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2例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截肢术的护理体会

荣雅琪;王朝霞

关键词: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截肢术,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动脉粥样硬化, 闭塞性疾病, 中老年人, 围手术期, 上肢动脉, 临床表现, 护理体会, 高血压病, 中动脉, 糖尿病, 间歇性, 冠心病, 发病率, 病死率, 病残率, 足趾, 小腿
摘要: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种因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的肢体动脉慢性闭塞性疾病.一般发生于下肢的大中动脉,上肢动脉少有发生.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常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等.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病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临床表现早期为患肢凉麻酸胀,逐渐出现间歇性跛行及静息痛,严重者足趾与小腿发生溃疡、坏疽.我院1998~2002年收治62例因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而行截肢术的患者,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126例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1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博璞青)0.6ml,2次/日,共10日,以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ECG的变化,血液流变学参数和血小板计数评价该药的疗效.结果显效54例(42.9%),有效60例(17.6%),无效12例(9.5%),总有效率90.5%.治疗后全血粘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较为理想药物,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安全可靠.

    作者:史沛霞;张希婷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和预防

    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如不及时治疗可累及心、脑、肾、眼等多个器官,大约有30%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是由糖尿病所致,严重危及患者健康甚至生命.糖尿病已成为现代疾病中的第二杀手,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癌症,而且现在糖尿病有扩大化和年轻化的趋向,发达国家的患病率已高达5%~10%,我国的患病率为3%,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人群中发病率为20%~40%,国外资料表明,由糖尿病肾病造成的肾功能衰竭比非糖尿病病人高17倍,糖尿病肾病是引起糖尿病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的资料证实,糖尿病病人中有糖尿病肾病的占1/3以上,肾功能不全的高达6.5%,其中到了尿毒症阶段的有1.2%,可见糖尿病肾病危害之大[1].

    作者:张荣银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论社区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

    社区卫生服务在我国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自1999年8月,由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10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以来,为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指引了方向.社区卫生服务在我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但也暴露出了许多新的问题,要完成2010年在全国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目标,就必须深化社区卫生服务改革,以保证社区卫生服务的快速、健康发展.

    作者:曹艳民;李士雪;尹爱田;胡式良;王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球菌性口炎100例体会

    婴幼儿时期极易患急性球菌性口炎,治疗不当可因发热、饮食少等而诱发脱水、酸中毒[1].为此,我们自1999年元月~2003年12月共收治100例,收到良好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艳;徐培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口服降压药应注意的问题

    1坚持长期服药降压药可以降低血压,但不能消除高血压病人的病因和病变实质.高血压患者中90%~95%为原发性高血压,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与遗传及环境因素有关.高血压病人的预后取决于靶器官的受累程度,而不是血压值的高低,即使轻微的高血压病人,也会有50%在7~10年内发生器官的不可逆损伤;而且停服抗高血压药物的病人将增加颅内出血的危险.这可能是长期服用抗高血压药物会使血管壁变薄,突然停药后,变薄的血管更容易损伤的结果,因此,对高血压病人,护理人员一定要反复强调终身服药的重要性,以增强其服药的自觉性.

    作者:崔君;朱业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2004年济南市槐荫区一年级入学新生口腔健康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2004年济南市槐荫区一年级入学新生的乳牙健康状况.方法对济南市槐荫区2000余名一年级入学新生随机抽样检查了581名新生的乳牙龋、失、补的情况.结果检查出龋、失、补牙齿共计1124颗,龋、失、补牙齿的数量分别为812、90、222.龋、失、补在这些男女生之间无显著性差别.龋患率比较低(龋均为:1.93).结论数年来济南市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工作初见成效,但与WHO规划的口腔保健目标尚有一定距离.

    作者:李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老年人冠心病猝死2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猝死的相关因素、死亡原因,探讨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急诊及ICU28例老年冠心病猝死的临床资料.结果猝死原因中急性和陈旧心肌梗死占75%,猝死前多数患者有明显诱因,猝死前多数有先兆症状或心电图改变.结论老年冠心病猝死与其诱因、前驱症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密切相关.早发现、早治疗,避免诱因,加强巡视是预防发生猝死的关键.

    作者:杨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胎儿宫内窘迫与新生儿颅内损伤的相关性研究(附450例病例分析)

    目的分析胎儿宫内窘迫与新生儿颅内损伤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450例有宫内窘迫的新生儿在出生后3天内进行头颅B超检查.结果450例中检出颅内损伤112例(24.89%);低出生体重儿较正常体重儿、过期产儿较足月产儿的颅内损伤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巨大儿较正常体重儿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重度窒息者28例全部有颅内损伤;有颅内损伤的新生儿宫内窘迫持续时间为(81.73±43.37)分,无颅内损伤的新生儿宫内窘迫持续时间为(50.06±29.36)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巨大儿,有宫内窘迫重度窒息的新生儿,尤其宫内窘迫持续时间长者,易发生颅内损伤.

