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丽芬
1 病历报告患者,男,23岁,采煤工人,主因双侧鼻阻塞6年,加重1个月余,于2007年9月7日入院.6年前因鼻塞曾在当地卫生所诊断为肥厚性鼻炎,行双侧下鼻甲微波治疗后,症状减轻.后无诱因渐进加重,以左侧鼻塞为重,未治疗,近1个月加重明显,伴嗅觉减退,无头痛及脓涕,为了明确诊断来诊.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心肺腹未见异常.
作者:王爱萍;刘克杰;徐爱民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是近年来超声心动图领域中新技术.随着计算机速度的提高.使超声心动图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只能是提供心脏的断面图像;重建三维超声心动图,可以直观显示心脏的立体结构和功能,作出较准确的定量分析,但采图及重建时太长;RT-3DE具有实时采集和同步显示立体图像等优点,耗时少,准确性高.
作者:温彬;高竞生;刘雪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虽然其根本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失调,黏附分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过度表达,滑膜成纤维细胞的大量增生等都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尽管目前用于关节炎治疗的药物较多,但传统的药物疗效不显著且不良反应大,新近发展的生物制剂虽取得一定疗效但价格昂贵.因此需要选出一种更为安全有效且价格低廉的药物.
作者:姜琳娜;杨林 刊期: 2009年第12期
64层CT作为当前临床应用的前沿产品,扫描速度快、图像清晰、安全可靠、无创.可以清晰确切地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左、右冠状动脉主要分支,显示血管壁有无钙化;在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测定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标准性上超过了电子束CT(EBCT),并在冠状动脉搭桥、支架的形态学及功能分析方面有非凡的优越性.
作者:刘亮;姚惠芳;孙宝谦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经股动脉穿刺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D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临床诊断、治疗.其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常用人工压迫(manual compression,MC)方法止血.压迫时间长.术后需长时间卧床.且较易出现迷走反射、患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作者:王增帅;金刚;吴国霞;谢瑞;陈杰;闫旭龙 刊期: 2009年第12期
食物不耐受是由于机体不能充分地消化吸收食物大分子并由此引发的抵抗性反应.产生特异性IgG,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症状.如腹胀、腹痛、腹泻、荨麻疹、皮疹、焦虑、抑郁、暴躁易怒、易疲劳、哮喘等.由于食物不耐受导致的症状比较隐蔽,不像IgE介导的速发型超敏反应,所以通常较难意识到它的存在.
作者:任艳玲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在肿瘤血液科由于治疗需要,须经外周静脉输入化疗药物,这些化疗药物可引起血管内膜化学炎症反应,表现为沿静脉走向出现红、肿、热、痛,或伴随静脉近端呈红色条索样改变,血管变硬,弹性差,给患者带来痛苦,同时增加静脉穿刺难度.
作者:魏贺爱 刊期: 2009年第12期
越来越多的证据发现高糖、氧化应激和糖尿病并发症之间密切相关.Brownlee提出的糖尿病并发症的统一机制学说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统一机制学说的核心是高糖引起线粒体中超氧阴离子O生成过多,导致组织细胞中发生氧化应激.终导致了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了解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氧化应激的损伤机制,为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任艳;郭晖 刊期: 2009年第12期
随着医药工业水平的发展,人们对疾病的治疗越来越青睐使用天然产物.我们用藻朊凝胶作为药用辅料治疗慢性宫颈炎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藻朊凝胶是存在海藻内天然多糖类化合物.其以生物相容性较好、毒性低,在长期的食品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今在医学领域也展现出很高的应用前景,成为药物研究的又一热点.
作者:黄朝霞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大鼠大血管组织蛋白酶S(Cat S)和核转录因子KB(NF-κB)的变化.方法 25只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1周,4周,8周,12周).采用腹腔注射链脲霉素(STZ)方法 复制大鼠糖尿病模型,HE染色观察主动脉管壁形态学变化,分别采用Western-blotting和RT-PCR方法检测大血管Cat S、NF-κB蛋白和mRNA的变化.结果 建模后8周可见管壁结构的变化.造模后4用,Cat S蛋白和mRNA开始增加,8周达到高峰.NF-κB蛋白和nRNA在造模后1周开始增加,4周后达到表达高峰.结论 Cat S和NF-κB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杨晓奇;卜利;李霞;修国全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laropathy,DN)是糖尿病(DM)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在西方(美国)是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nse,ESRD)的主要原因,约占38%,我国由DN造成的ESRD亦逐年上升.我们对32例2型糖尿病DN患者在饮食、血糖及血压控制基础上应用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索钙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有效延缓DN的进展.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日升;崔颖;刘瑞霞;王科先 刊期: 2009年第12期
近年来,复发性流产、死胎的发病率有所升高.2003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应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反复妊娠丢失患者42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郎彦;卢娟娟;韩爱玲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泌尿道感染是常见的医院感染,为进一步了解我院脑卒中患者泌尿道感染的发生情况,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现将我院收治的住院脑卒中患者发生泌尿道感染96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晓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食管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以反流性食管炎较为多见,药物性食管炎常被忽视.某些药物本身、服药方法不当、食管狭窄或运动功能障碍等原因均可导致药物在食管黏膜上停留时间过长,引起食管黏膜损伤.现将我院2000年1月-2009年1月临床诊治药物性食管炎52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白凤林;陈普群 刊期: 2009年第12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因其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已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急性胆囊炎是外科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起病急,症状重,局部病理改变复杂,易导致胆囊三角区的解剖结构异常,曾被认为是LC的禁忌证.
作者:乔山;李君梅;赵介国 刊期: 2009年第12期
1 病历报告患者,男,7岁,于2008年3月14日入院,体重24kg,ASA I级,既往无麻醉史,无癫痫病史.经术前常规准备后拟在氯胺酮麻醉下行颏下肿物切除术.进入手术室后患儿比较合作,无哭闹挣扎,常规监测无创血压(BP)、心电图(ECG)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
作者:李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1 病历报告患者,男,25岁,主因双眼刺痛、流泪半年,眼睑不能闭合3个月,加重伴吞咽困难7d于2009年4月23日入院.患者入院半年前出现双眼刺痛、畏光,先后于多家医院眼科就诊,给予各类眼药水外用,症状缓解不明显,渐出现突眼、眼睑闭合不能,伴消瘦、多食、易饥.
作者:贾宁;钟成福;赵鹏台;张春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围术期是指患者从进入外科病房到痊愈出院这段时间,根据时期不同,可分三个阶段:手术前期,手术中期,手术后期.
作者:张远;刘新锐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唐山矿区人群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情况.方法 采用普查的方法 ,调查唐山矿区二矿业公司8 535例在职及离退体员工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情况.结果 总体血尿酸水平为(311.16±90.37)μmol/L,男性(323.81±90.24)μmol/L,女性(264.89±74.31)μmol/L;高尿酸血症总体患病率为11.51%,男性11.96%,女性9.83%,标化患病率分别为6.77%、7.08%、5.81%.痛风患病率为1.21%,男性1.39%.女性0.66%,标化患病率分刺为0.94%、1.20%、0.21%.结论 本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率与国内其他地区的调查结果 相近,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率呈升高趋势.
作者:贾育红;崔刘福;杨文浩;舒荣;宋海澄;韩依轩;陆艳萍;于萍;王建;王洁蕊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代谢综合征患者表现为体重增加、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异常、高血压和脂代谢异常等,可使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患病风险明显增高.代谢综合征在人群中的患病率较高,中国城市20岁以上人群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达14%~16%,上海市普通人群患病率为17.14%.
作者:张立奎 刊期: 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