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春梅
目的:观察电针安眠穴为主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采用电针安眠穴为主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普通针刺治疗,两组患者均每周治疗5次,15次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随访3个月。结果治疗组,治愈15例,占34%;显效12例,占27%;有效10例,占23%;无效7例,占16%;总有效率84%。对照组,治愈11例,占25%;显效9例,占21%;有效10例,占23%;无效14例,占32%;总有效率68%。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电针安眠穴为主治疗失眠症疗效显著。
作者:王飞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由于我国的经济和科学技术呈现着不断发展的趋势,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上升,人口老龄化情况更加严峻化。老龄化导致老年人数量增大,但是老年人因为自身抵抗力以及行动不便等原因而出现的病痛越来越多,对于大多数老年患者来说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老年生活质量。老年股骨颈骨折属于老年患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笔者主要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中医护理联合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希望能够为改善该病症的治疗效果提供帮助。
作者:刘兵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针刺人迎穴对于脑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将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于针刺前后分别进行TCD(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前后结果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在治疗后其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较针刺前均有改善,治疗后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人迎穴对椎-基底动脉供血的改善有较明显的效果。
作者:李云飞;马朝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外感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42例外感咳嗽的患者随机分组,其中清金止嗽散及耳穴压豆组150例,止嗽散组40例,桑菊饮组62例,桑杏汤组48例,西药组42例,并以清金止嗽散联合耳穴压豆组为治疗组,止嗽散组、桑菊饮组、桑杏汤组、西药组为对照组,观察五组治疗外感咳嗽的临床疗效。结果清金止嗽散及耳穴压豆组、止嗽散组、桑菊饮组、桑杏汤组、西药组的治疗总效率分别为88.9%、70%、75.8%、72.9%、76.2%。各组经统计学处理,清金止嗽散组与各对照组对照,均有明显差异。结论中药内服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外感咳嗽疗效明确,适用于治疗岭南地区各型外感咳嗽。
作者:吴志光;陈永锋;冯劲立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对耳穴贴压缓解阑尾炎术后伤口疼痛及腹胀的影响。方法2011年1月—2013年9月间,在本院外科进行阑尾炎手术并使用耳穴贴压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60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80例。 A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以疼痛护理及心理护理为主的细节护理,B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后4h、8h、12h、24h、36h、72h伤口疼痛程度,术后排气时间,出院时对护理满意度及耳穴贴压的依从性。结果 A组患者各时间段疼痛评分均低于B组,其中术后12h至术后72h各时间段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疼痛时间和程度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平均时间显著小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3%)明显高于B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护理非常满意人数显著多于B组,不满意人数显著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总依从性比较无显著差异,但A组患者完全依从人数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耳穴贴压对于缓解阑尾炎术后伤口疼痛及腹胀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而以疼痛护理及心理护理为主的细节护理可以明显的提升患者对耳穴贴压的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玉环;王珊珊 刊期: 2016年第16期
动脉粥样硬化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中斑块形成破裂是其致病的关键环节,是造成血管事件的重要因素。但是目前AS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并且缺乏改善AS斑块稳定性的有效药物,而近年来中医药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防治疗效得到肯定。现从斑块的构成、炎症、基质金属蛋白酶等方面,阐述中药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机制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孙续鹏;朱艳琴;高爱社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中药煎剂八珍汤加味对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的疗效。方法2013年6月—2015年8月在门诊或住院的乳腺癌手术或化疗患者共119例,将调查的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法,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同时,口服以八珍汤为基本方的中药煎剂,采用乳腺癌生命质量测定表FACT-B(V4.0)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FACT-B表的结果。结果终收到有效问卷119份,其中对照组45例,治疗组74例。治疗组的FACT-B的总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01)。结论八珍汤加味可以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贺建红;储军;谢玉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通过表证、里证、表里证三证分期法,对桂枝汤及其加减方进行探讨分析。表证以风寒表虚证为主;里证以太阴病及内伤杂病为主;表里证遵“虚人伤寒建其中,实人伤寒发其汗”之原则,表里分治。不管表证或里证,桂枝汤及其加减方均是通过补益中焦脾胃,以达到解肌和营卫,化气调阴阳之目的。桂枝汤及其加减方主要治疗虚证,通过加减亦可用于表实证,或水饮里实证的治疗。治疗范围之广,是仲景其它方剂所无法比拟的。
作者:王金成;王亚丽;刘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的国家级中医药科技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 CAJCED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AJED )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每月8日、23日出版,国内统一刊号CN11-5024/R国际刊号ISSN1672-2779。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加味萆薢渗湿汤治疗脂溢性脱发湿热内蕴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5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给予口服萆薢渗湿汤联合外用蔓迪(5%米诺地尔),对照组给予口服维生素B6片联合外用蔓迪(5%米诺地尔),疗程3个月。结果治疗组35例,痊愈2例,显效14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33例,痊愈1例,显效9例,有效1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总有效率有明显差异( P<0.05)。结论萆薢渗湿汤治疗脂溢性脱发湿热内蕴型的临床疗效明显。
