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二种颈后路术式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疗效观察

关键词:颈椎病, 外科手术
摘要:脊髓型颈椎病经颈前路手术减压植骨融合已成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但对于多节段的颈椎病临床常采用后路椎板切除或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我院1997年1月-2004年8月采用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和黑川1980年设计的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48例,对二种术式的优良率、术后并发症进行了观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观察

    为了探讨硬膜外麻醉自控镇痛泵给药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影响,我们选择剖宫产术后产妇,按给药方法及种类不同,观察其对产妇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雌激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雌激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62例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正常组、病变组及不同程度病变组,对其雌激素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组与病变组间、正常组与不同程度病变组间,雌激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病变组内部两两比较显示有递减趋势.结论雌激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密切关系,对于冠心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左室重构

    心肌胶原基质对维持心肌细胞的排列、协调心肌收缩性及维持左室几何形态发挥重要作用.左室胶原基质的变化是引起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室扩大及心肌重构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组能特异地降解细胞外基质成分的依赖锌的酶家族,在组织重构中起重要作用.了解心肌的MMPs表达和左室重构的关系有助于制定一些治疗策略,以便于控制心室形态的变化.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二种颈后路术式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疗效观察

    脊髓型颈椎病经颈前路手术减压植骨融合已成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但对于多节段的颈椎病临床常采用后路椎板切除或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我院1997年1月-2004年8月采用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和黑川1980年设计的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48例,对二种术式的优良率、术后并发症进行了观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89Sr对多发骨转移癌患者止痛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放射性核素89Sr对多发骨转移癌患者的止痛效果.方法 180例患者在排除使用放射性核素治疗禁忌证的情况下静脉给予89SrCl2注射液148MBq进行治疗,部分患者重复治疗1~4次.通过分析治疗前后的疼痛分级及疼痛程度变化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接受治疗的180例患者中疼痛完全缓解66例,部分缓解90例,总有效率为86.7%(156/180).轻度缓解16例,无效8例,疗效不满意率(轻度缓解者及无效者均视为疗效不满意)13.3%(24/180).结论用89Sr治疗多发骨转移癌可以减轻大多数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是一种有效且比较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X线、CT、MRI、DSA对周围型肺癌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评价X线、CT、MRI、DSA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58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的X线正侧位胸片、CT、MRI及DSA片.结果 X线片、CT对显示钙化和肋骨受侵情况较MRI好;CT对显示周围型肺癌的边缘有无毛刺分叶切迹、棘状突起较MRI好;MRI对周围型肺癌不能显示空泡征及支气管充气征;CT、MRI对空洞、液化坏死及胸膜凹陷征较X线平片高.结论 CT是周围型肺癌检查的首选方法,X线胸片是不可缺少的基础,MRI可作为参考补充,而DSA是周围型肺癌诊断与治疗的好方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脑瘤出血性中风32例CT诊断分析

    脑瘤出血性中风是脑瘤少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过去仅能通过手术或尸解证实.CT检查有助于及时正确诊断脑瘤出血性中风.我们对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32例脑瘤出血性中风,结合文献探讨其CT诊断价值.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外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48例临床分析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因复杂,其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也不尽相同,临床常见的是外伤性和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我院1992年3月-2002年3月采用坏死组织清除、带肌蒂髂骨瓣移植、松质骨填充术治疗外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二种麻醉方法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

    全麻气管内插管和拔管都可引起心血管系统的应激反应,尤其是全麻围拔管期可引起血压剧增,心率增快,心肌氧耗增加等心血管反应,从而引起或加重心肌供血不足,甚至出现心律失常,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我们比较观察了全麻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二种不同麻醉方法围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现总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国产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应用

    直肠癌中低位直肠癌的发病率高达75%[1],由于传统的Miles手术造成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因而低位直肠癌中距肛缘6~8cm者,行直肠前切除低位吻合术(Dixon术)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998-2004年我科采用JZ-Ⅱ管型吻合器(34#)对42例距离肛缘5~10cm(平均7cm)的直肠癌行低位置盆腔内吻合,其中<6cm行腹膜反折以下吻合病例23例,疗效理想,现就使用JZ-Ⅱ管型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行直肠前切除低位吻合术的经验和体会,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普罗帕酮与稳心颗粒治疗室上性期前收缩疗效的对比研究

