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小红;高云;张铁;冯幼伦;杨丽
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成为了大众关心的热门话题,而医患关系紧张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沟通.医学是一门风险性很高的学科,到目前为止,生命过程和许多疾病尚未被人类完全认知、未发现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医患之间对医疗结果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同认知,故医患关系的不协调或医患冲突难以避免[1].这就需要医患沟通得到患者、家属的理解和配合.
作者:李文珊;袁旺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1病例简介患者青年,男性,因消瘦、胸闷、午后低热,来院就诊.门诊拍胸片示:左侧结核性胸膜炎,入院后给予异烟肼及其他辅助治疗,之初感头晕,继而意识丧失、两眼上翻、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四肢抽搐、呼吸急促、口唇紫绀,即给吸氧,更换液体2分钟后症状缓解,但仍感头晕、头痛、体温、脉博、血压均无异常,对当时发作的情形不能回忆.
作者:李新兰;王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患者62岁,因支气管扩张并发咳血,1次咳血量约达300ml,给静脉注射巴曲亭20mg+5%GNS250ml,口服凝血酶,连续用3天,效果差.第2天,突发3次大咳血量约600ml,即给静脉输血600ml,维持血压在65/40mmHg.经过上述治疗无明显效果.胸片示患者双肺有大面积出血.急症DSA动脉造影,发现左肺上叶一小枝血管造影剂外溢,右肺中叶有一枝血管造影剂外溢,导管超造后行明胶海绵栓塞.首先进行左枝栓塞,1小时栓塞后,再造影,显示左上枝外溢口无造影剂外溢,效果好.同法将对侧出血处也栓塞,过半小时造影剂仍有造影剂口外溢现象,考虑由于血管瘘口较大,明胶海绵栓塞差,决定实行弹簧钢圈,造影后右侧枝无外溢的造影剂,血压逐渐回升.2小时后血压升至110/70mmHg,病情明显好转.
作者:刘迅;靖树新;丁晓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原花青素(Procyanidins,简称PC,其他曾用过的英文名字有Proanthocyanidins,Pycnogenol,Leucoanthocyanidins)是植物王国中广泛存在的一大类多酚类化合物的总称,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能防治多种因自由基引起的疾病,以其高效、低毒、高生物利用度而著称.原花青素在植物界中广泛存在,人们对它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1967年,美国Joslyn等从葡萄皮和葡萄籽中提取分离出4种多酚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酸性介质中加热均可产生花青素(Cyanidins),故将这些化合物命名为原花青素.原花青紊由不同数量的儿茶素或表儿茶素结合而成,简单的是儿茶素、表儿茶素或儿茶素与表儿茶素形成的二聚体,此外还有三聚体、四聚体等直至十聚体.按聚合度的大小,通常将二~四聚体称为低聚体(Procyanidolic oligomers,简称OPC),将五聚体以上的称为高聚体(Procyanidolic polymers,简称PPC).在各类原花青素中,二聚体分布广,研究多,是重要的一类原花青素.中、德、法、意、奥、美、日、印、匈、新、韩等国的研究人员研究表明,原花青素主要分布在下列植物中:银杏、大黄、山楂、耳叶番泻、小连翘、葡萄、日本罗汉柏、北美崖柏、花旗松、白桦树、野生刺葵、番荔枝、野草莓、海岸松、洋委陵菜、甘薯等.但研究发现葡萄籽与松树皮提取物中原花青素的含量高.
作者:刘叶玲;王春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人工阴道成形术的护理在国内报道甚少.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为一青年女性成功完成了以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现将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袁爱娣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以利于标本兼治.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总结.结果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占62.2%,慢性病贫血占8.0%.结论应重视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分析,以防漏诊、误诊.
作者:王宜海;胡海燕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外科术后病人继发性急性肺不张的作用.方法采用Olympus-BF-1T40型纤维支气管检查诊断,诊疗外科术后继发性急性肺不张26例.结果治疗效果满意,肺复张率为100%,治疗过程中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及意外.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是外科术后病人继发性急性肺不张简便、安全的、有效的诊治方法.
作者:崔九龙;陆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将近10亿农村人口.农民的医疗保健问题是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一大难点,这一问题不解决,即使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搞得再好,也不能说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根据我国的国情,不可能由国家完全负担农民的医疗费用,靠集体经济组织报销全部医疗费用也不现实,完全由农民个人自理也是困难的.实践证明,由农民群众创造的合作医疗制度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医疗保障制度.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对医疗卫生的需求也随之提高,传统的合作医疗制度已经不适应这种变化.因此,改革传统的合作医疗制度,建立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保健制度势在必行.
