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固定支架在长骨干骨折合并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多发伤治疗中的应用

王一兵;王宏伟;郑智君;李晓军;李建军;梁卫东;吴啸波;李力更

关键词:脂肪栓塞综合征, 外固定支架, 损伤控制骨科, 长骨干
摘要:目的 探讨外固定支架在治疗长骨干骨折合并脂肪栓塞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2004年5月-2010年5月早期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28例长骨干骨折合并脂肪栓塞综合征(FES)患者,男20例,女8例;年龄21~58岁,平均32.7岁.初期积极控制危及生命伤情,早期应用外固定支架临时固定骨折,并进一步进行FES的综合治疗.待FSE临床表现消失、综合生命体征平稳后依据骨折特点及分型分别采用非扩髓髓内钉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MIPPO)二期固定骨折.结果 本组患者死亡1例,病死率3.5%;除1例死亡,其余患者外固定支架术后FES症状明显缓解,二期骨折固定术后未出现FES复发表现.结论 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具有手术操作创伤小、局部血运破坏少、手术时间短的优点,对长骨干骨折合并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多发伤患者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早期治疗方 法.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显微镜下手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209例分析

    自发性脑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病,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病之一,发病急,病情凶险,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病残率、病死率.手术清除血肿能减轻血肿的占位效应及脑组织的缺血,迅速降低颅内压,使受压的神经元有恢复的可能性,防止和减少出血后一系列继发性病理改变,打破危及生命的恶性循环,达到好的治疗效果.而手术后血肿残留和再出血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病情恢复,甚至加重病情,进而危及患者的生命.我们对209例显微镜下小骨窗清除自发性脑内血肿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秦怀海;黄秀江;王文蕾;刘智;沈寻;盛森;靳文毅;帅克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咪达唑仑为基础的短期镇静方案在ICU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咪达唑仑在ICU患者中镇静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1年7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50例ICU患者按照基础疾病分为内科组、外科组,分别给予咪达唑仑为基础的短期镇静方案(<48h),定时唤醒.内科组先给予小剂量的负荷量咪达唑仑(0.04~0.2mg/kg)静脉推注,微量泵静脉持续泵入维持量咪达唑仑(0.03~0.30mg/(kg·h)[1],外科组患者同时联合芬太尼0.1μg/(kg·h),根据患者反应,每2h动态调节维持剂量直至达到理想的镇静深度,获得3~4级Ramsay镇静评分,观察各项镇静指标,并记录SpO2、血气分析、停药清醒时间、药物使用剂量和不良反应.结果 二组患者均表现心率、血压、呼吸稳定,SpO2、血气结果都有改善,镇静效果满意.结论 咪达唑仑适用于ICU中各种患者的镇静,短期(<48h)安全性高.但是对于老年患者的循环可能会产生影响,需要根据个体制定计划镇静方案.

    作者:蔡平伟;刘玲翠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胸外科围术期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护理

    目的 开展围术期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护理.方法 将外科医生、麻醉医生、呼吸科医生、康复医生以及护士组合成集医疗、康复、护理为一体的跨学科的、综合的、一体化的工作模式.结果 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结论 围术期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护理,加速了患者康复,增加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苏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医学期刊编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通过对医学期刊编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探讨和研究该群体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做出正确的干预和引导.方法 应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276名医学期刊编辑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得分结果与全国常模比较.结果 医学期刊编辑在躯体化、强迫症、抑郁、焦虑、偏执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学期刊编辑总体上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是少数编辑存在心理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干预和疏导.

    作者:韩京锎;栾奕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心理干预对前列腺增生患者行尿道电切术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行经尿道电切术后的影响.方法 将70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BP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分别观测膀胱冲洗、留置尿管及平均住院的天数及术后并发膀胱痉挛、出血、尿失禁及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术后膀胱冲洗、留置尿管及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7.29,7.53,5.79).观察组术后并发膀胱痉挛、出血、尿失禁的发生率也明显少于对照组,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x2=4.786,4.375,10.628).结论 心理干预可促进BPH患者经尿道电切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敏;刘艳;魏兰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手足口病的发病控制分析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治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统计分析我集团公司2008年1-12月发生的426例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结果 手足口病主要以<3岁幼儿多见,5~7月份为手足口病的好发季节,患儿临床表现以手足口部位红色疱疹为主,部分患儿伴发热症状.426例患儿中,有45例重症病例,其中EV71阳性23例,占51.11%;CosA16阳性2例,占4.44%.结论 及时总结手足口病的特点,规范防治措施,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努力提高儿童、家长和保育老师的卫生意识是控制手足口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广福;荆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急性会厌炎10例临床分析

