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抢救急性蜂蛰伤中毒过敏1例

刘凤云;孙冬雪

关键词:蜂蛰伤, 急救, 过敏, 中毒
摘要:1 病历报告患者,女,24岁.于2009年7月18日10:00在自家院里的水龙头俯身喝水时被1黄蜂蜇到右手的示指.被蜇部位立即红肿、疼痛,10min后双上肢皮肤瘙痒,随即全身、面部出现大片淡红色风团,眼睑水肿.在农村诊所服用口服药(药名、药量不详)不见好转.至全身风团伴剧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14:00来我医院急诊科就诊.观察被蜇手指局部红、肿,中央呈紫黑色,无分泌物.入院查体:T 36.7℃,R 21次/min,P 80次/min,血压100/80mmHg,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心电监测.人院后静脉给予地塞米松抗过敏及减轻毒素反应,补液、抗感染等治疗,同时用食醋洗涤患者创口,聚维酮碘局部消毒,30min后症状好转,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正常.在急诊观察24h后复查血常规、血凝、肝肾功能无异常出院.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吡格列酮对非糖尿病患者冠脉内支架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对非糖尿病患者冠脉内支架术后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60例非糖尿病患者冠脉内支架术后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30mg,1次/d).二组分别于服药后6个月复查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并对临床心血管事件作随访登记,同时观察用药安全性.结果 随访期间吡格列酮组在心肌梗死发生率、心绞痛发生率及再次血管重建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二组患者分别与治疗前比较,血脂指标均明显降低(P<0.01);空腹血糖均无明显变化(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治疗组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二组间比较,治疗前后血脂、空腹血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胰岛素抵抗指数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 吡格列酮能安全、有效地降低冠脉内支架术后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作者:孙盘丽;贾合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高压氧舱治疗及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高压氧舱治疗及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症状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按照完全随机原则将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20例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分为早期干预组和对照组.早期干预组除了传统的常规治疗外,从新生儿期接受高压氧舱治疗与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病情稳定后出院,定期随访,并对所有患儿进行评估.结果 研究中观察到高 压氧舱治疗及早期干预新生儿早出现的效果是:呼吸改善,睡眠安眠,奶量增加,肌张力和关节活动度改善,以后是肌力和运动发育水平的提高.高压氧舱治疗及早期护理干预组临床症状改善出现的时间及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二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舱治疗及早期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临床症状,减少了新生儿期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温咏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骨科卧床女患者简易尿壶的制作

    骨科卧床女患者因下肢牵引、石膏固定及颈椎骨折、腰椎骨折、骨盆骨折等严重创伤,卧床时间长,而给患者带来大的不便就是排尿问题.正常成人每昼夜排尿1 500~2 000ml.为解决女患者卧床排尿问题,自制一种简易女式尿壶.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1 材料与制作选择1 000~3 000ml塑料饮料空瓶一个,拧紧瓶盖.从瓶子底部斜向距瓶身约7cm处剪一个椭圆形大口约8cm,边缘剪齐.再用胶布将边缘粘贴一周,以防划伤皮肤.即制成简易女式尿壶.

    作者:薄美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ICU护士心理健康缺陷与防护对策

    ICU是一个特殊科室,重症患者多,患者的病情复杂多变,从事ICU护理工作的护士劳动强度大,使护士整日精神高度紧张,极易产生心理障碍[1].因此,分析护士心理健康状况,采取良好的应对措施,使护士保持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张灵芝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锁骨下动脉闭塞再通血管成型术1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锁骨下动脉闭塞的影像学特点及个体化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5例具有典型临床症状的锁骨下动脉闭塞病例进行DSA检查,根据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分类,并根据分类情况选择再通的治疗方法.结果 15例患者结合文献分析将锁骨下动脉闭塞近端影像学上呈鼠尾状和完全不显影的情况分为新近闭塞型和陈旧型两种,6例新近闭塞型和4例陈旧型病例均采用股动脉插管再通术治疗,5例陈旧型采用经由股动脉插管再通术不成功结合惠侧桡动脉插管的双通道技术行再通术,本组患者均再通成功并获得满意临床效果.结论 ①锁骨下动脉闭塞根据影像学特点可分为新近闭塞型和陈旧闭塞型.②新近闭塞型采用股动脉顺行再通术方法简便快捷,对于陈旧性闭塞患者结合双通道技术能够完成再通手术,近期疗效肯定.