    室上性期前收缩包括房性期前收缩与交界性期前收缩.目前对此类型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明显进展,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我们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观察了稳心颗粒与普罗帕酮对室上性期前收缩的疗效,旨在进一步评价稳心颗粒治疗室上性期前收缩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晚期癌症101例生活质量的分析研究

    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已获得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已成为心理肿瘤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宁养服务的定义即全方位的临终关怀.本研究对晚期癌疼患者生活质量进行了评估,并评价宁养服务干预治疗对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染色体二种培养方法的应用比较

    外周血染色体畸变率是辐射敏感性很强的观察指标之一,其染色体培养方法和结果至关重要,为防止染色体各种畸变漏检,提高检出率,我们采用培养前加秋水仙素和收获前加秋水仙素二种方法培养、收获、制片.现将二种方法的应用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血小板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发展中的炎症性作用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炎症介质在动脉粥样硬化及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及白细胞介素-8(IL-8)可能通过激活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降解连接性组织基质蛋白并诱导动脉粥样硬化损伤时的细胞凋亡,导致斑块脆性破裂[1,2].这些研究表明冠脉疾病时持续的免疫刺激与斑块破裂间存在必然的病理性联系.研究证实血小板因促进血栓的形成而在ACS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近的研究提示血小板也可通过其他机制导致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机制是血小板可触发和参与动脉粥样化斑块中的炎症反应.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我院2004年主要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主要致病菌分布及对目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对2004年我院分离出的876株致病菌的分布及主要致病菌的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革兰阴性(G-)杆菌仍占主导地位,其次是真菌、革兰阳性(G+)球菌.在G-性杆菌中位于前5位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G+球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是G+球菌中的主要致病菌,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真菌主要是白色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G-杆菌中,活性好的是亚胺培南,其次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差的是氨苄西林.对G+球菌耐药率低的是万古霉素,耐药率高的是红霉素、克拉霉素及青霉素.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大部分常用抗生素显示较高的耐药率.结论临床医生应根据细菌的变迁及耐药性的发展合理应用抗生素.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肝硬化顽固性腹腔积液的治疗

    顽固性腹腔积液又称抗利尿剂性腹腔积液或重度腹腔积液,是指患者经过正规利尿剂治疗6周,腹腔积液仍无明显消退或加重的一种腹腔积液状态.它是肝病晚期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约占肝硬化腹腔积液的16.1%.其特点为腹腔积液量多,经休息、限盐、限水及常规利尿剂治疗腹腔积液量不减;常伴有低钠血症;肌酐清除率下降至20~50ml/min(正常为80~100ml/min),肾小球滤过率(GFR)和肾血流量(RPF)均低于正常水平.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和腹腔积液感染是导致肝硬化顽固性腹腔积液主要的原因,未能及时有效调整利尿剂和控制钠、水摄入等医源性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产妇安全服务模式对产程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妇分娩质量,保证母亲安全,我们在Doula式分娩法的基础上进行助产士全程一对一专责陪产,以观察助产士一对一全程责任陪伴分娩这一服务模式对产程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慢性肺脓肿30例临床分析

    慢性肺脓肿是由于急性肺脓肿或化脓性肺部疾病经不规则治疗3个月后仍不能痊愈的患者,多需手术治疗切除病灶.但因患者体质较差、多发性肺脓肿、患者拒绝手术,使不能行手术治疗只能依靠内科保守治疗.我院1994-2004年共收治慢性肺脓肿患者30例,经治疗有22例彻底治愈,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地塞米松冲击治疗诱导儿童肾病综合征缓解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治疗诱导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缓解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62例,随机分成二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给予地塞米松1~2mg/(kg·d)(大剂量15mg/d)加入5%~10%的葡萄糖100~200ml中静滴,0.5~1h内完成,1次/d,连用3d为一疗程,应用1~2个疗程,冲击治疗完成后48h改口服泼尼松,以替代中长程疗法诱导缓解阶段.巩固和维持治疗阶段仍按中长程疗法实施.对照组按标准中长程疗法进行治疗.结果二组病例4周内尿蛋白转阴率分别为观察组78.24%(24例),对照组85.19%(27例),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开始治疗2周内尿蛋白转阴率分别为观察组72.34%(22例),对照组38.15%(12例),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4周内库欣综合征、感染、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可以缩短缓解的时间,疗效显著,安全方便,值得推广.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灯盏花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85例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给予灯盏花素治疗)与对照组39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二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对比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眩晕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观察组临床疗效(91.3%)与对照组(69.2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花素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其疗效明显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的治疗效果.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