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英旗;崔玉明;张燕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脑囊虫病的治疗方式选择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86例各种类型脑囊虫病患者行不同的外科治疗手段,随后给予药物灭囊,术前术后分别查CT、MRI、囊虫酶联免疫试验,术后随访3~6个月.结果 本组无死亡病例,高颅压症状缓解30例,癫(癎)完全控制36例,好转20例,肢体瘫痪恢复8例,无效2例.结论 脑囊虫病的治疗如经保守治疗无效,应及时选择外科手术治疗,尤其是伴有高颅压、癫(癎)频发型、大囊型,外科治疗可使患者安全渡过治疗期.
作者:冯树贵;黄明军;秦玉瀚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继全髋关节置换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能够有效地缓解疼痛,改善肢体功能,提高总体生存质量,是膝关节疾患终末治疗的有效方法,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1月共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1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胡琪;谷改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重度痤疮是一种由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过度角化,痤疮丙酸杆菌过度繁殖引起的慢性炎症,主要临床表现为结节和炎症性囊肿易反复发作,经年不退甚至形成瘢痕,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我科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应用泰尔丝(异维A酸胶丸,上海延安制药厂生产)联合维生素B6片治疗重度痤疮,经临床观察,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裴文元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为了应对抗生素应用过多,造成患者产生抗药性而导致二重感染的现象,我院根据中医理论制定出以“清真汤”为基本方剂伴随中药饮片口服的治疗措施,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患者筛选 ①患者入院后给予痰培养、血常规、肝功、肾功及X线胸片检查,如果痰培养结果为大量白色念珠菌生长,同时有院外应用抗生素史,即可诊断为二重感染,此类患者列位研究对象.
作者:许亚芬;李洪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以活血化瘀、通脉止痛的中药为主,治疗股骨头坏死早中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临床上大量股骨头坏死患者中,选出128例早中期患者跟踪调查,0.5~1.0年电话回访.结果 疗效良好,有效率达94%.结论 生骨胶囊对股骨头坏死早中期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体征,活血化瘀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中期的根本治疗大法,值得临床研究及推广.
作者:赵保团;栾明翰;黄兴;曾小刚;李福顺;郭海牛;肖正权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以模拟ICU和基于美国METI科技的高端模拟系统ECS(Emergency Care Simulator)为实验教学平台,开展高仿真急救模拟教学研究.采用PBL教学法在高仿真急救模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总结五段式教学过程.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将学生分成二组,对照组30名学生,在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观察组30名,学生在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学内容相同.结论 PBL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实践能力培养,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陈秋虹;王文权;王书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腔隙性脑梗死是一种轻型脑血管病,临床上发病率较高.此病是发生在脑深部的较小的梗死,因是大脑皮层下基底关节处小动脉硬化引起的梗死,从而形成不同时期的小腔隙,故称腔隙性梗死.梗死范围1~10mm,从发病年龄相比国内比国外早,国内一般在50岁以上.因其病变部位较深,范围较小,早期可无临床表现,脑电图、脑血管造影一般难以发现.自我院开展螺旋CT成像术和外院核磁共振成像术(以下简称MRI)检测以来,检测腔隙性梗死的阳性率极高.根据临床症状和CT检测结果,我院2009年3月-2011年8月,采用丹红注射液配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腔隙性脑梗死55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T(cTnT)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健康对照组、AMI组血清中心肌肌钙蛋白T(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 - MB)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1例AMI患者就诊时cTnT和CK- MB阳性率分别为90%和48%,入院24h后阳性率分别为100%和87%.健康对照组的结果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结论 对于AMI患者来说,cTnT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优于传统项目CK- MB.
作者:张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个体化综合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诊治的36例SAP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1例好转或治愈出院,3例转外科手术治疗,2例病情加重放弃治疗.总住院天数13~49d,平均20.4d.结论 SAP患者行个体化综合治疗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及病死率.
作者:黄德峰;李利安;李少昊 刊期: 2012年第08期
1病历报告患者,男,71岁,发病前3个月曾做过体检,未见异常.于2011年5月初因着凉后,周身不适,咳嗽,在诊所静滴阿奇霉素与三氮唑核苷(计量不详)数天后,症状缓解而停药.之后,自觉无力,进食欠佳.约1周后,再次出现咳嗽,并咳血痰.去省级医院会诊并做骨穿后,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作者:赵春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医学微生物学是基础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可为学习临床各科的感染性疾病、传染病、超敏反应性疾病和肿瘤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1].实验课是医学微生物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掌握有关医学微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肖娜;唐一通;余燕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2003年7月-2011年7月,我院采用一期深动静脉转流术和动脉旁路转流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经围术期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9例,男22例,女7例;年龄22~86岁,平均63岁.病程3个月~7年.其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9例,动脉硬化性闭塞症17例,糖尿病足3例.29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疼痛,乏力、麻木,运动障碍,肢温凉,术前行彩色B超检查,均有动脉硬化、狭窄,阶段性闭塞,血流信号不连续或完全消失.
