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温石棉致病性及相关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高子清

关键词:温石棉, 致癌性, 致病性, 角闪石
摘要:石棉分为温石棉和角闪石类石棉两类.目前对于温石棉潜在致癌、致纤维化的能力还存在争议.为了全面归纳和提炼温石棉的致病性情况,对温石棉的致癌和致纤维化机制、温石棉致病影响因素(包括空气中温石棉浓度、形态、可溶性以及工人吸烟与否)、温石棉所致职业性肿瘤流行病学研究、温石棉同角闪石类石棉致病性差异的流行病学研究、温石棉致病机制的研究方向及展望进行了分析.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相关文献
  •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工程职业危害辨识及防护措施探究

    [目的]为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与安全,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类工程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辨识,提出相应的职业病防护措施.[方法]收集相关资料,采用工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等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该类工程存在噪声、甲烷、高温、氯、盐酸、氢氧化钠、氨、工频电场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属于职业病危害较重项目.[结论]建议该类工程设计与施工阶段应考虑采取控制职业病危害的防尘、防毒、防噪等方面措施,确保工程运行时现场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与安全.

    作者:范小猛;肖晓琴;许启荣;邓冠华;彭志恒;刘移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深圳市区级疾控机构应急队伍人力素质现状评价

    [目的]调查分析深圳市区级疾控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队伍人力素质现状及存在问题,为制定科学规范的应急管理机制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深圳市10家区级疾控机构的应急队员进行调查,并按原特区内和原特区外的人力资源分布进行分析.[结果]10家区级疾控机构中,原特区内机构4家,原特区外机构6家,共调查应急队伍人员325人.原特区内每万人配有0.96名预防医师,原特区外每万人配有0.73名预防医师,原特区内机构应急人员在人员编制、职称、学历、专业构成以及人均从事应急工作时间上,均优于原特区外机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特区内机构人力素质综合评分平均10.56分,标化值为0.65,高于原特区外机构评分(平均9.36分,标化值为0.58).[结论]深圳市区级疾控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队伍总体建设尚可,但能力建设尚需加强;应加大对原特区外机构的支持力度.

    作者:古小明;何林;周世权;尹章汉;刘建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美国OSHA《化学品危害分类指导》介绍

    2016年2月,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颁布了《化学品危害分类指导》文件,该文件依据《化学品危害信息交流标准》对化学物危害分级的过程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详尽阐述,指导化学物制造者、运输者执行化学品危害分类,促进危害信息的交流.为了对我国目前化学品分类与管理提供参考,对该文件内容作了扼要介绍.

    作者:赵利娜;常秀丽;周志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以少于45个的细胞染色体畸变数估计辐射生物剂量之可行性

    [目的]探讨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数目少于45条的染色体用于估算辐射生物剂量的可行性.[方法]以受照后的人外周血进行细胞培养并制备染色体,全自动染色体分析系统扫描拍摄分裂象图像,以染色体形态良好作为分裂象的遴选标准,分为标准染色体组(46±1条)、非标准染色体组(40~44条)和混合组,计数并分析所有入选的中期分裂象,估算受照剂量.[结果]3组的估算剂量与照射剂量的误差均在5%以内,非标准染色体组的估算结果略高于标准染色体组.[结论]数目少于45条的染色体与标准染色体在分析染色体畸变时差异较小,可以用于辐射生物剂量估算的补充.

    作者:高朝贤;惠长野;杨学琴;刘征宇;李丽梅;陈钰婷;张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某焦化厂推焦及拦焦通风除尘控制工程研究

    [目的]提高化工生产中推焦及拦焦通风除尘效果,降低推焦及拦焦工艺对工人的职业健康风险.[方法]结合国内外推焦及拦焦除尘技术,对某焦化厂拦焦除尘装置进行工程改进,并采用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等方法,评价拦焦除尘装置的有效性.[结果]该焦化厂对推焦岗位拦焦除尘系统进行了针对性改造,可根据微机系统指令,实现焦炉出焦全过程的自动控制及相关数据的微机显示.现场检测结果显示,改造后推焦及拦焦作业环境的焦炭尘、焦炉逸散物(按苯可溶物计)浓度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且较改造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焦侧作业区域环境明显改善,净化效率达到97%.[结论]采取的推焦通风除尘措施有效、可行,能够降低推焦作业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值得推广.

