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烨;苏伟;杨威;杨玉鹏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舒泰清)A剂、B剂药物溶于125ml温水内,2~3次/d餐后冲服,连续用药1~2周.结果 共治疗458例,实际治疗453例,显效286例(63.1%);有效118例(26.1%);无效49例(10.8%);总有效率89.2%.用药时间超过1年的患者行电子结肠镜检查,未见新发的结肠黑变病等副作用.结论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不会产生药物依赖性和结肠黑变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孟庆成;王立勇;吉小昌;康春博;王芳丽;田国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一气周流”思想源于黄元御的《四圣心源》,注重阳主阴从的辨证观,将人体视为一个小宇宙以整体看待,特别重视“中气”,正如彭子益所说“人身中气如轴,四维如轮,轴运轮行,轮运轴灵[1]”,并且兼顾“四维”.本文从五运六气的角度分析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证根源,治疗上则侧重协调五脏之间气机升降关系,通过从脾肾论治,调气血;从脾肺论治,调气滞;从肝脾论治,调血瘀等方面,将黄氏思想贯穿于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始终,现将该理论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心得与同仁共飨.
作者:王佳笑;臧东静;刘瑜;倪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运动疗法对初患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将80名2型糖尿病初次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二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40例,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每天做糖尿病体操锻炼45min.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为:理想27例,良好11例,较差2例.对照组血糖控制情况为:理想13例,良好23例,较差4例.二组血糖控制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患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给予运动锻炼和指导能够更快更理想地控制血糖水平.
作者:王艾英;夏英华;张艳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FOXO1基因编码区的变异.方法 PCR扩增81例中国男性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和207例中国男性健康对照组FOXO1基因全编码区域,对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筛查基因突变类型.随后进行功能实验来初步研究这些变异的功能.结果 一名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发现一个新的杂合性错义突变(p.Ser318Gly).功能实验证实这个突变会影响FOXO1的生物学功能.结论 第一次在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中发现FOXO1基因的突变,表明FOXO1基因可能是导致非梗阻性无精子症发病的一个候选基因.
作者:刘胜男;彭弋峰;祝晓梅;金琪;马旭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唐山市2 124例中老年人的体检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唐山市中老年人的健康现状,为进一步提供有针对性健康体检项目及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唐山市2 124例3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进行体格检查,体检项目主要为血压、心电图、胸部正位片、甲状腺彩超、肝胆彩超、血糖、肝功、肾功、血红蛋白、血脂等.结果 异常检出率居前十位是:高血压(48%)、脂肪肝(44.7%)、肾功异常(44.3%)、肝功异常(42.2%)、甲状腺彩超异常(37.2)、高甘油三酯血症(35.3%)、胸部X线异常(26.1%)、高胆固醇血症(25.5%)、低血红蛋白(20.8%)、高血糖(17.2%).不同性别除高血糖异常结果的检出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异常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主要异常结果检出率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主要异常结果的检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性别主要异常结果异常检出率差异分析结果显示,除血糖性别无差异外,肾功、甲状腺彩超、血红蛋白异常及高胆固醇血症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异常结果的检出情况男性检出率要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异常结果检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张海艳;李建民;张国志;周惠兰;张玉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对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时上肢止血带所致疼痛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同一麻醉医生拟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白天择期上肢手术病例,止血带应用时间60~90min,患者男女不限,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简称BMI)男20~25、女19~24,年龄18~45岁,ASA Ⅰ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麻醉成功后D组患者微量泵泵入负荷量右美托咪定(4μg/ml)0.8μg/(kg·15min),在手术开始前将负荷量输注完毕,然后以0.3μg/(kg·h)维持,持续输入至手术缝皮.C组患者不给予任何药物.记录患者入室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Ramsay评分(T0),并连续监测HR,RR,SpO2,每5min测量MAP.记录手术开始时(T1),止血带使用后30min (T2),止血带使用后60min (T3)的MAP、HR、RR、SpO2、Ramsay评分、止血带部位的VAS评分.记录术中患者高和低Ramsay评分,高止血带部位VAS分.记录术中术后发生的SpO2 <90%、低血压(MAP<60 mmHg)、低心率(HR<45次/min)的情况.结果 纳入病例数90例,D组45例,C组45例.二组间患者年龄,性别,BMI,入室MAP、HR、RR、SpO2、Ramsay评分、止血带应用时间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者T0时点MAP、HR、RR、SpO2、Ramsa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3时点MAP、HR、RR D组较C组低(P<0.05),Ramsay评分D组较C组高(P<0.05)、止血带部位的VAS评分D组较C组低(P<0.05).二组间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者高和低Ramsay评分D组较C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止血带部位VAS评分D组较C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者术中和术后均未发生SpO2 <90%、低血压(MAP<60mmHg)、低心率(HR<45次/min).结论 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可以减轻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时上肢止血带部位的疼痛,提供良好的镇静效果并具有可靠的安全性.
