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兰;朱根庭;吕贤乐
我院1994年2月-1999年12月,对收治的23例23眼单疱病毒性角膜基质炎,应用无环鸟苷点眼联合氟美松加聚肌胞结膜下注射治疗,经临床观察,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3例,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17~52岁,平均36.2岁。右眼10例,左眼13例。初发型5例,复发型18例,溃疡位于中央或旁中央18例,位于周边5例,病变侵犯角膜深层,基质层水肿,浸润,一部分患者伴有后弹力层皱褶及内皮层混浊。发病时间短21d,长达1年。多数患者视力较差,视力在此期间0.3以下17例,占73.9%。1.2 治疗方法0.1%无环鸟眼药水点眼,4~6d,氟美松0.5mg加聚肌胞0.5mg,结膜下注射,1/d,连续3d,然后减为隔d1次,角膜水肿消退后,改为0.25%强的松龙点眼,1~2d,连续1~2周后停药,用药期间为了预防细菌感染,同时给予抗生素眼药水点眼,口服消炎痛、VB2、VC、VA丸等药物,1%阿托品散瞳,热敷。
作者:张孟祥;李爱光;马颖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本文测定了50例异位妊娠(EP)患者血清hCG水平,以评估其在EP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1994年10月-1997年10月共收治50例EP患者,除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外,均测定血清和尿hCG水平及B超检查确诊。其中手术治疗35例,经病理证实破裂型16例,未破裂型19例,保守治疗15例,均为输卵管妊娠,入院时妊娠囊直径<3.0cm,无明显的腹腔内出血征象,血清hCG<300U/L,应用5-氟尿嘧啶和中药治疗。1.2 方法所有EP患者入院时均测定血清hCG水平,24~48h复测一次,待病情稳定后每周测一次,查到hCG降至正常(<15ng/ml),同时测定40例正常宫内孕患者hCG水平作为对照。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
作者:姜冬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以科学态度选择解决头位难产的助产方式,降低围产儿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尽可能把母婴并发症降到低程度,以保证围产期母婴安全。1 临床资料 我院收集头位难产病例500例,其中初产妇412例,经产妇88例,剖宫产380例,占76%,阴道助产120例,占24%。2 结果 产科出血:剖宫产占18%,阴道助产占25%。软产道裂伤:剖宫产占0.6%,阴道助产占16.6%。羊水栓塞:剖宫产占0.8%,阴道助产占0.3%。新生儿窒息:剖宫产占5.26%,阴道助产占30%。新生儿颅内出血:剖宫产占1.3%,阴道助产占2.6%,新生儿产伤:剖宫产占0,阴道助产占2.6%。
作者:刘丽萍;李菊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立体定向下血肿穿刺(包括碎吸、抽吸)术是近十几年来开展的治疗颅内血肿的新方法。因对全身干扰小、脑组织损伤轻、操作简便、安全而成为部分颅内血肿的首选治疗方法[1]。临床上在血肿定位、定向方法上通常有3种:①利用立体定向仪定位、定向;②CT引导下定位、定向;③利用定位尺行简易定位、定向:即根据CT平片上显示的血肿位置,选大血肿层面为穿刺平面,以OM线高度测量定位,以血肿中心距颅骨的近距离为穿刺点,根据CT平片中的标准尺测量换算成实际厘米数后,用定位尺标记于头皮上。我院自1995年1月开始应用简易定位、定向法行锥颅血肿碎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复查CT发现部分手术病例引流管偏离血肿中心(5~15mm),提示锥颅方向偏离血肿中心,影响了手术效果,为此我们对定向方法作了改进。
作者:王福强;张国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慢性支气管炎是常见的多发病,反复发作易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严重危害身体健康,预防和长期治疗尤为重要。本文报告应用茶碱缓释片连续4周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观察其疗效和肺功能改变。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选择1997年1月-1998年6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慢喘支)患者30例,诊断符合1977年全国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专业会议修订标准。年龄34~61岁,平均45岁。其中男18例,女12例,病程5~10年。以下情况均不作为入选标准:①有肺部感染必须使用抗菌药物;②患溃疡和神经系统疾患;③病情严重,不能停用β2激动剂、茶碱或激素;④肝、肾功能异常。
