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东方
2002年3月底新成立的上海市减灾办公室,首次组织运用了高科技手段对灾害特大事故应急处置演练.其目的:①重点演练上海市救灾应急指挥中心的启动和运作有关程序;②检验组织、信息、资源三整合的能力;③促进有关指挥、辅助决策和保障人员掌握指挥、信息、通信要素的基本配置和运用方法;④进一步明确各相关灾种部门的职责与任务;⑤尚须改进不足之处.
作者:阮会良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苯中毒患者GSTμ基因缺失频度,为进一步研究GSTμ基因缺失与苯白血病之间的关系寻找线索.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检测GSTμ基因型.结果对照组、苯接触组、轻度苯中毒组、中度苯中毒组、重度苯中毒组GSTμ基因缺失频率分别为46.88%、51.79%、53.75%、56.00%、84.84%.进行2×K表的x2检验结果显示:x2=9.6555,P<0.05,说明苯接触者中毒的程度与GSTμ基因缺失有关.结论GSTμ基因缺失可能是苯中毒的危险性因素之一.
作者:王文静;项翠琴;陈纪刚;张云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医院消毒是预防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为掌握淄博市各级医院消毒工作质量,加强消毒工作质量管理,对辖区内56处各级医院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董恒兰;翟云丽;孙秀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为了解我市宾馆用一次性卫生用品状况,减少劣质产品带来的危害,用国家规定的标准检验方法对微生物指标和卫生化学指标进行检测.宾馆用一次性卫生用品,1999年微生物指标总合格率为60%,卫生化学指标合格率为100%,2000~2001年微生物指标总合格率为81.87%.随卫生监督监测力度加强,我市宾馆一次性卫生用品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作者:王连生;李鲁宁;杨金妹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通过处理一起群体急性化学物中毒应急救援抢救治疗工作,强调及时有效做好分诊、早期诊断及分类管理的重要性.充分发挥急性化学物中毒应急救援抢救治疗预案和职业病专业机构、专业人员的作用,启动没有职业病专科的综合医院及职业病专科医院的合力的特殊功能.
作者:李艳萍;岳诚真;郭伶俐;张立仁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通过淄博市废弃放射源管理情况调查,摸清了现存于企业中的废弃放射源状况,全市有27家单位库存废弃放射源共55枚,放射性总活度59.42GBq,分析了主要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作经验提出了完善放射源档案,做好废弃源管理权移交等建议.
作者:汪春亮;成君方;袁杨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通过危险化学品伤害事故分析,对事故发生原因进行了归纳,并针对不同特点的伤害事故,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作者:黄顺根;韩子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为摸清农村打磨工矽肺的发病情况,对崇山地区的打磨工进行了调查.测定粉尘中SiO2的含量、粉尘分散度和粉尘浓度.调查打磨工人,对打磨工龄在一年以上的工人拍X线胸片.结果,粉尘中SiO2含量为62.4%~65.9%;粉尘分散度<5μm的在53.0%~86.5%;粉尘浓度为1.6~47.2mg/m3.调查打磨工人324人,工龄在一年以上的189人,纯打磨工55人.55人经拍X线片,发现8名矽肺病人,检出率为14.55%,其中Ⅰ期3人,Ⅱ期4人,Ⅲ期1人.Ⅰ期平均发病工龄为18.8年,长24.2年,短11.4年.打磨工所接触的粉尘中SiO2含量、分散度和粉尘浓度均高,致病性强,应充分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积极加强预防矽肺病的发生.
作者:李登久;王光栋;赵海峻;毕先伟;王晓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倒班通常是指一种工时制度,即通过轮换班来延长日常8小时以外的生产时间,特别是夜班.研究表明,倒班与心血管疾病有联系,这种联系可假设为因生活不规律所致的负担作用所致,也可能是与健康有关的一些行为,如不良饮食习惯及吸烟等.倒班工人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明显增高.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在年龄、吸烟、BMI以及其他一些变量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倒班仍然与甘油三酯水平有关,这表明倒班是与冠心病的一些危险因素有关.许多研究提示,倒班与CVD有关,但有些研究由于研究方法学存在问题而难以解释.正确处理混杂因素,将是评价倒班的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标准.
