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钟力

关键词:盐酸氨溴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抗炎抗氧化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疗效.方法 选择8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酸氨溴索30mg,2次/d,连用14d;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14d后观察二组呼吸功能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14d后,治疗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l)、用力肺活量(FVC)、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CO<,2>)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主要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 细胞因子在气道的持续存在是COPD患者病情反复发作恶化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酸氨溴索治疗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肿瘤患者疼痛的护理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表明,肿瘤患者中至少有40%伴有疼痛,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至少75%~90%有重度疼痛,由于肿瘤患者有明显增多趋向,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因此,肿瘤患者的疼痛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有效止痛,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高宏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高等医学院校实施创新学分的方法步骤探析

    创新学分在我国各高校刚刚开始实施.实施创新学分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创新学分的实施方法步骤国内高校还没有一个标准,也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方法和配套措施以及科学的管理制度.对于高等医学院校来说,在新的形势下,更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创新学分的实施方法步骤,来满足医学教学改革和培养创新性医学人才的需要.

    作者:薄建柱;杨绍清;崔向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126例分析

    目的 总结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2月在我科行CEA的126例患者临床资料,122例均是初次手术,4例为双侧狭窄对侧治疗后再次手术;108例术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lemic attack,TIA),17例术前曾患脑梗死,1例术前无症状(狭窄率>90%).所有患者术前经选择性颈动脉造影证实狭窄率70%~99%.其中35例患者术前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合并冠心病,6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结果 围术期1例患者因脑出血死亡.其余术前有临床症状的患者术后有较明显改善,TlA消失.术后随访2~24个月,1例在随访期间因心脏病死亡,其余患者病情稳定.结论 CEA是治疗颈内动脉重度狡窄主要的有效方法.

    作者:甄雅南;刘鹏;王非;叶志东;林凡;杨煜光;钱松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循证医学培训在提高临床医生实践能力中的应用

    循证医学是慎重、准确、明确地应用当前所获得的佳的研究证据,结合临床医生的专业技能及临床经验,考虑患者意愿,三者结合,制定出适合患者实际情况的医疗计划[1].由于很多临床医生对循证医学还不是很了解,其循证实践能力的提高,要通过培训教育来努力,创建循证素质培训环境,培养循证技能,紧跟循证医学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钟立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68例疗效观察

    我院采用吸入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可必特)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普米克气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喘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24例,均符合<实用儿科学>的诊断标准[1].所有患儿均急性起病,排除有先天性心脏病、气管异物、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等.

    作者:牛银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脊髓全横断后腹角神经元NT-3的表达

    目的 研究大鼠脊髓全横断后,NT-3在损伤部位相邻节段眷髓腹角神经元随时间的表达变化,为进一步探索脊髓损伤后的再生修复机制和神经营养因子治疗脊髓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体重为250g左右成年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六组.分正常组、假手术组及胸10脊髓节段全横断术后1,3,7,14d组.动物到达存活时间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NT-3在脊髓损伤相邻节段腹角的表达和分布.结果 正常组的NT-3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腹角的大神经元和少量小神经元.损伤区上段的NT-3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在脊髓腹角的表达,均于术后1d组开始明显增高并达到高峰,术后3d、7d组逐渐回落,术后14d组接近正常水平.而损伤区下段的NT-3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在脊髓腹角的表达均于术后1d组开始明显增高,术后3d组达到高峰,于7d组开始下降,到14d组接近正常水平.结论 在脊髓全横断术后,脊髓腹角神经元对NT-3的需求增加,提示NT-3在脊髓修复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郝建军;杨桂姣;孙常太;高雨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脓胸18例临床分析

    脓胸多是由于细菌性肺炎累及临近胸膜所致的胸膜腔的化脓性感染病变,常见于年老体弱有基础病变、未及时治疗、免疫功能低下或接受免疫抑制药物者,其病死率明显高于单纯肺部感染患者.回顾我院1999年5月-2010年10月收治的18例脓胸患者的诊治情况,现分析如下.

    作者:李慧敏;姜东亮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制霉菌素阴道泡腾片联合氟康唑胶囊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效果观察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白色假丝酵母菌引起的真菌感染,是常见的妇科感染性疾病,约占微生物所致阴道炎的1/4~1/3.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是指妇女患VVC后经过治疗,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假丝酵母菌检查阴性后,又出现症状且假丝酵母菌检查阳性,若1年内发作4次或以上,称为RVVC.RVVC虽远较VVC少见,但因其经.

