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胶原酶注射治疗腰间盘突出症60例疗效观察

闵刚;傅晓;陈翠香

关键词:胶原酶溶解, 注射治疗, 腰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 效果不佳, 疗效观察, 保守治疗, 术治疗, 常见病, 随访, 门诊, 发病, 病例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普通门诊的常见病、高发病,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常见.我院近年来通过CT介入下行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收到较好的效果.取其中60例随访病例,进行3~6个月的疗效观察.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肺脓肿和肺结节病误诊为肺癌原因分析

    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和应用,肺内占位的诊断已等同于肺内肿瘤的诊断,已被许多医务工作者所认同,且先进技术的应用,使临床医生对体检、病史询问流于形式,从而忽略了许多有价值的线索,导致诊断的错误.我们曾遇到两个病例,现将病例加以介绍和分析,以期引起临床的重视.

    作者:李春伟;杨艳;潘燕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西索米星治疗尿路感染88例临床体会

    尿路感染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如不及时治疗病程迁延到6个月以上,易转为慢性尿路感染.我们2001年~2004年共遇130例患者,对治疗组88例采用西索米星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艳;李永燕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小儿惊厥的诊断和治疗

    惊厥(convulsions)是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常伴意识障碍.是多种原因所致的大脑神经元暂时功能紊乱的一种表现.惊厥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急症.小儿神经细胞兴奋性较高,对皮质下的抑制作用较弱,神经髓鞘发育不完善,抑制和保护功能差.因而发热时兴奋性增高,并易于扩散和泛化至整个大脑,形成惊厥.其惊厥发作有以下特征:①发病率高,据统计6岁以下的小儿惊厥的发生率约为成人的10%~15%,约5%~6%的小儿曾经发生过惊厥.年龄愈小发病率愈高.②易有频繁发作,甚至惊厥持续状态.③表现多样,可有智力影响.新生儿及婴儿常有不典型发作.如表现为面部、肢体局灶或多灶性抽动,局部或全身性肌阵挛,或表现为突发瞪眼、咀嚼、流涎、呼吸暂停、青紫等不显性发作(subtle seizure).④引起惊厥的病因众多复杂.

    作者:史宝海;王学山;黄向军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鱼腥草注射液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92例临床分析

    我院儿科于2003年7月至2005年2月用鱼腥草注射液配合抗菌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92例,并与单纯用抗生素治疗的84例对照分析,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作者:林贤高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腹腔镜对盆腔炎诊断和治疗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盆腔炎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盆腔炎的患者49例,分别行单纯药物治疗23例、超声下穿刺5例、经腹或腹腔镜手术治疗21例,治疗后随访3~6个月.结果药物治疗及超声下穿刺组,与手术治疗组治疗后盆腔炎性包块和盆腔痛发生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住院天数腹腔镜手术组明显缩短(P<0.05);经腹手术的术后盆腔炎性包块、盆腔痛均高于腹腔镜手术;盆腔炎病程在1周以内的腹腔镜手术时间明显短于经腹手术(P<0.05);病程超过1周时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是急性盆腔炎诊断的金标准,也是治疗及分离粘连的微创手术途径.

    作者:张燕;曾瑛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创伤性截瘫伴腹部内脏损伤术后的护理

    我科自2003年至今收治创伤性截瘫伴腹部内脏损伤患者共20例,均经治疗护理后预期出院.现就我科20例创伤性截瘫伴腹部内脏损伤患者的护理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徐灵芝;王秀芹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糖尿病躁郁症并安定中毒1例的护理体会

    2004年9月我院收治1例糖尿病躁郁症并安定中毒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女,31岁,糖尿病史8年,入院前6小时被人发现神志不清,于2004年9月21日23时急症入院.入院后查体示:T 35.6℃,P 112次/分,R 24次/分,BP 120/65mmHg.中度昏迷,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1.5mm,对光反射存在,颈部无抵抗感,呼气中可闻及酮味,心、肺、腹无异常,四肢肌张力低,肌力测不出,双侧病理征(-),心电图大致正常.血糖13.3mmol/L,酮体++,Na+ 147.0mmol/L Cl-110.0 mmol/L,Ca2+ 1.90mmol/L,Mg2+ 1.27mmol/L,CO2-CP 21.0mmol/L.诊断为2型糖尿病昏迷原因待查.即静脉补充液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入,入院3小时后给予氟吗西尼0.5mg静脉推注,10分钟后,患者神志转清随即又转入嗜睡状态,给予纳洛酮治疗3天,患者神志清,精神好转,自述发病当日晚口服安定100片;此时患者心理测试提示为:高级神经活动弱型,SDS示:重度抑制(76分),SCL-90示:抑郁因子分达重度(4分).诊断为双向情感障碍(抑郁发作).住院9天后血糖降到较好水平,自动出院.2周后复查SDS:65分(中度抑郁),5周后复查SDS:54分(轻度抑郁).

    作者:杜广芝;闫晓云;焦静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86例

    自1999年10月至2000年11月中旬,应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晴尔)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86例,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敏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高血压的社区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高,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达一亿多人,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它与人群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及行为密切相关.许多专家认为要使高血压的患病率、致死率、致残率得到控制,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在社区防治工作中,积极开展社区的护理干预,可以大大提高高血压的防治水平,现将笔者在社区护理工作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牟伟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乳痛灵口服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乳痛灵口服液是我院在多年临床应用汤剂的基础上,对处方经过进一步加减、筛选确定的,用水提醇沉法分离精制而成中药制剂,具有理气、散结、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乳腺小叶增生、急慢性乳腺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是我院乳房病门诊治疗乳房肿痛的首选药物.现将其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作一介绍.