作者:韩向午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通过分析某区1991~2000年期间发生的急性职业中毒病例资料,10年中全区共发生急性职业中毒85起171例,其中建筑施工工地发生的急性中毒位居首位,危害较重的毒物为窒息性气体及苯系物.要加强重点行业职业安全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应急能力和抢救水平,以控制急性职业中毒危害.
作者:王彦宏;袁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气体分馏工程中职业性危害因素有H2S、NaOH、液化气、噪声等.H2S是工程防护中的重点,采取了密封防腐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在验收监测评价中,发现液化气超标,及时采取防泄漏等改进措施,使工程达到合格水平.
作者:马明英;刘学成;王宝卓 刊期: 2002年第02期
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江泽民主席签署第六十号主席令予以公布,将于2002年5月1日实施.<职业病防治法>的颁布实施是关系到亿万劳动者身体健康和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
作者:孙维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通过分析职业性驾驶员交通伤害死亡构成、年龄、性别、地点等特点,以回顾性调查方法对职业驾驶员与非职业驾驶员死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职业驾驶员与非职业驾驶员在伤害死亡构成、职业的重点人群及年龄、性别、死亡地点等有显著差异,并减寿7年.对不同年龄、性别、事故现场抢救等应采取针对性综合防治措施,以降低职业伤害死亡发生率.
作者:杨斌杰;陈绍明;周顺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评估氯乙烯累积接触剂量与氯乙烯职业健康的危害关系.方法选取某厂接触氯乙烯工龄超过1年的211名接触人群和其他工厂212名非接触人群,登录该厂氯乙烯浓度监测资料和工人健康监护资料,比较接触组与对照组工人症状和体征方面的差异.结果发现接触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脾脏肿大和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并具有显著统计意义.同时,在接触组随累积接触剂量的增加,肝功异常(ALT)、脾肿大发生率均有升高的趋势.结论肝、脾损害与接触氯乙烯有明显的关系,长期、高浓度接触氯乙烯对工人的健康危害值得关注.
作者:李玉芳;邵涛;任雪峰;谭晶;夏昭林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索急性光气中毒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本院近28年120例急性光气中毒的病例资料,重点对发病时间、临床所见、诊治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急性光气中毒的潜伏期1.5h~3d.中、重度中毒组中,现场及时处理组的潜伏期较未及时处理组延长(P<0.05).临床表现以呼吸系统症状体征为主,其中呼吸频速、发疳、泡沫痰主要发生在重度中毒组中的ARDS病例.心肌损害发生率各中毒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轻度中毒组中,入院时X线胸片异常率显著高于肺部听诊阳性率(P<0.01).结论急性光气中毒时,若现场能得到及时处理,可使潜伏期延长;肺是靶器官;心肌损害发生率随着中毒程度的加重而增高;X线胸片改变往往早于临床体征,可作为早期重要检测手段之一.
作者:王招兄;李思惠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统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后与病因、出血部位、出血量、有无并发症及是否得到适当治疗有密切关系.下面介绍我科于1999年4月收治的一位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并发脑疝的抢救护理.这位患者经过及时抢救,精心护理,脑疝解除,生命体征平稳,住院58d痊愈出院.
作者:程蕾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对淄博市3个水泥企业的噪声危害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水泥行业高强度噪声作业所占比例较大,有56.9%的噪声作业岗位等效连续A声级超过了85dB(A),各企业的平均等效声级均在86dB(A)以上,听损检出率在30%左右,噪声危害比较严重.
作者:毕先伟;王龙义;赵海峻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朝阳市某供热公司因使用不合格柴油助燃,造成5人轻度有机溶剂中毒,13人出现吸入反应,中毒的5人除1人遗有中毒性类神经症之外,其余全部恢复正常.现场测定:甲苯平均浓度为233.3mg/m3,二甲苯平均浓度为433.3mg/m3,苯平均浓度为42.0mg/m3.
作者:刘长胜;王凡;徐洪有;许恕中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本文通过对一起急性有机氟吸入事故调查处理,阐述了有机氟的理化特性及其急性中毒早期表现特点,讨论本次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经验教训.
作者:徐进;余清卿;王荣仙;余延山;兰天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为探讨汞与作业女工生殖机能及其子代健康的关系,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接触组各项检查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痛经、经量增多、自然流产、早产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长期接触汞对作业女工生殖机能及其子代健康有一定的影响,提示我们在加强女工劳动防护的同时,更要加强女工的卫生保健.
作者:周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