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上性期前收缩包括房性期前收缩与交界性期前收缩.目前对此类型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明显进展,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我们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观察了稳心颗粒与普罗帕酮对室上性期前收缩的疗效,旨在进一步评价稳心颗粒治疗室上性期前收缩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为了解脑梗死患者血清镁含量的变化.方法检测65例脑梗死患者,50例对照组的血清镁含量并对比分析.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清镁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血清镁含量越低,其病情越重,预后越差.结论血清镁含量的降低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与脑梗死的预后有相关性.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直肠癌中低位直肠癌的发病率高达75%[1],由于传统的Miles手术造成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因而低位直肠癌中距肛缘6~8cm者,行直肠前切除低位吻合术(Dixon术)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998-2004年我科采用JZ-Ⅱ管型吻合器(34#)对42例距离肛缘5~10cm(平均7cm)的直肠癌行低位置盆腔内吻合,其中<6cm行腹膜反折以下吻合病例23例,疗效理想,现就使用JZ-Ⅱ管型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行直肠前切除低位吻合术的经验和体会,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为探讨儿童期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及临床特点,以提高对儿童期急性胰腺炎的诊治水平,本研究对我院1994年1月-2003年12月间收治的病例完整的48例儿童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p55(sTNFR-p55)水平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血浆TNF-α和sTNFR-p55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结果 AP患者血浆TNF-α和sTNFR-p55水平与健康人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型患者血浆TNF-α和sTNFR-p55水平与轻型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患者血浆TNF-α和sTNFR-p55水平与无SIRS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AP患者血浆TNF-α与sTNFR-p55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r=0.6815、P<0.01).结论 AP患者、轻重症AP患者及并发SIRS患者体内促炎因子、抗炎因子及炎性介质存在失控性释放,sTNFR-p55/TNF-α与其他细胞因子构成的免疫网络平衡失调,促炎>抗炎,炎症反应占优势.检测AP患者血浆TNF-α和sTNFR-p55水平,有利于观察病情变化及指导治疗.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因复杂,其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也不尽相同,临床常见的是外伤性和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我院1992年3月-2002年3月采用坏死组织清除、带肌蒂髂骨瓣移植、松质骨填充术治疗外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炎症介质在动脉粥样硬化及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及白细胞介素-8(IL-8)可能通过激活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降解连接性组织基质蛋白并诱导动脉粥样硬化损伤时的细胞凋亡,导致斑块脆性破裂[1,2].这些研究表明冠脉疾病时持续的免疫刺激与斑块破裂间存在必然的病理性联系.研究证实血小板因促进血栓的形成而在ACS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近的研究提示血小板也可通过其他机制导致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机制是血小板可触发和参与动脉粥样化斑块中的炎症反应.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给予灯盏花素治疗)与对照组39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二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对比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眩晕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观察组临床疗效(91.3%)与对照组(69.2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花素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其疗效明显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的治疗效果.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慢性肺脓肿是由于急性肺脓肿或化脓性肺部疾病经不规则治疗3个月后仍不能痊愈的患者,多需手术治疗切除病灶.但因患者体质较差、多发性肺脓肿、患者拒绝手术,使不能行手术治疗只能依靠内科保守治疗.我院1994-2004年共收治慢性肺脓肿患者30例,经治疗有22例彻底治愈,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帕金森病(PD)又名震颤麻痹,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病.而特殊类型的PD和药源性PD综合征较为少见.我们收集了1998年6月-2004年9月临床工作中遇到的特殊类型的PD和药物引起的PD综合征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2003年9月-2005年4月,我院共为9例肺脏疾病患者进行了肺叶切除术,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1 病历报告患者,女,48岁.因突发心悸、大汗、头晕1h来诊.患者既往有三次类似发作史,分别给予毛花甙丙、间羟胺,症状得到控制.经检查无器质性心脏病.本次来诊查体:BP 90/65mmHg,神清合作.双肺正常,心界不大,心率210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不大.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脑肿瘤切除术后出血,尤其是瘤腔内出血是脑外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但脑肿瘤摘除术后并发远隔部位血肿,相对少见.总结2003年1月-2005年1月发生的脑肿瘤切除术后并发远隔部位血肿4例,并就其出血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距骨颈骨折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创伤,其骨折脱位后容易发生距骨坏死和关节功能障碍,难以获得满意疗效.我院自1992-2002年住院治疗距骨折14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主要致病菌分布及对目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对2004年我院分离出的876株致病菌的分布及主要致病菌的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革兰阴性(G-)杆菌仍占主导地位,其次是真菌、革兰阳性(G+)球菌.在G-性杆菌中位于前5位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G+球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是G+球菌中的主要致病菌,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真菌主要是白色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G-杆菌中,活性好的是亚胺培南,其次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差的是氨苄西林.对G+球菌耐药率低的是万古霉素,耐药率高的是红霉素、克拉霉素及青霉素.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大部分常用抗生素显示较高的耐药率.结论临床医生应根据细菌的变迁及耐药性的发展合理应用抗生素.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2002年1月-2004年11月,我院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咳喘饮(我院研制)内服,咳喘膏外敷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 72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已获得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已成为心理肿瘤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宁养服务的定义即全方位的临终关怀.本研究对晚期癌疼患者生活质量进行了评估,并评价宁养服务干预治疗对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脊髓型颈椎病经颈前路手术减压植骨融合已成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但对于多节段的颈椎病临床常采用后路椎板切除或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我院1997年1月-2004年8月采用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和黑川1980年设计的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48例,对二种术式的优良率、术后并发症进行了观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不断上升.糖尿病患者由于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血糖波动等因素,易损伤人体防御机制,致免疫功能减退,容易并发各种感染,且以肺炎常见.我们对106例糖尿病并发肺炎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我院1998年5月-2004年11月收治前列腺肉瘤4例,其中3例在外院误诊治疗无效后转入我院,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结合文献复习,做总结以期提高正确诊断水平.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