作者:刘道明;王晓东;于兴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院自1998年1月-1999年12月共应用无水酒精注入法治疗外阴阴道囊肿30例,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 患者年龄23~35岁,平均31岁,其中巴氏腺囊肿21例,外阴囊肿4例,阴道囊肿5例,囊肿大直径5cm×4cm×4cm,小者3cm×2cm×2cm,发病后未经其他方法治疗。2 治疗方法 常规外阴阴道消毒后,铺无菌洞巾,戴消毒手套,持10ml消毒注射器,取囊肿低部位囊感明显处,刺入囊内,抽取囊内液体(尽量抽净),固定针头不动,取下注射器,计抽出液量,重新取消毒注射器,抽取95%酒精约为囊内液量的2/3或1/2注入囊内,(如抽不出液体或取出很少,可直接注射3~5ml),取出针具以无菌纱布压迫数分钟,1~2d后抽出囊内液。如囊肿直径超过5cm,2d后,行第二次治疗,凡直径在3cm以内者,均可一次治愈。
作者:张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人工流产术是目前广泛应用于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之一。为了解除患者恐惧心理,减轻术中疼痛,减少人工流产术中引起的综合反应,我们采用静脉注射异丙酚的方法实行无痛人工流产,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8年1月-2000年7月,收治妊娠6~11周要求终止妊娠无手术禁忌证者200例,年龄19~43岁,平均26.8岁。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中初孕者36例(36%);两次以上妊娠未产妇32例,经产妇32例(32%)。对照组中初孕者40例(40%);两次以上妊娠未产妇30例(30%);经产妇30例(3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刘洁;刘安芝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 资料与方法 将18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抗生素、补液、纠酸及助消化等药)。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黑龙江庆安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剂量为10mg/(kg·d)静脉滴注。疗效评价标准:①显效:用药48h大便次数<2次/d,性状恢复正常,症状体征消失。②有效:用药72h大便次数<2次/d,性状恢复正常,其他症状体征减轻。③无效:用药96h以后,大便性状、症状和体征变化不明显。
作者:朱康花;何建勇;林玉兰;王建羡;朱根庭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985年10月-1999年10月,我院共收治睾丸扭转患者10例,诊疗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0例,年龄4~40岁,平均24岁。睾丸扭转位于左侧8例,右侧2例。10h内就诊4例,1~2d就诊3例,3d以上就诊3例。在夜间睡眠中发病6例,有阴囊外伤史1例。全组均有突发阴囊疼痛,睾丸肿胀、触痛,并向同侧腹股沟放射,4例伴恶心、呕吐。我院初诊确定诊断5例,误诊2例,3例系外院误诊为附睾炎、睾丸炎,经抗炎治疗无效而转入我院。
作者:郭保伟;刘艳梅;王有昌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吸烟与乳腺癌关系。方法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学者在国内公开发表的8篇有关吸烟与乳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定量分析。根据资料一致性检验,采用随机效应模型(D-L法)计算合并比值比(0R)及其95%的可信区间(95%CI)。结果吸烟与乳腺癌之间总的合并0R为1.56,其中95%CI 1.09~2.24,按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与乳腺癌关系合并的0R值及95%CI分别为1.67(0.45~6.22)和1.65(1.10-2.30),但主动吸烟与乳腺癌的联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作者:阎子海;肖永红;张文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院介入治疗科自1995年10月起应用腹腔动脉、肝动脉插管免疫化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29例。现将1995年10月-1997年6月经肝动脉插管免疫化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29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按1991年《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原发性肝癌分册中临床诊断标准,选择Ⅲ期[1]原发性肝癌(HCC)病例50例,预计生存期均为3~6个月,其中29例患者自愿接受插管免疫化疗(观察组),21例以全身化疗(对照组),两组均予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男23例,女6例,男女之比为3.8:1。年龄51~86岁,中位年龄54岁,对照组:男18例,女3例,男女之比为6:1,年龄30~76岁,中位年龄58岁。
