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依霞;温阿楠
锁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6%左右[1],各年龄均可发生,但多见于青壮年及儿童.新生儿锁骨折是一种常见的产伤,有报道其发生率为1.6%;但随着社会人群的老龄化及社交范围的扩大,老年人锁骨折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治疗锁骨折的方法很多,相关文献报道也较多,绝大多数患者可经保守治疗痊愈;随着患者对生活质量及骨折复位要求的提高,以及出于锁骨部美观的考虑,愿意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逐渐增多.
作者:王远航;牛小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晚期癌症患者大多数都伴有疼痛,由于患者长时间承受癌症的折磨,再加上疼痛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患者意识到自己的病情已发展到晚期,对治疗失去了信心,主要表现为悲观失望,丧失生活勇气.为了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首先解除患者的疼痛及精神痛苦,正确的心理疏导可缓解焦虑及惧怕紧张情绪,增强患者对疾病的治疗信心.
作者:马京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完成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手术21例.术中应用艾司洛尔控制心率,取得了理想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黄庆先;杨德军;王兆旭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胃食管反流(GERD)是指由于全身或局部原因引起下端食管括约肌的功能不全,使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的一种病态,易发生于新生儿期,反流可持续几周至几个月;特别在早产儿发生率更高,持续时间更长,甚至可影响婴儿生长发育,严重者可因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肺炎、窒息,甚至猝死.我们对2007年3月-2009年5月入住我科的60例新生儿GERD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刘宪芝;郭静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输液反应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输液反应中常伴有寒颤.用地塞米松加异丙嗪来消除输液反应的寒颤效果较差.我们采用山莨菪碱加地塞米松方法来消除输液反应中的寒颤反应,疗效确切满意.
作者:陈雅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一种常用的给药方法.由于小儿具有自身的生理心理特性,因此在对小儿输液护理中,除了要做好一般的输液护理外,还要根据其特性做好特殊护理.也就是说,小儿的输液比成人难护理.
作者:王小雪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是应用胃镜经皮放置胃造瘘管,用于吞咽困难,吞咽功能丧失或食管退行病变而不能进食的患者.其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及费用低等特点,临床应用不断增多,目前已成为长期肠内营养首选治疗途径,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田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随着生活方式的日渐西化,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由于直肠超声通过肠壁就显示前列腺,探头频率高,图像清晰细致,使前列腺癌的超声检出率明显提高.超声检查,尤其是经直肠超声在诊断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已越来越被临床认可[1],且经直肠超声能显示<0.5cm病灶[2],是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一种可靠方法.我们对16例前列腺癌的声像图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进一步认识直肠超声在诊断早期前列腺癌中的作用,使更多的前列腺癌患者得到尽早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王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由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质控血清价格昂贵,成本过高,为降低成本,通过自制HIV抗体体外对照质控血清,可在提高检验质量的同时降低成本.现将我院自制的HIV抗体对照质控血清,与万泰公司生产的质控血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自制质控血清与万泰公司生产的效果相似,适于做大量体检HIV抗体的医院和各地区的中心血站的筛查分析使用.
作者:武丽芬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膈肌痉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急,表现为呃逆,俗称打嗝.也是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轻者增加患者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我们在临床护理中,用脊穴点段针刺疗法治疗膈肌痉挛,不但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同时提高了患者舒适度,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宇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在传统的护理模式中,糖尿病与肾脏病分属二个完全不同的系统,因此,糖尿病患者并发肾脏病时,由于缺乏专科的监测及卫生指导,未能及时发现,往往进入肾科治疗时已达临床性肾病或肾功能衰竭期,错过了可逆阶段的治疗,等待的是血液透析维持生命,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如何有效控制糖尿病肾病的进程,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被认为是促进损害肾脏逆转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之一;现就早期糖尿病肾病予以优质低蛋白饮食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韩淑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肝硬化伴门脉高压征患者,发生的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称肝源性溃疡(Hepatogenic ulcer,HU).HU是肝硬化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由于肝硬化症状突出常常掩盖了溃疡的临床表现,临床容易漏诊、误诊,因而延误治疗.为此将我院消化内镜中心经胃镜确诊的38例肝源性溃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近几年的文献对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内镜特征进行讨论.
作者:朱志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静脉采血是一项临床常用的护理技术,随着真空采血技术的应用,临床上已用真空采血法取代了传统采血法.我们发现此法采集的静脉血标本容易发生溶血,从而直接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延误诊断和治疗.为此,我们对2006年12月-2008年12月我院病房所采集的真空压静脉血标本290份,其中溶血标本19份,进行了研究分析,针对溶血的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
作者:方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医务人员是维护人类健康的天使,担负着维护国民健康的重要任务.女性医务人员中所占比例较大,且由于工作性质及生理状况等因素,使之成为医院内的特殊群体,其健康状况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1].医疗集团领导始终关心女职工的身体状况.每年2次为其进行健康查体.现将2009年集团所属10所医院女职工妇科、乳腺专项查体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杨翠芹;徐博文;陈晓燕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即脑卒中致重度残疾者(多为偏瘫患者),由于长年卧床,进食差,机体抵抗力降低,易感染细菌引起肺组织炎症即肺炎.如治疗不及时,护理不得当,极易产生各种并发症而再度危及生命.我院2008年9月-2009年9月收治此类患者60例,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广平;任尚秀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指在睡眠期间反复发生上气道阻塞并引起呼吸间歇性暂停的疾病,可引起多系统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睡眠打鼾、反复呼吸暂停、晨起头痛头晕、日间嗜睡乏力,严重时可致血压升高、心率不齐、心绞痛甚至猝死.
作者:周艳红;吴苏豫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颈椎间盘在退变或损伤基础上,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相邻的神经根,出现的一系列相应症状和体征.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经过积极适当的非手术治疗和有效的康复指导,85%~90%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1].我院总结近十年的临床经验,开展三维正脊综合疗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志勇;刘晓萧;杨利;郑可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低血糖昏迷是内科急症之一,严重的低血糖反应可导致患者出现意识改变、昏迷.当其超过6~12h可引起脑细胞不可逆损害,甚至引起死亡[1],所以低血糖应力求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
作者:马文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肝门部胆管癌因其生长部位的特殊性,对手术切除治疗的外科医生来讲一直是一个挑战.肿瘤的扩大肝叶切除[1]提高了手术的切除率,但因肝门部肿瘤生长压迫胆管导致梗阻性黄疸,长时间的胆汁淤积会导致患者内环境的紊乱,会对免疫系统及肝、肾、心等各脏器的功能造成影响,如果术前不加以改善会增加肝叶切除术患者并发症的风险.
作者:张宇;黎乐群;彭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1 病历报告患者,男,82岁,于2008年9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包块,如鸡蛋大小,伴腹痛,偶有黑便,大便不成形,4~5次/d,来院就诊,腹部超声显示:右下腹低回声团块(肠道占位性病变可能性大),腹腔积液,下腹部肠管扩张.
作者:修坤娜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