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度;茅爱武;徐志明;蒋聚奎;张丽君
腰椎间盘突出是引起下腰椎疼痛的一种常见疾病,尽管手术并发症多,但仍然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一种采用多的方法。我院于1984年3月~1998年12月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136例。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36例中男87例,女49例,年龄17~72岁,并发腰椎管狭窄23例,S1~S2硬脊膜外囊肿1例,侧隐窝狭窄30例。有外伤史91例。从事体力劳动112例,主要症状为下腰痛和坐骨神经痛107例,并发间歇性跛行23例。主要体征:腰椎侧屈受限姿势改变40例,腰骶部椎旁压痛并有放射痛,患侧下肢皮肤感觉减退,胫前肌力Ⅰ~Ⅱ级,直腿抬高试验Lasegue征(+)96例。L4,5椎间盘突出86例,L5S1椎间盘突出3例,L3,4椎间盘突出19例。椎管造影3例,CT检查133例。
作者:王方友 刊期: 2000年第05期
近年来,车祸的发生率呈上升之势,交通事故已成为世界一大公害。大批伤员常同时送达急诊科,如何及时处理,体现了一个医院的应急能力和水平。现将我院1996~1999年5月救治的8批车祸158名伤员的抢救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8批共158例,每批多36例,少10例;其中男99例,女59例;年龄小16岁,大75岁:平均46岁。1.1 受伤人数与种类 见表1。
作者:侯平;刘元明;罗晓碧 刊期: 2000年第05期
临床上常根据乙肝病毒标志物感染模式的不同来判断病毒复制情况,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是体液免疫功能的重要表现,为探讨二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我们选择了几种常见的模式作为研究对象,并设健康对照组,用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分别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C4。结果发现,不同感染模式其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变化不同。HBsAg、HBeAg、HBcAb三项同时阳性时,免疫球蛋白增高为显著.尤其是IgG与对照组及其它模式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HBeAg消失,HBeAb出现阳性时,免疫球蛋白明显下降,以IgG下降快,以至于HBsAg消失,HBsAb阳性时,免疫球蛋白降至接近正常,而补体C3、C4相应地由低于对照组渐渐回升至正常。
作者:杨义明;张瑞霞;张国林 刊期: 2000年第05期
顺铂(DDP)是临床上常用的有效的化疗药物之一,其在多种实验中显示的致突变性、致癌性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对茶多酚(TP)的研究[1]表明,TP具有抗氧化、抗突变、促进DNA修复等多种生物活性。本文通过动物实验从遗传及肾毒性方面探讨TP对DDP致机体损害的影响。
作者:刘桂香;李清钊;姚林;蔚德敏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睑缘炎是发生在睑缘部位的一种慢性炎症,由于不注意双手清洁揉眼,造成细菌感染的机会,因屈光不正,视疲劳等诱发本病。临床上有鳞屑性睑缘炎、溃疡性睑缘炎和眦睑缘炎三种。本病虽不影响视力,但因刺痒、异物感、灼热感而影响患者情绪和精神不集中,又因秃睫、睫毛乱生、睑缘肥厚变形影响美容,而且病程长,难治愈,无特效药物,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我们于1 995年1月~1 998年12月,应用中药三黄汤外洗治疗本病21例,疗效满意,简要报告如下。
作者:张越新;杨礼;吕翠真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创伤后MODS与HLA-DRB1相关性。方法 用PCR对37例创伤后MODS患者18对HLA-DRB1基因引物进行扩增,用ELISA进行IL-10测定。结果创伤后MODS患者DR2(DRB1*1501-DRB1*1502)基因频率显著升高。DR2+较DR2-的MODS患者血浆IL-10水平和病死率显著升高(P<0.01)。结论 创伤后MDDS与HLA-DR2(DRB1*1501-DRB1*1502)呈正相关。
作者:王连福;苏枭;袁宝军;李宏芬;高景利;李晓岚;闫秀纵;马宇杰 刊期: 2000年第05期
1 病历报告患者,女性,66岁,因发热腹痛6d以急性胆囊炎入院。入院前服用利胆片、吡哌酸。无药物过敏史。入院后给予甲硝唑注射液、哌拉西林静滴,在静滴0.2%甲硝唑注射液约100ml时突然述头痛、恶心,随即出现意识障碍,小便失禁。体检:BP22 13kpa,呼吸带鼾音,浅昏迷状态,球结膜水肿,双瞳孔3mm,颈略抵抗,心肺无异常,四肢肌张力增高。立即停用甲硝唑,予以吸氧,静推氟美松、甘露醇约30min后神志清,呼吸平稳,BP 20/11kpa,球结膜无水肿,颈无抵抗。继续用哌拉西林无异常。次日再次静滴甲硝唑注射液约60ml时又出现上述表现,经上述治疗好转,停用甲硝唑未再复发。
作者:徐承棉 刊期: 2000年第05期
青光眼是以眼压升高而引起视神经器质性损害和典型视野缺损为主要体征的眼综合病征,其致盲率较高,青光眼除药物治疗外手术治疗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院于1992~1996年在小梁切除术的基础上设计了层间巩膜切除4mm×6mm或3mm×5mm的潜池巩膜瓣,共治疗急、慢性闭角青光眼78例80只眼,远期观察降眼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78例80只眼中,男31例,女47例。年龄在44~65岁。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2只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43只眼,绝对期青光眼5只眼。
