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合并贫血的预防

于萍

关键词:妊娠合并贫血, 妊娠贫血, 发生率, 资料表, 孕妇, 母婴, 孕期, 显示, 损害, 生命, 国内, 干预, 措施, 报告
摘要:妊娠贫血比较常见,WHO资料表明50%以上孕妇合并贫血,国内资料也显示,妊娠合并贫血的发生率在30%以上.妊娠贫血对母婴造成一定的损害,甚至危及母婴生命.我们通过对200例孕20周~37周的孕妇孕期有效的干预,降低了其发生率.现将有关措施报告如下: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异位妊娠误诊28例分析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症状典型的诊断并不困难,但临床上误诊亦非罕见.本病发病急、病情重,若延误诊治轻则增加患者的痛苦,重则可危及生命.现将我院1997年6月~2004年6月误诊的28例患者加以分析,探讨其误诊原因及减少误诊的对策.

    作者:杨桂英;吴晓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中西药联用治疗偏头痛60例

    近年来,笔者对本院门诊60例偏头痛患者在用尼莫地平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用中成药正天丸进行对照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高立甫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长托宁抢救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分析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我国急性中毒中较常见的一种,其特点为:发病快,病情变化迅速,并发症多,而重度中毒患者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传统抗胆碱药阿托品,在临床应用中,一直存在用量大,中毒率高,不良反应多等弊病.我院自1999年至今,采用长托宁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36例,与以往用阿托品治疗的38例,进行对比,多项结果明显优于阿托品组.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振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氧氟沙星的药理与临床应用进展

    氧氟沙星(氟嗪酸Ofloxacin)为氟喹诺酮类药物.1981年由日本第一制造公司首先合成,商品名Tarivid.氧氟沙星由于喹酮环上附有恶嗪环,故其水溶性比其他喹诺酮类药物高10倍以上.由于有氟原子,对菌体膜的通透性增加.N-甲氧哌嗪环则使其脂溶性增强,抗厌氧菌和需氧革兰氏阳性菌的活性大为提高.

    作者:胡金霞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青少年近视的多因素分析

    青少年近视目前已成为我国青少年一代为常见的一种眼病:虽然可以通过戴镜或激光手术进行矫正但仍给正常的学习、生活、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探讨其形成的原因,我们于2003年,用一年的时间,对我县19000名在校中学生进行了有关近视形成的多因素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延华;贾凤芝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妊娠合并贫血的预防

    妊娠贫血比较常见,WHO资料表明50%以上孕妇合并贫血,国内资料也显示,妊娠合并贫血的发生率在30%以上.妊娠贫血对母婴造成一定的损害,甚至危及母婴生命.我们通过对200例孕20周~37周的孕妇孕期有效的干预,降低了其发生率.现将有关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于萍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静脉输液的舒适护理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几乎每个住院患者都要接受这项治疗,我们东平县第一人民医院内科的护理人员对静脉输液的有关操作要点进行了改进,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玲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肺结核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传染病,咳嗽、咯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为常见症状.咳嗽、咯痰严重程度因肺结核的类型、病情进展程度不同而异.痰的颜色、性质取决于是否合并感染和感染的菌群有关.除合并胸膜炎外,胸痛不普遍.较多的患者仅感胸背部不适或轻微隐痛.但胸部病灶位于肺的边缘或侵及胸膜、胸壁、肋骨时则疼痛明显.重症肺结核或合尘肺的患者常可有呼吸困难.

    作者:王永亮;李树旺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预防接种的反应处理

    预防接种后由于机体受疫苗的刺激,可能出现某些正常反应,故在预防接种前应主动问病史,体检,并询问过敏史和免疫功能史.常见反应及处理方法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云南白药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40例疗效分析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毛细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等.以往治疗腹型(腹痛,便血)过敏性紫癜同一般皮肤紫癜一样.近几年来,我院儿科病房对腹型过敏性紫癜在以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了云南白药,收到了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朱晓彤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眼蝇蛆病4例报道

    自1987年7月以来,我院发现眼结膜囊内蝇蛆病4例,鉴于临床上该病少见,认识不足,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衍红;孟文杰;庄玺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肥胖对少儿健康的危害及干预

    世界卫生组织(WHO)已明确指出,肥胖已经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儿童期的青少年肥胖,必须引起社会的关注.济南市调查问卷显示:大于标准体重10%的超重儿童占9.3%,超过标准体重20%的肥胖儿占33%.统计学证明:我国学龄儿童肥胖以平均每年9.1%的速度攀升,在沿海一些发达城市,儿童肥胖更令人担忧,攀升率高达17.5%,专家认为,肥胖症已经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又一杀手.