    急性会厌炎诊断比较容易,除了详细询问病史外,体格检查是主要的方法.我院近3年来共收治急性会厌炎10例,现结合10例急性会厌炎诊断及治疗分析,对急性会厌炎的诊断及治疗的几个有关问题加以探讨.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09年1月-2012年1月我院共收住院急性会厌炎患者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16~60岁,男女比例为4∶1.短时间为30min,长时间为12h,咽痛、寒战、高热、全身不适、食欲减退2例,咽痛、饮水呛咳、张口流涎、吞咽困难3例,呼吸困难、呼气性鼾声,咽痛、吞咽时加重5例.

    作者:王革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护理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又称打洞取石,是指不用开刀的方法将肾内的结石取出,只需用一根纤细的穿刺针直接从背部进入肾脏,通过直径只有5~6mm的小孔置入输尿管镜,在其工作腔道内用气压弹道碎石机等设备将结石打碎后夹出,经超声引导或X线荧光透视监控,在肾镜直视下借助碎石器械达到去除结石,解除梗阻的一种技术和治疗手段,成功率高、创伤性小、出血少、恢复快、痛苦轻、费用省、效果优于开放性手术.

    作者:刘小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血管性痴呆与不良生活习惯相关性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la VD)与不良生活习惯(嗜烟、酗酒、高脂饮食、高钠饮食)的相关性.方法 对350例脑卒中患者详细记录不良生活习惯,按NINDS-AIREN工作组提出的VD的诊断标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Hachinski缺血积分(HIS)量表进行评估.运用x2检验分析血管性痴呆与不良生活习惯相关性的情况.结果 其中90例符合VD的诊断标准,发病率为25.7%.结论 嗜烟、酗酒、高脂饮食与VD的发病率有相关性.

    作者:梁潇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3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和手术安全性.方法 对3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行宫腔镜电切除术,术后随访1年.结果 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手术时间为12~20 min,平均(13±0.23)min,术中出血量8~16ml,平均住院天数3~5d,无术中、术后并发症,随访无复发.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具有直视下准确切除病灶、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出血少、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佳选择.

    作者:李明岐;卢美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脑梗死后双眼复视患者的焦虑状态评估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后双眼复视患者焦虑状态的发生率.方法 对观察组66例脑梗死后双眼复视患者使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问卷调查,与对照组66例随机抽取的无复视症状的脑梗死患者比较,评估二组患者的焦虑状态.结果 二组患者焦虑状态高于中国常模标准,脑梗死后双眼复视患者焦虑状态发生率占86.36%,无复视症状的脑梗死患者焦虑状态发生率占59.09% (P<0.0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梗死后双眼复视患者焦虑状态发生率较高.应提前给予干预.

    作者:李秀霞;张文秋;郭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希氏束旁起搏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

