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在住院精神病人康复中的作用

满孝琴;杨凤莲;王艳

关键词:健康教育, 精神病患者, 康复
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住院精神病人康复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组78例,采用药物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对照组82例,单用药物治疗.对两组的治疗结果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评定.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病情康复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健康教育对精神患者的康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体部恶性肿瘤90例分析

    目的 探讨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体部恶性肿瘤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择90例体部恶性肿瘤,包括原发癌67例,转移癌23例.先给予常规外照射DT 40~50 Gy/20~25 F/4~5 w,休息3~7天,再行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补量照射治疗,放射源为直线加速器15MVX射线,利用多叶光栅实现4~6个三维适形照射野,分次治疗方法为DT 4~8 Gy/F,隔日1次,4~6次为1疗程,平均补量为DT 30 Gy(24~40 Gy).结果 治疗后3~6个月,CT及MRI复查示:67例原发癌中,59例肿瘤缩小或消失,占88%;23例转移癌中有19例肿块明显缩小,占83%.80例患者KPS评分有提高,占89%.全部病例均未出现明显放疗并发症.结论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体部恶性肿瘤疗效肯定,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后程补量结合常规放疗对于改善病人预后是有益的.

    作者:颜卉;马加福;邹颖;顾松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口腔根管治疗器械消毒灭菌技术创新

    目的 满足根管治疗术的无菌要求,减轻医生工作负荷.方法 根据根管预备术和根管充填术的特点,适应医生临床操作习惯,将扩挫针依据21 mm、25 mm的不同长度,按照15~40号规格组成全套,或按特殊规格组套,用纸塑封装后,经过预真空高压灭菌备用.结果 灭菌效果肯定,医生使用方便,患者安全得到保障.结论 该技术十分适合社区口腔门诊的器械管理,可起到规范城市小型口腔诊所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作用.

    作者:陆英群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冷冻复苏软骨细胞的培养及对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目的 了解冻存复苏过程对保持软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对冻存1周组、1个月组和新鲜制备组的软骨细胞进行倒置相差显微镜动态观察、生长曲线、HE染色以及Ⅱ型胶原免疫组化等观察,在其形态和功能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各组间软骨细胞的生长过程、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差异均无显著性,但随冻存时间的延长,其存活率有所下降.结论 冻存软骨细胞与新鲜制备的软骨细胞相比保持了一些相似的生物行为,但冻存时间长短对冻存的软骨细胞存活率有影响.

    作者:雷印涛;杨兴华;徐慧;孟宪哲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糖尿病患者血清中金属元素钾、钠、钙和镁的分析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疾病,它除了糖代谢紊乱外,还与许多金属元素的代谢紊乱有关.为了探索金属元素钾、钠、钙、镁与糖尿病及血清水平之间的关系,本文作者对60例高血糖患者和20名正常健康人进行了血清中钾、钠、钙、镁水平的对照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王兰;李冬梅;段大航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葡甘聚糖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葡甘聚糖(魔芋的主要成份)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以及血压等的影响,同时观察葡甘聚糖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耐受性.方法 随机选择124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不改变原有治疗的情况下给予葡甘聚糖,并与随机同期选择124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照,12周后评价葡甘聚糖改善血糖、血脂以及血压等效果.结果 治疗12周后,服用葡甘聚糖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PG)水平下降(1.26±1.71)mmol/L(P<0.001)、餐后2小时血糖(2hPG)水平下降(2.15±2.18)mmol/L(P<0.001)、HbAlc水平下降(0.97±1.14)%(P<0.001)、总胆固醇(TC)水平下降(0.31±0.76)mmol/(P<0.001)、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下降(0.32±0.85)mmol/l(P<0.01).患者经过12周服用葡甘聚糖治疗,有1.6%的患者发生轻度胃肠道不良反应,未发生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葡甘聚糖有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人高血糖的作用,能减少和延缓葡萄糖的吸收,并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谢异常,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作者:王伟;陈宇岚;黄斌雄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肝尾状叶损伤外科诊治分析

    目的 分析肝尾状叶损伤的原因及治疗效果,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作者治疗的肝损伤病例482例,其中肝尾状叶损伤者17例,分别从其解剖特点、损伤机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17例均给予手术治疗,其中13例治愈,治愈率76.5%.死亡4例,死亡率23.5%(4/17).死亡4例均有严重的合并伤,分别死于颅脑损伤、失血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结论 肝尾状叶损伤术目前确诊困难多数在术中发现,术中仔细探查避免漏诊.肝尾状叶损伤应及时选择适宜的手术治疗.

    作者:刘玉河;王鹏;李庆勇;刘建刚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人禽流感的现状及防控策略

    人禽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的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感染人的禽流感亚型主为H5N1、H9N2、H7N7,其中感染H5N1的患者病情重,死亡率高.

    作者:黄先平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80例临床分析

    消化性溃疡是人类的常见病,多发病.近5年来我院经胃镜确诊的老年人(60岁以上)消化性溃疡80例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赵德宝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前列腺电切除术后的护理干预

    目的 及时的对前列腺电切除术后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将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对照组71例,干预组71例.对照组按护理常规进行;干预组除进行常规治疗护理外,将健康教育贯穿于疾病康复的全过程.结果 干预组住院(16.30±3.15)d,对照组(23.41±5.13)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将健康教育贯穿于前列腺电切除术患者康复的全过程,能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病程.

