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左氧氟沙星诱发痛风1例

薛迎新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 痛风性关节炎, 血尿酸, 口服阿斯匹林, 红肿, 高尿酸血症, 低蛋白饮食, 阴性, 血尿素氮, 退休干部, 关节疼痛, 湿性罗音, 秋水仙碱, 患者, 踝部, 复查, 血常规, 外伤史, 痛风石, 糖尿病
摘要:1病例摘要患者,男性,65岁,退休干部,主因右下踝部红肿伴剧烈疼痛6小时于2005年4月20日8时收入院.患者于发病前1周因间断咳嗽,不发热,近3天口服左氧氟沙星0.2 tid,于6小时前睡眠中,忽然感到右下踝关节处剧烈疾痛难忍,辗转不安.口服阿斯匹林0.5无效而就诊,既往无外伤史,无糖尿病及其它阳性病史,无高尿酸血症或痛风史.查体:体温36.5,呼吸18次/分,心率80次/分,血压140/80 mHg,神清合作,咽部无充血,耳轮及全身皮肤关节未发现痛风石,甲状腺不大,两肺清无干湿性罗音,心界不大,律齐,腹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右踝部以关节为中心明显红肿热,关节处明显压痛,近日来饮食及二便正常,血常规:白细胞7.3×10/L尿ph6.5,酮体阴性,尿糖、尿蛋白阴性,血尿素氮11.2mmol/L,肌酐103mmol/L,尿酸512mmol/L,X光检查:患处关节无异常.诊断:急性继发性痛风性关节炎,即刻给予秋水仙碱0.5mgq3h,po,服药两次后关节疼痛立即消失,同时低蛋白饮食,补充液体,病人尿量增加,红肿消退,复查血尿酸为322mmol/L.1周后遂痊愈出院,1月后复查血尿酸正常.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年男性肝病患者的保健护理

    在今天这个飞速发展,竞争激烈的世界,人们普遍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而日渐繁忙.由于传统的角色定位,男性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中年男性一般是工作单位的中坚力量,他们担负着较多的工作重任,面对着复杂的人际关系,在家庭中肩负着赡养自己年迈的父母及养育子女的家庭责任,这些都使他们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心理压力和紧迫感,往往只顾工作而忽视了健康问题,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和疾病的发生.而中年男性一旦患上肝病这种传染病时,对本人、对工作、对家庭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做好中年男性肝病患者各方面的保健护理对肝病的预后是很重要的.

    作者:武俊亚;徐育娥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社区慢性病患者居家护理风险防范

    从19世纪开始,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疾病谱发生了变化,使急性传染病的发病率降低,慢性病开始逐步取代急性传染病而成为人类的主要健康问题[1].慢性病病情顽固,患者可能终身带病,有些则终身残疾,这些特点决定了患者住院时间的有限性,其更多的时间是在家庭中治疗护理.因此,对慢性病人实施居家护理已成为社区护理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在新形势下护患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医疗护理高风险的特性越发显得突出.社区护理人员必须树立积极正确的医疗护理风险意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学习法律常识,规范护理行为,尽早认识风险隐患,保证社区居家护理安全.

    作者:陈小萍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奥曲肽对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治疗

    奥曲肽商品名为善得定,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长效型生长激素释放抑制素.临床上主要用于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也可用于转移性类癌、肢端肥大症、胃肠道及胰腺的内分泌肿瘤、急性胰腺炎、肠和胰瘘等.本文报道奥曲肽对在已用洛赛克、立止血、凝血酶、雷尼替丁、垂体后叶素等治疗而无效的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治疗.

    作者:徐建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吞咽困难

    吞咽困难(dysphagla)是指吞咽费力,食物通过口、咽或食管时的梗阻感,伴有或不伴有吞咽痛,严重者不能咽下食物.

    作者:宗桂珍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脂肪肝的流行趋势和预防措施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酗酒、肥胖病、糖尿病等发病率不断增长,脂肪肝的发病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现将本病的流行病学和预防措施分述如下.

    作者:张懋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左心衰时吗啡的应用

    来信:我是一名乡医,在临床上经常见到成功抢救急性左心衰的病例,吗啡确实是一种特效药,但是听说应用吗啡时应该注意可能会导致呼吸抑制.我以前处理过一个急性左心衰病人皮下注射吗啡后导致呼吸越来越差,直到用纳洛酮来解救.后来在应用吗啡时心里都没有底,我的问题是:(1)部分病人急性左心衰是由于肺部感染诱发的,这时常规抗感染,强心,利尿,扩张外周血管无效时是否可用吗啡?会不会导致呼吸抑制?(2)虽理论上说呼吸抑制的病人不能用吗啡,但是在临床上怎么知道这个病人已经处在呼吸抑制状态或者是呼吸抑制边缘(这时候做血气分析不现实)?(3)通常大家对急性左心衰病人应用吗啡前要考虑到那些问题,比如适应证及禁忌证?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脑梗塞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的康复训练

