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武
目的 探讨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经中心静脉溶栓与经外周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差别.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61例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历资料,比较经中心静脉溶栓与经外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冠脉再通率,判断两者的疗效差异.结果 经中心静脉导管溶栓冠脉再通率76.0%、经外周静脉溶栓冠脉再通率61.1%,但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时,经中心静脉溶栓治疗与经外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冠脉再通率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罗善高;杜昭贵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糖尿病性心脏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753例糖尿病患者13项糖尿病性心脏病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753例调查对象的糖尿病性心脏病患病率为35.33%.对糖尿病性心脏病患者进行1:1配对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性心脏病相关危险因素为未控制饮食、合并高血压、未用降糖药、体重指数升高.结论 控制糖尿病、减少合并症是防止糖尿病性心脏病发生的关键.
作者:王桂兰;陈丽琴 刊期: 2006年第15期
我院自2003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治急性卡他性结膜炎52例,通过精心治疗护理,取得很好的效果.
作者:王云;王慧 刊期: 2006年第15期
无偿献血工作中,足够的定期无偿献血者不仅可降低输血的危险性,而且有助于确保充足的血源.献血过程中良好的护理工作,对一名初次献血者能否转变为一名定期献血者至关重要.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就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作如下阐述.
作者:李文萍;马胜利;李秀云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穿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差别.方法 将94例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分为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两组,对比观察其术后卧床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桡动脉组在术后卧床时间、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均低于股动脉组(P<0.01,P<0.05).结论 经桡动脉穿刺行PCI术并发症少,卧床时间短,舒适度高,住院时间短,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王冬梅;高英俊;曹丽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特点.方法 采用动态心电图机行24小时全息连续记录CM1、CM3、CM5通道,参照检测日志,观察ST段改变时是否伴有心绞痛及其与日常活动的关系.结果 在120例糖尿病患者中共检出997阵心肌缺血发作,其中无症状875阵(87.76%),有症状122阵(12.24%),且无症状心肌缺血多发生在睡眠中.结论 糖尿病性冠心病易发生无痛性心肌缺血.
作者:焦方惠 刊期: 2006年第15期
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HIFU)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以超声波为治疗源的一种无辐射无创伤的肿瘤治疗新技术.目前HIFU在治疗恶性肿瘤,如肝癌、胰腺癌、前列腺癌、膀胱癌、骨肉瘤、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方面研究较多[1-3],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本文主要介绍用HIFU治疗良性病变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雪;葛忠民;叶欣 刊期: 2006年第15期
当受精卵于子宫体腔外着床时称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近年发生率有上升趋势.输卵管妊娠为常见,占异位妊娠的95%左右.当输卵管妊娠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发生以下情况:输卵管妊娠流产,输卵管妊娠破裂,继发性腹腔妊娠,腹腔大出血,严重者可发生出血性休克,如抢救不及时可发生生命危险.
作者:冯爱芹;张翠华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效果及胰岛素用量情况.方法 将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各20例.A组采用诺和灵30 R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B组用诺和灵30 R加二甲双胍口服,维持血糖达标3个月.结果 两组治疗后,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控制至良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胰岛素用量较A组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胰岛素加二甲双胍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有利于血糖控制并可减少胰岛素用量.
作者:苟师杨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静脉滴注胺碘酮转复急性心肌梗死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转复时静脉负荷时间.方法 将23例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48小时以内的急性心房颤动患者,静脉推注胺碘酮150mg之后持续静脉滴注,转复窦性心律后停用.结果 21例均在静脉滴注后24小时内转复为窦性心律,转复率91.3%;1例出现心动过缓,停药后恢复正常心律;1例出现急性左心功能恶化,停用.结论 静脉滴注胺碘酮可安全有效地转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的心房颤动.
作者:孔印琢;张洪刚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泰安市婴幼儿腹泻的病原学特点.方法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及常规细菌培养,对2005年1月至12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门诊565例婴幼儿腹泻粪便,进行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和细菌培养的检测.结果 在565例标本中共检出单纯轮状病毒感染162例(28.67%),单纯肠道腺病毒感染42例(7.43%),两者混合感染40例(7.08%),共计244例(43.19%);细菌感染115例(20.35%),其中条件致病菌108例(93.91%);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62例(10.97%).结论 轮状病毒是泰安市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肠道腺病毒和条件致病菌也是重要病原之一.