    作者:柳新权;刘中青;王东海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喉乳头状瘤切割吸引术的护理配合

    喉乳头状瘤是喉部常见的良性肿瘤,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手段.我科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应用美敦力XPS3000切割吸引器切除喉部良性肿瘤12例,实施围术期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在我科施行喉乳头状瘤切割吸引术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30~60岁,平均45岁.

    作者:王玉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药物性肝病5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药物性肝病的发病情况.方法 对56例药物性肝病惠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无任何肝病临床表现,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复查肝功能发现肝功能异常者占48.2%;有发热、黄疸、右上腹胀痛等消化系统症状者占51.8%.诱发药物性肝病的药物种类依次为抗生素类(包括抗结核药物)、解热镇痛药物、免疫抑制剂、神经系统药物、内分泌系统用药、心血管类药物、中草药等.基础疾病 依次为恶性肿腐、结核病、肝病、甲状腺疾病、高血压、癫癎、高血脂、风湿热、血液病.结论 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无任何症状、体征,仅在定期复查肝功能时发现肝功能损害.不典型病例极易漏诊、误诊而延误治疗,故在使用具有肝损害作用药物时,务必定期复查肝功能,一旦发现肝功能异常,及时处理.

    作者:何春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青岛市李沧区道路交通伤2636例分析

    目的 探讨青岛市李沧区道路交通伤的某些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2007年1月-2008年12月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救治2 636例道路交通伤痛案.结果 道路交通伤2 636例,死亡177例.21~40岁青壮年占受伤人员的62.4%.轻度伤占75.5%,中度伤占17.8%,重度伤占6.7%.时间分布:1d内以晚间19:00-22:00为高峰.1年内5、6、7、8、9、10月为高峰.结论 人们交通法规意识差是交通伤重要原因.人口稠密、道路狭窄是交通伤的客观原因.提高人们交通安全意识、改善交通可有效减少交通伤数量.

    作者:王明泽;程远健;初源洪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胆囊切除术20例患者的心理护理

    胆囊切除术是外科常用治疗方法之一.通过我们对20例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发现,患者术前都有害怕和担心等心理,害怕的是疼痛和死亡.担心的是是否会出现意外,是否会留下后遗症,使自己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当给患者安排胆囊切除术就惶恐不安,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甚至有的在手术台上出现四肢发凉、发抖等.术后由于胆囊被切除,躯体受到了损伤和各种引流管的插入,患者多表现为疼痛、焦虑、恐惧和抑郁等.由于患者怕切口疼痛及裂开,所以不敢活动.术后短期内,身体的恢复是主要的,随着切口的愈合和身体逐渐恢复,患者的心情和行为发生了改变,产生沮丧、失望、失助、忧虑和悲观,患者开始考虑手术对自己健康、工作、学习和家庭的不利影响[1].由于手术患者的各种异常心理活动,将影响手术效果,如失血量大、切口愈合慢和易引起并发症等.经过心理护理后,可帮助手术患者消除各种心理负担,促进疾病早日康复.所以做好手术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

    作者:唐春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老年急性阑尾炎186例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阑尾炎的诊治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10年我院186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保守治疗13例,手术治疗173例.结果 186例治愈185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1例.手术患者单纯性阑尾炎53例,化脓性阑尾炎92例,坏疽性阑尾炎31例,阑尾穿孔10例.手术患者住院时间为1O~41d,平均14.5d.术后创口感染12例,肺部感染5例,尿路感染4例,胃肠功能恢复延迟7例.结论 对有腹痛、发热的老年患者,或者腹痛、恶心、呕吐者,就要考虑有急性阑尾炎的可能.治疗应尽早选择手术.

    作者:彭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甲状腺肿物切除术后护理

    甲状腺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常常会采用手术治疗,但甲状腺手术部位特殊,周围血管、神经丰富,容易发生并发症,影响患者的康复,甚至危及生命[1].因此做好术后护理显得尤为重要[2].1 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1年2月本院共施行的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手术106例,男42例,女64例,年龄18~65岁,其中甲状腺囊肿25例,甲状腺腺瘤75例,甲状腺癌6例.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60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40例,双侧全切加清扫6例.其中1例手足抽搐,手术后7d恢复正常;1例声音嘶哑,术后3个月恢复.1例行气管切开.在精心的治疗和护理下,均治愈出院.

