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椎过伸过屈位MRI扫描对椎间盘的影响

李永利

关键词:过伸过屈, 颈椎间盘, 磁共振扫描
摘要:目的 提高脊髓型颈椎病椎间盘突出的影像表现和程度的评价.方法 对30例临床支持脊髓型颈椎病的病人均行过伸过屈位MRI扫描,观察椎间盘突出程度的变化对硬膜囊、脊髓受压情况的改变.结果 蛛网膜下腔完全闭塞,脊髓潜在受压或明显受压.过伸位19/30例,占63%;过屈位5/30例,占16%.过伸位较过屈位明显增多.结论 过伸位椎间盘突出较过屈位明显加重也是造成椎管狭窄脊髓受压的主要因素之一.
中国辐射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40家医院X射线影像诊断受检者防护专项整治报告

    目的 在介入、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场所配备与使用受检者防护用品.方法 在对40家医院进行专项监督检查的基础上,对未按规定配备与使用受检者防护用品的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拒不整改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结果 限期整改后过半虽已配备了受检者防护用品,但使用率很低,给予行政处罚后情况才有了明显的改观.结论 专项整治效果明显,但仍需长期多措并举.

    作者:王显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某企业实施职业卫生干预试点效果评估

    目的 探讨中小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有效模式.方法 选择某煤炭企业进行试点,依据职业卫生示范企业标准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 企业主要职业卫生状况得到显著改善.结论 职业卫生干预措施效果明显,经验值得推广.

    作者:张宏;时延申;周立波;侯传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河南省省直医疗单位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调查

    目的 了解河南省省直医疗单位介入放射工作人员X射线受照剂量情况,为保护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规范管理介入放射工作,制订相应的防护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采用现场检测和热释光法测定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工作环境辐射水平以及全身剂量当量.结果 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工作环境辐射水平和全身剂量当量远大于普通放射工作人员(P<0.001).结论 应加强对从事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管理,提高操作技术水平,增强防护意识,降低受照剂量,实现放射防护优化.

    作者:楚彩芳;张钦富;赵艳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南京市35所乡镇卫生院辐射防护状况监督检查结果

    目的 对南京市35所乡镇卫生院的辐射防护进行检查和检测以期发现问题.方法 通过查看资料和现场检查、检测相结合方式确定是否符合监管要求和符合相关的放射卫生标准.结果 二级乡镇医院检查、检测总符合率分别为90.3%98.1%,二级以下乡镇医院分别为和79.3%、86.2%.结论 农村二级乡镇医院软、硬件设施的投入和建设要好于二级以下乡镇医院;受经济条件限制,乡镇卫生院在辐射防护硬件设施建设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农村乡镇卫生院的硬件设施投入,尤其是二级以下乡镇医院的投入力度.

    作者:宋永忠;庄振明;张瑞菊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医院放射卫生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放射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放射工作的种类从单一的X影像诊断发展为放射治疗、核医学、介入放射学等多个类别.

    作者:罗薇;刘志华;王乐元;施学娅;彭豪豪;魏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ImageJ 在临床肿瘤体积计算中的应用

    目的 精确计算肿瘤的体积.方法 应用开源软件ImageJ 在分割处理肺部肿瘤CT图像.结果 用分水岭算法实现了粘连图像的分割,根据图像缩放比例用累加法计算了肿瘤体积.结论 ImageJ较好的实现了图像分割,所得到体积的比临床WHO或RECIST 方法所得到体积数值的更为精确.

    作者:宋百锋;郑传城;郭根武;苏锋;文万信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对1台CR质量控制检测

    放射诊疗技术目前普遍应用于临床活动,为保证放射工作人员及公众健康,对美国柯达公司生产的CR50计算机X射线摄影机的性能进行质量控制检测.

    作者:刘晶磊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关于核应急中稳定碘预防的安全性

    目的 探讨核应急中使用稳定碘预防的安全性.方法 结合切尔诺贝利事故后波兰服用KI人群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分析了过量摄人稳定碘的不良反应、服用稳定碘的人群危险估计和对服用稳定碘的必要限制.结论 短期使用稳定碘作为甲状腺阻滞剂足安全的,预计不良反应的危险将随服用量增加而增加.在制定核应急预案时,应充分考虑针对稳定碘预防不良反应的必要预防措施.

