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普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估

毕子宇;石湘波;李冬梅;么路军;张春来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心绞痛, 阿托伐他汀, 丹红注射液, 用药安全性
摘要:目的:评估普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信息。方法将98例冠心痛心绞痛住院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三组,A组34例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 B组32例采用普伐他汀治疗,C组32例采用普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三组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心绞痛发作次数为(2.9±0.6)次,明显少于A、B组的(4.7±1.0)次、(4.5±1.3)次(P<0.05);治疗后C组血脂水平与A、B组比较下降明显(P<0.05);治疗过程中三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9.4%、6.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C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1%,明显低于A、B组的26.5%、25.0%( P<0.05)。结论普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改善临床症状及降胆固醇作用明显,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减少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临床效果满意、安全性好。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普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估

    目的:评估普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信息。方法将98例冠心痛心绞痛住院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三组,A组34例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 B组32例采用普伐他汀治疗,C组32例采用普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三组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心绞痛发作次数为(2.9±0.6)次,明显少于A、B组的(4.7±1.0)次、(4.5±1.3)次(P<0.05);治疗后C组血脂水平与A、B组比较下降明显(P<0.05);治疗过程中三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9.4%、6.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C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1%,明显低于A、B组的26.5%、25.0%( P<0.05)。结论普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改善临床症状及降胆固醇作用明显,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减少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临床效果满意、安全性好。

    作者:毕子宇;石湘波;李冬梅;么路军;张春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黏蛋白在肿瘤中的应用

    正常胃肠道、乳腺、胰腺、输尿管、卵巢等上皮性细胞中,有一层保护性的黏液层,起到防止上皮细胞的损伤和润滑作用,黏液层主要的成分是黏蛋白(Mucins ,MUC)。MUC不仅在正常细胞中具有重要作用,在上皮性肿瘤中M UC常出现异常表达,并与肿瘤的侵袭、转移等生物行为相关,M UC家族部分成员作为肿瘤相关抗原已经应用于肿瘤的免疫治疗和肿瘤标志物。

    作者:刘春辉;赵鹏;张国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黄芪桂枝五物汤不同剂量配伍对皂苷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中各单味药对黄芪总皂苷含量的影响,为黄芪桂枝五物汤的药效学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设置5因素11水平,考察黄芪总皂苷的含量,用计算机处理数据,多元回归分析实验结果。结果各单味药对总皂苷贡献大小分别为:黄芪(61.5%),白芍(6.68%),大枣(2.63%),生姜(2.09%),桂枝(0.446%)。结论在黄芪桂枝五物汤中,虽然黄芪对黄芪总皂苷的贡献大,但其他各味中药对黄芪总皂苷的含量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作者:朱丽华;史国友;张庆波;刘东红;曹秀华;石恩富;丁贺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酚红法不适用于研究葛根素肠吸收的机制探讨

    目的:对酚红法不适用于研究葛根素肠吸收的机制展开研究分析,为临床葛根素肠吸收的机制提供有利依据。方法应用酚红法校正灌流液体积,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灌流前后酚红水平进行检测,给予鼠体不同质量浓度维拉帕米、葛根素后,对体内各肠段酚红吸收参数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不给予维拉帕米时,酚红在鼠体各肠段存在一定程度的吸收;给予鼠体50、100、200μg/m l质量浓度的维拉帕米后,酚红在鼠体各肠段的吸收呈上升趋势;不给予维拉帕米的鼠体各肠段酚红吸收参数显著低于给予200μg/m l质量浓度维拉帕米的鼠体各肠段酚红吸收参数,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给予葛根素时,酚红在鼠体各肠段吸收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给予鼠体50、100、200μg/m l质量浓度的葛根素后,鼠体结肠段酚红吸收程度显著提升,与其他肠段十二直肠、空肠、回肠相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不给予葛根素的鼠体各肠段酚红吸收参数,给予鼠体50、100、200μg/ml质量浓度的葛根素后,以结肠段酚红吸收上升程度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酚红在体内个肠段均存在吸收可能,酚红不适用于研究葛根素肠吸收的机制受葛根素促进酚红各肠道吸收重要影响。

    作者:夏侃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鼓室注射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鼓室注射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将105例(137耳)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68耳)与对照组(53例,69耳),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行纯音听阈及声导抗检测。二组患者均给予口服大环内酯类药物2周,曲安奈德喷鼻4周。观察组患者同期给予鼓膜穿刺抽出鼓室积液后鼓室内注射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联合曲安奈德。对照组患者给予鼓膜穿刺抽出鼓室积液后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9.71%高于对照组66.67%。观察组纯音听阈改善率为86.76%明显高于对照组改善率57.97%( P<0.05);声导抗检测改善率为92.65%,明显高于对照组改善率63.77%(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鼓室注射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疗效肯定。

