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苯接触人群中GSTμ基因的多态性分析

王文静;项翠琴;陈纪刚;张云英

关键词: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 GSTμ基因缺失, 苯中毒
摘要:目的探讨苯中毒患者GSTμ基因缺失频度,为进一步研究GSTμ基因缺失与苯白血病之间的关系寻找线索.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检测GSTμ基因型.结果对照组、苯接触组、轻度苯中毒组、中度苯中毒组、重度苯中毒组GSTμ基因缺失频率分别为46.88%、51.79%、53.75%、56.00%、84.84%.进行2×K表的x2检验结果显示:x2=9.6555,P<0.05,说明苯接触者中毒的程度与GSTμ基因缺失有关.结论GSTμ基因缺失可能是苯中毒的危险性因素之一.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相关文献
  • 一例急性重度氮氧化物中毒的早期诊断与救治

    氮氧化物水溶性低,潜伏期长,中毒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易被忽视.早期诊断及时防治肺水肿至关重要,注意避免误诊,延误治疗时机引起严重临床后果.

    作者:李艳萍;张立仁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炼油作业女工生殖机能及子代健康状况的调查

    通过对炼油作业(简称接触组),工龄在一年以上的226名女工(已婚162人,未婚64人)与对照组168名女工(已婚128人,未婚40人)的生殖机能及子代状况进行调查对比分析,发现未婚接触组女工月经异常率(44.4%)高于对照组(7.5%),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已婚接触组女工的月经异常、痛经、自然流产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5),接触组的不孕、先兆流产、妊娠恶阻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均呈强联系强度(RR=7.9,95%CI=0.98~62.6;RR=2.9,95%CI=0.26~21.76;RR=4.4,95%CI=0.52~37.09).

    作者:蒋东方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浅析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的法定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是关系到亿万劳动者身体健康和切身利益的一部卫生法律,它的颁布实施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劳动者身体健康的关怀,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要成果,<职业病防治法>强调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劳动者、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单位在职业病防治中的权利、义务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本文仅就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的法定义务作一简述,以供同仁更好地理解执行<职业病防治法>.

    作者:王晓芳;何漪;张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氯乙烯职业接触评估及其健康危害调查

    目的评估氯乙烯累积接触剂量与氯乙烯职业健康的危害关系.方法选取某厂接触氯乙烯工龄超过1年的211名接触人群和其他工厂212名非接触人群,登录该厂氯乙烯浓度监测资料和工人健康监护资料,比较接触组与对照组工人症状和体征方面的差异.结果发现接触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脾脏肿大和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并具有显著统计意义.同时,在接触组随累积接触剂量的增加,肝功异常(ALT)、脾肿大发生率均有升高的趋势.结论肝、脾损害与接触氯乙烯有明显的关系,长期、高浓度接触氯乙烯对工人的健康危害值得关注.

    作者:李玉芳;邵涛;任雪峰;谭晶;夏昭林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汞对女工生殖机能及其子代健康的影响

    为探讨汞与作业女工生殖机能及其子代健康的关系,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接触组各项检查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痛经、经量增多、自然流产、早产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长期接触汞对作业女工生殖机能及其子代健康有一定的影响,提示我们在加强女工劳动防护的同时,更要加强女工的卫生保健.

    作者:周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腈纶生产中职业危害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腈纶生产的职业危害情况.方法对某腈纶厂生产车间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和对作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结果生产车间丙烯腈浓度为7.17(0.2~53.3)mg/m3,腈纶粉尘浓度为4.2(0.1~24.0)mg/m3,噪声85dB(A)以上的声源占91.2%.丙烯腈对作业人员主要造成头晕、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胸闷、食欲不振、恶心、咽部充血等表现;腈纶粉尘对上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作用.结论采取隔离操作、个人防护等综合措施,可有效保护工人健康.

    作者:夏猛;王龙义;赵海峻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一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并发脑疝的抢救护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统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后与病因、出血部位、出血量、有无并发症及是否得到适当治疗有密切关系.下面介绍我科于1999年4月收治的一位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并发脑疝的抢救护理.这位患者经过及时抢救,精心护理,脑疝解除,生命体征平稳,住院58d痊愈出院.

    作者:程蕾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上海市2000年职业性驾驶员伤害死亡分析

    通过分析职业性驾驶员交通伤害死亡构成、年龄、性别、地点等特点,以回顾性调查方法对职业驾驶员与非职业驾驶员死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职业驾驶员与非职业驾驶员在伤害死亡构成、职业的重点人群及年龄、性别、死亡地点等有显著差异,并减寿7年.对不同年龄、性别、事故现场抢救等应采取针对性综合防治措施,以降低职业伤害死亡发生率.

