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尿锰的方法研究

卢启冰;范衍琼;黄振荣;许艳芬;张耀忠

关键词: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尿锰
摘要:目的建立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尿锰的方法.方法以0.2 mg/L氯化钯-1%TritonX-100溶液作基体改进剂稀释样品直接测定.结果方法灵敏度b=0.1456A/(≥μg/L),回归方程:A=0.1456C+0.1512(r=0.9996),检出限CL=0.22μg/L,样品分析的相对偏差在4.2%~7.3%之间,回收率在94.8%~106.4%之间.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快速简便,可作为尿锰测定的参考方法.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相关文献
  • 农药职业接触的生物监测指标

    近年来,随着生产环境的改善,有效管理和防护措施的采取,农药职业接触中急性中毒病例已较前明显减少,而长期低剂量接触农药所致的健康危害则越来越引起重视.这些危害通常在临床症状出现前即已发生,因此对农药职业接触者进行生物监测不仅有助于对农药这一职业性有害因素进行全面评价,而且对控制和降低人体接触水平、预防职业危害有着重要意义.该文总结了可以用于农药职业接触者的生物监测指标,期望对实际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谢芳;周志俊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淄博市2003~2004年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调查分析

    对淄博市2003~2004年统计报告的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以硫化氢及一氧化碳中毒为主,中毒死亡率高,危害严重;主要中毒原因为工人职业卫生意识差,违章操作.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监管,企业强化职工培训,提高卫生防护意识,是积极预防职业中毒事故发生的关键.

    作者:徐宏伟;侯淑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2004年北京市大兴区工矿企业劳动环境检测结果分析

    通过对2004年北京市大兴区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180家工矿企业检测结果分析表明,按企业所属性质分类,大兴区县属以上企业、三资企业、乡镇企业检测样品合格率分别为84.82%、89.26%、71.86%,大兴区工矿企业检测样品合格率乡镇企业远低于县属以上企业、三资企业检测样品合格率.按职业病危害因素性质分类,物理因素、粉尘、化学因素检测样品合格率分别为62.38%、53.52%、89.81%,物理因素、粉尘检测样品合格率远低于化学因素检测样品合格率.以上结果提示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大对乡镇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力度,加强对物理因素、粉尘的检测.

    作者:冯洪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11年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分析与防治对策研究

    目的分析保定市急性职业中毒(以下简称中毒)事故的发生规律,探讨防治急性职业中毒对策.方法收集1994~2004年间的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7、8、9月是中毒事故多发月份,占中毒事故总数的62.5%;化工和金属冶炼企业是我市职业中毒的重点行业,占中毒事故总数的54.2%;硫化氢是我市中毒死亡率高的化学品,病死率57.1%;违规操作是导致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79.2%的中毒事故存在违规操作问题.结论根据上述中毒发生特点,采取相应措施控制中毒事故发生.

    作者:刘喜房;任宝印;高博文;支绍军;郑万宁;赵卫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2000~2004年淄博市化妆品卫生质量检测结果分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用化妆品的人群越来越大,开展化妆品卫生质量监测,是保障人民健康、维护消费者利益的必要手段.为了解我市化妆品卫生质量,更好地为化妆品卫生监督提供科学依据,对我市市售化妆品卫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任聪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普陀区都市型工业园区职业卫生特征与服务对策

    投资多元化、规模小型化、经营多样化、管理物业化、需求一般化是普陀区都市型工业园区的基本特征.发挥我区小工业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示范点的功能,从强化职业卫生管理入手将服务工作向都市型工业园区延伸,开创中小企业职业卫生服务的新局面.

    作者:盛丽霞;徐群;吴玉霞;黄威;杨士兴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生产中职业病危害识别的探讨

    目的调查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生产中作业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种类.方法对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生产的工艺流程和职业病危害因素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结果根据生产流程中使用的设备及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生产所用原辅材料,论述了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各类化学物质及物理因素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结论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生产中职业病危害问题值得关注.

    作者:贾晖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疾控系统实验室计量认证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为确保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实验室计量认证工作顺利进行,对提高认识、强化人员素质、作好相关科室接口衔接、规范使用仪器设备、改善环境设施、运用信息技术、搞好内部审核等诸方面提出了计量认证工作中易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把计量认证的准备工作做得更好.

    作者:王玉新;杨树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1 316名企业员工血脂水平现状及其预防对策

    目的探讨郑州市企业员工的血脂水平、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为预防血脂异常提出有效建议.方法对1316名在我所门诊部体检的企业员工,测定空腹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CHO)水平,并分析血脂水平与年龄、性别之间的关系.结果1316名受检者中血脂异常者466名,异常率高达35.41%.其中男性异常者368名,异常率为41.87%,女性异常者98名,异常率为22.43%,男女之间异常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男女升高均以TG为主;各年龄段的男女员工均有不同程度的血脂异常率,TG异常率在50岁以前男性高于女性(P<0.01),以后男女异常率无明显差异.CHO异常率在40~49岁男性高于女性(P<0.01),其他各年龄段男女均无明显差异.混合性血脂异常率在40~49岁男性高于女性(P<0.01),50岁以后女性高于男性(P<0.05或P<0.01).结论本市企业员工血脂水平显著高于本地区的平均血脂水平.并针对本地企业员工的血脂水平以TG升高为主的特征开展血脂异常防治工作.