作者:李建华;阮育凤;朱宏彬;李淑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思连康片和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48例轻、中度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口服美沙拉嗪1.0g,4次/d,同时加服思连康片1.5g,3次/d,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剂(艾迪莎)1.0g,4次/d,疗程8周.分别统计二组完全缓解、有效、无效病例数以及有效率.结果 治疗前、治疗后第一、第二、第四周进行症状学随访,大便次数、黏液脓血便、腹痛、腹胀症状改变记分均明显下降.全结肠镜疗效:观察组完全缓解16例,有效6例,无效2例.对照组完全缓解12例,有效7例,无效5例.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思连康片和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剂(艾迪莎)比单独应用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剂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炎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谢红琴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青光眼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第二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1],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生活不便的同时,给家庭和社会也带来很大的负担.医学科学发展使其他眼病得到有效控制,而青光眼研究的4个难题:青光眼早期诊断、青光眼发病机制、青光眼视神经损害及保护、青光眼术后功能性滤过泡的保持,仍然对眼科医生具有极大挑战,对青光眼所造成视功能损害的防治研究依然是当前及今后防盲治盲及公共卫生工作的重点之一.下面根据当前青光眼研究的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孟凡岭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高敏C-反应蛋白是一种γ1球蛋白,是一种高灵敏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时,C-反应蛋白的浓度迅速增加,是一种非常敏感的炎症和组织损伤标记物,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具有标记作用;甲状腺功能减退时会加重血脂异常,明显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引起继发性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1].而甲减、亚临床甲减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尚有争论.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甲亢和甲减的发病机制、临床疗效观察及观察预后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郑永强;薛玲;李晓军;陈冬;刘海涛;石峻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发病率约占育龄妇女的20%.是由平滑肌、结缔组织构成的良性肿瘤.而卵巢癌则是妇科恶性肿瘤之一,病情发展迅速,诊治较困难,多可危及患者生命.二者并发并不多见,故本病例在术前未能引起重视,造成漏诊,值得提起注意.
作者:张洪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癫(癎)持续状态(SE)的急救及其常见并发症的有效预防措施.方法 对26例SE患者进行分析,得出癫(癎)持续状态救治及其并发症预防的有效措施.结果 26例SE患者病情缓解快,并发症明显减少,已经发生的并发症也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对SE患者进行急救及并发症有效预防,可促进SE患者的康复,降低病死率.
作者:王艳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ICU是急危重症患者进行集中救治的特殊场所,环境特殊工作紧张,对护士的要求也特别高,护士24h连续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需要密切的观察病情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法制观念逐渐增强,社会群体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致使护理方面的投诉与纠纷日益增多.从基层医院ICU管理现状看,存在某些成为差错事故的隐患,应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该如何防范护理纠纷的发生已成为我们必须探讨的课题.笔者结合ICU多年的工作经验,分析总结,认为应做到如下几点.
作者:季丛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漫结缔组织性疾病,可以累及多系统多器官,对人体造成巨大危害.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根治办法,但早期诊断及治疗可以大大改善患者的预后,由于该疾病临床表现多样性,发病早期极易误诊,给患者治疗带来不良后果.本文就我院因精神神经症状而初被误诊为精神病的5位狼疮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史国辉;王玉浔;孟晓华;徐湜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防冻液的主要成分为乙二醇,可导致严重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肾功能衰竭.现将临床遇到的18例防冻液中毒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8例均为2008年1月—2010年12月的住院患者,共计18例,其中男6例,女12例;年龄25~55岁,平均35岁;均为误服,服毒量为150~300ml,服毒至就诊的时间为10~40h.所有患者入院后立即做血常规、生化全项、凝血全项、血气分析、心电图检查.临床表现:患者入院时均有腹痛,恶心呕吐,尿量减少8例,血尿4例,精神异常6例,昏迷3例,手足及全身抽搐4例,呼吸衰竭2例.
作者:宋家云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