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观察

苟师杨

关键词:2型糖尿病, 胰岛素, 二甲双胍, 强化治疗
摘要:目的 观察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效果及胰岛素用量情况.方法 将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各20例.A组采用诺和灵30 R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B组用诺和灵30 R加二甲双胍口服,维持血糖达标3个月.结果 两组治疗后,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控制至良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胰岛素用量较A组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胰岛素加二甲双胍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有利于血糖控制并可减少胰岛素用量.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他莫昔芬对裸鼠移植性人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目的 观察他莫昔芬对裸鼠移植性人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应用他莫昔芬后裸鼠肿瘤组织内雌激素受体指标的变化,为他莫昔芬用于肝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BALB/cA-nu雄性裸鼠26只,背部皮下接种HepG2人肝癌细胞建立裸鼠肝癌模型,14天后成瘤裸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他莫昔芬治疗组;给药30天后检测各组移植瘤的体积和重量;病理学常规检查,并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内雌激素受体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他莫昔芬治疗组裸鼠肿瘤的体积、重量明显减少(P<0.05),肿瘤内雌激素受体的表达明显减少.结论 他莫昔芬通过与肝癌细胞膜上的雌激素受体结合,阻止雌激素作用的发挥,从而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

    作者:王安民;王文奇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急性有机磷中毒并中间综合征患者呼吸衰竭16例护理体会

    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易并发中间综合征,2002年6月~2004年6月,我科对16例重度有机磷中毒并发中间综合征后呼吸衰竭的患者实施了护理,效果满意.

    作者:韩耀娥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急性卡他性结膜炎病人52例护理体会

    我院自2003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治急性卡他性结膜炎52例,通过精心治疗护理,取得很好的效果.

    作者:王云;王慧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观察

    目的 观察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效果及胰岛素用量情况.方法 将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各20例.A组采用诺和灵30 R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B组用诺和灵30 R加二甲双胍口服,维持血糖达标3个月.结果 两组治疗后,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控制至良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胰岛素用量较A组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胰岛素加二甲双胍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有利于血糖控制并可减少胰岛素用量.

    作者:苟师杨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肌钙蛋白-I测定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肌钙蛋白-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测定患者入院4 h内的血清肌钙蛋白-I浓度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活性,比较两种测定的阳性率和特异性.结果 血清肌钙蛋白-I测定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高于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测定.结论 肌钙蛋白-I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肌酸激酶同工酶测定结合可提高诊断阳性率.

    作者:沈召红;赵开美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与评估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 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使用川芎嗪注射液12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注射,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使用其他活血扩血管药物治疗,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显著、安全.

    作者:于兆昂;武敏;刘娟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胃底占位性病变的数字胃肠与胃镜检查对比分析

    目的 对58例胃底占位性病变的数字胃肠检查与胃镜检查进行分析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58例胃底占位性病变的数字胃肠影像学表现,并与胃镜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数字胃肠43例诊断准确,与手术或病理结果相符,诊断准确率为74%,漏诊15例(26%);胃镜56例诊断准确,诊断准确率为97%,漏诊2例.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数字胃肠与胃镜对胃底病变皆有漏诊,但胃镜诊断准确率高于数字胃肠.

    作者:孙建庆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泰安市婴幼儿腹泻的病原学研究及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泰安市婴幼儿腹泻的病原学特点.方法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及常规细菌培养,对2005年1月至12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门诊565例婴幼儿腹泻粪便,进行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和细菌培养的检测.结果 在565例标本中共检出单纯轮状病毒感染162例(28.67%),单纯肠道腺病毒感染42例(7.43%),两者混合感染40例(7.08%),共计244例(43.19%);细菌感染115例(20.35%),其中条件致病菌108例(93.91%);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62例(10.97%).结论 轮状病毒是泰安市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肠道腺病毒和条件致病菌也是重要病原之一.

    作者:刘风燕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急性有机氮农药中毒22例救治体会

    有机氮农药(杀虫脒、单甲脒等)是近年来当地农村仍在使用的一种广谱杀虫、杀螨剂,由于管理不当,易造成人为自服中毒,现将我院从1998~2005年收治的22例有机氮农药中毒报告如下.

    作者:黄康伟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7 011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通过率、先天性听力异常发病率.方法 应用德国Maico公司生产的耳声发射仪,分别对7011例新生儿在出生24 h后进行瞬态耳声发射(TEOAE)听力初筛,1个月后进行复筛,听力异常的在市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心进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检测诊断.结果 初筛通过率93.1%,发现听力异常28例,听力异常发病率4‰,其中单耳聋6例,双耳聋22例,轻度听力障碍5例,中度听力障碍15例,重度听力障碍8例.结论 东明县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害的发病率较高.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能及早发现听力障碍患儿,并进行早期干预;能有效促进婴幼儿语言的发育,降低聋哑儿的发病率.

