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焱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CSDH)是神经外科常见病,约占颅内血肿的10%,硬膜下血肿的25%[1].钻孔引流术是目前普遍认可的治疗方法,但仍有3%~37%的复发率[2],且可出现气颅、颅内再出血、颅内感染、低颅压等并发症.我院2000年4月-2003年4月应用YL-1型粉碎穿刺针治疗硬膜下血肿25例,与同期采用骨瓣开颅及小切口钻孔引流所治疗的25例相比,具有创伤微小,手术用时少,无并发症,患者无痛苦,住院费用低等优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齐宏光;张锋;刘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近年来,随着人工关节材料的改进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人工关节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髋关节、膝关节等全身大关节严重疾患的治疗,但因人工肘关节研制和应用在国内起步较晚,临床应用尚不多见.2001-2003年我院采用人工全肘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肘关节疾病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德强;肖风顺;曹元银;王大明;王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我们1990年8月-2002年6月收治胃癌穿孔8例,经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程守服;白卫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充足的高质量的睡眠是机体康复的保证之一,脊柱脊髓损伤术后患者常常被睡眠异常所困扰.整日卧床的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机体免疫多低下,若睡眠质量差,极易并发呼吸道感染,严重影响机体的修复和运动功能康复的速度.为提高脊柱脊髓损伤术后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对我科脊柱脊髓损伤术后患者睡眠异常情况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艳红;严晓云;鲁秀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采用不同方法的超声乳化术提高人工晶体植入疗效.方法对1~2级核采用弹性乳化术,对3级以上核采用拦截劈核法进行核乳化.结果本组术后1周随访时术眼视力≥0.5者占71.33%.其术眼视力≥1.0者42.33%.术后散光为(1.75±0.75)D;术后3个月随访时,术眼视力≥0.5者90.33%,其中术眼视力≥1.0者64.33%.术后散光为(1.00±0.50)D.结论超声乳化术操作合理,并发症少,疗效明显提高.其特点是:切口小,愈合快,无须缝线缝合,手术时间短,术后散光小,视力恢复良好且稳定,适合于多种类型的白内障选用.
作者:王炜;王琳菁;周玉成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评价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APACHEⅢ)评分、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评分(MES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NIHSS)四种评分对脑卒中患者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对658例脑卒中患者在入院24h内分别进行APACHEⅡ、APACHEⅢ、MESSS和NIHSS评分,以ROC曲线下面积大小衡量各评分系统预测患者预后的能力,比较四种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结果 APACHEⅡ、APACHEⅢ、MESSS和NIHSS的R0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5、0.848、0.802和0.806.结论APACHEⅡ、APACHEⅢ、MESSS和NIHSS四种评分对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均有较好的预测效果,根据真实性依次推荐在临床上使用的评分为APACHEⅡ、NIHSS、APACHEⅢ和MESSS,但应优先使用APACHEⅡ评分.
作者:王大力;赵晓晶;常莉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a)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和ELISA法对20例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前、术中1h、术后24,72,120h分别进行hs-CRP和TNF-a含量测定.结果术后24h hs-CRP含量急剧升高,72h达到高峰,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0h后迅速下降回落.TNF-a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术后hs-CRP含量变化有利于创伤预后判断.
作者:袁宝军;张淑青;邹吉敏;王冬梅;张会芬 刊期: 2005年第03期
1 病历报告患者,男,71岁,1991年经京煤集团尘肺诊断组定为煤工尘肺Ⅱ期并发结核.2003年11月1日主诉头痛,由枕后向前额蔓延,阵发性加重,夜间更甚,时有恶心,无喷射性呕吐,咳嗽轻.查体:体温36.5℃,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2/82.5mmHg,神志清,精神差,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颈软,无强直,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心腹(-),双下肢无水肿,四肢活动自如,肱二、三头肌腱反射存在.巴氏征未引出.
作者:郑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甲状腺激素包括3,3',5'-三碘甲腺原氨酸(T3)、3,5,3',5'-四碘甲腺原氨酸(T4),其中真正行使甲状腺激素功能的是T3,T4则是作为T3的前体和/或储备形式.血液中绝大多数T3是由T4经外周脱碘酶(Deiodinase)的作用转化而来.甲状腺激素的调控,主要涉及到4个方面.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PTa),即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垂体前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以及甲状腺合成分泌T4、T3.三者之间的相互调控;②垂体和外周脱碘酶对T4、T3的调控;③甲状腺自身以及碘的补充对甲状腺激素的自动调控;④TSH受体的兴奋或抑制对T4、T3的调控.本文就脱碘酶对T4、T3的调控及影响其酶活性的因素做文献回顾,综述如下.