    作者:王玉芝;吕凌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三清降糖方对糖耐量减低冠心病患者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三清降糖方对合并糖耐量异常的冠心病患者心血管意外的影响。方法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且合并糖耐量异常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阿卡波糖组、三清降糖方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仅给予基础治疗,其余二组均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相应药物治疗。结果各药物治疗组心血管意外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阿卡波糖组与三清降糖方组比较心血管意外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合并糖耐量异常的冠心病患者应用三清降糖方治疗可显著减少患者心血管意外的发生。

    作者:杜宁;孟爱琴;吕立勋;陈劲松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河北省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1河北省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实施现状1.1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构设置情况2013年5月,河北省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现场会在秦皇岛市召开。省司法厅副厅长王大为强调,7月底前设区的市要全部建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远离市区的县(市)要在8月底前单独建立医调委或依托现有县(市)疑难纠纷调解中心,建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室。截至2013年5月,河北省有4个设区的市成立了医调委,县级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49个,石家庄市实现了县级行政区域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构的全覆盖[1]。2013年底,唐山市和承德市成立了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

    作者:徐静;崔玉明;贾敬鸿;陆琳;洪润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乳腺癌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危害女性生命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明显上升并趋向年轻化。随着对乳腺癌生物学行为认识的深入,乳腺癌术式从根治术、扩大根治术向保守性手术发展。改良根治术和保乳手术目前已成为国内Ⅰ、Ⅱ期乳腺癌手术的主要术式。传统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仍是各型乳腺癌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1]。

    作者:唐照鹏;徐卫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派丽奥治疗急性牙周炎及急性冠周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对派丽奥治疗急性牙周炎及急性冠周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选择临床上100例患急性牙周炎的患者患牙共120颗和90例患急性冠周炎的患者患牙共120颗,将患牙各自随机分成二组,观察组使用派丽奥软膏进行治疗;对照组用2%碘甘油治疗。记录患急性牙周炎的患者在分别用药后各自的治愈情况、患急性冠周炎的患者在分别用药后各自的治愈情况以及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菌斑指数和疼痛程度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分别用药6d后,患急性牙周炎的患者的治愈率:观察组为100.0%,对照组为38.3%;患急性冠周炎的患者的治愈率:观察组为100.0%,对照组为43.3%。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另一方面,治疗前后的患者的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菌斑指数和疼痛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患者在用药后出现药物毒副作用。结论派丽奥是一种安全、高效、方便的牙周缓释药,在治疗急性牙周炎及急性冠周炎时具有显著的成效,值得在临床上运用推广。

    作者:夏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UGT1A1与IP方案一线治疗广泛期SCLC疗效及不良反应研究

    目的:了解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血中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UGT1A1)启动子的多态性分布,并研究其多态性和伊立替康化疗不良反应、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采用伊立替康加顺铂化疗患者全血标本,直接测序分析UGT1A1*28 TATA盒基因序列;并与化疗不良反应、疗效进行分析。结果36例患者进行UGT1A1*28 TATA基因启动子检测,UGT1A1*28野生纯合型(TA6/6)27例,占75%;突变杂合型(TA6/7)7例,占19.4%;突变纯合型(TA7/7)2例,占5.6%。UGT1A1基因突变纯合型(TA7/7))患者发生Ⅲ度迟发型腹泻1例,2例皆发生Ⅲ度粒细胞减少。UGT1A1基因突变杂合型(TA6/7)发生Ⅲ度迟发型腹泻1例,Ⅲ度粒细胞减少1例。UGT1A1基因野生纯合型(TA6/6)无Ⅲ度迟发型腹泻和Ⅲ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Ⅰ~Ⅱ度迟发型腹泻3例,Ⅰ~Ⅱ度粒细胞减少5例。全部患者未发生Ⅲ度以上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乏力、腹泻等不良反应。UGT1A1基因突变纯合型(TA7/7))CR 0例,PR 1例;UGT1A1基因突变杂合型(TA6/7) CR 1例,PR 3例;UGT1A1基因野生纯合型(TA6/6)CR 3例,PR 15例。结论 UGT1A1*28突变纯合型(TA7/7)可能增加伊立替康所致3度及以上延迟性腹泻和中性粒细胞减少。

