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氟伐他汀对不同病变程度冠心病患者 C-反应蛋白和血脂的影响

杨来宝;吴润桂;李志雄;陈绍良

关键词:氟伐他汀, C-反应蛋白, 血脂, 冠状动脉疾病
摘要: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不同病变程度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血脂的影响.方法收集冠心病患者60例及健康对照组30例,测定治疗前和服用氟伐他汀8周后的血脂和CRP,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氟伐他汀对稳定型心绞痛(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CRP均有明显降低作用,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升高,治疗前后TC,LDL-C,HDL-C变化值均与CRP无关.结论他汀类药可能具有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的抑制炎性活动,以及稳定动脉粥样斑块的非调脂作用.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双胆囊管畸形1例

    1病历报告患者,女,50岁,2005年2月10日入院.患者约4年前出现右上腹痛,无寒战、发热、黄疸诊断为胆囊结石.患者曾多次门诊就诊,给予解痉,止痛,消炎后缓解.本次入院前无症状,B超示:胆囊炎,胆囊结石.胆总管直径0.6cm.临床诊断:胆囊结石,胆囊炎.入院后于2005年2月13日行胆囊切除手术.

    作者:袁挺;朱克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重度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抢救成功2例

    乌头碱是川乌、草乌、附子、一枝蒿、搜山虎、落地金钱等乌头类植物所含的有毒成分,常用来治疗关节痛、腰痛、外伤等,该类药物常因使用不当而致中毒.我院成功救治重度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2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洪喜;张新全;吕庆连;余国忠;武冠义;吴繁荣;白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四肢血管损伤35例救治分析

    四肢血管损伤是常见的骨损伤早期严重并发症,其中动脉损伤更为常见.随着血管吻合技术的普及,通过早期诊断、及时正确的治疗,大多可以挽救患者生命和保全肢体.1998-2004年我们对35例四肢动脉血管损伤患者进行救治,取得了良好效果.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贾玉龙;石运潮;吴瑞峰;于乐;罗立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急性药源性亚木僵状态1例

    1病历报告患者,男,53岁.言行异常22年,拒食、拒药、不语1d,于2005年6月14日入院.近半年单用氯氮平150mg/d维持治疗,因家人错给其服用同等剂量氯丙嗪后,次晨发现其睡倒地上,呼之不应,急送入院,患者双眼、双唇紧闭,不言不食,表情淡漠,小便失禁,四肢肌张力增高,但可自行翻身呈左侧卧位,生命体征平稳.急查血WBC 14.4×109/L,PLT 342×109/L,血生化A/G 1.0,AST 74.2U/L,BUN 2.3mmol/L,UA(血清尿酸测定)85.8μmol/L,CPK 352U/L.诊断:精神分裂症,急性药源性亚木僵状态.治疗予地西泮10mg,肌注,2次/d;10%GS 500ml+50%GS 60ml+ATP 40mg+CoA100U+RI(正规胰岛素)8U,静滴,1次/d;平衡液500ml,静滴,1次/d;5%GNS 500ml+VitC 3.0g+VitB6 0.3g+门冬氨酸钾镁30ml,静滴,1次/d;0.9%NS 250ml+胞磷胆碱0.75g+曲克芦丁0.4g,静滴,1次/d;并临时肌注海俄辛0.3mg.经12h治疗,其精神运动抑制症状缓解,1周后复查血象、生化示正常.

    作者:王洪;韦秀云;王琪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鼻腔神经鞘瘤1例

    1病历报告患者,男,12岁,因发现左侧鼻腔一肿块1个月余就诊,检查见左侧鼻腔前端于鼻中隔与鼻翼交界处有一约2.0cm×1.0cm大小肿块,无蒂,灰白色,柔软,触之无疼痛及出血,边缘清楚,无活动,诊为鼻腔囊肿.于2001年5月7日入院,并于5月8日在局麻下切开肿物表面粘膜,钝性将肿物完整分离,检查术区无肿物残留及出血,缝合切口.切开肿物,见肿物呈多个透明晶莹斑块排列,无液体存留.病理结果为神经鞘瘤.术后创面愈合好.于2001年5月20日出院.随访3年,无复发.