    作者:郭梅;商懿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镉作业观察对象尿镉和肾小管损伤效应标志物6年追踪观察

    [目的]观察职业性镉作业观察对象尿镉及肾小管损伤效应标志物水平的变化,比较脱离镉作业6年后镉作业观察对象尿肾小管损伤分子-1(KIM-1)的水平.[方法]选取8例职业性镉作业观察对象,对2009-2014年度的尿镉、尿β2-微球蛋白及尿维生素A结合蛋白(即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进行跟踪观察.2014年用ELISA法检测观察对象及正常对照组尿肾小管损伤分子-1(KIM-1)的水平.[结果]停止镉作业后,观察组的尿镉平均水平略有下降趋势,但各年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止镉接触后,观察组尿β2-MG水平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一直维持在正常范围.观察组各年度尿β2-MG水平、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止镉接触6年后,观察组尿KIM-1的水平(1.37±0.61) ng/mL,对照组为(0.62±0.35)n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镉作业观察对象脱离镉接触后,尿镉水平下降不明显,传统的肾小管功能损害标志物尿β2-MG及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但尿KIM-1仍存在异常.

    作者:李芳林;李倩兰;张凝宇;李智民;吴子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基于纸基芯片酶比色技术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研究

    [目的]研究一种基于纸基芯片酶比色法的农药残留半定量快速检测卡其制作及检测方法.[方法]该速测卡由固定有乙酰胆碱酯酶的加样片、固定有碘化硫代乙酰胆碱的底物片、有淀粉-碘等间距条带的检测条及外层的封闭固载膜组成.农药样品待测物通过加样孔接触加样片,依靠裸眼观测色带的退色数目即可确定被测物浓度.[结果]通过敌百虫标准农药样品系列测试,证明可通过条带退色数目半定量检测农药浓度,方法检出限为0.01mg/mL.[结论]这种快速检测卡操作简单迅速、结果直观、成本低廉,能做到半定量检测,可用于蔬菜、水果、土壤等样品中农药残留的现场检测.

    作者:清江;蒋伟;朱洪坤;陈相;缪文彬;纪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温石棉致病性及相关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石棉分为温石棉和角闪石类石棉两类.目前对于温石棉潜在致癌、致纤维化的能力还存在争议.为了全面归纳和提炼温石棉的致病性情况,对温石棉的致癌和致纤维化机制、温石棉致病影响因素(包括空气中温石棉浓度、形态、可溶性以及工人吸烟与否)、温石棉所致职业性肿瘤流行病学研究、温石棉同角闪石类石棉致病性差异的流行病学研究、温石棉致病机制的研究方向及展望进行了分析.

    作者:高子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尘肺病患者生命质量研究现状——文献计量法分析

    [目的]用文献计量法分析我国尘肺病患者生命质量研究现状,找出存在问题,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CNKI数据库检索文献,导出题目、发表时间、摘要、关键词等,建立Excel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文献62篇.检索显示,我国尘肺病患者生命质量研究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献占12.90%,比例偏低;我国目前对尘肺病患者的生命质量研究以预防医学为主;45.16%的作者来自职业病防治院等一线医疗机构,61.29%的文献使用了生命质量量表,量表使用比例低、种类多、不规范.64.52%的文献进行了现场调查,但其中仅38%设立了对照.人口学因素、疾病因素、心理因素、社会支持是影响尘肺病患者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对患者实施治疗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生命质量.[结论]尘肺病患者生命质量研究已受到初步关注,但内容较局限,深度和广度不够,研究方法有待改进,研究水平有待提高;建议运用“职业生命质量”量表等其他工具对我国尘肺病等职业病患者生命质量进行研究.

    作者:李淑艳;熊伟;杨新跃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IL-17A、TGF-β在尘肺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白介素-17A(IL-17A)、TGF-β在壹、贰、叁期尘肺病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探讨其在壹、贰、叁期尘肺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为尘肺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尘肺病患者,按照尘肺壹、贰、叁期分为三组,每组50例;设置正常对照组50人,采集四组患者血清,使用ELISA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清中IL-17A、TGF-β水平.[结果]壹、贰、叁期尘肺病患者血清IL-17A、TGF-β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壹期患者血清IL-17A水平高于贰、叁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TGF-β血清表达水平随期别增高而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L-17A、TGF-β在壹、贰、叁期尘肺病患者血清中存在高表达,早期检测TGF-β有助于了解疾病进展程度及严重程度.两者可能在尘肺早期及其发展过程中起到作用.

    作者:李晓艳;吴菲;赵红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生产性粉尘危害与防护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产性粉尘的化学成分决定着对机体损害的性质,吸人高浓度的各种粉尘,可对人体健康产生多种危害.预防生产性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有必要.对此,首先简述了生产性粉尘的多种来源,其次,阐述了生产性粉尘的对人体和环境的各种危害,后提出了预防生产性粉尘危害的措施,以期为业内同行提供参考.