    作者:赵凯;张晓斌;杨俊泉;赵洪焕;吴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早期下床活动对小儿传统阑尾炎术后的护理疗效

    目的:观察早期下床活动对小儿阑尾炎手术后的护理疗效。方法将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阑尾炎手术患儿120例,随机分为二个责任护理组,其中,观察组60例,于术后6~8h由护士协助开始床边活动,时长为5~10min ,对照组60例,于术后16~20h由护士协助开始床边活动,时长同样为5~15min。结果观察组患儿明显比对照组患儿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早,止痛剂使用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应做好相应指导,督促小儿阑尾炎术后6~10h下床活动,可促进肛门排气排便功能尽早恢复,并减少术后止痛剂的使用,尽早恢复健康。

    作者:王春美;孙毓川;邱忠君;戴建东;赵晓燕;吕金凤;孙文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重组人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重组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2月-2012年12月72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成二组:对照组36例单纯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治疗组36例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阿德福韦酯治疗;比较二组临床疗效、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转阴率、乙肝病毒e抗原(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和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 HBV 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丙氨酸转氨酶(ALT )、冬氨酸转氨酶(AST ),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人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提高乙肝病毒标志物转阴率,改善肝功能水平。

    作者:马红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胆道镜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疗效

    目的:探讨胆道镜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7月-2013年7月入住该院肝胆外科的126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A、B二组,A组采用胆道镜配合肝胆管切开手术治疗的方法,B组采用胆道镜配合肝部分切除术治疗的方法,比较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中各项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组优良率为95.24%,A组为82.54%,B组结石取出率为92.06%,A组为82.54%,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感染、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道镜配合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疗效显著,结石清除率高,创伤小,出血少,利于术后恢复,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何林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坏死性胰腺炎、门静脉血栓形成1例

    1病历报告患者,男,13岁,2013年2月28日因腹痛伴烦渴多饮1d入院,患者1d前无明显诱因突发腹痛,以脐周持续性胀痛为主,伴烦渴多饮,伴恶心、呕吐数次,无呕血,伴有腹泻,未见血便,伴呼吸急促、心慌、大汗淋漓。既往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否认阑尾炎、胃溃疡等病史,否认外伤及手术病史,否认烟酒史。入院体检:T 36℃,P 160次/min ,R 35次/min ,BP 108/84mm Hg ,体型肥胖,神志清楚,全身皮肤湿冷,大汗淋漓。心肺听诊未闻及明显异常。腹膨隆,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肠鸣音3次/min ,全腹软,剑突下及左上腹轻压痛,以脐周压痛较明显,反跳痛可疑。入院查血气:p H 7.342,B E ( ecf )-16mmol/L ,PCO218.9mm Hg ,PO267mm Hg ,O2 sat 92%,HCO3 act 10.2mmol/L。尿液分析:尿糖4+,尿酮体1+。血液分析:WBC 16×109/L ,N E%73.3%,RBC 5.11×1012/L ,Hb 144g/L ,PLT 263×109/L。血生化:血钾6.65mmol/l ,ALT 66IU/L , AST 104IU/L ,γ- GT 106 IU/L ,TP 57.2g/L , CBIL 7.6μmol/L ,血糖32.1mmol/L ,肌酐135.2μmol/L ,尿素11.71mmol/L ,尿淀粉酶正常,血淀粉酶248IU/L ,凝血功能无明显异常。腹部B超:腹腔积液(中等量),中度脂肪肝,胰腺显示不清,阑尾区未见明显包块。查全腹部增强CT 提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P)。入院第五天复查上腹部增强CT 示: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腹腔渗液较前明显增多;②门静脉充盈缺损,血栓首先考虑(图1A )。临床诊断: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②急性坏死性胰腺炎;③门静脉血栓形成。给予持续小剂量静脉泵入胰岛素逐步阶梯降糖、补液;禁食,胃肠减压,减少胰酶分泌、抑制胰酶的活性、改善胰腺血液循环;肝素联合华法林抗凝;抗感染及对症支持等治疗。10d后上腹部增强CT示: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内充盈缺损消失(图1B )。患者临床治愈后出院,指导患者院外根据凝血功能结果,调整华法令用量,口服华法林疗程达3~6个月。