作者:张颖;高爱东;张立;高秀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院外随访对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CD)术后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于我院肝胆外科行PTCD成功进行治疗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干预组50例.二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接受置管前后的相关指导,在出院前均接受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指导的基础上接受出院后院外随访.出院后3个月对二组患者带管相关知识、带管相关并发症及生活质量进行调查比较.结果 出院时二组患者PTCD带管相关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PTCD带管相关知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3个月干预组患者管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外随访可以有效提高经皮经肝胆道外引流术术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许先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异种脱钙骨基质(Xenogeneic 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XDBM)的体内、外生物相容性以及促进骨缺损修复愈合,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新生SD颅盖骨成骨细胞培养.取人及大鼠松质骨制备人(异种)及大鼠(同种)脱钙骨基质;观察成骨细胞在XDBM表面的黏附、增殖;行一侧大鼠骶棘肌肌袋内植入异种脱钙骨基质(实验组),对侧植入同种脱钙骨基质(对照组).分别于术后2,4,8周取材.另取8周龄大鼠造桡骨中段5mm节段性骨缺损模型.分为异种脱钙骨组(实验组)及同种脱钙骨组(对照组).分别于2、4、8、12周处死动物并取材.大体、组织学观察及CD34免疫组化染色计数微血管密度.结果 成骨细胞在XDBM贴壁生长、增殖、分泌骨基质;XDBM植入肌袋内各时间点均未见炎症、坏死及排斥.桡骨缺损区域微血管密度增加,新骨形成终缺损区被新骨代替.结论 XDBM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及良好骨传导及骨诱导作用.当植入大鼠桡骨缺损后具有促进骨再生的能力,有望成为理想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作者:甘洪全;刘鑫;赵济华;李琪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复方清金化痰汤联合阿奇霉素在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时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50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5例.二组患者均给予使用抗感染、止咳、祛痰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复方清金化痰汤治疗.10d为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比较二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二组患者退热时间,咳嗽、咳痰症状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及X线胸片片状阴影消散时间.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咳嗽、咳痰症状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X线胸片片状阴影消散时间均快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复方清金化痰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确切,在症状改善方面有明显优势,能够加快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博;王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眼动脉(ophthalmic artery,OA)及其终末支滑车上动脉(supratrochlear artery,STCA)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部的血流变化特征及其上述动脉间血流变化的关系.方法 52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non-diabetic retinopathy,NDR组)和6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iabetic retinopathy,DR组)患者行OA和STCA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测量二组患者OA和STCA的收缩期峰值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和阻力指数(resistive index,RI)值.采用非配对t检验比较二组患者间差异,采用线性回归方程分析OA与STCA的相关性.结果 DR组OA和STCA的PSV[OA:(25.52±4.72)cm/s vs (30.83±3.26) cm/s;STCA:(26.93±3.48)cm/s vs (30.28±3.87) cm/s]与EDV值[OA:(5.39±1.53)cm/s vs(8.41±1.20)cm/s;STCA:(6.19±1.31)cm/s vs (8.24±1.46)cm/s]均低于NDR组,RI值(OA:0.79±0.05vs 0.73±0.04;STCA:0.77±0.04 vs 0.72±0.05)高于N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R组OA与STCA的血流参数均存在正相关(PSV:r=0.941,EDV:r=0.750,RI:r=0.592).结论 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OA及STCA均可出现血流动力学异常,且STCA可间接反映O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部血流变化的检查开辟了新的途径.