作者:赵彦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清开灵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口服清开灵片1 g,3次/d,同时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50mg,3次/d。对照组38例:单一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50mg,3次/d。两组均外用复方醋酸地塞米松软膏,1次/d。连用1周为一疗程,未愈者再用1疗程。同时观察皮损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治疗组治愈时间(7~12) d,平均8d,对照组治疗时间均>12d。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清开灵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玫瑰糠疹能缩短疗程,不良反应小,可进一步增强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明翠;邱慧娟;王晖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化瘀通络汤联合西医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8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化痰通络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及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较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NIHSS评分分别为(9.2±5.0)分、(9.6±2.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5±4.8)分、(13.1±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化痰通络汤联合西医治疗缺血性卒中疗效明确,能明显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关战立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索TBL教学法在中药炮制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主观学习、团队协作意识及初步的科研能力。方法将TBL教学法引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学生通过自由组合成立学习小组,自选实验题目,查阅文献制定实验方案,PPT讲解讨论终确定实验方案后完成实验选题,后以科研论文的形式提交实验结果。结果大部分学生对TBL教学模式满意,认为该教学法能提高学习的兴趣,促进不同学科间知识的融合,培养团队合作意识。结论 TBL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还需要继续探索。
作者:李娴;张振凌;李凯;李红伟;田连起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56例可疑噪声性耳聋患者体质类型分布特征及成因。方法采用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实施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对56例可疑噪声性耳聋患者实施中医体质判定。结果9类体质中,特禀质37例(占66.07%),平和质14例(25%),其它体质5例(占8.9%)。结论在可疑噪声性耳聋患者中,特禀质体质占到了大多数,说明噪声性耳聋与特禀体质有密切相关性。
作者:吴延涛;封彦蕾;刘锦凤;梁月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优选我院制剂强心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加水量、煎煮时间和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丹酚酸B含量及干膏率为试验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强心颗粒提取工艺。结果强心颗粒佳提取工艺为8倍水,煎煮1小时,提取2次。结论该研究为强心颗粒剂型改革和制剂工艺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徐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研究穴位贴敷配合中医护理方案对心衰患者症状改善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心衰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5例。两组均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同时应用穴位贴敷联合中医护理方案。观察两组心功能变化、症状改善情况以及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与护理总有效率更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两组BNP水平均有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护理后观察组BNP水平改善更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医护理联合穴位贴敷应用于心衰患者的效果确切,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心功能状态得到有效改善,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秀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对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行益气养阴活血治疗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20例,其中60例患者行西医常规治疗为对照组,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法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对比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7%,远高于对照组的63.3%的治疗总有效率(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症候、UAER以及各项生化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但观察组改善情况要明显好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内,未出现不良症状。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法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较单纯西医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作者:王先锋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总结齐刺法结合电针治疗肩胛肋骨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取背部天髎、神堂、膈关三穴,采用齐刺法配合在天髎穴和膈关穴接通直流电电针治疗,治疗10次为一疗程。结果50例患者经一个疗程结束后,其中痊愈者36例,显效者8例,有效者5例,总有效率达到98%。结论齐刺配合电针治疗肩胛肋骨综合征,操作方便,起效迅速,当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冉鹏飞;王艳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粥样硬化、身体质量指数等危险因素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中医体质问卷对2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并分类,所有患者均测量身高、体重,计算身体质量指数,检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血清HCY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颈总动脉平均内膜中层厚度( IMT)。结果痰湿质、湿热质的患者吸烟多见,与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气郁质、特禀质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1);阴虚质、痰湿质患者糖尿病发病多见,与平和质、阳虚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相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1);BMI以痰湿质及湿热质患者较高,与平和质、阴虚质、气郁质、特禀质相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1);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患者的甘油三酯明显升高,与平和质、特禀质患者比较有明显差异( P<0.05);血瘀质、痰湿质、平和质、湿热质患者的总胆固醇明显升高,与气虚质、气郁质患者比较差异明显(P<0.01);痰湿质、血瘀质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与阳虚质、湿热质相比差异显著(P<0.01);血瘀质患者的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与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相比差异明显( P<0.01);血瘀质、痰湿质、阴虚质患者平均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平和质、特禀质、气郁质相比明显增厚( 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体质分类与心血管危险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张明妍;李启燕;徐静;张燕;高孝谦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析眩晕病应用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于我院的91例眩晕病患者临床资料,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行中医护理方案,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眩晕病患者中应用中医护理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丁秀梅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