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直肠癌病人的心态分析与健康教育

赵方荣;朱学连;牛瑞仙;吕建平

关键词:直肠癌, 病人, 心态分析, 躯体疾病, 治疗, 躯体症状, 临床观察, 精神因素, 病程演变, 病症, 癌肿
摘要:直肠癌是临床上较多见的一种病症,它的症状虽然为躯体疾病,但病程演变却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过去人们对这类癌肿疾病的治疗主要着重于躯体症状方面,而忽视了精神方面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重视从心身两个方面来治疗这类疾病,从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笔者通过对直肠癌病人的临床观察在心态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计划单列市卫生厅局、教育厅局、财政厅局、人事厅局、农业(林)厅局:

    作者:卫生部;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农业部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136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产后出血是危及孕产妇生命安全的严重疾病,是孕产妇主要死因之一.产后出血常由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滞留、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所致,根据我院多年临床观察,在诸多产后出血中,尤以子宫收缩乏力为首要原因,发病率高,现就其主要发病原因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曹学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药治疗女性更年期心悸65例

    妇女在45~55岁左右,冲任二脉虚衰,天癸渐竭,月经将断而至绝经,这一生理变化的过渡阶段称之谓妇女更年期.心悸是更年期综合征病人的常见证候之一.笔者自1995年10月~2003年1月共治疗65例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马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633例未产妇药物与人工流产后再次妊娠安全性对比分析

    近年来,流产作为避孕失败后补救措施,无论是药物流产及人工流产,因其安全、简便已广泛用于临床.但未产妇人工流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时并发症高于无人工流产者.药物流产因不是机械干扰宫腔,是否对再次妊娠有影响.本研究采用前瞻性对比方法对633例未产妇药物人工流产后再次妊娠进行了系统观察,并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庆珍;楮玉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护士角色的适应与发展

    现代护理发展的趋势给我国的护士角色赋予了新的内涵.二十一世纪我国将实行卫生保健型体制,为护理工作展示了更为广阔的活动领域,因此,必须加强护士角色多元化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未来护理学的发展要求.

    作者:张衍珍;孟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命质量越来越重视.健康教育是向病人及其家属传授保健知识,培养健康行为的一项工作.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病程长,反复发作,多数患者对该病缺乏认识和出院后的自我管理.对该类病人的健康教育不仅限于疾病的防治,而且应从病因、治疗方法、用药常识、饮食指导及并发症的预防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教育,使病人长期受益.

    作者:亓庆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脊柱退行性变的手法矫治

    所谓脊柱手法矫治,是指医生用双手或借助机械装置,将力直接作用在具有杠杆作用的骨骼上,纠正脊柱三维方向的病变,理顺上下椎骨间软组织紊乱关系,使之回归自然状态.它是一门颇具特色的学科,从注重人体整体结构及内部各器官、组织的相互关系,到寻求一种维护修复自然生理与物理平衡的方法.

    作者:唐勇;李健;付鹏;张永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枣庄市社区人群就医状况与社区卫生服务

    目的为构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方法调查了8处城乡社区5207人的患病和就诊状况.结果城乡居民年患病率分别为2.74人次和3.40人次,就诊率为74.32%和84.82%,40.00%和81.67%门诊病人在乡镇(街道)卫生院及以下医疗机构就诊;年住院率为6.67%和4.23%.城乡居民年人均卫生费用支出为669.72元和406.97元,分别占收入的10.01%和15.00%.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和卫生费用支出未见有线性相关.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有广阔的市场基础和发展前景,有利于降低医疗费用和体现社会公平.

    作者:庄福增;李刚;李祖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免疫功能测定分析

    为了解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之间的关系,我们测定了35例再障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晖;刘广丽;赵爱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山东省胃癌死亡率地域分布的趋势面分析

    趋势面分析可以弥补描述疾病地域分布的统计地图法的不足.各种统计地图法只能描述每个地区的实际发病率或死亡率,不能定量分析发病率或死亡率是否存在空间趋势性及趋势性的大小和局部异常及其地理流行病学意义;而趋势面分析是以多元回归分析为基础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能够较准确的反映疾病总的空间分布规律,从而为胃癌等疾病死亡率的区域差异提供了新的研究技术和方法.

