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灿宏;戴抒红;王辉;庄志
慢性心力衰竭在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1.5%~2.0%,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生率高达6.0%~10%,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心力衰竭5年病死率高达50%以上[1].我们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辛伐他汀进行的临床观察发现,长期应用辛伐他汀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较不用辛伐他汀者的预后有所改善.
作者:李靖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病因探讨,继发性病例逐年增多,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已日益引起重视.现将我院2000年4月-2004年4月收治的SLE并发的ITP14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艳;田红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评价脑电图、脑电地形图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诊断、病情评估、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应用伟思公司VEEG型脑电图/脑电地形图分析仪进行脑电图描记,并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分析.结果轻度HIE中脑电图(EEG)异常率为22.2%,脑电地形图(BEAM)异常率为33.3%,中度HIE中EEG与BEAM异常率均为95.6%,重度HIE中EEG与BEAM的异常率均为100%.EEG异常率和BEAM异常率与HIE病情变化相一致.结论EEG与BEAM对HIE的诊断、病情评估、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
作者:王旭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前眼外伤已成为眼科三大疾病(青光眼、白内障、眼外伤)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爆炸性眼外伤又是一种严重而复杂的眼外伤,它多为复合伤,除伤及双眼外,多并发有面、颈部、双手等暴露部位的损伤,其后果多为不同程度的伤残.我院2002-2005年收治的爆炸性眼外伤25例(45眼),现就其致伤机制、伤情及防治措施、临床治疗进行分析和讨论.
作者:田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治疗糖尿病并发缺血性心肌病的短期和长期疗效.方法选择84例2型糖尿病并发缺血性心肌病继发的收缩功能降低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成二组:一组(对照组)常规治疗(ACEI+利尿剂+地高辛);二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治疗,对比观察其短期和长期疗效.结果①短期疗效:观察组用药15d,与对照组相比,峰值大心率血压乘积(mmHg×心跳次数/min)(RPP)分别为(23 730±7 595)mmHg和(21 520±6835)mmHg×心跳次数/min(P<0.01),射血分数分别为(47±7)%和(41±9)%(P<0.001).②长期疗效:治疗18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射血分数(45±8)%明显高于对照组(36±8)%(P<0.001).观察组有22例NYHA心功能分级降低1级,5例降低2级,而对照组8例NYHA心功能分级降低1级.③二组治疗前,治疗15d及18个月后血糖、HbA1c及总胆回醇、甘油三酯、HDL-胆固醇和LDL-胆固醇均无显著变化.结论糖尿病并发缺血性心肌病后收缩功能障碍性心脏病的患者用比索洛尔治疗可以持久性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和左心室功能,且不影响脂质和血糖代谢,比索洛尔可作为糖尿病并发缺血性心肌病的长期理想用药.
作者:崔英;李志红;李亚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1病历报告患儿,女,8个月,主诉腹泻3d,伴精神不振1d,于2004年4月20日入院,患儿入院前3d开始腹泻,大便稀,5~6次/d.入院前1d开始精神不振,多睡,哺乳差,恶心,呕吐胃内容物2次,非喷射性,伴口渴,无发热,病后尿量不少.患儿系孕足月,第一胎第一产,自然分娩,生后无窒息,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按时预防接种,目前发育情况同正常同龄儿水平,否认有家族性慢性疾病史.查体:T 37.4℃,P 150次/min,R 40次/min,体重10kg.
作者:张立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1病历报告患者,男,53岁.言行异常22年,拒食、拒药、不语1d,于2005年6月14日入院.近半年单用氯氮平150mg/d维持治疗,因家人错给其服用同等剂量氯丙嗪后,次晨发现其睡倒地上,呼之不应,急送入院,患者双眼、双唇紧闭,不言不食,表情淡漠,小便失禁,四肢肌张力增高,但可自行翻身呈左侧卧位,生命体征平稳.急查血WBC 14.4×109/L,PLT 342×109/L,血生化A/G 1.0,AST 74.2U/L,BUN 2.3mmol/L,UA(血清尿酸测定)85.8μmol/L,CPK 352U/L.诊断:精神分裂症,急性药源性亚木僵状态.治疗予地西泮10mg,肌注,2次/d;10%GS 500ml+50%GS 60ml+ATP 40mg+CoA100U+RI(正规胰岛素)8U,静滴,1次/d;平衡液500ml,静滴,1次/d;5%GNS 500ml+VitC 3.0g+VitB6 0.3g+门冬氨酸钾镁30ml,静滴,1次/d;0.9%NS 250ml+胞磷胆碱0.75g+曲克芦丁0.4g,静滴,1次/d;并临时肌注海俄辛0.3mg.经12h治疗,其精神运动抑制症状缓解,1周后复查血象、生化示正常.
