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唐山市屠宰工人生存质量调查

宋鹏;李金双;陶四海;关维俊

关键词:屠宰工人, 生存质量, 劳动卫生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存质量越来越重视,并逐步深入到对不同行业人员的生存质量研究.屠宰工人工作环境极为恶劣,屠宰环境潮湿、脏乱差,空气污染、噪音污染严重,感官刺激大,长期与生猪、污水、血水、粪便和其他污染物质接触,也极易感染人畜共患疫病,对屠宰工人的身体健康以及心理健康都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他们的健康状况应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屠宰行业从业人员的生存质量很少受关注,在研究领域上几乎是个空白.因此对屠宰工人进行生存质量调查研究,对制定健康促进策略,改善屠宰工人的生存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窄谱中波紫外线对银屑病患者微循环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治疗前后银屑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情况和血管生成活性的改变来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对患者微循环的影响,以及各指标变化对病程发展的影响.方法 检测51例银屑病患者的血管内皮损伤的标志物-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及血管增生活性的标志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血浆水平和50例健康体检者的各项指标,同时对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前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并结合PASI分值进行分析.结果 银屑病进行期(VEGF 329.5±129.1、bFGF 15.1±5.0、sTM 61.5±3.5、vWF169.2±47.3)和静止期患者(258.4±105.2、11.7±3.8、46.2±2.9、124.6±39.9)水平均高于对照组(216.5±55.3、7.3±4.5、27.1±1.5、102.0±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行期银屑病患者各项指标水平高于静止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银屑病患者治疗后的(VEGF 218.4±105.2、bFGF 7.5±4.5、sTM 37.6±5.6、vWF116.0±21.3)低于治疗前(329.5±129.1、12.12±5.0、85.5±5.5、169.2±1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银屑病患者PASI分值有显著降低(P<0.01),PASI分值与vWF、VEGF有显著相关性(P<0.01),与bFGF、sTM无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 银屑病患者存在显著的内皮细胞损伤,这种损伤导致血管生成活性的增加.而经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后患者上述指标则趋近正常,其变化趋势与病程发展明显相关.

    作者:孙小强;毕廷民;刘阳;姜峰;王丽坤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慢性骨性关节病患者抑郁状态的相关因素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躯体疾病日愈重视,慢性骨关节病患者病程长,病情迁延且反复发作,身体和精神上的负担大,容易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抑郁倾向.躯体疾病与人的抑郁状态相互伴随,相互影响甚至加重躯体疾病,影响治疗效果.为探讨慢性骨关节疾病患者抑郁状态与躯体疾病之间的相关性.对2008-2009年在理疗科就诊的慢性骨关节疾病204例,进行ZUNG抑郁自评量表调查,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寻求治疗对策提供依据,促进慢性骨关节病患者的康复,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晓信;刘剑;陈燕;孙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高压氧联合硫酸镁治疗脑梗死3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高压氧联合硫酸镁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每组各30例,高压氧联合硫酸镁治疗组和普通常规治疗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基本治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数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盖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压氧联合硫酸镁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好.

    作者:谷鹏鹏;刘卫东;张静;田森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甲型副伤寒36例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2007年1-12月我院传染科共收治来自我省某地经血培养及肥达反应确诊的甲型副伤寒36例.为了解甲型副伤寒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现将其临床特点、细菌药物敏感试验、治疗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崔云霞;齐桂云;郭微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当归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目的 证实中药当归通过作用于脑保护多个环节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脑缺血再灌注组,尼莫通组及中药组.采用改良Zea Longa线栓法建立可再通脑缺血模型.各组大鼠分别于相同时间注入上述药物或生理盐水;于脑缺血3h和48h分别行神经功能评分;存活48h后,测定脑血流;TTC染色,计算梗死体积.测定线粒体起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神经功能、脑血流和脑梗死体积方面,当归组有明显改善.在三组中,当归组大鼠缺血区脑组织线粒体中SOD活性高.结论 中药当归具有通过多途径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作者:赵喜庆;吉训明;石文建;汪萍;刘志强;董得宏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痉挛型脑瘫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脑性瘫痪是指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内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脑损伤或发育缺陷所致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是小儿主要的运动功能伤残疾病.其发生与上运动神经元对脊髓下行运动通路的抑制减弱或中断以及α运动神经元过度兴奋有关.与脑性瘫痪相关的功能障碍包括:肌痉挛、强直、迟缓等,而肌痉挛是脑瘫中常见的症状.单纯痉挛型脑瘫及合并痉挛的混合型脑瘫患儿约占发病总数的75%左右,因此缓解肌痉挛成为脑瘫治疗的重点 [1].

    作者:宫德鸿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支原体感染26例疗效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病和多发病,我院2006年9月-2007年9月收治26例,均进行了支原体感染率的调查,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蒲嘉泽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门诊手足口病防控措施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尤其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基本上不发病,多数患儿1周内可以痊愈.症状主要有发热,手心、脚心、口腔、肛门周围和臀部出现红色水泡(约半颗米粒大小),少数患儿会伴有咳嗽、口区吐,个别患儿可能发生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和肺炎等并发症,严重者导致死亡.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很多,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为常见.手足口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发病较为少见.