    作者:张凤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盆底重建术45例围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盆底重建术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对45例因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实施盆底重建术的患者实施精心护理,随访并评估护理效果.结果 随访时间2年,45例患者症状全部得到纠正.2例出现盆腔血肿,1例顽固性便秘经治疗后好转.结论 盆底重建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重点是术前准备、术中安全护理,术后的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护理,这有助于手术的安全实施及达到良好的预后.

    作者:付萍;张清伟;张爱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而迅速增加,正成为继心脑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1],其并发症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单纯的药物治疗已不能长期有效的控制血糖,还需要通过健康教育的手段,对糖尿病进行干预,及早给予糖尿病患者饮食、运动、心理等生活方式干预,加强其自我管理能力,以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2].吉林省地方病第一防治研究所采用问卷调查法对96名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进行动态评价,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岩;李赫;赵贝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致α昏迷脑电图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女,53岁,患者以发作性胸闷、胸痛10余年,意识丧失1h,于2010年11月28日急诊入院.十年来患者间断出现胸闷、胸痛症状,发作不频繁,未入院正规治疗.自行在家中口服丹参胶囊等活血化瘀类药物治疗.患者在入院2h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心前区疼痛,伴胸闷,且呕吐1次,为胃液,约30ml,急被家人送入医院.入院急查心电图过程中患者心室颤动随即出现心跳停止,立即给予气管插管及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等综合心肺复苏术,电除颤2次,抢救约20min,患者逐渐恢复自主心率时患者出现抽搐且较躁动,根据患者心电图及临床表现考虑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即转入ICU科.

    作者:李媛媛;许书平;李玲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煤矿医院传染科护理队伍稳定现状与对策

    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医疗市场中,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反映了医疗水平的高低,而护理人员是护理工作的直接执行者,决定着护理质量的优劣程度,因此保持护理队伍的稳定对医院的发展至关重要[1].对于煤矿医院传染科,保持护理队伍的稳定更是有一定的难度.对一所二级甲等煤矿医院传染科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不稳定因素,并提出对策,对煤矿医院传染科护理队伍的稳定提供参考.

    作者:沈诺;张雪梅;张秀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在肺癌合并尘肺患者三维适形放疗作用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肺癌合并尘肺患者焦虑及抑郁的影响.方法 将19例肺癌合并尘肺患者在常规三维适形放疗(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即:3D - CRT)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技术,患者在治疗前、治疗结束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即:SAS)、焦虑自评量表(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即:SD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全部患者治疗结束后SAS及SDS得分均明显降低,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合并尘肺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护理干预可显著减低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

    作者:付占昭;高继伟;蔚岩;顾涛;邸娅;张舸;吴慧媛;霍新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剖宫产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

    剖宫产作为母胎紧急状况下终止妊娠的急救措施及阴道分娩之外的补救方式,现已成为产科基本的手术,但它给产妇及新生儿带来的不良后果,也引起了产科工作者的普遍重视.1 对产妇的影响剖宫产对母亲的近期影响主要体现在术中和术后并发症二个方面.

    作者:安玉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B超或C形臂X线定位经皮肾输尿管镜治疗上尿路结石75例

    目的 探讨经皮肾输尿管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方法.方法 经皮肾穿刺造瘘,输尿管镜通过造瘘通道,气压弹道碎石取石.结果 手术全部成功,Ⅰ期取石63例,Ⅱ期取石12例,结石取净率87%(65/75).结论 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方法.

    作者:张健全;王志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不同方法处理稽留流产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处理稽留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0例稽留流产患者分析,随机分为A组(米索前列醇+刮宫术)和B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刮宫术)各15例.比较二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B组治疗方法完全流产率93.3%,有效率100%,明显优于A组(P<0.05);无需二次清宫,不良反应少.结论 米非司酮配米索前列醇,是安全可靠、经济有效的处理方法.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杜希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现代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

    手术室是医院的特定环境,是实施手术治疗的集中场所,工作紧张而繁忙,工作环境特殊而复杂,手术室封闭的环境存在多种有害因素,对护士的健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使手术室护理人员成为高危群体.因此,如何增强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减轻有害因素对自身的危害尤为重要.

    作者:李红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