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宏;傅清青;贾玉珠
通过报道1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致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经过,分析了一氧化碳中毒致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与一氧化碳中毒时的严重程度有时不一致,提示脑CT异常发生较晚,脑电图及脑干诱发电位异常发生较早,中毒初期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对脑电图及脑干诱发电位异常者,常提示有迟发性脑病发生的可能,要做好定期随访.
作者:张丽新;张明;刘秀玲;范晓丹;刘永传;王晓彤;李艳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安徽涡阳地区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流行情况,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布病监测方案要求,2014-2015年采集涡阳县重点职业人群血样,进行虎红乎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并对42例确诊为职业性布病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4-2015年共监测职业人群406人,布病确诊42例,发病率为10.34%.42例确诊病例主要症状为发热,其次为肌肉关节疼痛和乏力,主要并发症为睾丸炎,全年均可发病,未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急性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5-6月份.患者在性别、年龄、工种间的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职业年限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进员工发病率更高.结论 涡阳地区近年布病感染率有上升趋势,需引起高度重视,做好重点人群的监测工作.
作者:章静;陆军;陈葆春;胡琼;刘新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识别某制药企业废水处理中心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其职业病危害程度进行分析、评价.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与检测的方法,结合实验室分析,对废水处理中心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结果 该企业废水处理中心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碳酸钙粉尘、噪声、工频电场以及氨、硫化氢等化学有害物质,其中氨、硫化氢和噪声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各岗位工人接触有害物质的浓度或强度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结论 该废水处理中心采用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运行良好,其日常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应以避免急性中毒,督促工人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为重点.
作者:曲婵;宁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对某新型1,4-丁二醇生产线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原因进行分析,确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提出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建议及控制措施.方法 依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分析生产工艺基础上,识别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进行检测.结果 1,4-丁二醇生产线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乙炔、一氧化碳和噪声,检测结果表明,乙炔发生单元粉尘浓度超标率为83.3%,变压吸附单元一氧化碳浓度超标率为50.0%,电石渣装载处乙炔浓度高达到501 mg/m3,个体噪声超标率为18.2%,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均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结论 该项目粉尘的关键控制点是破碎机、传送带、电石渣装载处,一氧化碳的关键控制点是解析气压缩机,噪声的关键控制点是破碎机、传送带、斗提机、甲醛风机、解析气压缩机、制冷机房氨压缩机和废水处理单元风机房.
作者:肖庆锋;程广超;曾东;秦文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与伊托必利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8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所用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患者行单药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46例患者行奥美拉唑与伊托必利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与症状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反流、反酸、胸骨后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症状评分结果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行奥美拉唑与伊托必利联合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陈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同时接触低浓度硝基苯、联苯胺可能对工人的健康危害.方法 选择某化工厂同时接触硝基苯、联苯胺的150名作业人员为观察组,选择某公路公司260人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的健康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作业现场进行职业卫生调查.结果 观察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尿素氮(BUN)异常率,脂肪肝和接触性皮炎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或0.01).结论 同时接触低浓度硝基苯、联苯胺可能对工人健康造成危害,建议将高血压、过敏体质人员列为接触硝基苯、联苯胺的观察对象.
作者:徐强绪;赵金芳;王兴刚;秦小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采用工程分析法、类比法等对某建筑石料露天开采矿山生产过程中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分析,结合类比项目检测数据,根据拟建项目具体情况,对该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分析,从防尘、防毒、防噪、个体防护等方面,对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提出了具体设计方案,以便为行业内类似建设项目提供参考.
作者:张茂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将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因宫颈癌合并糖尿病住院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宫颈癌合并糖尿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评价2组护理干预后1个月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5项ADL指标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5.0%,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显著改善宫颈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胡利霞;涂雪松;李枫;陈玉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HFMEA)在职业暴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应用推广价值.方法 通过组建专业的HFMEA团队,对职业暴露管理中的风险进行综合分析评估,查找潜在失效模式并针对高风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降低职业暴露感染风险.结果 职业暴露管理中发生的主要失效流程和环节有设备、人员、管理等方面的因素,其中人员因素优先风险数值(RPN)高.进行HFMEA后RPN值下降,下降率52.50%.医务人员的正确防护率由实施HFMEA管理前的58.62%上升到72.45%,职业暴露正确处置率由74.03%上升到92.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233、10.521,P<0.05).结论 应用HFMEA对医疗职业暴露管理进行评估、分析并采取相关措施,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职业暴露感染风险.
作者:喻玲丽;丁丽丽;古力夏提·依明;王鹏;古丽米热·阿尔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2016年1月21日,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同市财政局发布了《关于调整本市工伤保险费率等问题的通知》,并同时发布《上海市工伤保险浮动费率管理办法》,并于2016年4月1日起正式进行调整.这是上海市根据2015年7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调整工伤保险费率政策的通知》(人社部发[2015]71号)和《关于做好工伤保险费率调整工作进一步加强基金管理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15]72号)的规定,做出的调整.
作者:吴荣良;杜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院前急救的有效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10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院前急救措施,观察其对改善病情、减少并发症发生的作用.结果 经过院前急救,95例患者中毒病情改善,有效率为95%.结论 院前急救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作者:杨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某涂料厂油性涂料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程度以及职业健康体检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相应的工程控制措施和管理措施,为加强企业职业健康监护和个体防护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调查法、检测检验法、工程分析法对公司制漆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结果 现场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树脂粉尘、苯、甲苯、二甲苯、溶剂汽油,检测浓度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职业健康检查中血常规异常人员逐年增加,占一线作业人员总数的47.6%;现场职业卫生管理有待完善,职工个人保护意识淡薄.结论 该项目属于职业病严重危害项目,公司需落实相关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提高职工个人的自我防护意识,进一步完善职工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保护劳动者健康.
