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桂玲
哮喘是儿科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近年来虽然防治哮喘的药物越来越多,但其患病率和病死率并没有明显下降,原因之一在于患儿和家长对哮喘及其用药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够,甚至错误,未能正确的使用这些药物.本研究通过对患儿及家长进行管理和教育,使他们对哮喘的基本知识有正确认识,学会自我监测病情,掌握相关药物的基本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使患儿的哮喘病得到合理的防治.
作者:曲玉香;张玉;高凤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系由各种病因所致主动脉壁中膜弹力组织和平滑肌在高血压等因素的促发下,动脉腔内血流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剥离,称主动脉夹层分离,又称主动脉壁间动脉瘤[1].
作者:陆思静;田青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具有传染性强、病死率高的特点,目前尚无有效预防和治疗措施,给SARS患者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影响.本文旨在探讨SARS患者的抑郁情绪与心理治疗的必要性.
作者:李占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并发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经BiPAP通气治疗85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常规方法治疗85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二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及临床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血气指标及一般情况明显改善,对照组较前有改善,二组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无创通气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疗效满意,无明显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学信;肖妩;周洪恩;金发光;刘同刚;傅恩清;楚东岭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我院2000-2004年采用胫后动脉岛状皮瓣逆行修复足部电烧伤14例,该方法简便实用,疗效较好,值得基层医院推广.报告如下.
作者:肖睿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种前臂伸肌起点特别是桡侧腕短伸肌的慢性拉伤,骨科门诊较为常见,多见于网球、羽毛球运动员,搅拌操作工和家庭主妇也常见.1999年12月-2004年12月我们采用桡侧腕短伸肌Z形延长术治疗顽固性网球肘15例,随访3个月~5年,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荆玉峰;李良增;申文瑞;张开欣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术之前使用曲美他嗪对术后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影响,探讨曲美他嗪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60例确诊为心绞痛并准备行PTCA的患者,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病例在入院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曲美他嗪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曲美他嗪20mg,3次/d,至少1周,随后进行PTCA及支架术.分别测定其术前、术后6,12,24,48h的血清cTn-I水平并对出院后发生的心脏事件进行随访.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二组治疗后6,12,24,48h的cTn-I均有显著增高(P<0.05或P<0.01);曲美他嗪组在治疗后各时段的cTn-I增高幅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或P<0.01);对照组30例患者中11例术后cTn-I升高,曲美他嗪组30例患者中4例术后cTn-I升高,二组cTn-I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6,P<0.05);随访发现发生的心脏事件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能够降低PTCA术后cTn-I水平,对PTCA术造成的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赖兆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组原因不明、具有免疫异常和多系统损害的疾病,其血液学改变较为多见,极易造成误诊.现对我院收治的16例SLE误诊为血液病患者的血液学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包殿芝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生育年龄妇女,是子宫切除的主要原因之一,绝经前单纯子宫切除的妇女术后常伴有围绝经期症状,为此,我们设计了保留双侧子宫动脉的大部子宫切除成型术式(简称子宫成形术),并与常规全子宫切除对照,旨在探讨单纯子宫切除术后卵巢组织学的变化.
作者:程英;刘曼华;管卫群;陶潜;郑艳丽;杨其昌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老年性癫癎在临床上较常见,近年来随着CT及MRI诊断技术的广泛应用,脑卒中与癫癎的关系越来越被临床医生所认识.脑卒中可以发生于中风的急性期,也可以发生于中风数年之后.癫癎的反复发作,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我院2001-2003年收治的脑卒中并发癫癎20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芳;陈道英;李原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杏仁复合体与丘脑的纤维联系,为杏仁核的机能研究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微量注射法对大鼠的皮质内侧核群进行立体定位注射,对杏仁复合体的投射纤维进行逆行束路追踪.结果杏仁复合体皮质内侧核群可接受来自丘脑的室旁核、带旁核、中间前内核、旁束核、下旁束核、正中央核、腹内侧复合体的基底核、腹侧基底复合体、内侧膝状体复合体的膝体上核、膝体内核和膝体主核等处的纤维投射.结论杏仁复合体与丘脑有广泛的纤维联系,这可能是杏仁复合体参与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行为功能调节的基础.
