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化瘀消疸汤合高压氧治疗慢性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李郭东

关键词:慢性淤胆型肝炎, 化瘀消疸汤, 高压氧, 中药治疗
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化瘀消疸汤合高压氧治疗慢性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1月-2010年12月来我院门诊及住院的慢性淤胆型肝炎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服用化瘀消疸汤(主要药物:由三七粉、金钱草、郁金、云苓、茵陈、白茅根等组成),再配以高压氧治疗.对照组给予0.9%NS 250ml中加入甘利欣150mg、门冬氨酸钾镁20ml,静脉滴注1次/d,口服熊去氧胆酸100mg,3次/d,4周为1疗程.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恢复明显,观察组取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71.6%,二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瘀消疸汤合高压氧治疗慢性淤胆型肝炎可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并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治疗甲沟炎55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部分拔甲术治疗甲沟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55例甲沟炎患者,急性感染18例,慢性反复感染37例,合并甲癣12例;单纯拔甲术(全部)16例,部分拔甲术并局部甲床、甲母破坏39例.结果 部分拔甲术疗程3~7d,平均4.5d,单纯拔甲术疗程8~39d,平均15d,二种术式术后随访8~12个月,单纯拔甲术5例复发,部分拔甲术并局部甲床、甲母破坏患者1例复发.结论 部分拔甲并局部甲床、甲母破坏术,使患者术后痛苦小,疗程明显缩短,复发率明显降低.

    作者:贠钦亮;王延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其中又以柯萨奇病毒A组的16型(Cox 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型)感染为常见.可通过手、口、空气飞沫、污染的水源等多种途径传播,多为5岁以下婴幼儿患病,潜伏期为3~6d,起病急,表现为发热,继而出现口腔疱疹,然后出现手、足、肛周丘疹及疱疹.体温一般在37.5~38.6℃,有的患儿体温也可达到40℃;手掌、脚掌均有大小不等的疱疹,为椭圆形或圆形,直径约1~4mm,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内体液较少;口腔疱疹发生于咽峡、舌面、齿龈、颊部、硬腭等多个部位,约米粒大小,部分破溃形成溃疡.多数患儿有不同程度流涎;少数患儿可有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好发于春夏季,一般在5~7月份高发,此病传播途径复杂、速度快,又无特殊预防方法,因而易引起此病大范围流行、蔓延,卫生部于2008年5月2日将其纳入国家法定报告丙类传染病.所以发现感染手足口病后,应及时就医,防止继续传播.

    作者:李春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舒适护理在心脏介入科中的应用

    近年来,心脏病介入治疗比较普及,手术方式基本规范,在心血管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已成为一种非常重要而有效的手段.但该项技术有一定的创伤性,对患者一谈及“手术”都会或多或少的引起其产生心理反应,表现为紧张、出汗、恐惧等不适现象,甚至在术中发生创伤性应激反应.针对临床工作遇到的上述不同情况,我们应用全程舒适护理方法,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了患者身心舒适的需求,现报告如下.

    作者:商丽萍;崔瑞青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胎膜早破的临床干预措施分析

    目的 通过快速诊断胎膜早破(PROM)及病因分析,探讨PROM的临床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快速层析法对265例疑似PROM孕妇宫颈阴道分泌物进行非磷酸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 -1)检测,分析病因,对确诊的PROM患者进行临床干预.结果 检测宫颈阴道分泌物IGFBP -1快速诊断PROM的敏感性显著高于羊齿状结晶和pH值法(P<0.01);265例疑似PROM孕妇中IG-FBP-1阳性216例,均得到临床证实为PROM;流产或引产致PROM 72例(32.6%),位于PROM病因的第一位;91例剖宫产中胎儿窘迫46例(49.5%)致剖宫产,位于剖宫产指征的第一位.结论 检测宫颈阴道分泌物IGFBP-1可快速诊断PROM,采取及时有效的临床干预措施可降低PROM者母婴并发症.