    作者:钟任扬;温泉;孔祥钦;谢文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某垃圾焚烧发电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分析

    [目的]分析和识别垃圾焚烧发电厂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环节,评价其危害程度及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效果.[方法]采用职业卫生调查法、检查表分析法、职业卫生检测法和职业健康检查法,对某垃圾焚烧发电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该企业生产过程中主要产生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氨、氯化氢、硫化氢、盐酸、氢氧化钠、硫酸、汞、铅、镉、高温、噪声和工频电场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结果显示粉尘检测合格率为83.33%,噪声检测合格率为92.31%,其余职业病危害因素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结论]垃圾焚烧发电厂属于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粉尘和噪声的防护应为其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通过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完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并保证其正常运行、确保个体防护措施落实到位,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作者:孙伟;耿敬东;谢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肺癌发病与环境污染因素的关联性分析

    肺癌是当今世界各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位居全世界癌症死因第一名.肺癌的发生有多个危险因素,是一个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回顾了职业环境接触与肺癌发生率的关系、室内微小环境与肺癌发生的关系、大气污染与肺癌发生的关系的研究.我们日常生活生产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触这些危险因素,因此,尽量减少危险因素的暴露和接触,即一级预防(病因预防)是预防肺癌的关键.

    作者:侯玉兵;闫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氯苯泄漏爆炸事故的应急救援——从一起事故说起

    2012年5月27日,安徽省蚌埠市某化工集团生产区发生氯苯燃烧爆炸事故.通过剖析此次事故原因、特点,以及现场的实际救援经过,提出预防氯苯泄漏并发生火灾和爆炸的相应措施,以及相应的应急救援对策,为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以及对该类事故的处置提供参考.

    作者:王媛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致急性心肌梗死一例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例临床常见,但中毒后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少见报道.山东省立医院急救中心于2016年1月成功救治1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致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并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成功放入支架1枚,患者预后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乐通;吕培生;张伟;王庆波;李庆玉;聂莎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某降噪设备及系统研发企业职业病危害调查

    [目的]分析降噪设备及系统研制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职业病防护措施,提出合理可行的职业病防护建议.[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对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开展检测与分析,对该项目职业病危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项目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工频电场、高频电场、电焊弧光、电焊烟尘、砂轮磨尘、其他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氮、锰及其无机化合物、金属镍与难溶性镍化合物、臭氧、三氧化铬、二甲苯.经检测,作业场所噪声合格率为88.9%,其余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结论]降噪设备制造属于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其关键控制点为电焊、喷漆、玻璃棉包装及打磨岗位.

    作者:陆德伟;任侃;许海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某劳动密集型电子企业员工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某劳动密集型电子企业员工的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其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725名员工,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病人健康问卷PHQ-9作为评估工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25名员工有抑郁症状者572人,检出率为78.9%;轻度抑郁382人(占66.8%),中度抑郁137人(占24.0%),中重度抑郁39人(占6.8%),重度抑郁14人(占2.4%).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比初中及以下学历、在婚、非失眠、非轮班、工龄<5年的员工,本科及以上学历、非在婚、失眠、轮班、工龄≥10年员工出现抑郁的OR值分别为3.01、1.66、2.18、1.63、2.33(P<0.05或0.01).而生活满意度高、月收入高是出现抑郁状态的保护因素:相比生活满意度较低、月收入<1 500元的员工,生活满意度较高、月收入1 500 ~3 000元和≥3 000元员工的OR值仅为0.05、0.15和0.14(P< 0.05或0.01).[结论]该企业员工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应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采取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等有效干预措施,减少抑郁症状发生.

    作者:徐金平;赵容;李香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特效解毒剂的临床应用

    中毒性疾病的治疗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主要通过改变毒物代谢动力学和改变毒效学两条途径来实现.通过分别概述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中毒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抗凝血杀鼠剂中毒、铅中毒、汞中毒的特效解毒剂治疗效果,对特效解毒剂的临床应用现况做了分析和探讨.

    作者:郝凤桐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北京市某区2015年职业病鉴定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北京市某区职业病鉴定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0日北京市某区职业病鉴定病例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该区2015年度共受理完成职业病鉴定23例,鉴定病种中有87.0%为煤工尘肺,鉴定结论与原诊断结论不符合率为35.0%,有5例提出再次鉴定,终级鉴定结论与首次鉴定结论完全一致,符合率达100%.[结论]应采取综合措施预防职业病发生,提高诊断医师水平,加强管理,杜绝各种不规范行为,以解决职业病鉴定工作面临的困境.

    作者:熊依杰;于久愿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某笔式点火线圈组装项目职业病危害分析与评价

    [目的]识别、分析和评价北京某笔式点火线圈组装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主要环节,预测可能造成的职业病危害及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护对策.[方法]采用类比法、检查表法、经验法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该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或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铅烟、丙醇、铜烟、环氧树脂、羧基酸酐、高温、噪声,其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岗位为组装操作位、次级绕线机巡视位和树脂灌封加料操作位.[结论]笔式点火线圈组装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应对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采取综合防护措施,加强对设备和个人防护的管理,降低职业危害风险.

    作者:程若城;李海生;于久愿;任迎娣;方丽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主管: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主办:上海市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