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在药物流产过程中的临床价值

文秋平;蔡玉萍;张红君

关键词:多普勒, 彩色, 药物流产
摘要:目的通过经阴道超声测量孕囊判断孕龄.观察不同孕龄流产效果,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对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物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经阴道超声测量孕囊计算孕龄,将药物流产者分为早早孕组[孕龄30~(d)]及早孕组[孕龄41~49(d)],药物流产2周后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宫腔内情况,监测宫腔内残留物及子宫肌壁血流情况.结果早早孕组完全流产率明显高于早孕组,不完全流产者宫腔残留物内显示血流信号及近宫腔处局部肌壁呈血流丰富区,并测到类滋养层血流频谱.结论行药物流产选择孕龄≤40的早早孕者可提高药物流产成功率.经阴道彩色多普勒对诊断药物流产后的不全流产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影像多媒体素材的采集、处理与应用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现代影像技术飞速发展,医学影像学(medical imaging)的信息贮存和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而多媒体技术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尤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d assisted instruction,CAI)系统的出现,更令医学影像学锦上添花.如何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充分的应用到教学中,是影像医学教学改革中的重要课题[1].现就我们研制开发的<医学影像学多媒体教学系统>报告并讨论如下.

    作者:王晓会;张玉;邹翠洁;张强;李培秀;郭文梅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体检人群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甲胎蛋白水平

    目前,医学界已公认甲胎蛋白(AFP)为原发性肝癌(PHC)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尤其对肝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1].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有较密切的关系.了解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中的甲胎蛋白水平,具有重要的价值.我们对体检人群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270例,使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了AFP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玉浩;栾琳;迟小伟;黄晓辉;赵玲玲;薛玉玮;谢红;解翠荣;王爱芳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及关节内骨折快捷、有效、并发症少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本组48例(56侧)均采用桡骨远端掌侧入路,斜T形纯钛金属板钉(包括LCP)内固定,其中4侧加用了1~2枚克氏针内固定,8侧植入人工骨,10侧注射磷酸三钙骨水泥.术后第一天即进行指间关节活动,第二天开始进行腕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本组46例(53侧)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0个月,X线复查结果,骨折全部愈合,关节面平整.参照纽约骨科医院腕关节评价标准综合评价:优33侧,良17侧,可2侧,差1侧,优良率达94.3%.结论桡骨远端掌侧入路,斜T形纯钛板钉(包括LCP)内固定,骨折端注入磷酸三钙骨水泥是目前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及关节内骨折一种快捷、有效、并发症少的手术方式.

    作者:李刚;章晓路;蒙剑德;张耀光;周敏;刘一帆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双目间接检眼镜下巩膜扣带术138例临床分析

    尽管玻璃体手术的开展为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治疗拓宽了治疗手段,但巩膜扣带术仍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常用的治疗方法.而应用双目间接检眼镜在直视下冷凝,使巩膜扣带术的成功率明显提高,并发症降低.我院在双目间接检眼镜下对138例(138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实行巩膜扣带术,较以往直接检眼镜下手术时间缩短,疗效提高,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丽红;杨培学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46株铜绿假单胞菌在标本中的分布及耐药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uriginosa,PA)属革兰阴性杆菌,假单胞菌属,为条件致病菌,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引起多种感染.由于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给临床治疗造成极大困难.因此,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监测,及时了解其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及临床指导价值.现将我院2004年度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46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康明;胡敏;陈昆友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经尿道电汽化术联合术后表阿霉素膀胱灌注治疗浅表膀胱癌疗效观察

    1999年6月-2003年4月我们应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汽化术(TvBt)联合表阿霉素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癌患者53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怀生;李会勇;聂兴玉;赵海滨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5年第8卷作者索引(1)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上肢骨折手术桡神经损伤5例临床分析

    上肢骨折手术治疗出现桡神经损伤,文献常有报道.1997-2004年我们收治5例,现结合临床及文献资料就其损伤原因,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吴建忠;邓传富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5年第8卷文题索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颈丛阻滞麻醉颈动脉内膜剥脱术5例报告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是治疗颈动脉高度狭窄的一种有效方法,适当的麻醉方法是保证围手术期安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关于CEA是采用全麻麻醉还是颈丛麻醉,尚有争论.2004年9月-2005年2月,我院应用颈丛阻滞麻醉行动脉内膜剥脱术5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寒莉;孙德海;乔天柱;翟金林;林万春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脑脓肿52例影像学诊断分析

    脑脓肿是细菌等病原微生物侵入颅内引起局限性化脓性炎症并形成脓腔和脓腔壁,好发于儿童和青年,可单发或多发,发病部位与感染源有[1].CT与MRI表现有其典型特征.本文将我院经病理诊断证实为脑脓肿病例52例从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影像学表现作一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进一步提供诊断准确率.