    作者:钟燕;郭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双硫仑样反应36例急诊诊治分析

    目的:通过对双硫仑样反应病例的诊疗分析,探讨急诊双硫仑样反应的病例特点,防范误诊漏治。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双硫仑样反应急诊患者的症状、诊疗结果等病例资料。结果①双硫仑样反应以循环系统症状为明显;②双硫仑样反应的病情轻重与年龄、性别因素相关,与摄入酒精量、药物和酒精制品接触的间隔时间长短无关;③患者对双硫仑样反应的知晓率较低。结论研究证实双硫仑样反应以循环系统症状为明显,但预后良好;年龄、性别是影响双硫仑样反应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

    作者:郭靖娴;王萍;蒋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尘肺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编制及考评

    目的:编制尘肺病生存质量量表,检验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以WHOQOL -100普适性量表和常用的COPD生存质量量表为依据,经专家组讨论确定量表的结构和内容,对确诊的80例尘肺患者进行测试,检验量表的信效度。结果编制的尘肺病生活质量量表含有4个维度,20个条目。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98,分半信度为0.89,克朗巴赫α系数为0.93,与FEV1%相关系数为-0.55(P<0.001),与尘肺期别的相关系数为0.69( P<0.001)。结论初步编制的尘肺病生活质量量表条目简洁,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于尘肺病生活质量的临床测量。

    作者:徐应军;陈志远;于立群;张天哲;王国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儿童前牙外伤原因及伤后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目的:探讨儿童恒前牙外伤发生的因素以及伤后儿童心理变化。方法回顾85例儿童106颗外伤恒前牙相关资料并且采取问卷调查分析伤后患儿心理变化情况。对儿童恒前牙外伤发生的原因、年龄、性别、具体牙位、发生时间等情况进行分析并且采取问卷调查恒前牙伤后儿童心理变化情况得到的结果加以分析。结果①儿童恒前牙外伤的好发原因多与儿童跑跳嬉闹的天性有关,儿童骑自行车摔倒也是比较常见原因;②易受伤的年龄主要发生在8~10岁;③易受伤的牙齿上颌中切牙,受伤方式冠折多见;④男孩受伤发生率明显高于女孩;⑤好发期大多集中于暑假期大约7,8,9三个月。前牙受伤折断或者缺失后的患儿心理影响:①前牙外伤折断患儿自行主动减少与他人交流,自己尽量避免开口露齿大笑;②前牙折断患儿自尊与自信心比受伤前明显降低。结论儿童恒前牙外伤发生存在一定的规律且与多种因素有关,伤后可导致儿童自尊心,自信心明显降低。

    作者:赵锦辉;陈晖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消化道肿瘤术后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联合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消化道肿瘤术后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的180例消化道肿瘤手术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55例,B组58例,C组67例。A组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操作,B组行肠外营养支持操作,C组行肠内肠外联合的营养支持操作。对比分析三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C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显著优于A、B二组(P<0.05),而A、B二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三组患者切口感染、尿路感染、导管相关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肿瘤术后行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联合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程度显著高于单纯的肠内或场外营养。

    作者:孙江华;贺龙;田贵金;王丽娴;霍艳兵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某县级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及病原菌构成与耐药性研究

    目的:了解县级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病原菌构成情况与耐药性,为县级医院临床治疗以及预防下呼吸道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08年1月-2012年12月,在河北省某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者149例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以及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的构成情况与耐药情况。同时选择同期住院,但未发生感染的住院患者149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引起县级医院神经内科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高龄、男性、基础疾病史、吸烟饮酒史、意识障碍、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抑酸剂及脱水剂使用时间过长、住院天数延长均为县级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引起县级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以肺炎克雷伯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同时也有少量的革兰阳性球菌,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在随后的药敏实验中,我们发现肺炎克雷伯杆菌对替卡西林、哌啦西林/他唑巴坦等抗菌药物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哌啦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唑啉、头孢呋辛酯等抗菌药物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莫西沙星等抗菌药物敏感,真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敏感。结论加强对存在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患者防控,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杨惠;鲁速;朱春鹏;杨淑杰;尤鹏;史洋洋;赵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营养风险筛查和微型营养评定用于高龄糖尿病患者营养评估的比较

    目的:比较营养风险筛查和微型营养评定用于高龄糖尿病患者营养评估的结果。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52例高龄糖尿病患者分别采用营养风险筛查和微型营养评定进行营养筛查。结果52例患者均完成N RS2002和M N A。N RS2002显示营养风险发生率为67.31%,M N A显示营养不良总发生率为51.92%,二种方法在营养筛查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 RS2002和M N A均适用于高龄糖尿病患者营养筛查。

    作者:李婷;沈静;吴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