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兰萍;李燕;柳琳琳
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40例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予常规抗感染、解痉、祛痰及持续低浓度吸氧,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外应用BiPAP呼吸机无创辅助通气,观察二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呼吸频率的变化,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pH、PaCO2、PaO2、R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二组pH、PaCO2、PaO2、R与治疗前比较及治疗后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iPAP呼吸机无创辅助通气是治疗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一种有效、简便、副作用少的手段.
作者:宋一波;陈智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1病历报告患者,男,36岁.2002年7月14日因右下腹疼痛伴恶心、腹胀、发热ld入院.查体:T 37.6℃,P 90次/min,R 18次/min,BP 110/70mmHg,心肺未见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肝、脾未触及,右下腹以麦氏点为中心明显压痛,轻度反跳痛、肌紧张,并可触及一5.0cm×6.0cm包块,质中等,边界不清,表面光滑,移动度尚可,触痛明显,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
作者:单连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组原因不明、具有免疫异常和多系统损害的疾病,其血液学改变较为多见,极易造成误诊.现对我院收治的16例SLE误诊为血液病患者的血液学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包殿芝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是目前治疗冠心病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其术后高达30%~50%的再狭窄率严重影响了其远期疗效,支架应用后也有20%~30%患者发生[1],使患者担负了昂贵的医疗费用.
作者:马燚;尚小明;闫华;王玉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国外资料[1]提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有预防偏头痛的作用,国内尚未见有这方面的报道.我们采取随机、安慰剂对照、交叉试验的方法研究ACEI预防偏头痛的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大勇;康洪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新生儿失血性休克是一种容易被误诊的疾病,它在围生期的病死率极高.因新生儿自身生理特点,其症状多不典型,反应差,易被临床医生所忽视,而延误佳治疗时机进入难治性休克,病死率达100%.故临床医生应充分了解此病的临床症状,抓住时机,及时诊断和治疗,来挽救患儿生命.
作者:李燕;魏秀清;秦雨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2004年4月我们对临沂市部分市直及部分县区中学生进行了全面的心理健康调查,旨在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教育工作者有目的地进行心理健康指导提供依据.
作者:孙岩;张美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随着社会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老龄人口日益增加,65岁以上老年人因肾功能不全需血液透析治疗维持生命的患者日渐增多,为了解老年人血液透析的病因、并发症、伴随疾病及转归特点,我们对2001年1月-2004年1月规律透析的42例老年血透患者共5 048次完整透析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施永仿;杨玉贵;闫华;施晓亮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由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猝死并不多见,且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我们在工作中检见1例猝死少年,较为罕见,报告如下.
作者:郑学斌;李树龙;孙爱国;王景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并发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经BiPAP通气治疗85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常规方法治疗85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二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及临床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血气指标及一般情况明显改善,对照组较前有改善,二组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无创通气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疗效满意,无明显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学信;肖妩;周洪恩;金发光;刘同刚;傅恩清;楚东岭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术之前使用曲美他嗪对术后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影响,探讨曲美他嗪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60例确诊为心绞痛并准备行PTCA的患者,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病例在入院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曲美他嗪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曲美他嗪20mg,3次/d,至少1周,随后进行PTCA及支架术.分别测定其术前、术后6,12,24,48h的血清cTn-I水平并对出院后发生的心脏事件进行随访.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二组治疗后6,12,24,48h的cTn-I均有显著增高(P<0.05或P<0.01);曲美他嗪组在治疗后各时段的cTn-I增高幅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或P<0.01);对照组30例患者中11例术后cTn-I升高,曲美他嗪组30例患者中4例术后cTn-I升高,二组cTn-I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6,P<0.05);随访发现发生的心脏事件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能够降低PTCA术后cTn-I水平,对PTCA术造成的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赖兆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我院2000-2004年采用胫后动脉岛状皮瓣逆行修复足部电烧伤14例,该方法简便实用,疗效较好,值得基层医院推广.报告如下.
作者:肖睿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我院1995-2003年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32例,其中8例病初曾被误诊,误诊率3.45%.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桂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具有传染性强、病死率高的特点,目前尚无有效预防和治疗措施,给SARS患者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影响.本文旨在探讨SARS患者的抑郁情绪与心理治疗的必要性.
作者:李占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结节性脂膜炎又称Weber-Christian综合征,也称复发性、发热性、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简称脂膜炎).是一种原发于脂肪层的急性或亚急性炎症,以反复发作的皮下结节或斑块,伴发热、肌肉关节疼痛及全身症状为特征,临床表现差别较大,误诊率高,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我们采用中医辩证施治,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博毅;刘桂荣;付春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杏仁复合体与丘脑的纤维联系,为杏仁核的机能研究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微量注射法对大鼠的皮质内侧核群进行立体定位注射,对杏仁复合体的投射纤维进行逆行束路追踪.结果杏仁复合体皮质内侧核群可接受来自丘脑的室旁核、带旁核、中间前内核、旁束核、下旁束核、正中央核、腹内侧复合体的基底核、腹侧基底复合体、内侧膝状体复合体的膝体上核、膝体内核和膝体主核等处的纤维投射.结论杏仁复合体与丘脑有广泛的纤维联系,这可能是杏仁复合体参与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行为功能调节的基础.
作者:田清友;赵宏伟;张子明;张作凤;张宇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在腹部外伤中,肝脏损伤占实质性脏器损伤的第二位,伤情凶险,病死率较高,我们收集1989年1月-2004年12月,经手术证实,资料完整的闭合性肝损伤106例,就其诊断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郎会斌;历金忠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加强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我们通过审查门诊和住院患者的处方,发现几种不合理用药现象,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涛;汪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2002年1月-2004年12月我们采用垫枕练功辅以中西药物综合治疗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21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韩德昌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疑似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X线检查时,有些病例可发现下腰椎椎管内有一与椎体后缘相连的一小骨块,再经CT扫描清晰显示邻近终板区域椎体后缘有一类圆形或多囊状骨质稀疏区,周边形成皮质硬化带,后方硬化骨质凸入椎管内,可压迫硬膜囊或神经根.彭宝淦,侯树勋等[1,2]认为本病为腰椎椎体后缘终板骨坏死症.1993年10月-2004年10月我院收治腰椎椎体后缘终板骨坏死症患者1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汉雄;刘天宝;冯瑞林;蒋峰;薛建光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