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若玉;郑小红;王伟慧;闫宛玉;黄简抒;张雪涛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高压氧联合鼓室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10月—2016年5月收治的8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对照组(43例)采用鼓室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研究组(43例)采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高压氧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统计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黏度)、气导纯音听阈均值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有效率(88.37%)高于对照组(6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黏度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32%)与对照组(6.9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气导纯音听阈均值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采用高压氧及鼓室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突发性耳聋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患者听力水平,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淑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电子厂接触噪声工人职业紧张和精神卫生状况.[方法]采用麦克林职业紧张问卷和一般健康问卷,采取整群抽样调查法对某电子厂183名工人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72份,其中95份问卷来自接触噪声工人,为接噪组;77份来自非接噪工人,为对照组.[结果]噪声岗位噪声声级为85.0~89.5 dB(A).接噪组工人精神卫生得分异常率为67.3%,对照组为18.2%.接噪组在职业紧张问卷中的职业紧张程度、应付能力、工作满意感和普通健康问卷中的精神卫生等方面的得分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噪组精神卫生状况总得分为(28.9±3.7)分,高于对照组的(25.9±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工人精神卫生的可能影响因素为是否接触噪声和应付能力的大小(F=10.45,R2=0.362,P<0.05).[结论]噪声可致工人职业紧张,同时引发工人精神卫生方面的负面影响,应该引起企业充分重视.
作者:王建宇;张燕;苏艺伟;黄海波;候狮峰;张万峰;刘移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通过对两例申请苯所致白血病职业病诊断的病例报告,分析探讨职业接触苯所致白血病职业病的诊断难点及对策,认为苯所致白血病诊断更多的是归因诊断,其诊断的关键是确认职业接触史,尤其是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监测结果需要结合职业卫生调查结果综合分析,作出判断.
作者:戚战军;路建超;杨海峰;晁晖;刘红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使用随机森林对职业健康监护数据和人群焦虑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数据挖掘方法的应用.[方法]收集某企业职业健康监护数据,并使用GAD-7广泛性焦虑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然后用随机森林对职业健康监护数据以焦虑情况为结局变量进行分类.[结果]随机森林对焦虑情况的分类效果较好,焦虑高分组错分率为14.62%,焦虑低分组错分率为5.95%,袋外数据误差率估计为10.27%.[结论]将职业健康监护数据与随机森林相结合,能够为焦虑人群的早期发现、筛选和干预提供帮助,为职业健康监护数据的利用提供新思路.
作者:张镏琢;王峰;吴子俊;黄红英;谢立亚;李智民;冯文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虽然我国危险化学品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相对于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现有投入和基础还相对薄弱,难以适应危险化学品应急管理的实际需求,故有必要学习国外危险化学品应急管理的先进经验.为此,从立法、应急管理机构及体系、应急管理效率与救灾能力、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四个方面,梳理总结欧美部分发达国家在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应急管理中的先进做法,并就这四方面分别与我国危险化学品应急管理的做法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危险化学品应急管理中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作者:董瑞;赵永华;袁纪武;张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从心理学上讲,自然灾难的发生会给人们造成严重的心理失衡.消防员在地震救援中目睹灾难现场惨烈的场景,会给他们的心理带来很大的阴影,影响他们日后的正常工作.基于此,对地震救援消防员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现状调查作了回顾,提出了对消防员PTSD的干预对策.
作者:郭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调查及检测某制药企业洁净厂房新风量以及工人的不适主诉,探讨控制对策.[方法]对该企业洁净厂房进行送新风设施调查,采用TY-9900数字微风仪对各工作场所空气入口处进行新风量的测量和计算.对工作人员进行不适症状调查,采用SPSS软件对新风量不足和不适率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该企业洁净厂房各个区域统一采用屋顶向下送风的方式,采用孔板式圆形送风口,经检测,8个工作场所有4个(如包装办公室、会议室等等)新风量未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工作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憋气、头晕、乏力、疲劳等不适症状.新风量合格区域工作人员主诉不适率为6.45%,而新风量不合格区域工作人员主诉不适率为30.3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工作场所人均新风量与工作人员主诉不适率呈负相关(r=-0.234,P<0.01).[结论]由于新风量不足,员工长期处于不良空气质量的工作场所,会造成健康危害.应从合理适宜的新风量、良好的空气净化系统、合理的通风设施布置、日常维护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控制.