    作者:刘长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天津市氡浓度水平调查

    目的 调查天津市的氡浓度水平.方法 用径迹法对天津市不同市区的建筑物室内、环境进行监测.结果 天津市室内氡浓度为30.8Bq/m3,低值为7.0Bq/m3,高值为232.6Bq/m3;环境的氡浓度水平为19.6Bq/m3,变化范围11.0-51.0Bq/m3.结论 调查结果可与我国部分地区室内氡浓进行比较:室内氡浓度范围为7.5~92.6Bq/m3,室外环境氡浓度均值范围为3.3~40.8Bq/m3.

    作者:高建政;赵锋;田义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某卷烟厂易地技术改造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目的 对某烟厂易地技改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识别职业病有害因素,并评估其危害程度,提出相应的防护建议和管理措施,以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职业卫生检测法、检查表分析法、职业卫生健康检查等方法.结果 该项目选址、总平面设计布局、采光、照明、通风、辅助用室等均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具备较完善的防护措施和管理措施.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烟草尘、煤尘、生产性噪声、微波辐射、电离辐射(β、γ射线)及工频电场,除个别作业点超标外,绝大多数作业点检测结果符合国家标准.结论 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相关要求.

    作者:王忠立;路建超;屈蒙;康志东;刘红英;张晓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人乳铁蛋白提高MCF7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初步研究

    目的 观察hLF对于人乳腺癌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用pBCl-hLF载体转染MCF7细胞,同时以hLF标准品处理为参照,细胞活力实验、克隆形成试验和流式检测细胞凋亡来观察hLF基因高表达对MCF7细胞生长特性和辐射敏感性的影响.结果 hLF基冈高表达可以显著抑制MCF7的生长,提高其对射线的敏感性.hLF可促进MCF7细胞自发和受照后的凋亡,降低克隆形成能力.但胞外直接供给hLF却不能抑制MCF7的生长,也不能显著提高其对射线的敏感性,甚至有提高克隆形成能力的趋势.结论 hLF基因高表达可以在体外显著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长,提高其辐射敏感性,而直接供给hLF却没有上述作用.

    作者:王勇;于晓明;杜利青;杨青山;田源;王彦;樊飞跃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快中子与60Co-γ射线诱发人淋巴细胞生物效应研究

    目的 18MeV中子和60Coγ射线照射离体人血淋巴细胞,建立染色体畸变和淋巴细胞微核的剂量-效应曲线;计算中子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的相对生物效应.方法 中子和60Coγ射线照射离体人血,吸收剂量率都为O.2Gy/min,吸收剂量为0.5~3.O Gy.记录染色体型畸变和双核淋巴细胞的微核,分别对双着丝粒体+着丝粒环和微核做曲线拟合,并计算中子的RBE.结果 中子和60Coγ射线照射离体人血诱发的染色体畸变(双+环)和淋巴细胞微核,呈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中子诱发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的RBE值都随吸收剂量的增加而减少,在0.5~3.O Gy 范围内,诱发染色体(双+环)的RBE值是3.59~1.77;诱发微核的RBE值是2.91-1.24.结论 快中子照射离体人血淋巴细胞产生的染色体畸变(双+环)和微核的剂量一效应关系都符合线性平方模型.中子与60Coγ射线相比较,在照射剂量较低时,有较高的生物效应.

    作者:杜杰;陈英;闫学昆;方军;张学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某电厂煤质成分在线检测装置防护检测

    目的 了解煤质成分在线检测装置外照射辐射水平,保障操作人员的健康安全.方法 对装置周围进行布点检测,加强质控措施.结果 煤质成分在线检测装置外照射辐射水平不高.结论 应加强操作人员的防护意识.

    作者:陈群;杨小勇;徐小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应重视医用X射线检查中儿童的放射防护

    医疗照射在给人们带来利益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潜在的辐射危害.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进期的儿童的器官、组织的生长阶段得的婴儿对X射线照射更加敏感,潜在危险更大.