作者:杨洪;于先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视屏显示终端(VDT)作业人员非特异性颈痛(NNP)的危险因素,为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综述方法搜索国内外研究VDT作业人员NNP危险因素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资料,采用21个指标对符合条件的文献进行综合质量评价,其中包括11项内部效度评价指标与10项描述性研究质量评价指标.结果 检索到VDT作业人员NNP危险因素相关文献16篇,9篇符合本研究的纳入标准,其中7篇为高质量研究论文.VDT作业人员NNP危险因素分为三类:个体特征、工作特征、同工作相关的社会心理因素.有较强的证据显示,女性、既往NNP患病史、工作困难、肌肉紧张与NNP的发生存在关联;较强的证据显示,键盘操作时间、对办公室内设备位置的认知、社会支持与NNP的发生不相关;中等强度的证据显示,体育锻炼、心理压力与NNP的发生不相关.结论 通过系统分析研究,可得出部分影响VDT作业人员NNP发生的危险因素,可为制定VDT作业人员发生NNP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朱德香;马纪英;石新山;李智民;罗孝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参与式培训对预防工人工伤和肌肉骨骼系统疾病(MSD)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30家企业1 825名工人,其中918名干预组工人接受参与式培训,907名对照组工人接受授课式培训,比较两组培训前1年、培训后1年男女工人工伤发生率和MSD发生率的变化,从而评估培训效果.结果 培训后1年随访率为59.1%.干预组培训后的工伤发生率(5.0%)低于培训前的发生率(8.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训后,干预组男性工人工伤发生率从11.3%降至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工人工伤发生率在培训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1年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男女工人MSD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与式培训比授课式培训能更有效地降低男性工人工伤发生率,但两种培训方式均不能有效降低MSD和女性工人工伤的发生率.
作者:黄红英;林辉;左弘;余文周;李智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利用期刊引用报告(JCR)这一多学科期刊评价工具,对2014年科学引文索引(SCI)来源期刊收录的有关公共卫生、环境和职业卫生领域期刊和相近研究领域共168种期刊的影响凶子、出版地、出版频次等数据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以便相关领域工作者对SCI相关期刊有基本的知晓,进一步发挥科技文献对我国学科研究的促进作用.
作者:冯晓蕾;王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近年来,危险化学品仓库安全事故频发,伤亡损失惨重,在很大程度上和危险化学品仓库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不完善有关为了提高危险化学品仓库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的特点和对应急救援工作的要求进行分析,并依据应急救援需求,从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应急救援力量、应急救援行动、应急救援培训和演练、事故后的恢复等几个主要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应急救援体系的构建思路,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作者:郭建科;许红;李甦;李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某集团汽车维修店的汽车维修的工艺、职业病危害程度,为该行业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2-2015年,通过现场调查、检验检测对该集团19家汽车维修店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危害因素的识别和检测.结果 维修店存在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噪声、乙苯、丙酮、乙酸丁酯、乙酸乙酯、环己酮、丁醇、其他粉尘、工频电场等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合格率均为100%.结论 该集团汽车维修店职业卫生的管理水平在近年有很大的提高,但对日常检测项目、应急救援演练、调漆间的排风装置的使用、外协方的监督等还需要加强.
作者:尚隆邦;陆德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近年来,有不少消防员在建筑火灾扑救中牺牲.通过调查2003-2014年12年间建筑火灾扑救中消防员牺牲的15起火灾案例,分析48名消防员牺牲的原因,原因包括建筑坍塌、吸入过量的有毒烟气、烫灼、触电、高坠等.其中坍塌是主要的牺牲原因.对此提出了建筑火灾扑救中避免消防员牺牲的对策.
作者:王炳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深圳市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特征,为做好正己烷危害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深圳市2006-2015年确诊的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病例资料(包括发病时间、临床特征和职业史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年间共发生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107例,其中男性77例(占72.0%),患病年龄中位数22(17~52)岁,女性发病年龄小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群发病例为主(占86.9%),相比散发病例,群发患者发病年龄更小、工龄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群发事件多发生在冬春季节,散发病例无季节集中现象.大部分病例发生在宝安区,电子、印刷行业的患病比例高(占89.7%),且以小型私营企业为主,空调密闭无尘车间更易发生.结论 电子、印刷行业中的小型私营企业应成为正己烷危害的重点监控对象,特别是在冬春季高发季节,应针对存在空调密闭无尘车间的企业加强宣传、监管.职业健康检查是早期发现中毒病例的有效途径.
作者:郭美琼;郭翔;林辉;何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某市机械加工行业接噪工人噪声防护知识知晓情况,探讨本行业噪声危害的重点干预人群.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式,对该市机械加工接噪工人进行噪声相关知识知晓率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该市接噪工人噪声相关培训率达到82.7%,但各知识点知晓率均不高于68.7%.中型及以上规模企业接噪工人的知晓率普遍高于小型企业,两者在5个知识点上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40岁以上工人,40岁及以下年龄组接噪工人对噪声防护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在3个知识点上的知晓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不同学历员工之间,有4个知识点的知晓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或0.01),其中大学学历员工的知晓率较其他学历工人高.结论 应当加强和噪声相关的职业健康知识的培训并提升培训效果,就业于小微型企业、年龄较大、中学及以下学历的接噪工人应当作为接受培训的重点人群.
作者:陈超;迟欣;嵇平钟;王科霖;蒋绍锋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