作者:刘风燕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近6年来经治的16例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结果 发病时间为术后2周左右.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①发生于腹部手术后早期,虽有机械性因素,但大多都是腹腔内炎症所致广泛粘连引起;②症状以腹胀为主,腹痛相对轻,部分患者有少量肛门排气排便,体征虽典型,但较少发生绞窄;③保守治疗大都有效.16例治疗3~14天症状缓解,平均12天.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可治愈.
作者:张超;尹珊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自发性出血性脑卒中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报告78例自发性出血性脑卒中临床表现、诊断和显微外科治疗结果.结果 所有病例均在显微镜下进行,均为微骨窗入路.术后即可复查颅脑,清除率在80%以上者占87%.结论 经微骨窗显微镜下清除自发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肿,可有效提高血肿清除率及降低血肿复发.
作者:宁波;孟庆海;张修宝;王国军;杨坤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子宫壁缝扎或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对剖宫产术中出血的防治意义.方法 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对87例剖宫产术中出血或术后可能出血的患者施行了改良背带式捆绑式子宫缝扎、子宫壁8字缝扎或(及)双侧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果 87例均取得满意的效果,止血迅速,无一例晚期产后出血及子宫切除病例.结论 上述几种不同的缝扎法对剖宫产术中出血的防治效果确切,简单易行.
作者:丁建民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心功能衰竭的诊断和防治措施.方法 对1998年1月至2005年1月间收治的3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心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除1例产妇死亡、2例死胎外,经积极治疗,母婴均获良好结局.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本身或合并中度贫血、低蛋白血症、严重的水肿和不恰当的扩容治疗及用舒喘灵长期口服抑制宫缩,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心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治疗原则是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增强心肌收缩力,控制心衰后及时终止妊娠.
作者:王静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通过率、先天性听力异常发病率.方法 应用德国Maico公司生产的耳声发射仪,分别对7011例新生儿在出生24 h后进行瞬态耳声发射(TEOAE)听力初筛,1个月后进行复筛,听力异常的在市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心进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检测诊断.结果 初筛通过率93.1%,发现听力异常28例,听力异常发病率4‰,其中单耳聋6例,双耳聋22例,轻度听力障碍5例,中度听力障碍15例,重度听力障碍8例.结论 东明县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害的发病率较高.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能及早发现听力障碍患儿,并进行早期干预;能有效促进婴幼儿语言的发育,降低聋哑儿的发病率.
作者:裴艳丽;乔合银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小儿腹腔镜治疗小儿阑尾炎的手术方式、适应证.方法 应用小儿腹腔镜对256例小儿阑尾炎分别行双孔法、三孔法及采用带操作孔道腹腔镜的脐部单孔法和多孔法手术治疗.结果 除3例中转开腹手术外,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术中出血1~5毫升,平均2毫升.手术时间15~45分钟,平均25分钟.Trocar戳孔感染7例,住院时间3~7天,平均5天.随访1~23个月,除1例因肠粘连肠梗阻复诊两次外,其余病例均恢复良好.结论 小儿腹腔镜治疗小儿阑尾炎具有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适合推广.适当选择腹腔镜手术的具体方法可发挥其优势,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夏东亮;李庆浩;张丽华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RFCA)后的心电图T波形态及血清肌钙蛋白Ⅰ(cTnI)的变化,探讨其T波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42例房室旁路RFCA者,分别于术前1 天、术后即刻记录并对比患者心电图,测量QRS 波时限及T波形态的变化.检测术前和术后24h内的cTnI.记录术中消融参数.结果 42例中有19例(45.24%)术后出现T波改变,以右侧旁道多见,隐匿旁道无T波改变.T波的变化量与QRS波的变化量呈正相关(r=0.71,P<0.05).术后cTnI较术前升高,但未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心电图有T波改变者与无T波改变者两组病例间cTnI及消融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RFCA术后心电图T波形态改变与心肌损伤无关,是生理性电张性调整的结果.
作者:张焕轶;李金龙;尹鲁骅;吴云;张艳玲 刊期: 2006年第15期
近年来,剖宫产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我院2004年剖宫产率为37.4%,2005年为48.7%,而2006年一季度剖宫产率为58.6%,造成剖宫产率逐年增高的原因主要是产妇及家属要求,加上医生对剖宫产指征掌握不严.临床上由于不必要的剖宫产给产妇及新生儿造成的伤害远远高于自然分娩,同时增加了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为此对我院剖宫产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
作者:邹芳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与评估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 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使用川芎嗪注射液12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注射,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使用其他活血扩血管药物治疗,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显著、安全.
作者:于兆昂;武敏;刘娟 刊期: 2006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