    作者:刘素香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门诊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门诊护士对职业危害因素认识程度,为预防和控制危险因子对人体健康影响,创造良好条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职业危害因素认识调查表对本市几家从事医院门诊工作的护士进行基本情况、职业性危险因素了解程度、采用防护方式及防护措施掌握情况等内容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从事门诊工作的大部分护士都有同样的压力源,且在生物因素方面压力突出(主要来自当今社会门诊的病种复杂,又忽略个人防护意识,担心随时有可能受到病原菌威胁).结论针对同样压力予以相应措施,以提高门诊护士职业安全防护意识,保持良好心理状态,使门诊工作顺利进行.

    作者:杨玉珍;黄莉;李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某煤矿改扩建煤井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为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对某煤矿改扩建煤井项目,依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结果显示,该项目为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等.总体布局及生产设备布局基本合理,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应急救援措施等基本符合要求,要进一步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健康监护制度.

    作者:王桂;王龙义;夏猛;王绪斌;刘磊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健康监护的体会

    我厂自1991年起,按原化工部<中小型化工企业健康监护技术要求>规定,坚持搞好我厂的健康监护工作.以下谈几点体会.

    作者:赵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噪声对热电厂作业工人听觉外系统影响的调查

    目的了解噪声对热电厂作业工人听觉外系统影响的特点与规律,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热电厂生产环境噪声强度进行检测分析,并选择该厂接噪工人311人为观察组,另选择各方面条件相似的不接触噪声作业工人287人为对照组,进行职业性健康体检,对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噪声组作业工人自觉症状主要以神经衰弱综合征和耳鸣为主,伴有不同程度的消化系统症状,检出率33.76%,明显高于对照组;噪声组心电图异常占17.04%,高于对照组,噪声组20年以上工龄者较20年以下工龄者异常率有所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心电图改变与工龄之间无明显规律性;高血压检出率及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含量增高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调查结果显示热电厂噪声强度在80~105 dB(A)之间,频谱特性为中高频,对人体危害较大.作业工人身体健康已受到损害,其听觉外系统影响不容忽视.提示企业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综合防范措施,尽可能减少职业性危害,确保工人身体健康.

    作者:许雪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某化工企业新建聚乙烯装置职业病危害卫生学评价

    通过对某化工企业新建聚乙烯(PE)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卫生学评价,了解和掌握该项目作业环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及危害程度.结果通过进行一般劳动卫生学调查及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测定,一车间为Ⅰ级,综合卫生学评价合格;二车间为Ⅲ级,综合卫生学评价限期整改;辅助车间为Ⅰ级,综合卫生学评价合格.提出改进和防护措施,确保作业场所劳动条件符合有关要求[1].

    作者:刘玉红;王如刚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尿锰的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尿锰的方法.方法以0.2 mg/L氯化钯-1%TritonX-100溶液作基体改进剂稀释样品直接测定.结果方法灵敏度b=0.1456A/(≥μg/L),回归方程:A=0.1456C+0.1512(r=0.9996),检出限CL=0.22μg/L,样品分析的相对偏差在4.2%~7.3%之间,回收率在94.8%~106.4%之间.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快速简便,可作为尿锰测定的参考方法.

    作者:卢启冰;范衍琼;黄振荣;许艳芬;张耀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射线工作人员外周血转化淋巴细胞微核测试分析

    目的比较慢性小剂量X射线和γ射线照射对人体外周血转化淋巴细胞微核的影响.方法对240例从事X射线和γ射线工作人员外周血转化淋巴细胞微核进行培养分析.结果从事X射线工作人员的微核率为2.18%,从事γ射线工作人员的微核率为1.19%.结论从事X射线工作人员的微核率高于从事γ射线工作人员的微核率,两组微核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同时,微核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作者:那向杰;李杰;李少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吸入盐酸、二氧化氯、亚氯酸钠引起间质性肺炎1例报告

    报道1例吸入盐酸、二氧化氯、亚氯酸钠引起间质性肺炎的病例.早期及时应用激素冲击疗法,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徐强绪;孙炳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医用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电磁辐射防护调查与评价

    目的调查和评价医用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电磁辐射防护水平.方法对两种MRI机(0.5T和0.2T)防护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分别测试了屏蔽机房内外工作人员和患者处极低频磁场和高频电磁场水平.结果高频电磁场仅在个别部位为0.2~1.0 A/m,其余部位未检出.极低频磁场较高,磁体周围为6~45 mT,医务人员操作位为12~50 mT,患者位为146~155 mT,屏蔽室外为0.2~0.25 mT.结论MRI的高频电磁场低于国家规定标准,其主要危害为极低频磁场对人体的作用.

    作者:张丽;李素云;刘学成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护理职业性应激及其预防与控制

    护理人员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所从事的工作是极具紧张倾向的职业之一,该文试从长期超负荷工作、特殊工作环境压力、物理化学因素、感染致病性微生物、人际关系紧张、职业前途暗淡、不良的人体工效学、社会因素、个体因素等九个方面进行护理职业性应激应激源进行分析与探讨,指出应激源是护理职业性应激效应的原因.探索护理职业性应激预防控制措施,保护护士身心健康,需要医院经营者、护士、社会三者互动,缺一不可.

    作者:蓝艳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大鼠附睾组织镉中毒及防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镉是一种具有慢性毒害的重金属,生殖系统对其毒性敏感.目前研究认为存在四种关于作用机理的假设:血管系统损伤、酶谱改变、雄性激素失调和脂质过氧化.该文阐述了镉对大鼠附睾组织的毒性作用以及各种可能的防护、拮抗机制.

    作者:王俊;张建鹏;任绪义;冯伟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主管: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主办:上海市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