    作者:李海燕;曹黎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蛛网膜造瘘及颞肌填塞治疗慢性硬膜下积液36例分析

    慢性硬膜下积液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病因多样,主要有颅脑外伤、颅脑手术后并发症、脑膜炎、先天畸形、脱水药物应用不当等,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常规行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临床疗效差、治愈率较低,我院1995年5月-2004年5月对36例慢性硬膜下积液患者采取开颅全部或部分切除囊壁,外侧裂池蛛网膜造瘘及颞肌填塞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党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长期住院老年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易感因素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医院感染中一种常见的、重要的而又很难控制的病原菌.我们对近5年我院呼吸内科、老年病房、五官科、神经内科及颅脑外科等长期住院老年患者院内感染(主要指呼吸道感染)情况、PA感染的易感因素等方面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灿宏;戴抒红;王辉;庄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布地奈德吸入与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静滴佐治婴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的毛细支气管炎症,其主要表现为突然喘憋、有明显的毛细支气管阻塞现象,是儿科常见的急诊[1],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本文就吸入布地奈德与静滴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的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朱明;郑志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比索洛尔治疗糖尿病并发缺血性心肌病短期和长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治疗糖尿病并发缺血性心肌病的短期和长期疗效.方法选择84例2型糖尿病并发缺血性心肌病继发的收缩功能降低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成二组:一组(对照组)常规治疗(ACEI+利尿剂+地高辛);二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治疗,对比观察其短期和长期疗效.结果①短期疗效:观察组用药15d,与对照组相比,峰值大心率血压乘积(mmHg×心跳次数/min)(RPP)分别为(23 730±7 595)mmHg和(21 520±6835)mmHg×心跳次数/min(P<0.01),射血分数分别为(47±7)%和(41±9)%(P<0.001).②长期疗效:治疗18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射血分数(45±8)%明显高于对照组(36±8)%(P<0.001).观察组有22例NYHA心功能分级降低1级,5例降低2级,而对照组8例NYHA心功能分级降低1级.③二组治疗前,治疗15d及18个月后血糖、HbA1c及总胆回醇、甘油三酯、HDL-胆固醇和LDL-胆固醇均无显著变化.结论糖尿病并发缺血性心肌病后收缩功能障碍性心脏病的患者用比索洛尔治疗可以持久性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和左心室功能,且不影响脂质和血糖代谢,比索洛尔可作为糖尿病并发缺血性心肌病的长期理想用药.

    作者:崔英;李志红;李亚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氟伐他汀对不同病变程度冠心病患者 C-反应蛋白和血脂的影响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不同病变程度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血脂的影响.方法收集冠心病患者60例及健康对照组30例,测定治疗前和服用氟伐他汀8周后的血脂和CRP,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氟伐他汀对稳定型心绞痛(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CRP均有明显降低作用,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升高,治疗前后TC,LDL-C,HDL-C变化值均与CRP无关.结论他汀类药可能具有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的抑制炎性活动,以及稳定动脉粥样斑块的非调脂作用.

    作者:杨来宝;吴润桂;李志雄;陈绍良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宫腔镜电切治疗慢性宫颈炎73例临床观察

    慢性宫颈炎是已婚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之一.目前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方法很多,但多不彻底,易复发,效果不理想.我们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各种慢性宫颈炎患者7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玲;窦春萍;慕玉霞;王聪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氨氯地平和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疗效观察

    我国>65岁人群中高血压病患者占2/3以上,其中7%~16%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即收缩压(SBP)≥140mmHg,舒张压(DBP)<90mmHg[1].收缩压与脉压(PP)的升高是ISH患者的主要特征,多项大规模有关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临床试验结果汇总分析表明,SBP每升高10mmHg,心血管疾病危险性增加0.93倍;PP每升高10mmHg,心血管疾病危险性增加1.19倍[2].本组通过对我科2004年2月-2005年2月所收治96例ISH患者的降压治疗,从收缩压与脉压二方面对比观察氨氯地平和贝那普利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倩;崔铁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的研究进展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HSP)又称家族性痉挛性截瘫,主要特征是缓慢进行性双下肢痉挛性无力.HSP的发病机制尚在探索中,其病理改变主要为脊髓中的双侧皮质脊髓束的轴索变性和脱髓鞘,以胸髓为重[1].