作者:刘雅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大脑胶质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11例经病理证实的大脑胶质瘤患者,行弥散张量磁共振成像检查,在ADC图和FA图上分别测量肿瘤周围水肿区域、肿瘤强化区域、囊变区域、脑脊液及对侧正常大脑白质ADC值和FA值.结果肿瘤周围水肿区域的ADC值和FA值与肿瘤囊变区域、脑脊液及对侧大脑白质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肿瘤强化区域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肿瘤囊变区域的ADC值及FA值与脑脊液、对侧正常大脑白质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囊变区域与肿瘤强化区域相比较,ADC值无显著性差异,FA值却有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强化区域的ADC值及FA值与对侧大脑白质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低级别胶质瘤肿瘤周围水肿区域、肿瘤强化区域、肿瘤囊变区域的ADC值及FA值均无统计学显著差异.结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定量分析大脑胶质瘤本身及其周围脑组织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何光武;董德柱;张银川;李玉报;沈天真;陈星荣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我们对30例室间隔缺损疑诊患者应用了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现将该检查方法、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杜波;张萍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为了解肥城市托幼机构的消毒状况,于2004年5月对全市22所托幼机构的消毒质量进行了调查.
作者:付志广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高渗性昏迷是严重的水、钠代谢紊乱,渗透压调节障碍所致的一种综合征.死亡率高,积极有效的治疗,可使病人的生命得以挽救.1998~2003年抢救严重的高渗性昏迷15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吕小红;高云;张铁;冯幼伦;杨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1998年6月至2003年12月,我院收治冠心病并心力衰竭患者150例,用参麦加肌氨肽苷注射液治疗,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王虹;周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无痛性流产中主要应用芬太尼注射液缓慢静脉注射达到止痛目的,但芬太尼具有引起呕吐、恶心、头晕等副作用.为了减少该副作用,我们应用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给病人缓慢静脉注射,现将该法的作用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萍萍;张艳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衰)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及药物干预后的临床变化.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35例慢性心衰患者和35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 T3)、甲状腺素(thyroxine T4)和促甲状腺素(th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TSH)水平并比较.结果慢性心衰患者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状腺素T4及促甲状腺素FSH水平则无明显改变,慢性心衰患者治疗前后的T3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心衰患者血清甲状腺素水平的变化,对判断其心功能损害程度、治疗效果和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梁留峰;王刘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沟通是信息从一个人传递到另一个人的过程,可分语言性沟通和非语言性沟通.气管切开系将颈部前壁气管切开,并置入气管套管、病人可直接经套管进行呼吸的一种抢救技术.气管切开术后病人失去说话能力,各种需求不能表达,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护理人员常常需要应用适当的沟通技巧去收集病人的资料,以制定护理计划并建立和发展良好的护患关系.自1999年至2004年2月,我们在对收治的21例气管切开病人护理中,加强与病人的语言性和非语言性沟通,获得良好效果.
作者:王念芬;张冠芹;杨香霞;于子旭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糖尿病并发肺结核主要由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所致,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可影响机体的代谢功能,并可削弱胰岛细胞的正常功能,两病并存,互相影响,对其病程及预后不利.因此.积极治疗及有针对性地护理极其重要.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谦;刘宝丽;江俊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为了能探究出影响糖尿病治疗的因素.提高治疗的效果,我于2003年7月到2004年7月对我科75例治疗效果不佳的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道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我国有80%的人口在农村,农村地区药品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国近10亿多人口的健康问题.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药品市场的治理整顿及新的<药品管理法>的颁布实施,农村药品管理工作虽有很大的起色.但由于我国农村、城市差距较大,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再加之农村医药市场的逐步放开,使得农村药品管理环节仍相对薄弱,伪劣药品有不断向地理位置较偏僻、监管力量相对薄弱、群众保护意识较差的农村转移的趋势,农村用药质量情况令人担忧.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逐步开展,对新时期的农村药品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拟结合我县药品管理的现状谈几点体会与思考,供商榷.
作者:孟令安;杜宝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精神病患者在非住院治疗期间,由于精神障碍或监护不当,导致患者误服或自杀性吞服过量抗精神病药物而引起急性中毒的现象时有发生,其发生率占据精神科门诊抢救病例的首位.笔者从事门诊急救工作十多年,结合工作实际,现仅对抗精神病药物中毒患者的抢救及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炳玲;李秋云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