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山东省胃癌死亡率地域分布的趋势面分析

田承业;王笃宝;薛付忠

关键词:山东省, 胃癌死亡率, 地域分布, 趋势面分析, 统计地图, 趋势性, 疾病死亡率, 发病率, 多元回归分析, 地理流行病学, 区域差异, 描述, 空间, 分析方法, 分布规律, 定量分析, 局部, 技术, 基础, 地区
摘要:趋势面分析可以弥补描述疾病地域分布的统计地图法的不足.各种统计地图法只能描述每个地区的实际发病率或死亡率,不能定量分析发病率或死亡率是否存在空间趋势性及趋势性的大小和局部异常及其地理流行病学意义;而趋势面分析是以多元回归分析为基础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能够较准确的反映疾病总的空间分布规律,从而为胃癌等疾病死亡率的区域差异提供了新的研究技术和方法.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频超声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资料完整并经手术证实的21例CHPS,全部病例术前常规进行了X线钡餐检查,并将两种检查方法加以比较,选取30例健康婴幼儿幽门的测量作对照组,并对其测值与CHPS组进行比较.结果手术证实的21例CHPS,超声及X线检查完全正确.超声测量CHPS幽门管的长度≥16mm,幽门管直径≥14mm,幽门管壁厚度≥4mm.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X线钡餐检查对CHPS均具有特征性表现,但前者既可实时显示幽门管狭窄的程度、胃的蠕动及其内容物的动力变化,又可清晰显示肥厚幽门管壁的厚度.结论高频超声是CHPS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作者:辛延民;郑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直肠癌病人的心态分析与健康教育

    直肠癌是临床上较多见的一种病症,它的症状虽然为躯体疾病,但病程演变却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过去人们对这类癌肿疾病的治疗主要着重于躯体症状方面,而忽视了精神方面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重视从心身两个方面来治疗这类疾病,从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笔者通过对直肠癌病人的临床观察在心态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作者:赵方荣;朱学连;牛瑞仙;吕建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气功所致精神障碍临床分析及护理

    气功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一种特殊的身心锻炼方法,随着气功科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实践证明,气功锻炼有健身防病之功效,曾给许多患者带来有益的效果,但练功不当,可导致精神障碍.现将我院1995年9月~1997年10月收治的11例与气功相关的精神障碍报道如下.

    作者:亓邦英;刘庆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社区健身中的有氧运动

    社区有氧体育运动是每个公民自觉自愿自发地进行的身体训练,社区公民所运行的运动项目,如长跑,跳绳、游泳、太极拳、太极剑及球类等运动有一个主要特点,即呼吸运用,只有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才能达到健身娱乐于一体.在公民的运动过程中人体通过呼吸系统不断地由外界吸入新的空气,呼出体内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因此,社区有氧体育运动呼吸尤为重要.

    作者:江海峰;蒋艳;张向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山东省胃癌死亡率地域分布的趋势面分析

    趋势面分析可以弥补描述疾病地域分布的统计地图法的不足.各种统计地图法只能描述每个地区的实际发病率或死亡率,不能定量分析发病率或死亡率是否存在空间趋势性及趋势性的大小和局部异常及其地理流行病学意义;而趋势面分析是以多元回归分析为基础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能够较准确的反映疾病总的空间分布规律,从而为胃癌等疾病死亡率的区域差异提供了新的研究技术和方法.

    作者:田承业;王笃宝;薛付忠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废弃一次性注射器刺入背部针头折断1例

    患者,男,9岁,学生.2000年9月14日下午,与同学玩耍一次性5ml注射器,不慎被刺入背部,针梗被折断,2.5cm针头刺入组织,而来院就诊,X光透视显示针头在第三、四肋间斜形插入,医生决定进行异物取出术.由于针头随患儿的呼吸和胸廓的运动不断游走,致使确定切口的位置未能探视到针头,导致第一次手术失败.请上级专家进行第二次手术,手术进行40分钟,针头取出.

    作者:李学芹;李丙芝;马德龙;郭俊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儿童口腔不良习惯与错(牙合)畸形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儿童口腔不良习惯与错(牙合)畸形的内在联系.方法随机抽取门诊患者363例,采用问诊与视诊、口内检查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患者有无口腔不良习惯和错(牙合)畸形.结果363例患者中,不良习惯患者86例,发病率23.69%,错(牙合)畸形者201例,发病率55.37%,错(牙合)畸形患者中,有不良习惯者57例,占28.36%,正常(牙合)儿童不良习惯发病率为17.90%,具有不良习惯的儿童,错(牙合)畸形发病率为66.28%.结论口腔不良习惯与错(牙合)畸形之间有着本质上的联系,是引起错(牙合)畸形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秦德川;高爱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阴道B超检测早早孕在药物流产中的参考意义

    作者于2002年8月~11月对265例患者的阴道B型超声图像进行了分析,并统计了265例患者药物流产后的效果,发现阴道B超检测可早在患者孕4-5周做出诊断,据此诊断后行药物流产的效果较好.