    作者:杨光雯;杜金梁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肥大型骨不连

    我院1996-2003年采用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肥大型骨不连28例,并对肥大型骨不连的发生原因及该治疗方法加以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卫平;杜宏伟;王善超;马俊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老年头颈部多发癌1例

    1病历报告患者,男,75岁,离休干部.3年前头部碰伤后,在头顶部发现一绿豆大小肿物,并有黄色液体渗出,以后结痂,自感瘙痒,未予处理.病后10个月自行去掉头顶部结痂,创口感染,有玉米粒大小脓疮,在诊所敷依克度软膏,后脓液排出,形成破溃.在当地某医院外科门诊做清创处理,创口多次复发不愈合.又在该院中医科敷中药粉,换药多次效果不显著.由于破溃疮面长期不愈合,准备在诊所再次手术清创处理.术前去医院在头顶疮面取组织做病理检查,病理诊断为头顶(正中部)高分化鳞状上皮细胞癌.2003年5月16日住院手术治疗.

    作者:闫进德;赵彬;李茹莉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分布及耐药的新动向为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选药依据.方法统计2003年1月-2005年8月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得到的112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耐药分析.结果2003,2004,2005年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2.3%,5.2%,8.3%,呈逐年上升;时美罗培南耐药率为11.4%,15.2%,16.7%;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为28.3%,25.6%,39.5%;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36.5%,39.3%,42.3%;对其他抗茵药物耐药率均在40%以上.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有较高的耐药性,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传播和合理应用抗茵药物以降低耐药性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董爱英;刘丽娜;郑永强;李晓军;崔松;丰兆勇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阴茎硬度试验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测阳萎的研究

    我们对82例阳萎患者行药物激发性阴茎硬度试验,同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探讨二者在阳萎诊断中的价值及相互关系,现将其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徐伟忠;李剑平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60例疗效分析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是脑梗死的一个临床类型,临床上并不少见,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往往预后较差.2003年1-12月我院对6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尿激酶小剂量多次静脉溶栓治疗并与传统的扩血管对症治疗进行疗效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董岩;杨波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氟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的影响

    糖尿病肾病(DN)是指糖尿病(DM)代谢异常引起的肾小球硬化,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DN的主要形态学改变是肾小球硬化,其直接原因是细胞外基质成分的积聚.近年研究表明,除细胞外基质(ECM)蛋白代谢异常外,细胞因子分泌增多也起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氟伐他汀后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变化,探讨氟伐他汀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作者:孙春伟;崔冰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苯巴比妥预防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180例疗效观察

    胎龄<37周,出生体重≤2 500g的新生儿称早产儿.因其发育不成熟,生活能力低下,易发生各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高达65%以上[1],是引起早产儿死亡和幸存者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王淑艳;何素玉;王海兰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Ⅰ、Ⅱ期韦氏环非霍奇金淋巴瘤综合治疗疗效分析

    韦氏环,包括口咽、舌根、扁桃体、鼻咽等部位,其粘膜和粘膜下具有丰富的淋巴组织,是恶性淋巴瘤的好发部位.韦氏环淋巴瘤(NHL)约占结外NHL的1/3[1].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常见的病理类型,韦氏环NHL以中度恶性常见.单纯放疗能治愈大多数低度恶性Ⅰ、Ⅱ期韦氏环NHL患者,而中、高度恶性患者则易局部复发,远地转移[2].综合治疗对早期韦氏环淋巴瘤有较好的疗效.我院1993年6月-2000年6月入院的韦氏环NHL Ⅰ、Ⅱ期患者56例,现对其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单纯放疗和综合治疗的优劣.

    作者:杨俊泉;王翠兰;王晓红;熊伟;李义慧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5年第8卷作者索引(2)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