    脑梗塞所致运动性失语是一种危害较大的常见临床症状,其语言康复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自2004年5月至2005年10月,我们对经头颅CT扫描证实为脑梗塞后运动性失语的32例患者进行了疗程为20天的语言康复训练(训练组),并选择条件相当来进行训练的30例患者作对照(对照组),结果训练组患者语言功能较对照组康复明显.现将训练方法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梅俊荣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中药灌肠及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

    慢性盆腔炎是由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及时、不恰当或不彻底而逐步形成的,临床常因盆腔疼痛而就诊,病情反复或时有急性发作,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和避孕节育措施的落实情况,笔者根据祖国医学的辩证施治理论,运用中药现代药理,采取中药灌肠和药渣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症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玲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静脉输注药物致不良反应40例原因分析

    药物是诊断治疗疾病的重要武器,其质量的优劣、疗效的高低、副作用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医疗护理质量、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由于药物的双重作用,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有部分病人发生不良反应(ADR),严重者可发生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加强对常用药物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的观察与防范,有着至关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殷铭;郭玮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氧氟沙星的药理与临床应用进展

    氧氟沙星(氟嗪酸Ofloxacin)为氟喹诺酮类药物.1981年由日本第一制造公司首先合成,商品名Tarivid.氧氟沙星由于喹酮环上附有恶嗪环,故其水溶性比其他喹诺酮类药物高10倍以上.由于有氟原子,对菌体膜的通透性增加.N-甲氧哌嗪环则使其脂溶性增强,抗厌氧菌和需氧革兰氏阳性菌的活性大为提高.

    作者:胡金霞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纳络酮治疗重度CO中毒32例疗效观察

    一氧化碳(CO)中毒,又称煤气中毒,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重度中毒患者长时间处于深昏迷状态,并发症多,易发生迟发性脑病,死亡率高,幸存者多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1],对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危害.自1998年至2004年,我院在传统治疗方法上,加用纳络酮救治重度一氧化碳中毒32例,与以往未使用纳络酮的32例做对照,报道如下:

    作者:叶鸣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临床输液反应诱发原因分析

    输液反应为临床采用输液疗法治疗疾病时出现的各种非治疗效应,是医源性不良反应.导致输液反应的因素较多,患者个体差异的不同又使其临床表现有较大的变异性.为能多环节控制预防输液反应的发生,笔者根据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和我院临床输液反应发生的情况,对输液反应的诱发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聂秀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青霉素过敏反应的预防和急救

    来信:编辑您好,我是一名刚踏上工作岗位的乡村医生,我想请教您在临床工作中发生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应对措施,谢谢!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基层医院危重新生儿的抢救及转诊

    新生儿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因其生理、病理等方面的特点,早在20世纪初即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科--新生儿学,专门研究新生儿及其患病群体,危重新生儿患者的抢救更是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基层医院,因医疗设备、技术水平的限制,其产前的检查,产时、产后的抢救更显重要.本文将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抢救的18例危重新生儿报道如下:

    作者:邓长静;丁远富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药物不良事件危害与分析

    药物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reactions ADRS)是指与用药相斥的损害.其中以药物不良反应和用药错误为常见[1].ADRS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可以预防的;特别是用药错误所致.由于ADRS给患者及社会造成的损失巨大,因此对其进行研究与分析极其必要.

    作者:孙慧清;邵士川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浅谈全蝎的炮制方法

    全蝎,为节肢动物门蛛形纲钳蝎科动物东亚全蝎的全体.《开宝本草》记载其味辛、咸,性平,有毒,归肝经.具有祛风止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的功效.由于其功效显著而临床应用广泛,但我们在临床用药中见到的全蝎规格、质地、质量不一,为此简单介绍全蝎的炮制方法,以便于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作者:高兆锦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康尔消炎栓治疗非特异性慢性前列腺炎130例

    我们于2003年7月~2005年6月,运用中药制剂康尔消炎栓治疗非特异性慢性前列腺炎130例,并与菊花栓60例相对照,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立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中草药治疗缺乳80例临床分析

    产后乳汁甚少或全无称为缺乳,特别是剖宫产产妇发病率更高,西医无治疗药物,为临床一难题.缺乳给母婴带来很大痛苦.我们计划生育服务站对2003年5月~2005年5月份来就诊的80例缺乳患者给予中草药治疗,现将结果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岳增芹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减少脐部包扎时间降低新生儿脐炎的发生率

    脐带是胎儿从母体获取营养的供养线,新生儿出生后,脐带结扎,使新生儿腹腔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通道被堵塞,所剩下的1厘米左右脐带残端,在正常情况下于出生后7~10天自行脱落,脱落的早晚因不同的结扎方法而略有差别,但在脐带脱落前,脐部易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而发生新生儿脐炎,进而细菌可侵入腹壁、进入血液,成为引起新生儿败血症常见的原因之一.新生儿脐炎的发生,一方面是由于出生时断脐消毒不严而感染,更常见的是脐带残端未脱落前被污染而发生感染.

    作者:王蕊;鲁春菊;张广玲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云南白药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40例疗效分析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毛细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等.以往治疗腹型(腹痛,便血)过敏性紫癜同一般皮肤紫癜一样.近几年来,我院儿科病房对腹型过敏性紫癜在以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了云南白药,收到了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朱晓彤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