    作者:张培华;孙竞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小儿肺部常用放射学检查的X射线照射剂量比较

    随着医院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放射学已成为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儿的放射学检查在临床已广泛应用.为了更合理的应用放射学检查,大限度减少X射线对小儿损害,笔者对小儿肺部透视、摄片及CT检查的X射线照射剂量进行比较,以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王林峰;刘彬;乔璞;黄红;彭刚坚;王锡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高功率毫米波辐照对大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 通过研究高功率毫米波辐照大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探究毫米波的生物效应.方法 检测大鼠在35GHz高功率毫米波短时间(小于50s)局部辐照下AST(谷草转氨酶)、CK(肌酸磷酸酶)、LDH(乳酸脱氢酶)三项血液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 AST、CK、LDH 指标随辐照时间增加而明显升高.结论 本研究提示即使是短时间的局部辐射高功率毫米波可能引起心脏、肝脏、骨骼肌等器官受损;AST,CK,LDH可作为研究毫米波生物效应的重要生化指标;辐照后1h 测量生化指标与辐照剂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该时间段为生化指标的测量佳时间.

    作者:陈超;李芬;张杰;谢涛嵘;陈树德;乔登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NaI(Tl)γ能谱谱线分析技术的研究

    目的 提高NaI(Tl)γ能谱的测量精度,拓展其应用范围.方法 针对NaI(Tl)γ能谱的谱型特征,利用权重小二乘法进行解谱.结果 介绍了低本底Nal(Tl)γ能谱仪的常用解谱方法,着重介绍了权重小二乘法(WLSQ)的原理和算法,并在Matflab平台下编程.结论 同一样品谱利用WLSQ求解的结果与HPGe谱仪测量的结果的偏差小于10%.

    作者:於国兵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基于Monte Carlo方法的X射线检查系统准直器优化设计

    目的 优化X射线检查系统的准直器设计,尽量减少准直器引起的杂散辐射对成像和周围环境剂量影响.方法 利用Geant4蒙特卡罗工具包模拟分析准直器的形状、准直缝的宽度和长度等参数对准直器散射的影响,对X射线检查系统准直器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结果 准直器的形状、准直缝的宽度和长度不同都会对准直器散射的贡献带来较大差异,对X射线检查系统的周围环境剂量也会有不同的影响.结论 优化的准直器应该是:①准直缝入口两侧设置开槽;②准直缝采用平行缝或外八形缝;③在不妨碍成像效果的条件下,尽可能缩小准直缝宽度;④结合成本和重量的影响,选择适当的准直缝长度.

    作者:娄云;黄铭;朱国平;侯利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一例职业放射性肿瘤调查诊断报告

    目的 保护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方法 通过一职业放射性肿瘤的实例,依据其职业工作特点、临床症状,尤其是受到的职业照射剂量.结果 其21年累积受照剂量估算约在1.2Sv,红骨髓吸收剂量约为0.91Gy,按病因概率分析PC值为66.2%,可以诊断放射性肿瘤.结论 加强职业健康监护,提高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素质及自身防护意识,有效控制职业病危害的发生.

    作者:吕秀芳;徐莉华;张聚敬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儿童颈椎低剂量CT扫描方法探讨

    目的 选择儿童(学龄期和青春期)CT佳扫描剂量,既要避免剂量过高也要避免出现扫描失败而重复扫描.方法 采用尸体实验和成人198例大样本病例对照,后,参照动物试验结果以成人低剂量为起点逐步降低剂量值,应用于必需进行CT检查的儿童,以不选用儿童志愿者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儿童普通多层螺旋颈椎扫描在满足诊断要求的前提下扫描剂量降低的低限度是120kv;70mAs.结论 在达到与成人一致的图像质量时,儿童所需的X射线剂量比成人低,在一定范围内降低管电流和管电压即可以减低辐射剂量又不影响图像质量.儿童CT检查可再沿用成人的剂量标准.

    作者:李宗生;王洪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中国辐射卫生杂志

中国辐射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山东省医科院放射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