    作者:张新芳;高思举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脊柱手术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脊柱手术后近期并发症以尿潴留为多见,约占10%,对疾病和术后康复造成不良影响.为此,我们对76例椎间盘手术后尿潴留病人进行了严密观察和分析,并实施了相应的护理对策,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单光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急性脑卒中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预防性治疗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预防脑卒中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方法.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预防性治疗组60例,开展系统性预防肩关节脱位的治疗,对照组40例,按常规治疗,病程均<1个月.预防治疗方法:①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肢体位置;②指导其进行主动和被动运动.结果两组治疗2个月后进行比较,预防性治疗组肩关节半脱位发生率为20%,对照组肩关节半脱位发生率为75%.结论脑卒中早期采取正确措施能有效预防肩关节半脱位的发生,并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决定作用.

    作者:邵和;刘志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睾丸炎的护理体会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发热伴咀嚼受阻为特征,同时可侵犯其他器官引起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等,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我科2002年12月至2003年6月共收治42例流行性腮腺炎病人,其中并发脑膜炎20例,胰腺炎9例,睾丸炎13例.现将我们护理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睾丸炎患者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彭凤菊;崔微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物治疗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糖尿病患病率正急剧增加,已成为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糖尿病若没有及时诊断,正规治疗可引起多种慢性并发症.据统计,一半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并发神经病变;约有30%的糖尿病患者并发增生性视网膜病,其中每年有1.2%可能发展到失明;30%~40%的Ⅰ型糖尿病患者和15%~20%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肾病(DN),可由初出现蛋白尿发展到高血压、肾病综合征,终导致肾衰和死亡,DN的3年生存率仅为53%.鉴于糖尿病并发症的巨大危害,寻找筛选征服其并发症的有效药物已成为当今医学界竞相研究的热点,现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青霉素临床应用中的不安全因素

    青霉素因高效、低毒在临床实践中至今仍广泛应用.但除了人们熟悉的过敏性休克外,人们对其它的不安全因素--不良反应容易忽视,本文将简述青霉素的某些不良反应的特点、规律,旨在更合理、规范的应用青霉素,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安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黄芪与川芎嗪联用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与川芎嗪注射液联用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是否比单用川芎嗪注射液疗效更好.方法治疗组用黄芪注射液30ml,川芎嗪注射液160mg+5%GS 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14天为一疗程.对照组单用川芎嗪注射液,剂量、用法疗程同治疗组,观察临床疗效和经颅多普勒检查显示的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显效率63.3%,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显效率34.6%,总有效率65.4%,两组显效率和总有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经颅多普勒检查显示的疗效:治疗组显效66.7%,总有效率为76.7%;对照组显效率34.6%,总有效率为42.3%,两组显效率和总有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两药联用无论临床疗效还是经颅多普勒检查显示的疗效均优于单用川芎嗪注射液.

    作者:李晓峰;张玉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尿糖的初步探讨

    氧化酶法测定血清葡萄糖已为大家所熟知,本次研究将此方法用于尿液葡萄糖定量测定,作为早期诊断糖尿病的一个标准,同时用来作为观察糖尿病疗效的一个指标.

    作者:卞瑞玲;刘安保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术前准备对学龄期儿童的心理影响及护理对策

    为了探讨术前准备对儿童的心理影响,我们研究了学龄期儿童对术前准备的心理反应、影响因素和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安海慧;时月霞;于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川崎病6例临床误诊分析

    川崎病(KD)是一种全身性血管炎性疾病.近年来不典型病例增多.导致误诊、漏诊比例居高不下.我院自1999年6月~2003年12月共收治了川崎病病人10例,误诊6例,占川崎病病人总数60%.现就我院收治的6例川崎病病人误诊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姜桂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子宫切除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30例临床观察

    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在子宫切除患者中已广泛应用.为进一步了解PCEA对术后患者的影响,2003年1月至2004年7月,我们选择子宫切除患者,按给药方法及种类进行了分组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玉敏;管文华;李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尿路感染中的细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导致尿路感染的细菌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方法以<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及GYZ-15E编码进行细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扩散法.结果在尿路感染中,大肠埃希氏菌占54.0%,表皮葡萄球菌占17.3%,粪肠球菌占11.1%.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的趋势,对亚胺培南和氨曲南的耐药率很低;呋喃妥因和万古霉素对表皮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的抗菌活性很高,可作为临床用药首选.结论应加强细菌的耐药性检测,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李兴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地塞米松碘仿在防治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碘仿和甲醛甲酚防治慢性根尖周炎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患慢性根尖周炎的恒牙216颗,根管预备后,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患牙唇颊侧根尖区骨膜下局部注射地塞米松2.5mg,根管内放置表面外均涂碘仿的地塞米松棉捻;常规组在根管放置甲醛甲酚棉捻;用氧化锌丁香油粘固粉暂封,7天后复诊.结果实验组根管治疗期间急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地塞米松碘仿局部应用能预防和降低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发生,减轻疼痛肿胀程度.

    作者:夏庆银;朱月松;闫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