作者:陈会祥;黄德寅;王卉;薄亚莉;孙倩;张倩;李敏嫣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运用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9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7例,对照组用标准化治疗,试验组则是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结果]治疗后,均有较多患者心功能达到I级.两组心功能分级同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后两组心功能I+Ⅱ级的占比各为82.9%、65.9%,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显效18例、有效25例、无效4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1.5%,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27例、无效10例,临床总有效率为80.4%,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浆BNP水平、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但LVEF高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标准化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曲美他嗪,能够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实现保护心肌目的,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时培苗;张成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检测儿童接种新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远期血清抗体水平,评价其体液免疫持久性.[方法]用ELISA法对2009年12月—2010年1月新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儿童进行新甲型H1N1流感抗体检测.[结果]2013年12月21日采集样本,32名儿童血清新甲型H1N1流感抗体平均水平仅为69.75 ng/L,阳性保护率为15.63%,男女性别间及7~8、9~10岁年龄组间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甲型H1N1流感疫苗远期体液免疫保护较差,7~10岁儿童如需取得较好抗体保护,需再次接种.
作者:夏洪波;陈珺汝;郭锦锦;唐艳丽;孙万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介入诊疗护士长时间、高频率接触放射(电离辐射)以及化学、物理、生物因素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若防护不当,身体健康将受损害.虽然我国有许多对职业人群进行保护的相关法律或规章制度,但对介入诊疗护士这一特殊职业人群的职业卫生监督仍很薄弱.涉及介入诊疗护士职业健康更为明确的法规和保护措施应依法颁布.作为雇主医院,必须履行职业病防治的职责,确保这些护士的健康和安全.
作者:尹德雯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对一起工业垃圾转运站发生的中毒致人死亡事故开展调查,通过调查工业垃圾的组成,测定现场空气、残留液体及土壤中化学物质的成分,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综合分析该起事故是一起由过氧化甲基乙基甲酮与含硫物质反应形成高浓度硫酸酸雾等强腐蚀性气体,导致工人窒息性中毒死亡的事故.企业应当加强工业垃圾的管控,以防止类似中毒事故再次发生.
作者:张琳;喻龙;张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噪声对作业工人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影响.[方法]选取某公司动力车间单纯接触噪声的作业人员96人为噪声接触组,同时选取同一单位不接触噪声的工作人员95人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测量或计算24 h平均心率(HR)和HRV时域指标24 h全部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24 h内全部窦性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24 h内相邻两个正常窦性RR间期差值大于50 ms的个数所占的百分数(PNN50),及频谱指标高频功率(HF)、低频功率(LF)、极低频功率(VLF),比较接触组与对照组各指标的差异,并分析接触组HRV各指标与工龄、年龄、性别、HR的相关性.[结果]接触组SDNN、PNN50、LF、VLF低于对照组,HR高于对照组(P<0.05);接触组中SDNN、PNN50、LF、VLF与工龄及HR呈负相关(r=-0.582~-0.283,P<0.05),与性别无相关性(P>0.05),SDNN、PNN50、LF与年龄呈负相关(r=-0.233~-0.211,P<0.05).[结论]噪声作业工人心率变异性降低,提示长期的噪声接触可引起作业工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作者:闫若玉;郑小红;王伟慧;闫宛玉;黄简抒;张雪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掌握珠海市某企业二甲基甲酰胺(DMF)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状况.[方法]接触组选取该企业365名DMF作业人员,对照组选取413名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工作的体检人员.检查项目参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对获取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和γ-谷氨酰转移酶水平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觉症状中,眼睛、呼吸道、皮肤及消化道损伤发生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长期接触DMF可造成作业人员肝脏等多器官的损伤作用.建议企业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
作者:张志雄;石彩花;胡俊;林波;周昱成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评估听力保护计划在金属制品行业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8家金属制品企业推行听力保护计划,内容包括噪声监测、听力测试、噪声控制、护听器使用和职工培训等五方面.[结果]听力保护计划实施2年后,企业在噪声工程防护、工人护听器使用和工人培训教育方面均较计划实施前有改善,作业场所噪声监测合格率有逐年上升趋势(P<0.05).实施听力保护计划2年后,新上岗工人暂未出现高频标准听阈位移(HSTS),已在岗接噪作业工人发生HSTS的共有6人,占在岗工人总数2.27%.[结论]听力保护计划是一项综合的噪声防治策略,能有效地防止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生,而管理者的重视和措施的落实是计划有效实施的保证.
