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品安全的现状及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

亓延海

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管, 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管理, 国家公共安全, 世界各国, 监管力度, 政府, 国内, 对策
摘要:食品安全问题举国关注,世界各国政府大多将食品安全视为国家公共安全,并加大监管力度.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对策.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浅静脉输液技术的新进展

    浅静脉穿刺为临床治疗、抢救和实验检查的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如何准、快、好的将治疗药物输注到病人体内,是护理工作研究的重要技术内容.近来,国内外护理学者对静脉输液的途径、静脉中微粒污染、成功的静脉穿刺与正确拔针等方面进行了多项研究,作者对此综述如下:

    作者:张红;贺爱妮;王金华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妊娠临床分析

    米非司酮用于终止宫内早孕,已经广泛用于临床,但用于终止异位妊娠仍较少见.本院自1997年以来应用米非司酮与宫外孕2号方相结合治疗未破损型输卵管妊娠5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晓红;陈永英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颈椎病的诊断和治疗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压迫或刺激神经、脊髓、血管所表现的症状与体征.多数颈椎病远端症状较颈部症状明显,医师对此认识不够深入,诊断思维较局限,临床上易造成漏诊、误诊、延迟诊断.虽说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中老年易见,但医疗机构重视差.目前乡、镇医院对颈椎病的业务开展几乎为零,县级医院多归之为针炙或疼痛科,象征性的配置1~2名医师负责.现社区医院已出现颈、肩、腰、腿痛专科,就诊人数多,可均处于原始保守治疗阶段.笔者参考颈椎病[1]标准,结合自身体会,浅议颈椎病.

    作者:谢昀强;罗继琼;尤俊刚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藻酸双脂钠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男,67岁,因胸闷、憋喘、头晕十余年以铸工尘肺,高血压病Ⅰ期入院治疗,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入院后予抗炎止咳降压及活血化淤等治疗,均未发现不良反应,首次应用藻酸双脂钠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其中含藻酸双脂钠100 mg,葡萄糖12.5 g,以60滴/min静滴,输液结束后30 min,患者突然出现恶心、呕吐、胸闷、烦躁、大汗寒战并全身瘙痒,满布红色丘疹,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四肢厥泠,脉细速,140次/min,血压骤降至60/40 mmHg.疑藻酸双脂钠所致的过敏性休克,快速建立静脉通路,予以高流量吸氧,静脉推注多巴胺、654-2、地塞米松,半小时后患者意识清醒,面色红润,呼吸平稳,四肢温暖,P 89次/分,律规整有力,血压120/80mmHg,皮疹消失.

    作者:戚静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浅析老年人的用药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各个器官功能都发生一系列的根本变化.老年人的用药由于特定的生理、病理条件,及其药效学、药物动力学自成的特殊类型其用药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张玮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丙泊酚伍用芬太尼在宫腔镜下输卵管再通术中的应用

    丙泊酚常用于人工流产手术.近年来宫腔镜下输卵管再通手术日益增多,手术时间是人工流产术的4~6倍,单纯应用丙泊酚用药量偏大,反复给药苏醒时间也延长,我院自2003年以来采取合用芬太尼的办法,取得很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秦洪猛;张壮;司小萌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创伤性骨折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创伤性骨折病人均因意外事故而受伤入院,因其身体致伤变化突然而剧烈,因而会产生很强的生理应激,给机体带来不利影响,使机体的抗病能力降低,使诊疗工作不能正常进行.如何对创伤性骨折病人进行全面细致的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要做好心理护理,首先要了解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我们通过对各种创伤性骨折病人的心理活动特征分析,其心理活动可分8期,然后有针对性的实施各期心理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罗霞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山麦健脾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症40例

    自2004年以来,我院运用成都恩威制药公司生产的山麦健脾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症40例,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卜雷;尹华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外周静脉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

    化疗药物的使用挽救和延长了无数肿瘤患者的生命,但也带来了令人担忧的问题--化疗药物外渗[1].外周静脉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国内报道是0.1%~6.0%[2].如果渗出未被及时发现或处理不当,可造成局部组织肿胀、疼痛、坏死,严重者可导致医疗纠纷,因此分析外渗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干预措施,对减少化疗药物外渗至关重要.