    作者:石磊;刘晓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斯奇康为主治疗变应性鼻炎8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斯奇康为主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方法1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给予肌肉注射斯奇康注射液治疗,每次注射1.0mg,隔日注射1次,18d为一个疗程,同时给予1%地塞米松麻黄素滴鼻剂滴鼻,口服阿司咪唑,治疗时间为一个疗程.对照组除不用斯奇康外,治疗方法与观察组相同.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4,P<0.05).结论斯奇康可以提高和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是一种经济、有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方法.

    作者:孟祥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外伤后癫癎误诊为癔病17例脑电图及临床分析

    我院1998年4月-2003年月12月收治17例误诊为癔病的外伤后癫癎患者,误诊时间为6个月~2年,期间按癔病治疗无效.

    作者:张珉;黄清丰;吴熙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爆炸性眼外伤45眼临床分析

    目前眼外伤已成为眼科三大疾病(青光眼、白内障、眼外伤)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爆炸性眼外伤又是一种严重而复杂的眼外伤,它多为复合伤,除伤及双眼外,多并发有面、颈部、双手等暴露部位的损伤,其后果多为不同程度的伤残.我院2002-2005年收治的爆炸性眼外伤25例(45眼),现就其致伤机制、伤情及防治措施、临床治疗进行分析和讨论.

    作者:田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心脏舒张功能临床诊断指标的新进展

    心力衰竭(心衰)是心血管患者常见的住院原因之一,常表现为心脏扩大和收缩功能减低,但是大约有一半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收缩功能正常或只有轻度的减低,但是具有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射血分数正常,称之为舒张功能心力衰竭(diastolic heartfailure,DHF).心脏的任何一部分或全部结构改变引起的舒张期充盈压力增加均可引起心脏舒张功能不全,并且心脏舒张功能不全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1],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2].由于DHF的病理生理很复杂,尽管诊断DHF金标准是左心导管测量静息和活动时的压力-容积曲线,但对大多数患者来说是不可行的.因此临床工作中多采用间接标准来诊断舒张功能不全,如采用心电图、X线胸片、多普勒心脏超声、心室造影、脑利钠肽检查等并结合患者症状来诊断,并没有一个统一的临床标准评价[3].本文就临床诊断方法的新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刘铁楠;李海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氟康唑致腰区疼痛3例

    氟康唑系三氮唑第三代抗真菌药物,其特点为抗菌谱广,疗效好,不良反应小,是目前治疗系统性真菌病临床效果较好的药物之一.2003年4月-2004年4月我们发现3例患者应用氟康唑后,出现腰区疼痛为表现的罕见的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雅岩;张洪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挤压伤末节断指治疗7例分析

    挤压伤断指是由于手指被挤压后所致的离断伤,是损伤性质为严重的断指之一.由于组织损伤、血管碾挫严重而无法吻合,临床上常将其列为再植禁忌证.2001年8月-2004年4月我们对7例7指挤压伤末节断指原位缝合+放血疗法治疗,全部成活,现报告如下.

    作者:卜雁翔;许宝涛;苗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婴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

    1病历报告患儿,女,8个月,主诉腹泻3d,伴精神不振1d,于2004年4月20日入院,患儿入院前3d开始腹泻,大便稀,5~6次/d.入院前1d开始精神不振,多睡,哺乳差,恶心,呕吐胃内容物2次,非喷射性,伴口渴,无发热,病后尿量不少.患儿系孕足月,第一胎第一产,自然分娩,生后无窒息,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按时预防接种,目前发育情况同正常同龄儿水平,否认有家族性慢性疾病史.查体:T 37.4℃,P 150次/min,R 40次/min,体重10kg.

    作者:张立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