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英;何静春
肿瘤细胞的浸润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标志性生物学行为,也是肿瘤难以攻克的大障碍.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是一种能降解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中多糖的酶,在肿瘤浸润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HPA通过降解ECM中的硫酸乙酰肝素多聚糖蛋白和释放其结合的生长因子如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factors,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VEGF)和各种酶等加速肿瘤浸润和新生血管形成这二个肿瘤发展的关键环节,从而促进肿瘤的浸润和转移.现就HPA在头颈部鳞癌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云程;吴立连;王显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免疫预防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基本国策之一,为我国的传染病消灭与控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免疫预防又称预防接种,它作为疾病预防的主要手段之一,是保护儿童健康,减少、预防和控制传染病,降低儿童发病率及病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开展健康教育,让广大群众都能掌握预防接种知识,自觉主动地配合接种门诊工作人员做好儿童的免疫规划工作,我社区预防接种门诊自2000年4月始,重视将健康教育工作贯穿于预防接种工作之中,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类凤娟;宋丙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百草枯(Paraquat,PQ)又名对草快,其20%的溶液又名克无踪,化学名为1,1′-二甲基-4,4′-联吡啶.分子式C12H1N2C12,无色,吸湿性晶体,熔点约300℃(分解),蒸气压0.1mPa,密度1.24~1.26(20℃),几乎不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中性和酸性介质中稳定,在碱性介质中迅速水解,在水溶液、紫外光照射下发生光分解.为高效有机杂环类接触性除草剂及脱叶剂,是目前使用广泛的除草剂之一[1],它合成于19世纪,1962年开始作为农药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农业,因其对环境几乎无污染,很快在全世界推广使用.1964年爱尔兰发生了第一例PQ引起的中毒事件,随后世界各地相继报道PQ中毒事件,并有大量患者死亡.由于PQ在广大农村应用普遍,自服及误服中毒常有发生[2].现就目前百草枯中毒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冯红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外分泌性出汗是人体体温调节的基本方式.如果机体内温度超过下丘脑正常体温调定点,就会出现交感神经反应性全身出汗、血管舒张及呼吸过度,热量通过体表蒸发丢失.使机体中心温度恢复到正常水平,从而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1].出汗神经调节通路起源于下丘脑视前区,经由脑干侧索内侧区下行至脊髓内侧柱神经节前神经元突触.胆碱能交感神经纤维能够支配调节体表200~400万个外分泌性汗腺.这些汗腺以手掌及脚掌为密集(600~700个/cm2),而身体背部为稀疏(64个/cm2).面部和眼睑汗腺由T1~4>脚脊髓交感神经支配,上肢皮肤汗腺由T<,2~8>胸脊髓交感神经支配,躯干皮肤汗腺由T4~12胸脊髓交感神经支配.而下肢皮肤汗腺由T10~L2胸、腰脊髓交感神经支配[2].
作者:郝孟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我院烧伤科三病区在2007年收治10例重度、特重度烧伤患者,均治疗成功,现将成功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张志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并不少见,约占术后肠梗阻的20%[1,属于手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范畴,它不是一独立类型.但由于其病理生理上具有一定特殊性,如认识不足,处理不当,将会引发肠瘘、败血症、短肠综合征等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本文回顾性总结了自1996年以来我们收治的41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重点分析了2002年前、后二组的诊断和不同的治疗方法及效果.
作者:王铨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体内功能强的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成熟的DC是唯一能激活幼稚T淋巴细胞(naive T cell)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在诱导高效而特异的抗肿瘤细胞免疫中起关键作用[1].本文旨在探讨DC疫苗培养的上清液对杀伤靶细胞的杀伤机制,为后期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作者:陈晶;邬鹏宇;关晓海;王大力;马昌云;陈国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稽留流产是临床上较为难处理的一种流产类型,我科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通过临床效果观察,认为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终止妊娠方法.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敏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创伤性腹膜后血肿在腹部损伤中较为常见,若合并腹腔脏器损伤,则病情复杂,诊治困难.我院2000--2006年共收治该类患者32例,现将临床资料及诊治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绪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据2002年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成年人该病的发病率为18.8%,高血压病人口约为1.6亿,呈现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三高特点;而同时又存在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现状,与高血压病在我国的流行现状形成巨大反差[1].因此,作为在基层医院工作的医疗工作者,应该向患者和社区居民强调高血压危险因素的预防,告知降压达标的诸多益处,对患者进行系统的临床评估,制定科学的治疗策略,让患者及早接受诊疗,进而尽快降压达标,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保护靶器官.
作者:林春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幼儿颅骨凹陷骨折并不少见,以往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手术可有脑实质损伤、血肿形成的漏诊及颅内残留异物等情况发生.我们对1例幼儿颅骨凹陷骨折进行积木式嵌插法修补术,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温鼎东;刘艳鸣 刊期: 2008年第07期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脑卒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具有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除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外,为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早期的康复治疗是非常重要的[1,现将我院2004年2月-2007年2月收治的76例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前培育出很多小鼠模型用于研究被确定为骨量调控因子的Wnt信号分子.这些小鼠模型可以帮助确定作为重要调控子,具有软骨形成、分化成骨和破骨细胞形成作用的经典Wnt信号通路.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和动物活体内骨的Wnt信号作用有关的研究文献,综述了小鼠活体内骨的Wnt信号系统的作用机制.
作者:张辉;张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尘肺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职业病,我们自2006年11月引进大容量全肺灌洗术(Whole-Lung Lavage,WLL)治疗尘肺病,疗效确切,现将在全麻下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实施WLL对尘肺患者58例的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曹正新;王艳;朱秀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创伤性湿肺首先由Burford等于1945年观察尸体病变肺组织时,发现病变肺野有充血,问质水肿,或出血及实变,故命名为创伤性湿肺(traumetic wet lung).其后经Danicl等[1]在动物实验中以及梁、李二氏在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及尸检时,均证实胸部创伤可导致湿肺.湿肺的产生是肺创伤后病理变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其病理机制为胸部闭合性创伤后,广泛小支气管痉挛.支气管及肺泡粘膜的分泌物(如粘液、血液、浆液及浓性物质)骤然增多,造成末梢支气管及肺泡内分泌物潴留,加之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组织间水肿,即形成所谓创伤性湿肺.
作者:张瑞荣;程晓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早期干预早产儿效果.方法 早产儿60例,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二组均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出生后1用始、2月龄、3月龄应用神经节苷脂20mg/d,静注,10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并对二组6月龄、12月龄追踪发育情况,以盖塞尔量表评价.结果 干预组出生后6月龄、12月龄平均发育商均高于对照组.6月龄二组在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和社交行为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2月龄二组各能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叉(P均<0.05).结论 神经节苷脂静滴可以提高早产儿早期干预的效果.
作者:杨彩平;张艳荷 刊期: 2008年第07期
1病例报告例1,41岁,于1999年5月28日因停经10个月,臀位,剖宫产再孕在我院行二次剖宫产术,同时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
作者:曾引翠;温涌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婴幼儿肺炎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常常发生继发性腹泻,我科应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婴幼儿继发性腹泻患儿4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卫华;吴根喜 刊期: 2008年第07期
1病历报告患者,女,30岁,以第一胎妊娠8个月胃脘部疼痛4h为主诉于2006年4月12日10:00入院.患者平时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5年8月5日,孕期经过顺利,4h前无诱因开始出现胃脘部疼痛,恶心、呕吐2次,为水样物。
作者:高兵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我院2001-2006年共收治肱骨近端骨折患者26例,其中25例采用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建忠;邓传富;伍学明 刊期: 200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