    作者:杨斌杰;陈绍明;周顺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认真贯彻《职业病防治法》保护职工身体健康

    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江泽民主席签署第六十号主席令予以公布,将于2002年5月1日实施.<职业病防治法>的颁布实施是关系到亿万劳动者身体健康和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

    作者:孙维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一起急性有机氟吸入事故的调查

    本文通过对一起急性有机氟吸入事故调查处理,阐述了有机氟的理化特性及其急性中毒早期表现特点,讨论本次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经验教训.

    作者:徐进;余清卿;王荣仙;余延山;兰天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24例眼碱灼伤的诊治体会

    我院自1991~2001年10年间共收治25例眼碱灼伤的工人,除1例因碱灼伤同时伴有全身大面积烧伤转院外,其余24例均在我院治愈出院.有1例因在现场冲洗不彻底,后导致视力下降外,另外23例病人视力恢复都比较满意.由于我厂职业卫生教育、入厂三级安全教育做得比较好,职工都能做到现场自救急救处理,即所有病人都在现场用流动清水冲洗20~30min后再转送我院.

    作者:赵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上海首次运用高科技手段举行灾害事故应急处置演练

    2002年3月底新成立的上海市减灾办公室,首次组织运用了高科技手段对灾害特大事故应急处置演练.其目的:①重点演练上海市救灾应急指挥中心的启动和运作有关程序;②检验组织、信息、资源三整合的能力;③促进有关指挥、辅助决策和保障人员掌握指挥、信息、通信要素的基本配置和运用方法;④进一步明确各相关灾种部门的职责与任务;⑤尚须改进不足之处.

    作者:阮会良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一起三氯氧磷泄漏致发生群体急性氯化氢中毒的报告

    通过处理一起群体急性化学物中毒应急救援抢救治疗工作,强调及时有效做好分诊、早期诊断及分类管理的重要性.充分发挥急性化学物中毒应急救援抢救治疗预案和职业病专业机构、专业人员的作用,启动没有职业病专科的综合医院及职业病专科医院的合力的特殊功能.

    作者:李艳萍;岳诚真;郭伶俐;张立仁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水泥行业噪声危害状况的调查

    对淄博市3个水泥企业的噪声危害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水泥行业高强度噪声作业所占比例较大,有56.9%的噪声作业岗位等效连续A声级超过了85dB(A),各企业的平均等效声级均在86dB(A)以上,听损检出率在30%左右,噪声危害比较严重.

    作者:毕先伟;王龙义;赵海峻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重体力劳动者腰背痛疾患的调查研究

    目的研究和分析腰背痛对重体力劳动作业者的影响.方法比较两组的患病率、复发率、缺勤天数及其治疗费用.结果重体力劳动者的患病率和100人年的缺勤天数显著高于对照组,重体力劳动组的医疗费用是对照组的9.03倍.结论腰背痛不仅影响体力劳动者的健康,且消耗大量的卫生和社会资源.

    作者:余慧珠;马爱英;严爱珍;秦逸秋;李建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某工程劳动卫生设施效果评价

    依据国家有关劳动卫生法规及卫生标准,对某工程生产中有害因素采取的防护措施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和卫生标准进行鉴定评价,经劳动卫生调查和现场测试结果认为基本达到预期效果,但通风除尘设施还需改进完善.

    作者:路晓萍;李颖;张吉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中毒性哮喘伴过敏性皮炎的救治措施

    通过本病例,详细记述了中毒性哮喘伴过敏性皮炎的临床症状、体征、救治经过及护理措施,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健康.

    作者:徐建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某稀土生产厂放射卫生学初步调查

    为保障稀土作业人员及公众的健康与安全,用BH3103型便携式X、γ剂量仪测定场所设备γ照射量率,FJ-2207α、β表面沾污仪测定总α、总β污染控制水平.压滤机照射量率平均值超过标准6.4倍,几条稀土化合物分离生产线设备局部位置照射量率超标,所测总α、总β均未超过控制水平,稀土生产应按放射性工作进行管理.

    作者:成君方;范金荣;边云秀;袁杨;汪春亮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某工程竣工验收劳动卫生评价及整改措施

    气体分馏工程中职业性危害因素有H2S、NaOH、液化气、噪声等.H2S是工程防护中的重点,采取了密封防腐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在验收监测评价中,发现液化气超标,及时采取防泄漏等改进措施,使工程达到合格水平.

    作者:马明英;刘学成;王宝卓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主管: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主办:上海市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