    作者:张秋玉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甲氨喋呤、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米非司酮、甲氨喋呤(MTX)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 米非司酮50 mg、bid×5 d口服,MTX:按50 mg/m2计算,单次肌肉注射,每周测β-HCG,B超监测包块大小,观察腹痛、阴道出血.结果 两组治疗β-HCG在1000~2000 IU/L,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β-HCG<1000 IU/L两者均满意.结论 MTX和米非司酮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安全有效.

    作者:李玉萍;陈丽娜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56例肝硬化患者凝血四项指标检测分析

    目的 了解肝硬化患者四项凝血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德国美创MC-1000血凝仪,测定56例肝硬化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的PT、APTT、TT、FIB水平.结果 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四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PT、APTT、TT均明显延长,FIB明显下降,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肝硬化失代偿组与代偿组比较也存在差异(P<0.01).结论 四项凝血指标可客观准确的评价肝硬化的凝血功能状况,为临床的治疗及疗效观察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作者:刘晓建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武汉市社区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调查

    目的 对武汉市社区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武汉市9个社区的908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了调查.结果 武汉市社区老年人对医疗服务很满意占19%,比较满意占14.4%,一般占32.4%,不太满意占18.2%,很不满意占16%.影响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主要因素为年龄、受教育年限、家庭关系、每月生活费占收入的比例和医疗保障形式.结论 武汉市社区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很低,医疗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陈静;张黎明;高莉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医疗投诉的原因与对策

    当前,医患矛盾呈上升趋势,医患之间不信任感加深,表现为对医院各个领域的投诉增多.特别是基层医院设备、人才、信息滞后,这种投诉现象尤为突出,为医院日常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设置了门槛.2000年中华医学会对全国326家医院的调查显示,发生投诉的医院占98%[1]以上.回顾我院近8年的医疗投诉事件,总的原因是医院医护人员工作做得不完美、服务态度差、责任心不强以及病员和家属对医疗服务的特殊性的认识不足和社会对医院的不理解不支持造成的.分析原因如下.

    作者:李勇;张文国;龙金莲;杨大荣;邓守香;宋琳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喜疗妥治疗湿性放射性皮肤反应的临床观察

    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恶性肿瘤病人约70%需接受放射线治疗.在进行外照射时均不可避免使相应部位的皮肤受到照射,特别是放射野在颈部、腋窝、胸部、腹股沟、会阴等处,出汗多易摩擦,放射性皮肤损伤仍是经常发生的问题,有作者报道肿瘤放疗病人皮肤反应发生率为91.4%,因反应被迫中断治疗的发生率为58.1%.这不仅给患者增加了身心痛苦与经济负担,且常因此被迫停止放疗,延长了治疗期限,使病情不能得到及时控制.因此,如何防治放射性皮肤反应将直接影响到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和病人生活质量.为探讨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Ⅲ度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尽早愈合,减少间断放疗的时间,提高肿瘤治疗效果,我们科从2003年7月起将喜疗妥乳膏应用于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张淑玲;崔毅;于晓红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子宫内膜癌46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为该肿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1995~2005年间门诊和住院手术的4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46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51.3岁,平均绝经年龄为48.8岁.绝经前发病者19例,占41.3%,主要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部分表现为经量增多;绝经后发病者27例,占58.7%,主要表现为绝经后阴道出血,46例子宫内膜癌中,以子宫内膜样腺癌多,占69.7%.结论 凡有不规则阴道出血者均应考虑诊刮,明确病理诊断,使子宫内膜癌患者能够得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郭霞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浅谈乙型肝炎患者HBV前S1抗原及HBV-M和HBV-DNA与肝功能的关系

    乙型肝炎病毒(HBV)外壳蛋白由S、前S1和前S2三种蛋白共同构成.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HBVpreS1-Ag)作为一项新的血清学检测指标已广泛应用于乙型肝炎的实验室诊断和疗效观察.我们对455份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preS1-Ag、HBV-M、HBV-DNA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并分析这些指标之间的关系.

    作者:黄君飞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2002~2005年余姚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状况分析

    为了解余姚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及变化趋势,更好地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2002~2005年余姚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

    作者:何幼珍;胡向前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应用HACCP方法对自制散兑冷饮进行质量控制

    目的 为使自制散兑冷饮达到国家标准并保持质量稳定,应用HACCP方法对冷饮生产实施关键环节控制措施.方法 找出散兑冷饮的危害因素,确定关键控制点,实施HACCP措施.结果 未应用HACCP方法前自制散兑冷饮菌落总数、大肠菌群严重超标;应用HACCP方法对自制散兑冷饮进行质量控制后,每次抽检结果均优于国家标准且保证了质量稳定.结论 实施HACCP方法对冷饮生产进行监督管理,是提高港口冷饮卫生质量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措施.

    作者:王金辉;段立军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厄贝沙坦联合吲哒帕胺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67例临床观察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和舒张压<90mm Hg)为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60岁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收缩压是较舒张压更为显著的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指标[1].但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控制与达标仍是临床上的难题.我们应用厄贝沙坦联合吲哒帕胺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卫东 刊期: 2006年第19期

  • 论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目的与方法

    随着国家卫生改革的深入,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提高全民卫生保健意识,已成为大势所趋,全科医学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方兴未艾的新时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如雨后春笋在各个社区发展、壮大,它为社区居民提供快捷、方便、经济、有效的卫生服务.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医疗预防保健网络,是卫生服务的发展方向[1,2].新的形势,需要一批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知识全面、临床经验丰富、高素质的全科医师,如何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作为一名社区医生,我想从以下方面探索:

    作者:韩庆;袁琦;刘浩忠 刊期: 2006年第19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