    作者:曹建荣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纤维支气管镜下微波、局部注药治疗支气管结核33例疗效观察

    支气管结核又称支气管内膜结核(endobronchial tuber-culosis,EBTB),是指发生在气管、支气管黏膜和黏膜下层的结核病.可发生于活动性肺结核,也可发生于肺内无明显结核病灶者,活动性肺结核中大约10%~40%伴有EBTB,而Lee等 [1]报道2 951例行常规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检查,121例(4.1%)为EBTB,可见临床并非少见.由于受累的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干酪坏死、溃疡形成、肉芽增殖及瘢痕收缩等常导致支气管狭窄或阻塞.单纯全身抗结核治疗效果多不好,大部分仍可能形成支气管狭窄、闭塞 [2],我们采用在化疗基础上加用纤支镜下微波、局部注药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秦志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24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纳洛酮联合氨荼碱在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中的应用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48例生后发生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早产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4例.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联合氨茶碱交替使用,对照组则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氨茶碱常规应用.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为79.16%(19/24)和95.83%(23/24),对照组分别为41.67%(10/24)和66.67%(16/24).二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显著优于常规单独应用氨荼碱治疗.

    作者:贾金荣;黄秀丽;李俭庆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54例煤工尘肺块状纤维化的X线胸片表现

    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煤矿井下粉尘引起的尘肺为煤工尘肺.本文通过对54例煤工尘肺块状纤维化X线胸片表现的观察分析,旨在了解其面积大小、分布特点及与肺结核的关系.

    作者:田占鹏;蔡淑琪;曹香府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主动脉夹层6例误诊分析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我国年自然发病率约1/10万 [1].随着代谢性疾病的逐步增多及现代检查手段的进步,该病有增多的趋势 [2].AD是指主动脉内的循环血液通过内膜破裂口进入主动脉中层形成血肿,是一种极为严重的大动脉疾病.发生在2周以内为急性夹层.未经治疗的急性夹层预后很差,50%的患者于48h内死亡 [2],70%于1周内死亡.所以对急性AD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成为影响患者预后的根本因素,而且临床表现多样,极易误诊.我院2004年1月-2008年1月共收住急性AD患者18例,其中6例误诊.现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樊恩雷;刘晓燕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后神经组织蛋白S-100B的影响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急性脑血管病,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均非常高,至今仍无特别有效的方法.临床试验证明.针对降低颅内压的手术清除血肿疗法(微创清除术),并不能显著改善预后.脑缺血再灌注损害、脑水肿是脑出血后神经元受第二次打击的中心环节,也是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的主要标志 [1].依达拉奉是一种强效的羟自由基清除剂,可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神经组织蛋白S-100B.减轻脑内花生四烯酸引起的脑水肿,改善脑缺血.延长缺血神经元的生存能力.为此,我院应用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继发性脑损伤进行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贾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皮内注射治疗疱疹后神经痛52例分析

    我科2003年8月-2008年12月采用皮内注药的方法治疗疱疹后神经痛(PHN)52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楞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手术治疗的护理

    下肢静脉曲张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据报道,我国有下肢静脉曲张患者8 000多万,占血管疾病的90%以上.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解决了患者的困扰.2004-2008年,我院治疗下肢静脉曲张60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高宏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研究(附62例报告)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舒降之)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2例高脂血症患者给予口服辛伐他汀20mg/d,治疗8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结果 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后血脂降低效果明显.服药期间部分患者出现消化道反应及一过性ALT、AST增高等不良反应.结论 辛伐他汀调脂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黄长连;宫运刚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四肢骨折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方法的效果

    对骨折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可减少并发症及肢残率,尽快恢复肢体功能.现将我们对四肢骨折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菅风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

    髋关节置换术或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用人造髋关节置换所有或部分髋关节以重建关节运动功能的一种修复手术.其创伤小、术后活动度好、能保留较多股骨侧骨量,主要的适宜人群就是青年及高活动度的髋关节炎患者.我院于2006年开始分析研究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并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文霞;李桂香;方桂芝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河北省社区卫生服务现状及对策

    社区卫生服务(Community Health sevices,CHS)是以社区为基础,以社区人群的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综合、经济、方便、可及的基层卫生服务.我们针对河北省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作者:李玉英;陶四海;王明慧;陆广春;崔健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血小板功能相关因子在颈动脉狭窄模型中的动态改变

    脑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的主要病理基础,其发生与遗传因素和生活方式影响的诸多危险因素密切相关.近年来虽在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研究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但确切机制仍未完全阐明.由于人体研究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所以建立动物模型成为研究的主要途径.然而,国内外大部分是通过手术方式建立颈动脉狭窄模型.

    作者:史志保;董万利;高登元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