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为了解脑梗死患者血清镁含量的变化.方法检测65例脑梗死患者,50例对照组的血清镁含量并对比分析.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清镁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血清镁含量越低,其病情越重,预后越差.结论血清镁含量的降低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与脑梗死的预后有相关性.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急性心肌梗死(MI)的治疗方法日趋成熟,但亚冬眠疗法具有镇静、扩血管、减少心肌氧耗等特点,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辅助治疗不失为较好的治疗方法.现就我们于2003年10月-2004年12月观察的23例患者与同期住院的22例患者进行对照,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为了解化妆品卫生质量,保证消费者的使用安全,我们于1997年5月对石家庄市市售、美容院和星级宾馆使用的化妆品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p55(sTNFR-p55)水平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血浆TNF-α和sTNFR-p55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结果 AP患者血浆TNF-α和sTNFR-p55水平与健康人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型患者血浆TNF-α和sTNFR-p55水平与轻型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患者血浆TNF-α和sTNFR-p55水平与无SIRS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AP患者血浆TNF-α与sTNFR-p55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r=0.6815、P<0.01).结论 AP患者、轻重症AP患者及并发SIRS患者体内促炎因子、抗炎因子及炎性介质存在失控性释放,sTNFR-p55/TNF-α与其他细胞因子构成的免疫网络平衡失调,促炎>抗炎,炎症反应占优势.检测AP患者血浆TNF-α和sTNFR-p55水平,有利于观察病情变化及指导治疗.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所致严重呼吸衰竭是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极高.无创正压通气(NIPPV)用于COPD呼吸衰竭的救治,国内外已有很多成熟经验,其疗效已被公认,治疗成功率为80%~85%[1].我院呼吸科通过对76例COPD所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实施NIPPV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2001年1月-2005年4月,我院应用普罗帕酮静注、口服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肺心病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30例疗效明显.现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全麻气管内插管和拔管都可引起心血管系统的应激反应,尤其是全麻围拔管期可引起血压剧增,心率增快,心肌氧耗增加等心血管反应,从而引起或加重心肌供血不足,甚至出现心律失常,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我们比较观察了全麻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二种不同麻醉方法围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现总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我院1998年5月-2004年11月收治前列腺肉瘤4例,其中3例在外院误诊治疗无效后转入我院,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结合文献复习,做总结以期提高正确诊断水平.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距骨颈骨折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创伤,其骨折脱位后容易发生距骨坏死和关节功能障碍,难以获得满意疗效.我院自1992-2002年住院治疗距骨折14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雌激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62例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正常组、病变组及不同程度病变组,对其雌激素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组与病变组间、正常组与不同程度病变组间,雌激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病变组内部两两比较显示有递减趋势.结论雌激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密切关系,对于冠心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放射性核素89Sr对多发骨转移癌患者的止痛效果.方法 180例患者在排除使用放射性核素治疗禁忌证的情况下静脉给予89SrCl2注射液148MBq进行治疗,部分患者重复治疗1~4次.通过分析治疗前后的疼痛分级及疼痛程度变化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接受治疗的180例患者中疼痛完全缓解66例,部分缓解90例,总有效率为86.7%(156/180).轻度缓解16例,无效8例,疗效不满意率(轻度缓解者及无效者均视为疗效不满意)13.3%(24/180).结论用89Sr治疗多发骨转移癌可以减轻大多数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是一种有效且比较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为探讨儿童期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及临床特点,以提高对儿童期急性胰腺炎的诊治水平,本研究对我院1994年1月-2003年12月间收治的病例完整的48例儿童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脑瘤出血性中风是脑瘤少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过去仅能通过手术或尸解证实.CT检查有助于及时正确诊断脑瘤出血性中风.我们对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32例脑瘤出血性中风,结合文献探讨其CT诊断价值.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直肠癌中低位直肠癌的发病率高达75%[1],由于传统的Miles手术造成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因而低位直肠癌中距肛缘6~8cm者,行直肠前切除低位吻合术(Dixon术)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998-2004年我科采用JZ-Ⅱ管型吻合器(34#)对42例距离肛缘5~10cm(平均7cm)的直肠癌行低位置盆腔内吻合,其中<6cm行腹膜反折以下吻合病例23例,疗效理想,现就使用JZ-Ⅱ管型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行直肠前切除低位吻合术的经验和体会,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室上性期前收缩包括房性期前收缩与交界性期前收缩.目前对此类型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明显进展,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我们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观察了稳心颗粒与普罗帕酮对室上性期前收缩的疗效,旨在进一步评价稳心颗粒治疗室上性期前收缩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脑肿瘤切除术后出血,尤其是瘤腔内出血是脑外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但脑肿瘤摘除术后并发远隔部位血肿,相对少见.总结2003年1月-2005年1月发生的脑肿瘤切除术后并发远隔部位血肿4例,并就其出血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为探讨非糖尿病老年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血糖增高与老年AMI预后的关系,现对我院2000-2004年老年AMI住院患者208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世界上发达国家中常见的死因.据估计每年世界上有三百多万人死于SCD,SCD大多数发生于50~60岁的人群,生存率约为5%.Framingham长达26年的观察研究显示,猝死占总死亡的13%,而且75%的猝死是心血管疾病引起的[1].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不断上升.糖尿病患者由于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血糖波动等因素,易损伤人体防御机制,致免疫功能减退,容易并发各种感染,且以肺炎常见.我们对106例糖尿病并发肺炎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如何降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是公安医院神经外科医生讨论的重要课题之一,我院近四年来,应用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引起急性颅内压升高100例临床观察,疗效明显.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