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哮喘并发反流性食管炎的抗反流治疗观察

陈丽萍;弭希峰;王伯松

关键词:哮喘, 胃食管反流, 抗反流治疗
摘要:目的评估抗反流治疗对哮喘并发反流性食管炎(GERD)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哮喘并发GERD的患儿36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单纯给予吸入的沙丁胺醇(喘乐宁)气雾剂100ug每天2次,布地奈德200ug每天2次,连续6周;B组除以上药物外加奥美拉唑10mg每天1次,吗丁啉5mg每天3次,连续6周.试验开始前和结束后分别对两组病人行肺功能检测.结果治疗后所有病人周发作频率明显减少或消失,症状缓解.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气流量(PEF)、及以上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在B组较A组明显提高,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增加抗反流治疗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指标.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卫生行业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应发挥更大作用

    近,我国高层领导发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在全国引起了强大反响.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总结现代化建设经验、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当前,我国各行业都存在着诸多的浪费现象,卫生行业也不例外,比如在卫生资源配置方面的条块分割、布技局不当,在卫生机构运行方面的乱检查乱收费,在患者方面的盲目求大求全求洋等等,都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现象.因此,千方百计地做好卫生资源节约工作,让有限的卫生资源发挥更大作用,是摆在我们各级卫生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作者:张在举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子宫切除术的术式选择

    子宫切除术(Hysterectomy)是妇科常用手术,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概念的引入和腔镜技术的发展,子宫切除术得以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手术途径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派生出许多新的手术方法,也由此而产生了一些疑问和争议.本文就近年不同途径子宫切除术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陈燕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掌握沟通技巧防范护患纠纷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观念的转变,住院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也不断地增强,因而,护理纠纷的发生呈上升趋势.为了把护理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发现许多纠纷发生均与护患沟通障碍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而真正属于护理差错或护理事故的纠纷却很少.为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预防或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赵俊萍;丁晓民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鼻胆管引流术治疗术后胆瘘12例

    胆瘘是胆道术后的并发症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疗效往往不能令人满意.我院于2001年8月~2005年10月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doscope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治疗术后胆瘘病人12例,取得了很好疗效,现分析如下.

    作者:李福康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苦碟子、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苦碟子注射液联合丹奥注射用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予以苦碟子注射液联合丹奥治疗,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706代血浆,观察两组疗效.同时观察两组血小板聚集率、血液粘滞度、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7.23%)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显效率56.52%),P<0.01.两组血小板大聚集率(MAR)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治疗后两组mR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而血小板、出凝血时间,治疗前后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血粘度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联合丹奥治疗急性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能明显降低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缓解脑梗死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显著抑制体内血栓形成.治疗疗效好,临床症状缓解快,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秋英;龙学全;黄秋静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重型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加肠外营养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肠内加肠外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方法1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5组,每组28例,A组早期同时给予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B组给予早期PN,一周后逐渐过渡到到EN;C组单给PN,PN时间超过2周;D组早期给予单纯EN;E组用传统延迟性EN.进行有关临床观察及统计学分析.结果重型颅脑损伤者伤后早期能从不同营养途经获得营养成分,A组2周时血糖及各项营养指标均优于B组(P<0.05)且A组早、晚期并发症发生率60.7%、35.7%均低于B组85.7%、57.1%,预后亦优于B组,A、B两组间比较,A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低于B组14.3%,费用更节约.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联合进行EN、PN是临床较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法,对预后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于爱芹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多层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髓核经纤维环向周围组织突出,常伴有髓核和纤维环的变性,是临床腰腿疼痛的常见病因[1].CT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为此病的诊断提供了简单、无创的检查手段.随着多层螺旋CT的临床应用,多平面重建及各项同性技术的发展,多层螺旋CT对于椎间盘突出的诊断有了更进一步的优势,本文对1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多层螺旋CT诊断进行了总结分析.

    作者:吴珂;崔群生;孔庆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术前访视在整体护理中的应用

    手术室护士在临床整体护理中的参与,为完善外科病人围手术期护理中病房与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连续性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术前访视作为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心理、生理、医学模式在当前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具体表现.我院手术室从对手术病人实行访视以来,效果比较显著.

    作者:李红;许娜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泰安市943例门诊患儿血铅分析

    目的了解泰安市儿保门诊常见病的发病与有害重金属铅的关系.方法采用微量血用钨舟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在泰安市中心医院儿保门诊就诊的943例0~14岁儿童进行血铅水平测定.结果943例门诊患儿不同年龄组的血铅水平0~3岁85例,4~6岁273例,7~14岁585例.其血铅水平分别为117.62±41.8,144.2±54.53,147.83±58.62.其中高于目前国际公认的儿童铅中毒诊断标准100ug/l的比例是89%.结论目前泰安市儿童厌食症、抽动症,注意力缺陷,反复呼应道感染,头痛与腹痛与儿童高血铅有相当密切关系,应该引起高度关注.

    作者:李晓伟;刘尔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偏瘫痉挛患者的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体位的调整及肢体活动对脑血管病偏瘫痉挛的影响.方法根据是否采用卧位及肢体康复护理训练将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患侧卧位、健侧卧位、仰卧位、肢体的被动运动及主动运动等康复护理训练方法;对照组未进行调整卧位及肢体康复护理训练,常规康复,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4%,对照组有效率为60.7%.结论卧位及肢体运动康复护理训练不需要特殊设备和技术,只要护理人员与其他人员掌握好训练方法,可有效的减少痉挛发生.

