮骨胶囊对骨密度的影响;以小白鼠测定其镇痛、抗炎作用.结果实验证明壮骨胶囊能明显减轻维甲酸所致的大鼠骨质脱钙,骨密度不良的程度;同时具有良好的镇痛、抗炎作用.结论壮骨胶囊为一纯中药制剂,具有高效、低毒等优点,可作为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理想药物.

    作者:王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华蟾素注射液对临床患者血管刺激性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抗肿瘤药物--华蟾素注射液对血管刺激性.方法对80例随机抽取的接受华蟾素注射液和同时接受参麦注射静脉滴注治疗的患者进行一个疗程的连续观察.结果输入华蟾素药液时输液速度发生轻度减慢(40~49滴/分)的比率为60.94%,且0.01<P<0.05.结论说明华蟾素注射液对血管刺激性显著.

    作者:陈华燕;文静;王恳;张智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100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护理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工股骨头置换已成为治疗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方法.自2000年3月至2005年5月,我院骨科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100例均获得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淑莲;宋宪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术中护理配合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CSEA)是近年来新的椎管内麻醉方法.它结合了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优点,具有起效快、麻醉用药量少、术后头痛少、循环呼吸并发症少、病人感觉舒适等优点,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是临床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主要用于病人的下肢、会阴、直肠及下腹部的手术.手术室护士在麻醉过程中担负着大量护理配合工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彭玉荣;牛玉洁;周晓琪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浅析病案的重要性

    病案是保存患者诊治经过的真实资料,是患者住院治疗经过的原始,直接体现,是一种具有高度可靠的科学性的永久记录.病案是医院的宝贵财富,它不仅是疾病的临床诊治、护理等主要记录,还是临床科研、教学的重要原始资料,为医院管理层提供有关的决策依据,为医疗保险、病退、劳保等支付医疗费用提供了重要依据,在预防保健、环境保护、职业病的防治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当涉及医疗纠纷时,病案又是帮助判定法律责任的重要依据.为了更详细地了解病案的重要性,现从以下几大方面分述.

    作者:雷桂钿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药袋热敷法治疗足跟痛101例

    自2002年以来,我室采用中药袋热敷法治疗足跟痛10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101例均来自门诊和住院患者,男37例,女64例;年龄30岁~78岁,平均54岁;病程短7d,长4a.单足痛73例,双足痛28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晨起或久坐后站立行走时,足跟痛不能着地,活动片刻可缓解,行走过多仍疼痛,重者行走困难;足跟痛部位以跖面内侧多见,全部病例拍X光足跟部侧位片,其中跟骨骨刺增生80例,跟骨骺炎9例,跟骨骨节滑囊炎8例,其它4例.

    作者:姜忠华;张维芝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浅析对放射监督员的管理

    放射卫生防护管理和其他卫生管理相同,它的实质在于有效执行管理职能以达到提高放射卫生防护工作水平的目的.显而易见,进行管理活动的主体一定是管理者,即放射防护监督员,另外,管理者还是组成管理的三个基本要素中重要的一个,所以管理者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非常重要,而从管理学上讲对各级放射防护监督员管理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这将直接影响一个单位、一个系统甚至一个地区和<放射性同位素X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及有关法律标准的执行与落实,因此必须强化监督员的管理,本人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验,着重从监督员的基本要求、群体结构、自修与培养、使用与管理、约束与考核等几个方面简单讨论放射卫生防护监督员的管理问题.

    作者:袁爱东;于瑞广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的护理配合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患儿多表现为黄疸.血清胆红素浓度达到一定水平,游离胆红素即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并对其产生毒性作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能客观反映听神经和脑干功能,是一种简单、无创、不受睡眠状态影响的检查方法,已广泛用于临床.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们共测200例、400耳,为临床诊断、治疗、判断预后提供了可靠依据,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秦梅娟;毛继芳;许传芬;孙静;秦美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3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体会

    我科1999年1月~2005年10月共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36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本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20~76岁,平均62.5岁.单肢34例,双肢2例.单病因3例,两种以上病因33例.其中脑血管病下肢瘫痪8例,冠心病、心肌梗死6例,肺心病心功能不全4例,糖尿病2例,高血压高脂血症6例,产后1例,手术后3例,下肢骨折2例,其它4例.

    作者:刘培英;赵永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