作者:田清友;赵宏伟;张子明;张作凤;张宇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残角子宫妊娠是一种少见的异位妊娠,残角子宫妊娠破裂死亡者较为罕见,我们曾遇1例,报告如下.1病历报告死者,女,33岁,即往身体健康,孕3产3,现存一男一女,又孕第四胎到医院做人工流产手术,术前妇产科检查:子宫如孕50d大小,宫颈着色,符合妊娠,无人工流产禁忌证.于1998年11月25日在常规操作下做人工流产术,术中吸出胚胎样组织30g(未做病理检查),出血量不多,受术者无异常反应,当日带消炎、止痛药回家.回家后未诉不适.于12月4日自觉下腹部疼痛,后延至上腹部,伴恶心、呕吐,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下腹耻骨联合上有一5cm×5cm大小的包块,有压痛,无阴道出血现象,给予口服抗生素治疗.12月8日病情突然加重,表现呼吸困难,颜面苍白,烦躁不安,双眼凝视,头向后仰,病情逐渐恶化,经抢救治疗无效,于12月9日死亡.
作者:李树龙;郑学斌;孙爱国;王景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低血糖昏迷是临床急诊上常见的急症,典型的低血糖症临床上以饥饿感、出汗、心动过速等交感神经兴奋为主要表现,容易诊断.但老年患者以及有其他基础疾病者,很容易误诊.现将我科2003-2004年度收治的25例低血糖昏迷患者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郝同琴;赵义磊;牛丽丹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冠状动脉(冠脉)内支架置入术为近年来冠心病治疗的主要手段.但根据病变的不同,支架术后仍有12%~58%的再狭窄发生率[1],增加了心肌梗死发生率、心绞痛发生率及再次血管重建率,直接影响患者预后.近年来血管内超声(IVUS)研究结果表明,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主要是由于内膜过度增生所致[2];同时有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改善血管内皮功能[3].本研究采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并行对照观察,了解其对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临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及其差别,研究其安全性.
作者:孙盘丽;贾合磊;栾献亭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骨折,治疗方法较多,我院1998-2003年应用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32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大鹏;陈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1病例报告案一,脾肾虚型.患者,女,21岁,学生.2004年3月18日初诊.自述经血淋漓不止3月余.曾经服用中药炭剂止血,经血不止,淋漓更甚.又服用活血化瘀之剂,淋漓不减,并伴有气短神疲、乏力、自汗,腰酸腹痛,月经初来色淡而量多.后经治疗,经血稍减少但淋漓不断,挟杂血块,面色白无华,唇甲不荣,舌质淡红,舌边有齿痕,脉沉细无力.B超检查:子宫附件无异常,血常规检查:Hb 98g/L,其他均在正常范围.诊断为崩漏[1].
作者:吴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1病历报告患者,男,64岁,因阵发性左腰背部疼痛1个月,加重2h,于2003年10月21日入院.查体:P 92次/min,BP 90/70-mmHg,结膜淡粉红,腹饱满,左上腹压痛,肌卫,反跳痛,脾脏肋下可触及.左下腹穿刺抽出不凝血.腹部CT:脾增大,下腔静脉处有癌栓形成.术中见:腹腔内有暗红色积血约3 000ml,左上腹膈下血凝块约500g,脾脏20cm×13cm×8cm大小.脾上极见一直径4.0cm,下极约12cm×10cm×7cm肿块,下极肿块侵及脾包膜,脾包膜呈灰白色,大网膜及结肠系膜与肿瘤有粘连,与胃底无粘连,脾上极肿块膈面有一长约8.0cm纵形裂口,有活动出血,下腔静脉平第2~3腰椎旁见数枚直径2.0cm淋巴结,质韧,压迫下腔静脉.降结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有一4cm×5cm肿块,质地硬,活动尚好.肝脏表面呈弥漫结节样改变,门静脉系统稍扩张.行脾切除,下腔静脉旁淋巴结清除.术后病理示:脾脏转移性腺癌,下腔静脉旁淋巴结转移性腺癌.术后由于患者家庭经济原因,未能进一步检查.
作者:姚泽明;郑家之;陶洪臣 刊期: 2005年第06期
1999年3月-2004年9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老年患者(>70岁)58例,经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晓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125Ⅰ放射粒子在治疗中晚期胰腺癌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住院的48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进行分组.23例行25Ⅰ放射粒子植入加胆道空肠吻合内引流术,25例行胆肠吻合术,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二组患者肝功能和胆红素均明显改善,肿瘤大小无明显变化,粒子植入组腹痛、腰痛明显减轻,二组患者并发症无明显差异.粒子植入组生存期明显延长.结论125Ⅰ放射粒子在治疗中晚期胰腺癌时安全有效.
作者:李启东;姚力;贾振庚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胆管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本文总结我院近年1500例LC中发生肝胆管损伤5例的临床资料,对LC术中胆管损伤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
作者:甘立德;张安元;杨龙;田斌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