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亚霞;张卫红
目的分析肾母细胞瘤细胞凋亡和p53、Bcl-2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肾母细胞瘤发生、组织学类型的关系,探讨p53、Bcl-2基因调控与细胞凋亡在肾母细胞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对30例肾母细胞瘤用DNA末端标记(TUNEL)方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p53、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30例肾母细胞瘤凋亡指数(AI)为1‰~400‰,平均100‰,p53、Bcl-2的表达指数PEI、BEI分别为0~300‰、1‰~360‰,平均值分别为82‰、90‰.统计学分析表明细胞凋亡和p53与肾母细胞瘤组织学类型有显著相关性,细胞凋亡与p53呈负相关,BcL-2与组织学类型、细胞凋亡、p53均无关.结论p53在调节肾母细胞瘤细胞凋亡中有较为重要的作用,p53基因突变可能与机体清除后肾胚胎细胞的凋亡机制丧失,生后残存的胚胎组织发生肾母细胞瘤有关.细胞凋亡和p53突变与肾母细胞瘤的细胞分化、恶性程度有关,PEI、AI的检测可为了解肾母细胞瘤的发病机制和判断预后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裴素丽;魏冰;石磊;马杰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新生儿破伤风(Tetanus of the newborn)是破伤风的-个特殊类型[1],由于接生时使用有污染而又未经消毒的剪刀、敷料切断脐带或包裹脐端,破伤风杆菌感染脐部.我院1992-2000年收治38例新生儿破伤风患儿,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38例中男30例,女8例,日龄2~28d,>10d 6例,7~10d 15例,<7d 17例. 早产1例,足月顺产37例,无难产及急产,均为在家生产,不洁接生(除1例为被收养儿,接生史不详),1例为低出生体重儿,其他出生体重正常,生后能吸吮.
作者:郭金云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目前研究表明冠心病(CHD)的发生与持续存在的炎症刺激有一定关系,炎症反应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和发展[1 ],本文通过测量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治疗前及不同剂量的阿斯匹林治疗后炎症蛋白CRP的浓度变化,以了解UAP与炎症反应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沈彩华 刊期: 2001年第11期
1临床资料1994年5月-2000年11月,我院收治高血压脑出血并发顽固性呃逆58例,男34例,女24例,年龄50~79岁.诊断标准:①有高血压病史,由CT确诊为脑出血,神志清晰.②既往无胃病史,发病时无呕血、黑便.③呃逆次数超过10次/h,连续2d或反复发作连续1周以上者.④排除其他致病因素.
作者:王生力;段丽华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经鼻一蝶垂体瘤切除术已成为国内外治疗垂体腺瘤的首选治疗方法,手术的成功与护理工作有直接关系.除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外,术前需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详细向患者介绍手术经过及术后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密切配合,夜间不能入睡者可口服镇静剂.术后认真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测,加强生活和心理护理,应密切观察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术后2~3d拔除鼻腔内油纱条后用0.25%氯霉素眼药水、新麻液滴鼻,防止感染.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以预防脑脊液漏的发生.术后主要并发症的护理:①脑脊液漏:常发生在填塞后3~7d,尤其是拔除鼻腔填塞油沙条后,禁止填塞鼻腔阻止脑脊液流出,对于漏量少者可让患者采取半坐卧位,一般2~3周可自行停止,否则需手术修补.②尿崩症:由于手术对垂体后叶及垂体柄的影响,术后尿崩症发生率很高,要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注意有无多饮、多尿现象.③垂体功能低下:常发生于术后3~5d,由于机体不适应激素的变化而引起,患者可出现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等症状,及时报告医生予以处理.
作者:范亚霞;张卫红 刊期: 2001年第11期
1临床资料本组共3例,均为男性,年龄8~12岁,外伤致开放性骨折2例.1例栓塞发生于手术切开内固定加石膏外固定术后2周.患者体温急剧升高,T 38.7~39.4℃,P 100~120/min,2例咳嗽吐痰,痰带少量血迹,左肺呼吸音低,1例咳粉红色泡沫样痰,胸痛,呼吸困难,脉压变小.
作者:赵娟 刊期: 2001年第11期
作者对33例甲状腺癌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健康教育作者针对患者不同性别、职业、年龄及治疗的不同阶段,主动向其介绍治疗的各种相关情况,让患者积极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在对患者进行教育的同时,对家属的工作也不容忽视,家庭支持可以增强癌症患者的抗病能力.
作者:赵媛 刊期: 2001年第11期
1病历报告 患者,男,64岁,因手颤伴全身 力多尿2个月于2001年4月3日入院.
作者:谢瑞芹;刘凡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并发心肌损害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已日益受到重视,我院采用参麦注射液治疗新生儿HIE并发心肌损害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1993年8月-1998年2月收治的新生儿HIE并发心肌损害90例,患儿除符合HIE临床诊断标料1]外,还应具备:①除外宫内病毒感染;②临床表现心音低钝,心率减慢(<100/min)或增快(>200/min);③心电图异常:多导联ST段偏移及T波低平或倒置,异常Q波,Q-T间期延长;④血清心肌酶学包括羟丁酸脱氢酸(HBDH),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同功酶(CK-MB)显著升高,超过同龄正常均值.
作者:黄烈平;庄满利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我院1996年1月-2000年6月应用洛赛克及雷尼替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80例,旨在评价洛赛克对GERD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共80例,男54例,女26例,年龄24~77岁,平均50.5岁.病史1个月~15年,平均40个月.主要临床表现:反酸58例(72.5%),胸骨后疼痛及烧灼感56例(70.0%),咽下困难19例(23.8%),呕血及黑便8例(10.0%),呃逆3例(3.8%).1.2 内窥镜检查用Olympus GIF-XQ30纤维胃镜进行常规检查.观察胃、食管粘膜的炎症改变情况,视具体情况取活检组织数块.