    作者:徐秀丽;付兆敏;贾法玲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大剂量肌苷、VitB6联合耳穴治疗儿童抽动障碍

    目的探讨大剂量肌苷、VtB6、联合耳穴对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意义.方法大剂量肌苷(1.2~2.0g/d)、VitB6(30mg/d)、联合中医耳穴治疗儿童抽动障碍128例.结果大剂量肌苷、VitB6、联合耳穴治疗暂时性抽动总有效率达88.75%,对病程≤6个月者达95.92%;对慢性抽动障碍有效率达45.83%;治疗过程8例患儿出现食欲不振外,无其他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大剂量肌苷、VitB6、联合耳穴能有效控制暂时性抽动障碍,副作用少,经济,是发病初期儿童抽动障碍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李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患者拒行冠脉造影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患者无器质性心血管病变,其临床症状是由于植物神经平衡失调所致[1],用一般的药物难以达到治疗效果,冠脉造影可以排除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患者的精神压力,缓解其临床症状.但是几乎所有的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患者都拒绝行冠脉造影,为此,我们分析了此类患者的心理特点,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对策,收到良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李风莲;周俊华;牛庆琴;杜玉花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通州区414例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与服务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北京市通州区社区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及保健需求,有效地指导群体保健.方法经整群分层抽样方式抽取6个居委会的年龄在41~55岁的已婚妇女,采用问卷方法对414名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在46~50岁年龄组达高峰,与51~55岁组对比,绝经后期症状反而下降,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绝经后伴随的几种疾病呈上升趋势,其中除冠心病以外,各年龄组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等发生率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重视和采用多种形式宣传围绝经期生理卫生知识,完善沟通手段,了解并解除心理障碍和困惑,帮助她们顺利度过围绝经期,避免相关疾病的发生.

    作者:谢玉荣;兰红霞;徐昊;屈欣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75%酒精治疗孕期阴道壁囊肿32例分析

    阴道壁囊肿是妇科常见病,多无明显痛苦,轻者可无明显感觉,重者感坠胀不适,尤其发生于孕期者,以上表现加重,大之可阻塞产道.常规方法是手术摘除,对于孕期患者由于增大的子宫所压迫,手术时极易出血感染等,且孕妇恐惧心理极重,治疗上欠配合,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困难.我院1996年8月~2003年7月应用75%酒精行囊腔内注射治疗孕期阴道壁囊肿32例,疗效较好,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徐崇芝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肝豆状核变性37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WD),是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铜蓝蛋白合成障碍,胆道排泄减少,致使体内铜蓝蛋白缺乏,不能携带血中铜,使铜不能正常排泄,铜离子只能与白蛋白等疏松结合,并弥散沉积到全身各内脏尤其是肝脏和脑组织及角膜内,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与体征[1].早期确诊、用药物控制及加强护理与愈后密切相关.现将1998年6月至2003年6月,我科诊治的以锥体外系症状为主确诊的肝豆状核变性37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俊凤;焦念宝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直接肾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

    目的探讨直接肾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优点.方法分析总结我院因肾血管性高血压,成功接受常规肾动脉支架置入术(A组)和直接肾动脉支架置入术(B组)的患者各15例.记录患者术前、术后 1、3、6、9、15个月血压、血肌酐变化及彩色多普勒检查情况.观察指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A组与B组平均血压术前、术后各自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第6个月A组与B组平均血压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②两组血肌酐术前、术后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③B组再狭窄率低于A组(6.25% vs 7.5%)(P<0.05).结论直接肾动脉支架置入术对肾血管性高血压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优于常规肾动脉支架置入术.

    作者:李海青;李刚;王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支气管镜术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目前支气管镜在临床上应用日益广泛,随着检查技术的发展,检查治疗器械的不断改进,检查治疗的指征也逐渐放宽,同时对于一些年老体弱、危急重症病人,如心肌梗死、严重的外伤等,还开展了床边管镜检查,一些严重的病发症也时有发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将其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表现、预防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张敏;刘翠凤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清眩汤治疗高血压性眩晕80例疗效观察

    笔者自1999年~2004年用清眩汤治疗高血压性眩晕8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80例患者均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高血压性眩晕诊断标准确诊.80例均为门诊病人,男38例,女42例;年龄大为72岁,小26岁,平均41岁;病程短3天,长10年,平均3年零5个月.

    作者:郝志强;张先茂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颅脑损伤后急性脑肿胀病人的护理

    颅脑损伤后急性脑肿胀是目前临床上致死的主要原因,文献报道高达87.2%[1].我院1995年1月至2003年3月共收治颅脑损伤1560例,发生急性脑肿胀56例,占3.6%.按国内统一标准分型[2]和格拉斯哥(GCS)评分,针对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和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马剑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48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是围生期常见的危重症,常继发于新生儿窒息、败血症,是新生儿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重要部分.及时发现和治疗胃肠功能障碍是危重新生儿抢救过程中的关键.现将本院1999年以来诊为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48例报告如下,以了解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常见病因,寻找防治途径.

    作者:徐学芹;张丽丽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