作者:王洪;韦秀云;王琪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医院感染中一种常见的、重要的而又很难控制的病原菌.我们对近5年我院呼吸内科、老年病房、五官科、神经内科及颅脑外科等长期住院老年患者院内感染(主要指呼吸道感染)情况、PA感染的易感因素等方面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灿宏;戴抒红;王辉;庄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检测P-gp,LRP,MRP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6例术前未做化疗的肺腺癌组织中P-gp、LRP、MRP的表达水平.结果肺腺癌组织中P-gp、LRP、MRP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8.26%,89.13%,43.48%,均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P<0.005).三种耐药基因相关蛋白在肺腺癌中可协同表达,二种耐药基因蛋白及二种以上程度耐药表达率为89.13%.P-gp、LRP、MRP的表达与年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密切相关性(P>0.05).结论肺腺癌对转运蛋白类耐药基因有较强的耐药性,检测P-gp、LRP、MRP的协同表达对于指导临床化疗方案的实施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维娜;郭文君;李颖;郝长城;周风华;宋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1病历报告患者,男,12岁,因发现左侧鼻腔一肿块1个月余就诊,检查见左侧鼻腔前端于鼻中隔与鼻翼交界处有一约2.0cm×1.0cm大小肿块,无蒂,灰白色,柔软,触之无疼痛及出血,边缘清楚,无活动,诊为鼻腔囊肿.于2001年5月7日入院,并于5月8日在局麻下切开肿物表面粘膜,钝性将肿物完整分离,检查术区无肿物残留及出血,缝合切口.切开肿物,见肿物呈多个透明晶莹斑块排列,无液体存留.病理结果为神经鞘瘤.术后创面愈合好.于2001年5月20日出院.随访3年,无复发.
作者:李海燕;曹黎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1目的探讨矽肺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特点.2方法 收集我院1997年7月-2005年8月就诊的80例矽肺患者有关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3结果3.1接触粉尘时间(尘龄)4~(年)5例(6.25%);10~(年)37例(46.25%);20~32(年)38例(47.50%).脱离粉尘作业后确诊矽肺43例,占53.75%.其中3~(年)20例(46.51%),10~(年)20例(46.51%),31~(年)3例(6.98%).
作者:李爱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的毛细支气管炎症,其主要表现为突然喘憋、有明显的毛细支气管阻塞现象,是儿科常见的急诊[1],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本文就吸入布地奈德与静滴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的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朱明;郑志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不同病变程度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血脂的影响.方法收集冠心病患者60例及健康对照组30例,测定治疗前和服用氟伐他汀8周后的血脂和CRP,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氟伐他汀对稳定型心绞痛(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CRP均有明显降低作用,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升高,治疗前后TC,LDL-C,HDL-C变化值均与CRP无关.结论他汀类药可能具有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的抑制炎性活动,以及稳定动脉粥样斑块的非调脂作用.
作者:杨来宝;吴润桂;李志雄;陈绍良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氟康唑系三氮唑第三代抗真菌药物,其特点为抗菌谱广,疗效好,不良反应小,是目前治疗系统性真菌病临床效果较好的药物之一.2003年4月-2004年4月我们发现3例患者应用氟康唑后,出现腰区疼痛为表现的罕见的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雅岩;张洪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2003年6月-2004年6月我们应用切断阴茎悬韧带结合聚四氟乙烯(PTFE,美国Gore公司)材料的方法治疗阴茎短小11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东旭;杨智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国>65岁人群中高血压病患者占2/3以上,其中7%~16%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即收缩压(SBP)≥140mmHg,舒张压(DBP)<90mmHg[1].收缩压与脉压(PP)的升高是ISH患者的主要特征,多项大规模有关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临床试验结果汇总分析表明,SBP每升高10mmHg,心血管疾病危险性增加0.93倍;PP每升高10mmHg,心血管疾病危险性增加1.19倍[2].本组通过对我科2004年2月-2005年2月所收治96例ISH患者的降压治疗,从收缩压与脉压二方面对比观察氨氯地平和贝那普利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倩;崔铁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院2001年3月-2005年3月,开展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术共122例,现将临床效果及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武维恒;刁军;甘军民;祁春梅;蔡文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乌头碱是川乌、草乌、附子、一枝蒿、搜山虎、落地金钱等乌头类植物所含的有毒成分,常用来治疗关节痛、腰痛、外伤等,该类药物常因使用不当而致中毒.我院成功救治重度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2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洪喜;张新全;吕庆连;余国忠;武冠义;吴繁荣;白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慢性宫颈炎是已婚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之一.目前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方法很多,但多不彻底,易复发,效果不理想.我们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各种慢性宫颈炎患者7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玲;窦春萍;慕玉霞;王聪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喉癌是常见的喉部恶性肿瘤,主要以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咳嗽、吞咽困难为主要症状.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其比例为7~10:1,因手术损伤较大,使患者失语,导致语言沟通障碍,所以术后护理对此病的愈后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殷春莲;宋晶;王月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