作者:刘奋学;张子昭;胡汝东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的自主的、有序性死亡,亦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到目前为止,人们知道的细胞死亡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坏死,另一种就是细胞凋亡[1].细胞凋亡不仅是一种特殊的细胞死亡类型,而且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及复杂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细胞凋亡被提出于1972年(希腊语指花瓣凋落)经历了15年的休眠后于90年代中期开始成为生物学领域研究的至热点[2].细胞凋亡之所以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其与临床疾病的密切关系,对细胞凋亡的研究不仅阐明了一大类疾病的发病机制,而且由此可以导致新疗法的出现.本文就细胞凋亡在眼科领域的研究情况作一叙述.
作者:王云松;何彦津;宋国祥 刊期: 2001年第11期
1病历报告患者,女,35岁.因恶心、失眠,1个月,伴肢体震颤,发作性手脚扭转痉挛、精神异常,夜间哭闹6d.于2000年3月17日入院.患者因患股骨头坏死,口服某私人诊所中药偏方(内含朱砂)进行治疗,15mg/d,连服40d.入院时查体:T36.6℃,R 24/min,P 90/min,BP 16/9.5KPa,神清,烦躁,左脚弯曲,问答切题.口腔粘膜充血(+),齿龈无汞线,颈软,无抵抗.神经系统检查:双侧腱反射活跃,左上肢双下肢深浅感觉障碍,肌力肌张力正常;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无脑外伤史,即往无癫痫发作史,查尿十项及血Na、K、Cl、CO2CP、BUN均政正常,空白尿汞,0.178mg/L.出院前查两次尿汞分别为0.027mg/L,0.02mg/L.
作者:王丽芳;李晓军;刘永丰 刊期: 2001年第11期
为了解3岁以下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特殊临床表现,本文总结了1998年11月-2000年5月66例3岁以下(包括3岁)婴幼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特点,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66例中,男42例(63.6%),女24例(36.4%).<1岁13例(19.7%),1~2岁24例(36.4%),2~3岁29例(43.9%).
作者:敬琴珍;张鹏;孙梅格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小腿及踝足部外伤,造成的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局部无可供旋转的皮瓣或无可供吻合的动脉时修复更为困难.1998年1月-2000年6月,我院使用T型Bastiani外固定架配合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交腿修复皮肤缺损2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陈金殿;刘秉锐 刊期: 2001年第11期
肩周炎又名冻结肩、五十肩、粘连性肩关节炎等,是骨科门诊的常见病,发病女性多于男性,左肩多于右肩,以中年以上的患者为多见.1996-1999年我院门诊收治38例肩周炎患者,采用关节囊内注射确炎舒松、利多卡因和冰盐水混合液,加手法松解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8例中,男10例,女28例;左肩26例,右肩12例.年龄42~68岁.病程1~36个月,平均20个月.
作者:陈炳前;马庭新 刊期: 2001年第11期
近年来,我国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不断增加,在性病中仅次于淋病、尖锐湿疣,位居第三位[1],若治疗不彻底,可并发前列腺炎、附睾炎,导致男性不育[2],危害大,对其治疗效果报道不一,为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全部选自1996年5月-2000年12月我院门诊男性患者,符合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诊断标准[3]:不洁性生活史;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瘙痒及有分泌物等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尿道分泌物支原体培养阳性或衣原体抗原检查阳性;淋球菌培养阴性;1周内未用任何抗菌药物.
作者:蔡飞跃;吴疆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我们于1998年6-12月对西宁及部分州县驻西宁干休所的60岁以上离退休老干部及家属203例进行了体格检查、量表调查及生化检查,并对检出的老年性痴呆患者的血浆内皮素(ET)水平进行了观察,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地区青海省西宁市(海拔2 260米),大气压78.0kPa(580mmHg),大气氧分压16.4kPa.1.2 对象西宁干休所及部分州县驻西宁干休所的60岁以上离休老干部及家属203例,男170例,女33例,年龄60~88岁,平均71岁.
作者:孙成英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新生儿ABO溶血症是造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成为胆红素脑病而危及患儿生命并影响以后的生活质量,所以及时有效的治疗是降低新生儿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1996年1月-2000年12月我院收治新生儿溶血症18例,均采用内科治疗,其中16例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兆民;赵雷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早产是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其预防及治疗意义重大.我院1998年7-12月,对58例先兆早产患者采用综合评估胎儿成活率、积极保胎、促胎儿发育、促胎肺成熟、产时严密监护、选择适当终止妊娠方法等综合治疗,使早产儿成活率明显提高,现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收治孕28~37周诊断先兆早产患者58例,均住院治疗.其中<35周30例,≥35周28例.58例中胎膜早破27例,占46.5%,双胎5例、臀位6例、习惯性早产4例.原因不明16例
作者:黄显峰;王丽荣 刊期: 2001年第11期
镉(Cd)并非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是Cd分布于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Cd蓄积较多的器官和组织是:肾脏、肝脏、毛发、指甲[1]等,正常人血液中Cd含量很低.据报道,人体内Cd含量过高时,会导致中毒或疾病[2].如果测定尿Cd含量,虽采样方便,但测定步骤繁琐,且尿Cd含量范围较宽[3],不宜作为Cd中毒的特征指标.而血Cd含量可作为Cd中毒的特征指标供参考.但是,一般的分析方法需采静脉血4ml左右,不易被受检查者接受.前几年,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倡测定人体Cd含量以10μg/L全血为个体临界水平,后来,有关学者又把测定全血Cd的限值降至1μg/L[4].
作者:郭瑞华;王二坤;王丽凡 刊期: 200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