    作者:王丽英;王菊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泰安市2005年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为保证生活饮用水的卫生安全,根据《生活饮用水监督管理办法》和《全国城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方案》,2005年对泰安市市区内生活饮用水进行了全面的卫生学指标检测.

    作者:李连国;张春菊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异丙酚与利多卡因、芬太尼配伍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效果观察

    人工流产术是妇科常见的短小手术,以往常在清醒无麻醉镇痛状态下进行,给患者带来痛苦与不适.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主动要求做无痛人工流产术已成为趋势.异丙酚作为一新型的快速、短效静脉麻醉药,由于其镇痛作用较弱[1],常需要配伍一些镇痛药,为此我们探讨了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比较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王建荣;姜淑艳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消瘦

    人体因疾病或其他因素导致体内脂肪储量减少、肌肉消耗增加而体重下降.当体重低于正常人标准体重的10%以下时,称为消瘦(ematiation).

    作者:刘广文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菏泽市初中一年级学生吸烟状况调查

    为了解目前中学生吸烟状况,探索中学生吸烟行为干预模式,制定切实可行的中学生控烟策略,笔者开展了菏泽市中学生吸烟行为干预模式研究,并于2002年10月份,对菏泽市3所中学的初一学生进行了基线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孙为朴;侯家祥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心肌梗塞病人健康指导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先进重症监护仪器的出现,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经过及时有效的抢救及正确治疗,绝大多数都能平稳地度过危险期进入恢复期.据医学统计学资料表明,恢复期对病人的主要威胁是心肌梗塞的再发,因而对心肌梗塞病人及其家属必须加强健康宣教,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方可消除生活中诱发心肌梗塞的因素.

    作者:赵惠英;张漪源;刘霞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常见气血津液病证的中医诊断与治疗(2)

    1 积聚积聚是腹内结块或痛或胀病证.积和聚有不同病情和病机:积是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乃为脏病;聚是无形,聚散失常,痛无定处,病属气分,乃为腑病.

    作者:王光辉;王琦;袁伟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蕉城区学校食堂备餐间卫生状况的调查

    蕉城区有24所中、小、幼儿园食堂提供就餐服务,其中有17所学校食堂设有备餐间.为了解学校食堂备餐间的卫生状况,贯彻实施《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及《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我区于2006年10月调查了17间学校食堂备餐间,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阮周凑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浅议社区老年人心理保健

    老年人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人群之一,在进行医疗服务的同时,心理卫生服务也不可忽视.做好心理保健,不仅可以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缩短疗程,有助于身体的康复,还有利于提高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现将几年来对社区425名离退休老年人的观察随访、调查了解的心理特征及心理保健浅述如下.

    作者:杜金陵;张瑞颖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垂直进针皮下注射法减轻注射区疼痛的探讨

    近年来,选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脑梗塞、冠心病已广泛用于临床.在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时,通常选用腹壁皮下注射.因为,腹壁皮下血管、淋巴管丰富易于吸收.但在实际工作中仍有部分病人出现皮肤瘀斑和痛感,造成情绪紧张,影响疾病恢复.为此,我们对注射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改进,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喜梅;杜翠兰;高荣慧;亓长梅;范维玲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CT增强扫描发生变态反应的处理及护理分析

    CT检查中,碘造影剂的增强扫描大大提高了CT诊断的准确率.尽管泛影葡胺毒性很低,但由于用量大,注射速度快,在日常工作中常有变态反应发生.现将其急救处理和护理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周平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浅谈高血压病的合理治疗

    高血压病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大量国内外文献和临床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心、脑、肾、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可严重损害心、脑、肾等主要器官,是造成中老年人病残或病死的主要因素.因此对高血压患者科学、合理选用药物,有效的控制血压、减少血压的波动性,保护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免受损害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伯桂平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