    作者:田承业;王笃宝;薛付忠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不同试剂对血液抗-HCV初、复检的报告

    丙型肝炎病毒(HCV)主要通过血液传播[1],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为确保血液的高质量,按照国家卫生部<供血者体格检查标准>的要求,每人份血液必须经过初检和复检,确认抗-HCV阴性后,方可供临床应用.目前国产的第二代酶联免疫(ELISA)试剂盒,不同厂家在抗原包被上有所不同[2],检测结果也有所不相符合,为此,我们用不同厂家不同代次的试剂盒进行抗-HCV检测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韧;苏吉东;吴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精神分裂症病人服用舒必利临床疗效与药物浓度变化分析

    目的探讨舒必利治疗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应与血药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舒必利血浓度;用BPRS(简明精神量表)、SANS(阴性症状量表)总分与血浓度作指数和对数曲线拟合分析临床疗效的关系;将TESS(副反应量表)总分与血药浓度作直线相关分析判断不良反应与血药浓度的关系.结果未发现BPRS减分与血浓度相关(P>0.05);TESS加分值与血浓度直线相关(r=O,347,P<O,05).结论血药浓度高于或在0.6mg/L时不良反应增加.

    作者:刘丽;宁秀华;李韧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高频超声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资料完整并经手术证实的21例CHPS,全部病例术前常规进行了X线钡餐检查,并将两种检查方法加以比较,选取30例健康婴幼儿幽门的测量作对照组,并对其测值与CHPS组进行比较.结果手术证实的21例CHPS,超声及X线检查完全正确.超声测量CHPS幽门管的长度≥16mm,幽门管直径≥14mm,幽门管壁厚度≥4mm.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X线钡餐检查对CHPS均具有特征性表现,但前者既可实时显示幽门管狭窄的程度、胃的蠕动及其内容物的动力变化,又可清晰显示肥厚幽门管壁的厚度.结论高频超声是CHPS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作者:辛延民;郑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脑缺血细胞凋亡与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研究进展

    缺血性脑血管病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与长寿,对患者的生活能力及质量的困扰尤为重要.脑缺血损伤后神经元除经典的坏死外,还以凋亡的方式死亡[1].有人认为迟发性神经元死亡主要是通过凋亡完成的,凋亡神经元主要分布在缺血半影区[2].

    作者:李红伟;滕继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米非司酮终止早孕实行清宫术148例原因分析

    米非司酮是作用于受体水平的抗孕酮药物,能引起蜕膜、绒毛变性及妊娠的终止.我院门诊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是由于服用对象尤其是生殖器官存在某种原因,服用后需清理宫腔,现将我院门诊2001年1~12月份服用药物527例,清宫148例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吴昌红;许娟;宿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社区健身中的有氧运动

    社区有氧体育运动是每个公民自觉自愿自发地进行的身体训练,社区公民所运行的运动项目,如长跑,跳绳、游泳、太极拳、太极剑及球类等运动有一个主要特点,即呼吸运用,只有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才能达到健身娱乐于一体.在公民的运动过程中人体通过呼吸系统不断地由外界吸入新的空气,呼出体内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因此,社区有氧体育运动呼吸尤为重要.

    作者:江海峰;蒋艳;张向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儿童口腔不良习惯与错(牙合)畸形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儿童口腔不良习惯与错(牙合)畸形的内在联系.方法随机抽取门诊患者363例,采用问诊与视诊、口内检查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患者有无口腔不良习惯和错(牙合)畸形.结果363例患者中,不良习惯患者86例,发病率23.69%,错(牙合)畸形者201例,发病率55.37%,错(牙合)畸形患者中,有不良习惯者57例,占28.36%,正常(牙合)儿童不良习惯发病率为17.90%,具有不良习惯的儿童,错(牙合)畸形发病率为66.28%.结论口腔不良习惯与错(牙合)畸形之间有着本质上的联系,是引起错(牙合)畸形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秦德川;高爱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CCU患者常见心理障碍及护理对策

    CCU以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先进的医疗护理技术,对病人实施严密的监护和集中的治疗护理,挽救了濒死病人的生命,使重病人转危为安.但室内复杂的仪器和监测设施、疾病对死亡的威胁、陌生的环境、医护人员严肃的表情和紧张的工作等因素,都会使病人在意识上、情绪上、行为上产生各种变化.

    作者:周俊华;李凤莲;宗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精神疾病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它是以个人、集体的行为改变和环境改变为着眼点,根据健康问题的特征和角色变化而采取各种教育形式,其实质就是向人们提供改变行为和生活方式所必须的知识,技术与服务等,使人们在面临促进健康和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等各个层次的健康问题时,有能力做出行为抉择,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秦,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以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林俊;侯明进;林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留置导尿管病人的健康教育

    导尿是一种常用的侵入性护理技术操作,对尿失禁、尿潴留、休克、肾功能不全等患者还需留置导尿管.这项操作既能使病人产生躯体上的不适和痛楚,又有心理上的紧张和恐惧[1],若护理不当,还极易产生尿路感染、尿道损伤、尿路结石、血尿等并发症.为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具有主动参与的能力,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护士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向患者及家属做好留置导尿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以期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文英;李桂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