作者:姜辉;高中度;王月芹;蒋霆辉;茅爱武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高的疾病。2000年1-12月,我院应用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并经头部CT确诊。观察组40例,其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43~79岁,平均(61.37±9.42)岁。对照组40例,其中男31例,女9例;年龄46~78岁,平均(61.90±9.12)岁。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程度、并发症和既往史评分,经统计学处理,相差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孙秋虹;韩冬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肺炎链球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是引发肺炎的主要原因,还可致慢性支气管炎恶化、脑膜炎、中耳炎、急性中耳炎和鼻窦炎等。20余年来,世界各地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enicillin-resistance pneumococci, PRP) 、多重耐药肺炎链球菌(multiple drug resistance pneumococci, MDRP)菌株逐渐增多,其可引起医院内暴发流行,老年患者、婴幼儿以及免疫功能缺陷者尤为严重,病死率高。因此,充分认识肺炎链球菌的耐药现状和耐药谱特点,合理应用抗生素,成为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关键,本文对1998年4月-2000年4月济南地区肺炎链球菌耐药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洪巧;由玲;刘洋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本文回顾分析了我院过去14年间收治的闭合性小肠损伤患者87例,总结对腹部临床表现变化的观察与反复腹腔穿刺的临床诊断效果。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伴呕吐67例,体温超过37.5℃82例,具有典型腹膜刺激征61例,经观察腹痛加重或腹膜刺激征范围扩大19例;全部病例中,行腹腔穿刺81例,阳性率71.6%,反复腹穿19例,阳性增加16例,总阳性率达91.45%。全部均行手术治疗,术中均证实小肠损伤的诊断。行肠切除、肠吻合30例次,其余行肠修补术。
作者:王凤学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 病历报告 患儿,男,出生9个月,体重11kg。因反复腹泻10d,以急性肠炎入院,大便4~5次/d,为黄色糊状不消化便,无脓血,发病期间发热,以午后、夜间为重,T 37.0~39.0℃,哺乳尚好,尿量正常,入院后持续腹泻、发热。查体:T 38.6℃,发育正常,轻度贫血貌,无脱水貌,皮肤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未闻异常,腹软、不胀,肝于肋下2cm,质软、边锐利,脾肋下可触及边缘,肠鸣音活跃。实验室检查:血WBC 14.6×109/L,血红蛋白99g/L,血小板209×109/L,出、凝血时间各90s,血电解质正常,CO2CP正常,血糖、肾功能正常,血胆红素正常,ALT 7.9U/L,TP 68.5U/L,LDH 310U/L,血沉75mm/h,CRP 96μg/L,IgG 7.0g/L,IgA 0.84g/L,IgM 1.27g/L。查便常规(4次),WBC 5~20个/HP,无红细胞,尿常规正常,便培养2次,均为阴性。OT试验阴性,血培养阴性,肥达反应,外裴反应阴性,X线胸片、心电图正常,经抗炎、补液治疗,入院第6d腹泻渐好转,便常规无白细胞。出现右眼睑红肿,左面颊部有一约6cm×6cm皮下结节,随后左下肢、左上臂先后出现,局部皮肤呈淡红、暗红色,质硬,与局部皮肤粘连,伴压痛。皮肤病理活检:反应性淋巴细胞增多,真皮深层及皮下脂肪组织变性坏死,其间有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及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其中可见泡沫状细胞,诊断为结节性脂膜炎。
作者:苏莉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 我院1990年以来收治12例结石致巨大肾积水保肾获成功。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32~71岁。 肾盂结石7例,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结石5例。均取腰部十一肋间切口。术中观察:肾脏体积明显增大,肾积水250~450ml,肾盂内尿液培养(-),肾脏约有50%以上区域肾皮质厚度2~5mm,并经静脉推注速尿20mg,5~10min其患肾出现泌尿功能,肾盂尿pH:6.9~7.1,全部采取取石后肾盂造瘘引流,术后前2d肾盂引流量50~100ml,从术后第3d引流量开始增加,术后1周引流量达400~900ml,3周后造影通畅后拔除肾盂造瘘管。术后3个月B超检查,肾积水减轻。术后1年行KUB+IVP:手术侧肾与输尿管均已显影,长期服用金钱草冲剂,随访至今均无不良反应。