作者:蔡振伟;沈永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随着脑出血患者的增多及CT等影像学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通过CT定位颅内血肿穿刺抽吸和/或引流术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为脑出血的治疗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我科1998-2004年7月应用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327例,对其中64例病情较危重、出血部位和出血量相近的病例进行二种治疗方法的比较、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何芳;王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我院1998年1月-2002年12月应用甘草酸二铵和利巴韦林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220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于新芳;孙启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北京降压0号(Compoud Hypotensive tablets)是由多种药物组成的复方制剂,广泛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我们用24h动态血压监测技术,观察北京降压0号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庆忠;耿丽君;王淑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锰为机体代谢必须的微量元素,估计成人每天适宜摄取量为2~3mg,但长期过量摄入锰,则对机体各个系统产生危害[1].因此,测定人体生物样品中锰的含量极为重要.我们于2004年4月对58例焊接工人进行了尿锰浓度检测分析,并对作业环境空气中锰浓度(MnO2/m3)进行了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康吉仓;马永恒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近年来,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大血管病变特别是下肢动脉病变是2型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因素之一.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是指糖尿病基础上发生的动脉硬化,造成下肢远端组织缺血坏死等改变.有资料[1]表明: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硬化的几率较非糖尿病患者人群约高11倍,且预后差.2型糖尿病引起大血管病变的机制尚未明确.我院2002年1-7月对62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ET)水平及其他相关指标进行检测,比较并分析其相关性,探讨其与下肢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作者:周尊海;李长贤;李荣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铅是环境中重要的有毒污染物,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尤其是儿童健康的危害已引起世界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
作者:周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近年来我科对恒牙()初期患者一侧后牙反()的矫治方法加以改进,并施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马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中医热结旁流,属西医干粪滞留肠内伴有腹泻的范围.中医理论认为便秘和腹泻有寒、热、虚、实之分.西医则分为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霉菌性、食物中毒性、化学性、药源性、变态反应性、全身性疾病等,消化系统本身的疾病都可以引起便秘和急、慢性腹泻.我们在临床上治疗1例热结旁流患者,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凤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硫脲类药物为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主要药物,白/粒细胞减少是治疗中常出现的毒性反应之一.我们收集1998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甲亢使用硫脲类素药物后出现白细胞减少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胡华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1 病例报告例1,女,34岁,农民,因双下肢无力2年,腰痛、恶心2个月于2001年2月13日入院.1999年1月出现双下肢无力,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给予静滴免疫球蛋白、甲泼尼龙治疗10d,症状好转出院.2个月前患者出现腰痛、恶心、纳差,双下肢皮肤自入院前1个月逐渐变黑.入院时查体:双下肢皮肤晦暗,左上输尿管压痛点压痛,肝肋下2cm,剑突下3cm,脾未触及,双下肢远端肌力2级,双下肢痛觉过敏,双下肢肌肉萎缩,病理征未引出.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1.51×109/L,血沉:34mm/h,尿本周蛋白(+),脑脊液:蛋白定性(+),骨髓穿刺:浆细胞浸润占6%,肾功能:尿素氮23.28mmol/L,肌酐279.00μmol/L.腹部B超:肝肿大.X线胸片、血生化、血糖、心电图无异常.入院后诊断为POEMS征,应用地塞米松15mg/d,1周后改用泼尼松60mg,1次/d口服,1个月后轻微好转自动出院.
作者:朱国栋;闫磊;庄皎;赵颖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提高肺内型支气管囊肿诊断、鉴别诊断和外科治疗水平.方法分析我院近9年手术确诊的30例肺内型支气管囊肿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外院误诊18例(60%),门诊误诊12例(40%),术前误诊7例(23%).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治愈.术后并发症3例.随访6个月~6年所有病例无复发.结论手术能够明确诊断,避免误诊误治,是该病首选疗法.
作者:张朝东;高理锦;刘刚;徐先全;周胜年;徐宁;高锟;宣海洋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