    作者:刘卫里;张玉霞;武玉琴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左心衰时吗啡的应用

    来信:我是一名乡医,在临床上经常见到成功抢救急性左心衰的病例,吗啡确实是一种特效药,但是听说应用吗啡时应该注意可能会导致呼吸抑制.我以前处理过一个急性左心衰病人皮下注射吗啡后导致呼吸越来越差,直到用纳洛酮来解救.后来在应用吗啡时心里都没有底,我的问题是:(1)部分病人急性左心衰是由于肺部感染诱发的,这时常规抗感染,强心,利尿,扩张外周血管无效时是否可用吗啡?会不会导致呼吸抑制?(2)虽理论上说呼吸抑制的病人不能用吗啡,但是在临床上怎么知道这个病人已经处在呼吸抑制状态或者是呼吸抑制边缘(这时候做血气分析不现实)?(3)通常大家对急性左心衰病人应用吗啡前要考虑到那些问题,比如适应证及禁忌证?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药物不良事件危害与分析

    药物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reactions ADRS)是指与用药相斥的损害.其中以药物不良反应和用药错误为常见[1].ADRS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可以预防的;特别是用药错误所致.由于ADRS给患者及社会造成的损失巨大,因此对其进行研究与分析极其必要.

    作者:孙慧清;邵士川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博利康尼、酮替芬序贯疗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60例

    咳嗽变异性哮喘又称过敏性咳嗽,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支气管哮喘.我们于2003年5月~2005年5月用博利康尼、酮替芬进行序贯疗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荣林;周向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肺结核的治疗

    肺结核的治疗包括化学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对症治疗等.以化学药物治疗为主要治疗措施.本文重点讨论化学药物治疗.

    作者:王安利;刘亚民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青霉素过敏反应的预防和急救

    来信:编辑您好,我是一名刚踏上工作岗位的乡村医生,我想请教您在临床工作中发生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应对措施,谢谢!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浅谈医院建筑文化中的色彩装饰

    医院建筑文化是医院整体文化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继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之后第三大因素.涵盖了医院整体建筑规划布局、建筑设计风格(古典、现代)、色彩装饰、功能配备、建筑工艺和材料等多方面内容.随着色彩治疗学在国际医学界的研究和应用,色彩装饰在医院整体环境建设中,重要性被凸显出来,并为患者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人文就医环境.为更好地从总体上把握色彩装饰与医院建筑及医疗的关系问题,须了解色彩的功能和色彩治疗学的联系,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色彩装饰方案,从多方面强化色彩的效果,创造温馨、舒适的诊疗环境.

    作者:王岩;郭岩;刘坚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减少脐部包扎时间降低新生儿脐炎的发生率

    脐带是胎儿从母体获取营养的供养线,新生儿出生后,脐带结扎,使新生儿腹腔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通道被堵塞,所剩下的1厘米左右脐带残端,在正常情况下于出生后7~10天自行脱落,脱落的早晚因不同的结扎方法而略有差别,但在脐带脱落前,脐部易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而发生新生儿脐炎,进而细菌可侵入腹壁、进入血液,成为引起新生儿败血症常见的原因之一.新生儿脐炎的发生,一方面是由于出生时断脐消毒不严而感染,更常见的是脐带残端未脱落前被污染而发生感染.

    作者:王蕊;鲁春菊;张广玲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小儿股静脉穿刺的体会

    小儿股静脉穿刺是临床上常用的一项操作技能,常用于5岁以下的儿童.股静脉位于股三角区,在股动脉的内侧0.5cm.根据我十几年的临床经验总结体会如下:

    作者:娄雪梅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