作者:詹德明;李蕾;李为兵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肺结核空洞菌阳患者是结核杆菌的主要携带者和传播者,其治疗比较困难,我院采取了全身化疗结合纤支镜局部冲洗、灌注药物治疗,并与单行全身化疗进行对照研究,以期在缩短痰菌阴转及空洞闭合时间上,找出一种好的治疗方法。1 对象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于1996年1月-2000年8月共诊治肺结核空洞菌阳息者115例。X线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结核性渗出及增殖样改变,且均为肺内有空洞患者,其中CF示肺内有空洞者46例,薄壁空洞41例,厚壁空洞5例。胸部正、侧位片示肺内有空洞者69例,薄壁空洞61例,厚壁空洞8例。以上病例均经晨起留痰查找结核菌为阳性的患者。其中7例因链霉素皮试阳性,4例因心肺功能较差,不能耐受纤支镜检查,余104例为研究对象。男71例,女33例,年龄16~70岁。10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两组患者年龄及发病时间相差均无显著性(P>0.05)。
作者:刘晓平;自孝海;陈信;张营均;李长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lble angina pectoris, UAP)是冠心病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其重要意义在于本病易转为AMI或猝死[1],我院1996年6月-2000年5月对3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采用生脉注射液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UAP分型沿用1979年WHO及参照国内文献[2],将下列心绞痛划归UAP,即初发型劳力型(1个月内),恶化劳力型心绞痛(3个月内),自发型心绞痛及AMI后1个月内心绞痛,常规12导联ST段的偏移和T波倒置或动态心电图有明显心肌缺血证据,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心绞痛能缓解者,本组30例UAP均符合上述标准。
作者:陈郁文;杨辉;王方宁;夏俊卿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是伤寒病死亡的主要原因,10年来共收治1 684例伤寒患者有152例发生MOF,发生率8.9%,早出现于病程第5d,第1周、第2周、第3周病死率分别为78.12%、40.79%、27.65%,P<0.05,说明MOF出现时间越早,则死亡率越高。病死率与衰竭器官数目有关,2,3,4,5,6个器官衰竭的病死率分别为36.6%、70.4%、81.8%、100%、100%,P<0.05,衰竭器官越多,病死率越高。 伤寒的主要病理特征是持续性菌血症,全身网状内皮系统大单核细胞的浸润和高度增生,形成伤寒结节,由于病灶中炎症反应,单核-巨噬细胞释放的内源性致热源,坏死组织释放和各种有毒物质使炎症反应应答增加,过度的免疫反应,引起体液介质的全身性释放和激活,造成失控的炎症反应,产生MOF。伤寒是持续性的菌血症,释放内毒素,内毒素可致DIC,DIC更易诱发MOF。伤寒的主要并发症是肠出血,大量出血导致有效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减少,组织严重缺血、缺氧,微循环衰竭,器官功能减退而发展衰竭,休克与DIC互为因果,易继发感染,在诱发MOF中有一定的作用,尤其在伤寒的后期体质虚弱,免疫力下降,易出现感染,加重MOF。
作者:刘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前,临床上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的方案除了传统的柔红霉素(DNR)联合阿糖胞苷(Ara-C)组成的DA方案外,尚有许多不同的组合方案,米托蒽醌(Mit)与阿糖胞苷(Ara-C)的联合应用也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诱导治疗方案之一,我院1997年1月-1999年12月间采用MA方案治疗AML 36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资料 36例AML均按国内统一标准诊断和分型[1],其中M1 8例,M2 13例,M4 3例,M5 8例,M6 4例。按给予MA方案前是否接受过化疗分为初治组和复治组。①初治组:为发病后首次接受化疗者,本组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23~59岁,平均34岁。②复治组:患者均接受过2个以上疗程的化疗(包括HA、DA等)未获CR或CR后复发者,本组共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27~56岁,平均年龄39岁。
作者:吴光启;王迎春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