作者:杨华;马琳;高鑫;阚艳敏;孙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锁骨下方毗邻重要解剖结构以及这些结构于锁骨平面(水平面)的投影,帮助锁骨中段骨折是否合并神经血管损伤明确诊断、选择治疗方法以及应用钢板固定治疗时的安全性提供解剖学资料,并指导固定钢板所用螺钉的安全长度.方法 解剖经过甲醛浸泡固定的相对新鲜成人尸体标本7具14侧,尸体年龄不详,颈肩部结构完整.分别观察锁骨、喙突同锁骨下神经血管束的相应毗邻关系,确定锁骨下神经血管束于锁骨表面(水平面)的投影范围,并测量相应数据.结果 锁骨下神经血管束由内上后方向外下前方走行.左右锁骨下神经血管束与锁骨长轴的夹角(冠状面)分别为(46.3±1.5)°和(45.6±1.3)°.锁骨下神经血管束走行至锁骨内侧份下面时,位于锁骨下肌、前斜角肌和第一肋骨之间,紧贴锁骨下肌与锁骨相邻,于相应锁骨表面(水平面)的投影范围大约在该锁骨由内而外的第二个1/4段.左右神经血管束在相应锁骨投影区内与该段锁骨上缘短距离分别为(1.685±0.019)cm和(1.673±0.235)cm.结论 于锁骨中、内段拧入螺钉时应注意入钉方向,于锁骨由内向外的第二个1/4段入钉时螺钉长度应严格控制,术前结合影像学资料描绘神经血管束走行可辅助诊断是否合并其损伤.
作者:田烨;苏伟;杨威;杨玉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对水泥尘肺患者的胸片X线表现进行分析总结,以期提高对水泥尘肺的诊断水平.方法 筛选出水泥尘肺胸片32例,根据我国《尘肺病诊断标准》(GBZ70-2009)及标准片,分别进行多方面的X线表现分析.结果 水泥尘肺早期肺门改变不明显,随着病情的进展,肺门阴影逐渐增大、增密、结构紊乱,晚期患者,肺门结构可出现残根样改变;早期肺纹理增多、增粗,随着病变继续发展,肺纹理出现形态不整、扭曲变形,甚至消失;病变早期小阴影分布在中下肺区,以“s”影为主,亦可见到“p”影,随着病变的进展,小阴影数量增多、形态增大、分布范围变广、密集度增高,少数比例出现大阴影.结论 水泥尘肺的X线表现是多种病理变化、互相交织重叠的一幅综合性影像,并非用单一改变所能解释的.建议紧密结合职业史,以X线胸片为主要诊断依据,充分参考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健康监护、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资料,排除其他肺部类似疾病后,做出综合分析判断.
作者:李建军;杨杰;王建菊;陶娟;崔守明;曹泽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直视下经尿道冷刀内切开及电切瘢痕组织治疗尿道狭窄与闭锁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尿道狭窄与闭锁35例,均采用直视下经尿道冷刀内切开及电切瘢痕组织治疗.结果 3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随访5个月~6年,排尿顺畅,大尿流率> 15ml/s,2例术后3个月尿线变细,予以尿道扩张,扩张尿道6次后排尿顺畅.结论 直视下经尿道冷刀内切开及电切瘢痕组织治疗尿道狭窄与闭锁安全、可靠.
