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志国;郭文慧
2003年7月-2004年3月,我们在小儿腭裂修复术中应用巴曲亭预防术中出血,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择期行小儿腭裂修复术69例,男48例,女21例;年龄(7±5)岁.均排除全身性疾病和凝血功能异常.随机分为巴曲亭组(36例)和对照组(33例).二组在性别、年龄、病情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郑瑛;廖永宏;刘玉林 刊期: 2004年第10期
急性阑尾炎是老年人常见的急腹症,居老年急腹症的第二位,张中声[1]统计老年急性阑尾炎占同期各年龄组的4.7%.由于老年人的机体功能低下,且术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困难.所以,如何提高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治疗依然是我们认真探讨的问题.
作者:马凤江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81例入选患儿随机分成二组,二组患儿均给予氨茶碱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疗程1周,观察二组患儿原发性呼吸暂停发生的时间和次数、心率(HR)、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等,判断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9.49%,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显效的例数(32/42)也优于对照组(17/39)(P<0.01).结论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几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志梅;花少栋;陈少君 刊期: 2004年第10期
1病历报告患者男,63岁.于9年前无意中发现右大腿后侧有5cm×4cm大小肿物,无疼痛,无发热,未经任何治疗,肿物开始时增长缓慢,近2年来肿物增长加快,波及整个大腿后侧,伴有疼痛,右小腿肿胀,麻木,行走不便,无发热,于2002年7月8日入院.入院查体:右大腿后侧见25cm×40cm大小肿物,已波及内侧及外侧,质韧,有弹性,表面皮肤张力较大,无明显界限,无活动,触痛,右小腿及足部肿胀,足背动脉搏动弱.B超示:右大腿占位性病变,并有钙化.X线片示:右大腿见巨大软组织肿胀影,未见骨质破坏.CT片示:右股骨小转子后下方到股骨髁上方见软组织卵形囊性密度灶,大层面约23.2cm×14.0crm,边缘清楚,其内见条弧形软组织密度影,并有钙化灶,相应部位软组织挤压移位,未见股骨骨质破坏.
作者:张沿洲;陶胜文 刊期: 2004年第10期
我院2002年10月-2003年6月行阴道式子宫切除48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48例,年龄35~68岁,均为子宫良性病变,子宫大小如孕6~14周,均为经产妇,腹部有手术史8例.
作者:李艳;李芳枝;王艳华;李风梅 刊期: 2004年第10期
1临床资料2001年9月-2004年2月,我院收治了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47例,胎龄37~42周37例,>42周10例;病程短21h,长18d.存在宫内缺氧33例,轻度窒息12例,重度窒息12例.并发肺炎24例,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并发高胆红素血症7例,并发呼吸衰竭4例,并发肺出血1例.24h内查心肌酶潜明显高于正常:CK 125~3 580U/L、LDH 90~1 890U/L、HBDH 340~1 127U/L、CK-MB 31~859U/L.给予吸氧、能量合剂、果糖促进脑细胞修复、营养心肌及对症综合治疗.治愈31例,好转11例,放弃2例,死亡3例,治愈者均为轻、中度的患儿.
作者:梁中信;王宝平;刘力剑 刊期: 2004年第10期
1目的总结剖宫产术后大出血患者行髂内动脉栓塞治疗的护理经验.2资料与方法对我院1995-2003年30例行急诊选择性髂内动脉栓塞术的产后大出血患者进行了围栓塞期护理.术前给予心理护理以消除患者紧张和恐惧心理;术中配合医生在短时间内完成栓塞治疗,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术后观察患者阴道出血情况和穿刺侧肢体远端的血运情况.
作者:孙鸽;孙玲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随着对疼痛病理生理的深入研究,我们已逐步认识到术后疼痛的危害性.虽然目前人们在患者自控镇痛(PCA)领域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单纯依靠药物常常不能获得满意的术后镇痛效果[1].鉴于疼痛并非简单的感觉而且具有主观特性[2],因此,运用药物-心理综合镇痛法已成为术后镇痛的发展趋势.本研究旨在评价术前心理干预对术后疼痛的影响.
作者:何相好;郭霞;王振英;杨利君 刊期: 2004年第10期
胃柿石多发生于产柿地区及柿熟季节,患者有吃大量柿子特别是未成熟柿子史.我院1999年2月-2004年2月收治100例胃柿石患者,现将对其溶石治疗的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杨淑英;高生江 刊期: 2004年第10期
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的眼部疾病,在抗青光眼手术中,我们采用晶状体摘除植入人工晶状体和联合小梁切除的方法,结果比较满意,且并发症少,现报告如下.