作者:张丽银;袁彬;王汉钦;黄福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预见性护理在创伤性休克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腹外伤合并休克患者88例,按收治时间前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临床急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拉斯哥昏迷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入院有效抢救时间、症状改善所用时间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家属总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预见性护理在创伤性休克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升患者临床救治效果.
作者:杨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不同屏蔽材料及其组合对X射线反向散射率的影响,探索散射率低的医用诊断X射线机房屏蔽材料.[方法]采用AT1123型Χ-γ线剂量检测仪和铅准直器,在100 kV曝光条件和几何条件不变情况下,测量屏蔽材料表面45°反向散射线剂量和该位置主射线束剂量,计算出与主射线束呈45°方向的反向散射率.[结果]在相同照射条件下,不同屏蔽材料对X射线的散射率均不同(P<0.01),钡基纤维板高,铅板低.相同厚度的同一种屏蔽材料,铅板和铅玻璃随着接受照射的管电压的增加,散射率略为下降,其他屏蔽材料的散射率均出现上升趋势(P<0.01).不同厚度的同一屏蔽材料,其反向散射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钡基纤维板和硫酸钡水泥板反向散射率随着厚度增加略为上升,其他材料反向散射率随着厚度增加呈下降趋势(P<0.01).由不同成分组合的屏蔽材料对X射线的散射率不同(P均<0.01),散射率与表层、下层材料种类均有关.[结论]反向散射率与照射管电压、屏蔽材料的种类和厚度以及材料的组合方式有关.建设医用诊断X射线机房,应综合考虑各种屏蔽材料的特点,选择多种屏蔽材料进行组合施工,以降低机房建设成本,减少X射线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作者:王俊生;李智民;林大枫;赵坤;罗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调查分析某铅酸蓄电池企业生产工艺改造后铅烟、铅尘危害控制效果.[方法]通过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分析工艺改造对铅烟、铅尘浓度的控制效果.[结果]该企业工艺改造措施包括淘汰手工作业工序和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工艺设备,对产生不同危害的区域进行相互隔离、独立布置、以及增设多种类型的局部抽排风净化系统和密封措施.现场检测结果显示,改造后作业场所工人接触的铅烟、铅尘浓度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且较改造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项目的工艺改造措施有效地控制了铅烟和铅尘的产生量,降低了劳动者接触浓度,技术改造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丁浩;范银华;杨燕;王玉珍;王建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医院内可能暴露于生物危险性物质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医疗机构职业暴露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近期(一周内)内发生过生物体液接触过的医务人员(n=64)及长期处于职业暴露风险的医务人员(n=50)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结果]与成年人常模比较,长期暴露于生物危险性环境人员的抑郁因子平均得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因子平均得分和SCL-90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期发生过生物体液接触的医务人员SCL-90各项因子平均得分高于常模(P<0.05),且不同职业或岗位、不同年龄医务人员总得分超过常模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受训人员比例(89.47%)高于护士和医生(44.44%、53.85%);≤30岁医务人员总得分超过常模的比例(73.81%)高于>30岁医务人员(42.85%).近期发生过生物体液接触的医务人员对防护措施和对预防性处理的信任度明显低于长期处于暴露风险的医务人员(P<0.01).[结论]发生生物体液接触后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比正常人差.医院应加强职业暴露个体心理疏导与健康教育.
作者:喻玲丽;古丽米热·阿尔肯;齐敏克;王鹏;丁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尘肺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与健康教育的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2例行常规护理的尘肺病患者作为常规组,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1例行优质护理的尘肺病患者作为优质组,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和焦虑、抑郁等情绪状态,以及对尘肺病知识认知度的差异.[结果]护理后,优质组患者对护理干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1);两组焦虑、抑郁情绪状态得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后优质组焦虑、抑郁等情绪状态得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优质组对尘肺病知识认知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功能均较护理前好,且优质组肺功能好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质护理对于尘肺病患者有一定效果,同时可提升患者对尘肺病知识的认知,改善其不良情绪状态,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吴晓燕;周宇燕;李银花;彭琼瑶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