    作者:裴艳丽;乔合银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调查分析

    为探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因素,2005年2月~2006年1月,我们对社区中76例血糖控制差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调查访谈,根据其不同原因,因人而异,采取相应有效的健康教育及护理指导,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玉莲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自发性出血性脑卒中微创手术治疗探讨

    目的 探讨自发性出血性脑卒中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报告78例自发性出血性脑卒中临床表现、诊断和显微外科治疗结果.结果 所有病例均在显微镜下进行,均为微骨窗入路.术后即可复查颅脑,清除率在80%以上者占87%.结论 经微骨窗显微镜下清除自发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肿,可有效提高血肿清除率及降低血肿复发.

    作者:宁波;孟庆海;张修宝;王国军;杨坤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泰安市市区2003~2005年健康体检人员HBsAg检测结果分析

    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HBsAg)是确定乙肝病毒感染和携带的重要标志物.为进一步了解泰安市市区健康体检人员中乙型肝炎感染程度和分布特点,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对2003~2005年健康体检人员的HBsAg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段军艳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精神支持疗法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精神支持疗法治疗更年期抑郁的效果.方法 将60例住院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治疗组给予抗抑郁药物及精神支持疗法,对照组只服抗抑郁药物.采用HAMD、HAMA等量表为评定工具,分别于患者入组前、治疗1、2、4、6周末各评定一次,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HAMD、HAMA总分逐渐下降,在2、4、6周末,治疗组的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间的显效率和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χ2分别为4.80、5.46,P均<0.05).结论 精神支持疗法能加强病人精神活动的防御能力,缓解心理压力,消除抑郁症状.

    作者:武翠凤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17例畸形子宫的妊娠结局报告

    子宫畸形是一种常见的生殖器官畸形,孕妇中约有1/400合并有子宫畸形.畸形子宫妊娠常导致流产、早产、异位妊娠、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及胎儿宫内窘迫、胎位异常,并且在流产、分娩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也很高.本院在1999~2005年间收治17例此类病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马红梅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45例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胸腺肽、苦黄注射液、门冬氨酸钾镁联合治疗伴有高胆红素血症的病毒性肝炎疗效.方法 87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一般护肝治疗基础上应用胸腺肽100 mg/日,苦黄注射液30 ml/日,门冬氨酸钾镁针20 ml/日;对照组在一般护肝治疗基础上应用茵栀黄注射液30 ml /日.4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每周检测肝功能、血清胆红素等,同时记录用药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ALT平均复常天数27.0天(慢性活动性肝炎),SB平均复常天数28.9天(慢性活动性肝炎),总有效率98.5%,明显优于对照组48.2天,56.2天,77.4%(P<0.01).急性黄疸型肝炎两组疗效无差异.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胸腺肽、苦黄注射液、门冬氨酸钾镁联合治疗伴有高胆红素血症的慢性活动性病毒性肝炎疗效显著.

    作者:陈瑞红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社区糖尿病患者药物应用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社区糖尿病患者药物应用状况.方法 对在本社区服务中心的糖尿病患者医疗档案进行回顾性整理分析,并给患者逐一发放问卷表调查、登记.结果 社区糖尿病患者以2型为主.口服药治疗占93.4%.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是低血糖.年龄、病程与用药种类及数量成正比.大部分患者不知道所用药的成分、剂量、类型.62.5%使用胰岛素的患者注射操作不规范.结论 应重视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同时应关注注射胰岛素患者的细节指导.

    作者:朱英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高剖宫产率原因调查及对策

    近年来,剖宫产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我院2004年剖宫产率为37.4%,2005年为48.7%,而2006年一季度剖宫产率为58.6%,造成剖宫产率逐年增高的原因主要是产妇及家属要求,加上医生对剖宫产指征掌握不严.临床上由于不必要的剖宫产给产妇及新生儿造成的伤害远远高于自然分娩,同时增加了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为此对我院剖宫产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

    作者:邹芳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心电图早期T波倒置、BNP变化对左室重构的意义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心电图T波倒置、血浆中BNP 的水平变化与左室重构之间的关系,探讨T波倒置、BNP对左室重构的预测价值.方法 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54例,溶栓治疗后持续24h监测心电图,A组(溶栓治疗后24小时出现T波倒置,n=38)与B组(溶栓治疗后24小时T波仍直立,n=16)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血浆BNP水平进行检测,并随访复查急性心肌梗死后2~3天及第3个月超声心动图.结果 溶栓治疗后BNP水平,A组明显小于B组;A组内治疗前后BNP比较,治疗后明显减小;B组治疗后BNP水平明显增加.A组患者溶栓治疗后2~3天及3个月时LVEDD比较,差异无显著性;B组患者溶栓治疗后3个月时LVEDD明显增大,B组左室重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心电图早期T波倒置和BNP水平降低对于预测左室重构有重要意义.

    作者:冯春光;付强;王临光;张毅刚;王彦炯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几种缝扎法对剖宫产出血的防治

    目的 探讨子宫壁缝扎或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对剖宫产术中出血的防治意义.方法 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对87例剖宫产术中出血或术后可能出血的患者施行了改良背带式捆绑式子宫缝扎、子宫壁8字缝扎或(及)双侧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果 87例均取得满意的效果,止血迅速,无一例晚期产后出血及子宫切除病例.结论 上述几种不同的缝扎法对剖宫产术中出血的防治效果确切,简单易行.

    作者:丁建民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