作者:刘凤军;李明辉;夏海波;包国昌;高志明;李海峰;魏大东;王占华;张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易感因素和致病菌及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62例腹膜透析患者的资料,分析腹膜透析患者并发症,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是腹膜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主要由革兰阳性菌引起,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敏感.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等敏感.结论 腹膜透析患者应尽量减少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几率.对已经发生的腹膜炎,结合临床和药敏结果科学地应用抗生素.
作者:郭敏;杜跃亮;郭伟杰;林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肘后肱三头肌腱内外侧入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 对10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经肘后肱三头肌腱内外侧入路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本组10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36个月,平均30个月.本组术后4~6周复查X线片示骨折均已愈合.所有病例末次随防时无肘部畸形,无血管神经损伤表现.肘关节功能参照Flynn标准进行评价,其中优76例,良21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97%.结论 经肘后肱三头肌腱内外侧入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操作安全、简单,对局部组织损伤小,术后可以早期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卫能;唐际存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正确的临床思维来源于扎实的理论基础、详细的病史询问、系统全面的体格检查以及严谨周密的临床综合分析思考.对于医学生而言,良好的临床思维至关重要.作者结合多年的临床带教经历,对目前实习医生存在的临床思维能力不足,难以独立进行临床诊疗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初步探讨如何培养医学生的独立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金为民;周栩;段茗玉;顾雁;黄春恺;汪玮;戴秋艳;洪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细胞色素P450 2E1 (CYP2E1)基因-1239G>C变异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策略,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309例乳腺癌患者和309例正常对照者的CYP2E1基因-1239G>C位点的基因型.以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比较CYP2E1不同基因型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相关关系.结果 与-1239GG基因型携带者相比,至少携带一个-1239C等位基因的个体发生乳腺癌的风险明显降低(OR=0.22,95%CI=0.11-0.41).结论 CYP2E1-1239 G>C变异是影响乳腺癌易感性的重要遗传因素.
作者:邵莎莎;王蕊;林佳;曹蕾;何冰;刘英文;贺宝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自我健康管理水平及影响因素,为采取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对眼科住院治疗的30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评测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 30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自我健康管理认知水平评分>自我健康管理环境水平评分>自我健康管理行为水平评分;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总分为(138.37±26.83)分,呈中等水平;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化血红蛋白、家庭功能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自我健康管理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重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及家庭功能的改善,提高自我健康管理水平.
作者:孙玲娟;于新;陈长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宫颈环扎术在治疗宫颈功能不全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因宫颈功能不全入院患者48例,在孕15~20周以环扎带行“U”形宫颈环扎术,术前术后保胎治疗.结果 48例患者,术后40例达孕足月分娩,足月分娩率为77.27%,5例早产,新生儿均存活.新生儿存活率共为86.36%.3例流产,流产儿均未存活.结论 宫颈环扎术是治疗宫颈功能不全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志芳;成丽;李凤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双膈顶中内侧段幕状改变形成与性别、年龄、体型及侧别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住院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筛选出具备双膈顶或单膈顶中内侧段幕状改变的患者共573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过X线胸部正侧位检查,其中69例除具备X线胸部正侧位检查外,又同时进行多螺旋CT扫描,并制成了三维重建的SSD图像.在此组患者中就性别、年龄、体型及侧别等相关因素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列出图表.结果 具备双膈顶中内侧段幕状改变入选的573例中,幕状改变出现率与瘦长体型密切相关,与年龄关系密切,30岁以下470例,占82.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幕状改变与年龄分布折线图中峰值在20岁左右,以18岁出现多,66例,占n.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侧别的出现率上,单独左侧膈顶出现率高,共505例,占88.13%;双侧膈顶出现45例,占7.85%;单独右侧膈顶出现23例,占4.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上,男318例,女255例,男女之比为1∶0.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膈顶中内侧段幕状改变,出现率与体型、年龄及侧别关系密切;与性别差别关系不大.
作者:史继国;张厚宁;洪波;杨冬生;赵鹤亮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