作者:鲁建华 刊期: 2004年第10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omy,LC)已逐渐成为胆囊疾患的常规手术方式.随着LC设备的更新及技术的成熟,急性胆囊炎LC不再是外科医生的限制[1].我院1998年12月-2004年3月行腹腔镜探查及LC治疗急性胆囊炎共89例.以2003年5月术中应用超声刀治疗前后分为A、B二组,现将其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家朴;张志勇;江尚回;李慎惠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了解临沂市麻疹疫苗(MV)强化免疫的效果和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方法随机抽取1 534名8月龄~39岁健康人,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1 534人中抗体阳性1 190人,阳性率77.57%,几何平均滴度(GMT)1:783.2~4岁儿童抗体阳性率高(85.71%~98.44%),GMT则从6岁开始下降至中低等水平,抗体阳性率有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观察MV初种8月龄~2岁儿童188人,免疫成功率为96.81%;MV复种5~7岁儿童186人,免疫成功率61.29%;免疫后抗体GMT分别比免疫前提高28.4倍和3.1倍.结论不论是初种或复种,免疫前抗体处于中低等水平者其免疫成功率显著高于免疫苗高抗体水平者.
作者:李永军;孙梅旺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宫腔镜锥形切除宫颈治疗慢性宫颈炎251例(中度宫颈糜烂83例,重度宫颈糜烂168例),术后随访3~31个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3.8min,术中平均出血11.8ml.术后2个月宫颈糜烂一次性治愈率为98%,90%的宫颈恢复正常大小,宫颈表面润泽,光滑.结论宫腔镜锥形电切宫颈治疗慢性宫颈炎治愈率高,操作简便、安全,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申爱荣;杨淑玲;封全灵;杨雪峰;李根霞 刊期: 2004年第10期
膝关节开放伤是一种高能量损伤,处理困难且愈后较差,严重者可致关节功能障碍.在临床工作中,这种损伤的治疗措施有别于其他部位.1998年3月-2004年1月我院治疗此类损伤3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文进;张立峰;王志强 刊期: 2004年第10期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这一技术在妇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逐渐增加,但将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和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这二种方法的对比分析鲜有报道,现将我们采用二种术式的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秀文;王华莉;岳清鸽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常预示病变急骤活动,病情危重,预后不良,但如及时治疗,症状可以完全缓解.需要提出的是,SLE在使用激素治疗过程中,有时患者可突然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这时必须分清是狼疮继续活动侵犯神经系统引起的狼疮性脑病,还是由于激素应用过量而引起的精神症状.这种区分和鉴别,对患者的治疗用药和预后十分重要.而区分和鉴别的主要依据是血清免疫学化验和CT检查.
作者:李红英 刊期: 2004年第10期
应激性溃疡是危重患者极为常见的并发症,发病早期阶段症状多不明显,特别是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后的患者,由于原发病的掩盖,往往临床医生不能够认识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一旦病情发展,应激性溃疡大出血,加之原发病,病情就更加严重,病死率相当高.因此,对上机后的患者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尤为重要,我们对54例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中应用甲氰咪胍预防应激性溃疡的34例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逄健;赵增红 刊期: 2004年第10期
1病例报告例1,男,29岁,军人,反复右上腹疼痛一年,于2003年4月16日入院,查体:发育良好,神情合作,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中腹深压痛,无肌紧张和反跳痛,肝脾不大,肝肾区无扣击痛,莫菲征(-).实验室检查:WBC 8.8×109/L,N 0.77,Hb164g/L.空腹血糖2.4mmol/L,B超检查见胰头部实性包块,大小6.5cm×6.1cm,轮廓规整,回声不均,呈强、中、低回声.上消化道检查十二指肠圈扩大,约11cm×10cm,十二指肠降段上抬.CT检查见胰头部类圆形块影,边缘清晰,约7cm×6.5cm× 6.1cm大小,密度不均,CT值32~38HU.增强边缘环形强化,中心明显不均匀强化,CT值34~102HU,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腹膜后及肝门区未见肿大淋巴结.手术探查见胰头部肿物包膜完整,内为囊性液体、混浊性液体和坏死组织,部分实性占位.术后恢复顺利,病理诊断:胰头体部胰岛细胞瘤.
作者:何莉梅;王盛霞 刊期: 2004年第10期
残角子宫多位于发育正常子宫的中下侧,少数位于宫体的底部,宫腔与发育侧子宫宫腔相通或不通,同侧圆韧带、卵巢和输卵管发育正常[1].部分患者因无任何症状可终身未被发现.残角子宫妊娠是极为罕见的一种异位妊娠,发生率1/10万,术前确诊不到5%,误诊率很高,常因不能及时诊断而延误治疗.残角子宫妊娠破裂出血,其至危及生命.现将1984年1月-2003年6月我们诊治的9例残角子宫分析如下,并讨论有关及时正确诊断问题.
作者:冯晓莉;张慧芬 刊期: 2004年第10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为临床上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90%由折返所致,多数可用药物终止,如未及时终止发作,可给患者造成痛苦,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本组18例23例次PSVT发作患者,分别因三磷酸腺苷(ATP)、普罗帕酮静注无效,采用食管调搏超速抑制而使发作终止.
作者:赵玮;姜文兵;张建华;林加锋;吴昊 刊期: 200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