    作者:胡晓;黄曙荣;衣国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前列腺素E1与低分子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剂与低分子肝素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A组(低分子肝素组)、B组(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剂组),性别、年龄、尿蛋白量、血浆白蛋白量、水肿情况等条件匹配.在基础治疗上分别予低分子肝素和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剂治疗,14天后观察24小时尿蛋白量、血浆白蛋白等生化指标变化.结果A、B组尿蛋白均显著降低(P<0.01),B组较A组更显著(P<0.01).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高凝倾向者予低分子肝素和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剂治疗均有效,可改善病情.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剂在治疗上是更好的选择.

    作者:朱丽兵;于海涛;孙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剖宫产术实施单病种高限价的探索

    目的分析以临床路径为基础的剖宫产实施单病种限价以来医药费用、相关医疗质量和满意度指标的变化.方法实施限价前后费用及医疗质量指标比较.结果经过1年多的实践,收治符合单病种限价病人470例,病人费用较原先有大幅度下降,平均住院日缩短2天,病人得到了比较满意的服务.结论单病种高限价结合临床路径能够有效控制医药费用,减少卫生资源浪费,起到规范医院管理和提高医疗质量的作用.

    作者:朱志忠;于爱东;于世鹏;张勇;张西动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医院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析

    目的调查我院院内获得性肺炎感染危险因素和致病菌的分布特点.方法对临床确认并做痰菌培养的393例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临床资料及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3例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中年龄>60岁者占60.1%;患各种严重基础疾病者占100%;住院时间>30d者占46.6%;30.8%的患者接受了气管插管、22.6%的患者接受了胃管等侵入性操作.分离出的致病菌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占80.4%,其中肺炎克雷伯菌为24.3%,大肠埃希氏菌为21.5%,铜绿假单胞菌18.7%.其他各类革兰阴性杆菌为肠杆菌属、沙雷菌属、不动杆菌等共计为15.9%.其中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为32.7%,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为28.3%.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为主.结论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有严重基础疾病、高龄、住院时间长、侵入性操作和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氏菌中产ESBLs菌所占比例较高.

    作者:李静峰;史文昕;史文晶;周薇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胺碘酮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时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时,细胞因子变化与胺碘酮的关系.方法将83例随机分成两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A组41例选用胺碘酮治疗,B组42例应用黄连素治疗,两组均是7~10天为一个疗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对比.结果治疗后心功能改善A组明显优于B组,P<0.01,A组治疗各类室性心律失常总有效率82.9%,B组为42.85%,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胺碘酮用于CHF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不仅能够有效控制室性心律失常,还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与白细胞介素-6)的生成而改善心功能,降低猝死的发生率.

    作者:杨裕家;李建文;邓勇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进展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具有多重耐药特征,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正确认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基因特征[1]、耐药机理及生物学表型对合理用药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占华;王晓红;宋先锋;王云芹;黄树立;李林林;郑遵成;刘厚庆;孙秀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营养教育在2型糖尿病一级预防中的应用

    目的了解我院检出葡萄糖耐量低减(IGT)人员饮食习惯等状况,通过营养教育实施糖尿病一级预防.方法对186例IGT者实施营养教育,采用教育前后自身对照法改善饮食结构,控制总热能,改善代谢,帮助IGT人群成为自身营养教育的接受者、执行者、评价者.利用反馈和监测数据进行评价,改进辅导形式.结果186名均进入结果分析,其中糖尿病确诊人数为27例,占辅导总数的14.5%.BMI平均下降3%,对营养知识的知晓率显著提高,DM三级预防内容知晓率达100%,饮食结构行为改变,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达到并维持理想的代谢状态,与教育前相比P<0.05,差异有显著性,血脂代谢指标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IGT是DM危险人群.营养教育有利于改善代谢,加强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是糖尿病一级预防的重要手段.

    作者:侯梅萍;肖筑蓉;许萍;陈晖;张桂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妊娠糖尿病并发酮症及酮症酸中毒病人的护理

    妊娠糖尿病并发酮症及酮症酸中毒对母婴危害较大.若不及时救治,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可高达35%.2003年1月~2005年12月我科共收治妊娠糖尿病并发酮症及酮症酸中毒12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淑红;米丽;潘勤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甲亢病人的护理程序

    1护理评估1.1病史、身体评估询问病史时注意病人有无自觉乏力、多食、消瘦、怕热、多汗、急躁易怒等异常改变.观察甲状腺有无肿大、有无突眼.

    作者:杨光;李秀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对脑血管病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脑血管病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196例脑血管病人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各98例,两组病人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对健康教育组病人同时给予健康教育.结果健康教育组病人在疾病控制、避免诱发因素、促进早期康复、健康心理培养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健康教育组总有效率为91.8%,对照组为87.8%(P<0.05).结论在救护、护理脑血管病人中,正确有效的实施健康教育,可促进病人康复.

    作者:张翠芬;邢俊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应用PDCA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家庭干预的探讨

    目的比较社区DM患者应用PDCA实施家庭干预与一般健康教育在DM康复中的作用,探讨家庭干预的可行性、有效性.方法将94例社区DM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施家庭干预的为治疗组,实施一般健康教育的为对照组.结果两组均有效果,治疗组空腹血糖、体重、血压干预前正常值人数分别为6人、9人、13人;干预后分别为31人、23人、31人.对照组空腹血糖,体重血压治疗前正常值人数分别为8人、9人、12人;治疗后13人,13人、24人.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PDCA对社区DM患者实施家庭干预可明显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安全、有效的自我保健、自我康复的社区护理模式.

    作者:王新军;侯金荣;曲义章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