    起搏器已经成为缓慢型心律失常有效的治疗方法.我国每年约有几万名患者需要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以往单腔或双腔起搏器心室电极植入右室心尖部,它改变了正常的心室激动顺序,使左、右心室激动不同步,从而对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产生不良影响,易出现起搏器综合征、心脏扩大,增加房颤、心衰的风险,增加病死率[1].我们尝试希氏束旁起搏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观察2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向明;陈凤娇;侯钦佩;李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目的 总结C臂X线透视下闭合复位空心钛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FNF)的疗效.方法 68例急性FNF患者,全部在伤后6h~1周内采用C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AO空心钛螺钉内固定微创治疗.结果 6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其中61例骨折愈合且无股骨头坏死;7例骨折不愈合,其中Ⅲ型骨折中1例发生股骨头坏死.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85.3%.结论 闭合复位AO空心钛螺钉微创治疗FNF手术创伤小、方法简便,对GardenⅠ、Ⅱ、Ⅲ型骨折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郝建军;胡建军;韩德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自制频谱治疗仪专用支架活动车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自制频谱治疗仪专用支架活动车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2011年1-12月将自制频谱治疗仪专用支架活动车放置频谱治疗仪应用于胸腹术后创口愈合不良、慢性盆腔炎等疾病患者50例,与未采用自制频谱治疗仪专用支架活动车而单纯使用频谱治疗仪照射切口的患者50例作对照,比较二组患者的依从性、心理状态、护理并发症及调查患者及护士使用自制频谱治疗仪专用支架活动车前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患者的依从性、心理状态、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制频谱治疗仪专用支架活动车在临床护理中应用省力、方便、舒适,确保疗效、保障患者的安全;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和患者的经济负担,有效提高了护士工作质量和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廖锡群;李桃香;谢月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气道出血量≥500ml者.多发生在产后2h内,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3].产后出血往往来势凶猛,迅速发生失血性休克、急性肾衰,直接危及产妇生命,引起脑垂体缺血性坏死,继发严重的席汉综合征及产后感染,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征.因此应作好产后出血的防治与护理工作,以降低发病率及产妇的病死率.

    作者:王燕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高血糖高渗状态17例抢救和护理

    高血糖高渗状态(HHS),是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的一种临床类型,以严重高血糖、高血浆渗透压、脱水为特点,无明显酮症酸中毒,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昏迷[1],病死率高达40%[2],多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和既往无糖尿病或仅有轻度糖尿病不需要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本症发生的主要诱因为:感染、急性胃肠炎、胰腺炎、脑血管意外、严重烧伤、血液和腹膜透析、静脉内高营养、不合理限制水分等应激或使用引起血糖升高的药物,或糖摄入过高.本病起病急、病情重,护理难度大.我院近年来收治高血糖高渗状态患者17例,现将该病的抢救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田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外固定支架在长骨干骨折合并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多发伤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外固定支架在治疗长骨干骨折合并脂肪栓塞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2004年5月-2010年5月早期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28例长骨干骨折合并脂肪栓塞综合征(FES)患者,男20例,女8例;年龄21~58岁,平均32.7岁.初期积极控制危及生命伤情,早期应用外固定支架临时固定骨折,并进一步进行FES的综合治疗.待FSE临床表现消失、综合生命体征平稳后依据骨折特点及分型分别采用非扩髓髓内钉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MIPPO)二期固定骨折.结果 本组患者死亡1例,病死率3.5%;除1例死亡,其余患者外固定支架术后FES症状明显缓解,二期骨折固定术后未出现FES复发表现.结论 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具有手术操作创伤小、局部血运破坏少、手术时间短的优点,对长骨干骨折合并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多发伤患者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早期治疗方 法.

    作者:王一兵;王宏伟;郑智君;李晓军;李建军;梁卫东;吴啸波;李力更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青少年2型糖尿病1例

    1病历报告患者,女,15岁,汉族.主诉:乏力1年,加重2个月,伴多饮、多食.家庭史:姥爷、姑姑患糖尿病.患者自幼进食量较大,喜食零食,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以双下肢为主,不影响正常生活,未就诊.2个月前乏力加重,饮水量增加,每天约1暖瓶,常感饥饿,经常半夜起来进食,尿多,无呼吸深快及嗜睡.

    作者:王媚;张艳;石金岭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玻璃体后脱离伴玻璃体星状变性超声表现2例

    眼部超声检查时,发现老年人玻璃体后脱离的发生率比较高[1],据统计,年龄50岁以上有53%发生玻璃体后脱离,超过65岁者其发生率可高达65%,而玻璃体星状变性也是中老年人好发病变,我们在统计近期病例中发现2例玻璃体脱离并且伴星状变性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惠泠;崔巍;王栾琦;祖开智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能减轻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同时保护血管,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1],为输血和输液提供方便的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适用于老人、小儿患者及无自主意识的患者,特别是危重患者,可随时打开静脉通道及早用药,提高抢救成功率[2].2010年4月-2011年10月,我们对211例患者实施留置静脉针穿刺技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朱婧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