    作者:冯莲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肝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3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诊治经验.方法 总结2000-2010年本院收治的31例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超声检查诊断率为45.2%(14/31).术前CT诊断正确率为64.5%(20/31).根治性手术7例,病理诊断为胆管腺癌及黏液癌.随访19例,根治组平均存活18个月,姑息治疗组平均存活8个月.结论 胆管癌的发生与肝胆管结石有关,伴有结石的胆管癌疗效较差,应重视胆管结石的早期根治性治疗,以防止胆管癌的发生,姑息性手术可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屈顺喜;刘爽;周宝永;曹立瀛;付庆江;吴志宇;王瑞霞;袁楠;董浩;王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有创机械通气二种撤机方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二种撤机方式在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42例机械通气COPD患者,分BiPAP和SIMV+PSV二组,每组各为21例,比较二种撤机方法的总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再插管率.结果 BiPAP组患者总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均优于SIMV+PSV组,而再插管率二者相当.结论 BiPAP脱机优于SIMV+PSV,时于机械通气COPD患者是一种行之有效脱机方式.

    作者:李庆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重症胸外伤207例的护理

    我院2004-2009年共收治重症胸外伤207例,经及时、有效、正确的诊治与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诊治护理情况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07例,男118例,女89例;年龄3~76岁,平均38.1岁,以20~50岁多见(63%).交通事故伤132例(63.7%),锐器伤43例(20.7%),其他伤32例(15.4%).多发肋骨折145例,同时合并反常呼吸33例,呼吸衰竭21例,血气.

    作者:边茹;秦永跃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疗效.方法 选择8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酸氨溴索30mg,2次/d,连用14d;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14d后观察二组呼吸功能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14d后,治疗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l)、用力肺活量(FVC)、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CO<,2>)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主要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 细胞因子在气道的持续存在是COPD患者病情反复发作恶化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酸氨溴索治疗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

    作者:钟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甲泼尼龙冲击疗法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50例临床分析

    我科1988-2010年开始,应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50例,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50例中男33例,女17例;年龄3~14岁,平均8岁.其中单纯肾病综合征21例,肾炎性肾病综合征29例.

    作者:薛海蓉;牛文忠;张义堂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高血压脑出血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43例临床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是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是急性脑血管病中严重的一种.如果能够早期诊断早期实施有效的手术治疗,能够提高患者预后,减轻患者病残程度.我们观察了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乔增祥;寿永禄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前S1抗原与HBV血清标志物及HBV-DNA相关性的探讨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衣壳蛋白包括S蛋白与前S蛋白,后者又分为前S1蛋白和前S2蛋白.前S1抗原(PreS1)含有肝细胞膜受体,只存在于具有传染性的完整的乙肝病毒颗粒上,在病毒感染、装配、复制和刺激集体产生免疫应答方面具有十分重要作用[1,2].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特别是乙型病毒性肝炎,不仅其人群感染率高,而且易转为慢.

    作者:马春红;张坤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2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由围生期缺氧导致的颅脑损伤,是新生儿死亡和婴幼儿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1].因此,对HIE合理、有效的治疗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2007年3月-2010年5月收治HIE患儿86例,其中应用神经节苷脂(GM-1)辅助治疗4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并做了随访观察,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栾永刚;张晓丽;董玉斌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56例分析

    骨关节炎(osteoartthritis,简称OA)是引起疼痛流行甚广的一种关节病,据我国初步调查[1]:OA发生率3%.我国正步入世界老龄化国家的行列,因而老年OA的发生率继续上升.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tis,简称KOA)又称膝退行性关节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病理形态上改变主要是局限性、进行性关节软骨破坏、软骨下骨质变.

    作者:黄蕾;李宗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糖尿病足29例临床护理分析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一组有严重下肢血管病变和/或神经病变及感染所引起的肢端缺血,溃疡和感染综合征,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其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及护理至关重要.现将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9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闫强;张付来;薛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综合康复治疗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急性脑梗死是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它所导致的神经结构损害、神经功能缺失或精神障碍等后遗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语言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因此,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病以外,防治其后遗症显得尤为重要.综合康复技术治疗的介入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1],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单苏民;刘卫民;林丽;徐杰;康继双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编辑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现状

    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激烈,人们所需要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心理健康问题相继出现.心理健康的问题已成为一个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作者:刘腾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