    作者:李慧林;韩晓敏;李希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刺五加联合维脑路通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眼底血管病中发生率高、并发症多、愈后欠佳的一种血管性疾病,本病特征为眼底静脉扩张、纡曲,沿静脉枝有出血、水肿、渗出,是致盲的重要眼病之一,治疗颇为棘手,我院自1998年4月~2002年4月期间,均选用黑龙江乌苏里江制药公司生产的刺五加注射液和天津金世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维脑路通联合进行治疗,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洪进;杜允宏;潘洁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不同试剂对血液抗-HCV初、复检的报告

    丙型肝炎病毒(HCV)主要通过血液传播[1],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为确保血液的高质量,按照国家卫生部<供血者体格检查标准>的要求,每人份血液必须经过初检和复检,确认抗-HCV阴性后,方可供临床应用.目前国产的第二代酶联免疫(ELISA)试剂盒,不同厂家在抗原包被上有所不同[2],检测结果也有所不相符合,为此,我们用不同厂家不同代次的试剂盒进行抗-HCV检测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韧;苏吉东;吴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留置导尿管病人的健康教育

    导尿是一种常用的侵入性护理技术操作,对尿失禁、尿潴留、休克、肾功能不全等患者还需留置导尿管.这项操作既能使病人产生躯体上的不适和痛楚,又有心理上的紧张和恐惧[1],若护理不当,还极易产生尿路感染、尿道损伤、尿路结石、血尿等并发症.为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具有主动参与的能力,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护士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向患者及家属做好留置导尿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以期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文英;李桂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异常巴氏涂片中宫颈病变的发生率及预测

    目的评估巴氏涂片为未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的宫颈病变的发生率及确定临床预测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ASCUS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的病例,所有病例行阴道镜检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确定预测组织学LSIL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指标.结果406例中有137例(34%)为组织学鳞状上皮内病变(SIL).组织学SIL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的预测指标为年龄(<35岁及≥35岁)和初次涂片结果(LSIL及ASCUS)(P<0.001)进行回归分析.结论在异常巴氏涂片中有宫颈病变高危因素者立即行阴道镜检查是适宜的.年龄和初次巴氏涂片是预示宫颈病变的因素,并可用于选择低危险度的病人.

    作者:于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精神疾病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它是以个人、集体的行为改变和环境改变为着眼点,根据健康问题的特征和角色变化而采取各种教育形式,其实质就是向人们提供改变行为和生活方式所必须的知识,技术与服务等,使人们在面临促进健康和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等各个层次的健康问题时,有能力做出行为抉择,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秦,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以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林俊;侯明进;林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护士角色的适应与发展

    现代护理发展的趋势给我国的护士角色赋予了新的内涵.二十一世纪我国将实行卫生保健型体制,为护理工作展示了更为广阔的活动领域,因此,必须加强护士角色多元化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未来护理学的发展要求.

    作者:张衍珍;孟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633例未产妇药物与人工流产后再次妊娠安全性对比分析

    近年来,流产作为避孕失败后补救措施,无论是药物流产及人工流产,因其安全、简便已广泛用于临床.但未产妇人工流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时并发症高于无人工流产者.药物流产因不是机械干扰宫腔,是否对再次妊娠有影响.本研究采用前瞻性对比方法对633例未产妇药物人工流产后再次妊娠进行了系统观察,并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庆珍;楮玉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泰安市利用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泰安市实施世行贷款项目控制结核病的成效.方法1993年~2001年,各县市区结防专业机构上报的季报资料.结果项目实施期间,新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的新登记率由7.8/10万上升到13.9/10万;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由86.6%上升到97.2%;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由85.2%上升到95.2%.结论实施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成效显著,促进了全市结核病控制工作可持续发展.

    作者:张福业;李荣新;刘庆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命质量越来越重视.健康教育是向病人及其家属传授保健知识,培养健康行为的一项工作.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病程长,反复发作,多数患者对该病缺乏认识和出院后的自我管理.对该类病人的健康教育不仅限于疾病的防治,而且应从病因、治疗方法、用药常识、饮食指导及并发症的预防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教育,使病人长期受益.

    作者:亓庆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社区健康教育促进城市卫生管理的效果评价

    自1995年泰安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以来,泰安市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为抓手,以城市社区为重点,以提高居民卫生意识、改善生活居住环境为内容,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一系列健康教育活动.现将5年来,泰安市开展社区健康教育、促进城市卫生长效管理所取得的成果,评价如下:

    作者:高燕霞;高恒亮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冠心病介入治疗现状与进展

    1977年Gruentzig[14]进行了世界上第1例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PTCA的问世,为冠心病人血运重建提供了新的选择,是冠心病治疗史上的重要进展.当时,由于器械和技术水平的限制,适应证为单支冠状动脉病变,成功率约70%.八十年代,由于导管等器械的不断改进,特别是带有可控制、可移动引导钢丝的球囊导管的问世,以及经验的积累和技术水平的提高,PTCA的适应证扩大,成功率增加至90%~95%以上,并发症减少,PTCA作为一项重要的冠心病血管重建技术迅速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应用.但是PTCA对某些病变如严重钙化性病变、显著偏心性和弥漫性狭窄效果不好.另外,术后3~6个月再狭窄率较高.为了克服这些不足,冠状动脉斑块旋切术、高频旋磨术、新鲜血栓吸引术、切割球囊等新技术相继应用于临床.这些新技术在某些方面弥补了PTCA的不足,它们现在已经成为治疗冠心病的有效的方法.

    作者:许玉林;崔英英;侯建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隔日使用氟西汀维持治疗抑郁症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氟西汀隔日使用维持治疗抑郁症,预防复发的可行性.方法81例抑郁症患者经氟西汀治疗临床痊愈后,随机分组采用氟西汀每日一次与隔日一次维持治疗,用GAS量表评定效果.结果两种维持治疗方法疗效无差异,而且隔日一次治疗副反应较少.结论隔日一次使用氟西汀维持治疗抑郁症是可行的.

    作者:孙宝民;沈鲁平;吕燕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