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睿
老年性癫癎在临床上较常见,近年来随着CT及MRI诊断技术的广泛应用,脑卒中与癫癎的关系越来越被临床医生所认识.脑卒中可以发生于中风的急性期,也可以发生于中风数年之后.癫癎的反复发作,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我院2001-2003年收治的脑卒中并发癫癎20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芳;陈道英;李原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组原因不明、具有免疫异常和多系统损害的疾病,其血液学改变较为多见,极易造成误诊.现对我院收治的16例SLE误诊为血液病患者的血液学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包殿芝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系由各种病因所致主动脉壁中膜弹力组织和平滑肌在高血压等因素的促发下,动脉腔内血流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剥离,称主动脉夹层分离,又称主动脉壁间动脉瘤[1].
作者:陆思静;田青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肺间质成纤维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肺纤维化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清洁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气管内注射SiO2悬液,对照组代以等剂量生理盐水.注射后1,3,7,14,28d分离和提取肺间质成纤维细胞,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和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观察其MMP-2蛋白及其mRNA的动态变化.结果①SiO2作用后3d成纤维细胞MMP-2表达增高,达对照组的2.423倍(t=5.205,P<0.01),此后一直维持高水平;②MMP-2 mRNA的转录从SiO2作用后1d就开始升高.结论在肺纤维化早中期,肺间质成纤维细胞高表达MMP-2.
作者:王海涛;刘昊;颜京霞;江小华;阚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抗癌药物除能杀死肿瘤细胞外,对人体正常组织细胞也有不同程度的杀伤作用,尤以对生长旺盛的骨髓造血干细胞更为明显.2001-2004年我科对121例白细胞为(2.0~3.5)×109/L的化疗患者采用穴位注射的方法,取得了有效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谢玉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新生儿失血性休克是一种容易被误诊的疾病,它在围生期的病死率极高.因新生儿自身生理特点,其症状多不典型,反应差,易被临床医生所忽视,而延误佳治疗时机进入难治性休克,病死率达100%.故临床医生应充分了解此病的临床症状,抓住时机,及时诊断和治疗,来挽救患儿生命.
作者:李燕;魏秀清;秦雨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爱母型功能性宫内节育器(简称MCuIUD)是采用记忆合金材料,根据子宫动力学原理设计而成.我们于2002年2月开始推广使用,并于放置后进行了随访观察,效果良好.现将2002年2月-2003年2月置器1年的320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燕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全身性疾病.病因尚不明,但一般认为是感染后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招致以滑膜类为基础的关节病变.常见的症状是关节肿痛,临床上并发心包积液并不多见.2004年5月,我们收治了1例以胸闷、呼吸困难、水肿为主要表现的患者,长期误诊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后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发心包积液.
作者:于德艳;付喜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骨折,治疗方法较多,我院1998-2003年应用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32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大鹏;陈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由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猝死并不多见,且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我们在工作中检见1例猝死少年,较为罕见,报告如下.
作者:郑学斌;李树龙;孙爱国;王景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近年来,对疾病状态下的营养支持已发展至使用器官特异性或组织特异性的个体化氨基酸.谷氨酰胺(GLN)是人体血浆和组织含量丰富的游离氨基酸,因其可作为肠粘膜细胞等快速生长和细胞分化的主要能源,用以维持肠粘膜的结构和功能及促进肠道免疫功能等特点而日益受到重视.
作者:陈玉宏;程爱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2002年1月-2004年12月我们采用垫枕练功辅以中西药物综合治疗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21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韩德昌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近年来,我们从工作实践中总结了刺器刺入颈部挑切颈前软组织杀人致死案的尸检经验,本文结合案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占军;张利明;任长起;赵兵;马恩旭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结节性脂膜炎又称Weber-Christian综合征,也称复发性、发热性、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简称脂膜炎).是一种原发于脂肪层的急性或亚急性炎症,以反复发作的皮下结节或斑块,伴发热、肌肉关节疼痛及全身症状为特征,临床表现差别较大,误诊率高,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我们采用中医辩证施治,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博毅;刘桂荣;付春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腹膜粘连形成是对腹膜创伤的普通反应,大部分发生在腹部外科术后.腹腔手术后粘连的形成是引起小肠梗阻、盆腔疼痛和不孕的主要原因.虽然现代外科手术技术已有很大的进步,但术后腹膜粘连仍然是腹部手术常见并发症.预防腹部手术后腹膜粘连是临床外科关注的问题之一,目前临床尚无一种公认有效的方法来防止腹膜粘连的发生.本研究旨在寻找一种简单、有效的预防腹膜粘连方法供临床应用.
作者:刘军;于德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术之前使用曲美他嗪对术后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影响,探讨曲美他嗪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60例确诊为心绞痛并准备行PTCA的患者,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病例在入院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曲美他嗪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曲美他嗪20mg,3次/d,至少1周,随后进行PTCA及支架术.分别测定其术前、术后6,12,24,48h的血清cTn-I水平并对出院后发生的心脏事件进行随访.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二组治疗后6,12,24,48h的cTn-I均有显著增高(P<0.05或P<0.01);曲美他嗪组在治疗后各时段的cTn-I增高幅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或P<0.01);对照组30例患者中11例术后cTn-I升高,曲美他嗪组30例患者中4例术后cTn-I升高,二组cTn-I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6,P<0.05);随访发现发生的心脏事件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能够降低PTCA术后cTn-I水平,对PTCA术造成的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赖兆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是目前治疗冠心病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其术后高达30%~50%的再狭窄率严重影响了其远期疗效,支架应用后也有20%~30%患者发生[1],使患者担负了昂贵的医疗费用.
作者:马燚;尚小明;闫华;王玉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药物治疗效果评价不一,为提高疗效,多采取联合用药.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月在垂体后叶素加硝酸甘油基础上分别应用法莫替丁、奥美拉唑、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张义元;李凤婷;王琰;辛兰芝;王庆霞;张义东;章学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是呼吸系统中常见且危害较大的肿瘤,检测其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仍在研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factor,VEGF)对血管生长有较强的诱导作用,是唯一特异性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一种生长因子,在恶性肿瘤中过度表达.
作者:付伟;张志勇;吴喻;周立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种前臂伸肌起点特别是桡侧腕短伸肌的慢性拉伤,骨科门诊较为常见,多见于网球、羽毛球运动员,搅拌操作工和家庭主妇也常见.1999年12月-2004年12月我们采用桡侧腕短伸肌Z形延长术治疗顽固性网球肘15例,随访3个月~5年,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荆玉峰;李良增;申文瑞;张开欣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