    作者:徐红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配合消瘕止疼丸对原发性痛经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配合临床治疗对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痛经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中医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二组临床疗效的变化.结果 二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8.6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配合临床治疗对原发性痛经能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淮北市1293名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调查

    青少年时期发生的各种健康危险行为,将极大地影响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甚至危害青少年的终身健康和生活质量,并可能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1].本文主要研究淮北市中学生体育锻炼、吸烟饮酒、网络行为等与健康相关的行为状况,目的在于了解中学生健康相关行为的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促进中学生健康素质的提高.

    作者:贾艳华;庞淑兰;薛玲;崔立华;关维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口疮散治疗小儿溃疡性口腔炎的疗效观察

    口腔溃疡为口腔黏膜上皮缺损,中医称之为“口疮”,是小儿常见的口腔疾患,泛指在口腔内唇、齿龈、舌边、两颊、上腭等黏膜处出现淡黄色或白色小溃疡面,单个或多个不等,呈椭圆形,局部灼痛.我科采用口疮散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保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循证医学在职业病诊断中的应用

    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是指佳证据、临床经验和患者的具体情况三大要素紧密结合在一起,寻找和收集佳临床证据,旨在得到更敏感和更可靠的诊断方法,更有效和更安全的治疗方案,力争使患者获得佳治疗结果.近20年来循证医学正在逐渐成为一种被广为接受的连接医学研究和医学实践的有效方法,循证医学的原则和思想也逐渐渗透到职业医学领域.本文就循证医学在职业病诊断中的应用阐述如下.

    作者:刘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治分析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常见重症,病死率高,严重影响重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威胁其生命,过去曾称之为创伤后肺功能不全、充血性肺萎陷、休克肺或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1].全国的统计数字表明其病死率在30%~50%[2],我院于2006年6月-2011年5月共收治胸外伤并发ARDS患者23例,诊治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存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头颅CT值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高血压性脑出血约占急性脑卒中10%左右,起病急骤,病死率约40%~60%,是各类脑血管病中死亡率高的.尤其是出血量>30ml伴意识障碍的重症患者,病情变化迅速,可在数小时之内死亡.这主要是因为血肿所产生的急性占位效应,引发高颅压和继发脑干损伤以及挤压周围脑组织导致脑疝,进而影响呼吸中枢和心血管运动中枢等生命中枢.

    作者:杨丰才;刘彬;毕言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弥漫性脑损伤后SD大鼠内耳HO-1、iNOS蛋白与mRNA的表达

    目的 利用Western Blot、RT- PCR技术,探讨SD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耳蜗HO-1、iNOS蛋白与mRNA表达及对ABR的影响.方法 建立弥漫性脑损伤大鼠模型并随机分组,采用听性脑干反应测定、Western Blot、RT- PCR技术,观察各组动物听性脑干反应变化及耳蜗HO-1与iNOS的表达.结果 外伤后各组ABR阈值及各波潜伏期、波间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1、iNOS蛋白与mRNA在外伤后各组耳蜗内表达变化明显,光密度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蜗功能的改变可能与HO-1与iNOS蛋白与mRNA表达升高有关,认为HO-1、iNOS基因与蛋白水平的改变,在内耳损伤与抗损伤机制中二者共同构成了重要调节机制.

    作者:付兴华;邓艳丽;卢鹤翔;张萍;孙瑞军;刘颖;赵君晖;顾洪兰;韩莉;张再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日常护理工作中的相关法律问题及对策

    目的 通过探讨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从而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 分析护理人员普遍的法律观念,对日常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进行剖析,并逐一提出合理对策.结果 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增强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结论 保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作者:于红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脂肪肝患者肝功能与血脂生化指标的变化分析

    目的 探讨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及血脂的生化指标变化,为临床防治脂肪肝提供依据.方法对B超检查出的69例脂肪肝患者及76例健康者,进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胆碱酯酶(CHE)、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测定分析.结果 脂肪肝患者的ALT、GGT、CHE、TBA、TBil、TG、T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脂肪肝患者既有血脂代谢紊乱,又有肝功能的异常及肝细胞的损饬.

    作者:李传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上消化道大出血并发急性脑分水岭梗死1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大出血并发急性脑分水岭梗死的机制和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 -2011年9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大出血并发急性脑分水岭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头颅CT和/或MRI特征.结果 上消化道大出血常伴有血容量急剧减少引起的急性全身循环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脑动脉灌流量锐减,老年患者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容易形成急性脑分水岭梗死.结论 上消化道大出血为临床危重症,如果低血压休克得不到及时纠正,极易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厉发建;祁永康;徐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剖宫产268例并发症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手术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10月实行的剖宫产手术268例及同期阴道分娩264例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常见并发症68例,发生率25.37%.其中出血52例,发生率19.40%,是发生率高的并发症.同期阴道分娩组出血8例,发生率3.03%,二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剖宫产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均明显高于同期阴道分娩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当严格掌握剖宫产的适应证,适时进行剖宫产手术,正确合理的处理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措施,重视剖宫产率上升产生的弊端,提倡自然分娩,不可盲目进行剖宫产.

    作者:刘永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化瘀消疸汤合高压氧治疗慢性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探讨化瘀消疸汤合高压氧治疗慢性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1月-2010年12月来我院门诊及住院的慢性淤胆型肝炎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服用化瘀消疸汤(主要药物:由三七粉、金钱草、郁金、云苓、茵陈、白茅根等组成),再配以高压氧治疗.对照组给予0.9%NS 250ml中加入甘利欣150mg、门冬氨酸钾镁20ml,静脉滴注1次/d,口服熊去氧胆酸100mg,3次/d,4周为1疗程.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恢复明显,观察组取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71.6%,二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瘀消疸汤合高压氧治疗慢性淤胆型肝炎可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并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李郭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利用CBL+PBL教学法提高本科生骨科临床见习质量

    目的 评价CBL+ PBL教学法在骨科临床见习代教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学生分为CBL+ PBL教学组及对照组.CBL+ PBL教学组通过病历准备及制作、教师组收集病例完整资料、为同学创造模拟的医疗环境等过程教授疾病内容;而对照组采用由带教老师先总结大课内容,然后于患者床边讲解病情,归纳总结等传统教授方法.学期末通过对二组学生进行考核,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及病历分析二个方面,以评价二种教学方法的优劣.结果 二组考试成绩比较,基础知识上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病历分析上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临床带教中开展CBL+ PBL教学法,利于提高本科生临床思维能力,利大弊少,值得推广.

    作者:郭翔;倪斌;沈宏亮;郭群峰;卢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广泛应用于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1].由于患者医疗知识缺乏,恐惧、焦虑、配合不良等,易发生出血、膀胱颈痉挛、感染等并发症.经过对110例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患者实施有计划的护理干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很大程度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年轻护士管理现状及防范对策

    据相关文献报道,国内大多数医疗机构的护士对自身工作满意度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30岁以下的年轻护士,而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将直接影响到护士工作的效率和工作态度[1],关系护理质量的高低.因为年轻护士大都工作在临床一线护理岗位,从我院来看,年轻的护士基本上已经是大专以上学历.由此可以看出临床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文化素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是护士队伍的主力军、护理事业的后备力量,对此,医院管理者特别是护理管理者必须充分了解年轻护士的心理,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给予正确的引导,加强科学管理.

    作者:陈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煤矿医院口腔科医院感染的管理及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口腔牙病越来越多,口腔事业随之蓬勃发展,人们对口腔科诊疗过程中医院感染的严重性和控制感染的重要性日益关注,尤其是经过血液传播的疾病如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在生活中有着广泛传播的趋势,而在口腔诊疗中主要的危险因素主要来自于患者的口腔分泌物、血液及大量的病原微生物,这些不洁性物,可以在口腔诊疗过程中,以不同的方式污染诊疗室的空气及环境[1].因此加强医院口腔科的感染及消毒隔离工作,防止传染患者的扩散及交叉感染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刘晓霞;贾革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