作者:肖萍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医院感染管理是目前医院管理中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重大课题,也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用物品、医护人员手消毒不合格是造成医源性感染众多因素中的重要因素,为了解全县县、乡、村三级医疗单位的消毒情况,我站于1998年7月和1999年7月对全县三级医疗单位进行了消毒效果监测,以便今后有针对性地指导工作。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对全县541个个体诊所、36个乡镇医院及3个县级医院的灭菌后备用的注射器、针头、器械、使用中的消毒液、体温表及医护人员手进行监测,测定其菌落总数。
作者:阎子海;肖永红;佟志国 刊期: 2000年第05期
1 病例报告例1,女,3个月。因呕吐、腹泻1d于1997年5月1日入院。查体:T 37 C、P 120/min,R 40/min,神志清,精神萎靡不振,呼吸稍急促。皮肤粘膜干燥,弹性差。前囟及双眼窝凹陷。肠鸣音亢进。初诊为小儿肠炎并Ⅱ度脱水。给予常规治疗,患儿病情渐加重。3h后患儿呈浅昏迷状态。呼吸急促,面色发灰,前囟饱满,四肢肌张力增高。疑为颅内感染。做腰穿查脑脊液,压力增高,无色透明。蛋白(一),糖15.87mmol/L,细胞数<10×106/L。当时考虑实验室检查误差,故查血糖与血生化显示:血糖22.56mmol/L,CO2CP 12mmol/L。血钾、钠、氯正常。诊断糖尿病并酮症酸中毒。停静滴葡萄糖液,改用胰岛素、碳酸氢钠等抢救治疗。12h后神志清醒,血糖逐渐下降并维持在8.2mmol/L,CO2CP升至18mmol/L。住院半月出院。
作者:姚淑远;时松波 刊期: 2000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5期
酸碱平衡失调可继发于临床多种疾病,其中碱中毒常为医源性所致。碱中毒一旦发生,纠正较酸中毒难。为了减少碱中毒的发生,防止其发展,分析了我院15例患者碱中毒的原因及相应处理和护理在防治碱中毒中的作用。1 原因分析15例碱中毒继发于5种疾病,通过仔细观察病情变化,分析治疗经过,胃液、尿液观察,结合血气分析和电解质的多次追踪检测确认为碱中毒,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采取预防措施。
作者:赵世英;吴显和;梁建群 刊期: 2000年第05期
新生儿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是造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多见的疾病之一。治疗延误或不当,极易发生核黄疸,危及生命或遗留终生的神经系统伤残。对于本病,我科采用以光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疗效满意。现将治疗及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4年10月~1998年6月在我院出生经血清学确诊为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的19例新生儿,其中,男9例,女10例;早产儿3例,足月儿16例;手术产8例,阴道产11例。产时轻度窒息1例。体重:2 700~4 100g。孕1产13例,孕2~5产1 13例,孕2~5产22例,孕2~s产31例。母婴血型组合为OA者9例,OB者7例。Rh不合2例,MN不合者1例。
作者:尹玉香;闫晓琴 刊期: 2000年第05期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IDA)是当今世界上常见的营养缺乏病之一,多发生于儿童和育龄妇女,特别是孕妇;WHO报告,世界孕妇贫血患病率平均为51%,我国为35%左右,其中绝大部分为IDA [1]。孕妇息IDA不仅影响胎儿的发育,而且还影响孕妇自身的健康。怀孕妇女体内铁储存缺乏是孕期IDA的主要原因之一,且与孕前体内铁储存有关。许多妇女在开始妊娠时体内铁储存已较少,因此,了解育龄妇女的铁营养状况及体内铁储存水平,并在孕前及时纠正铁缺乏,对于预防孕期IDA,保护母儿健康意义重大。目前,国内关于育龄妇女铁营养状况的评价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调查了209名婚检妇女铁营养状况,以便为开展育龄妇女IDA的预防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
作者:闫红;唐咏梅;任爱国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现将获得性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的治疗与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获得性TdP患者8例,其中冠心病4例,风心病伴房颤服奎尼丁2例,原因不明2例。临床特点:①均有反复发作的晕厥病史。②发作前ECG呈缓慢性心律失常5例,QT间期均明显延长,V3均有巨大U波。③发作时ECG呈TdP典型改变,持续3~8s,2例并发室颤。④实验室检查:低血钾3例,低血镁5例。治疗方法:5例发作时给予25%硫酸镁静脉推注,3例给予异丙肾上腺素静滴,根据心率调整滴速。
作者:李祥丽;陈新建;李伟光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患者重要并发症之一,Ⅰ型DM约30%~40%发生肾功能不全,Ⅱ型DM病程20年后临床蛋白尿的发生率达25%~31%,5%~10%的Ⅱ型DM患者因肾病致死。所以防治DN的发生和发展十分重要。DN的分期:Ⅰ期:肾脏肥大和高滤过期,Ⅱ期:正常白蛋白尿期,其尿白蛋白排出率(UAE)<20μg/min或<30mg 24h。运动后增加,休息后可恢复。Ⅲ期:持续微量白蛋白尿期,UAE为20~200μg/min或30~300mg/24h。Ⅳ期:临床蛋白尿期,即临床DN期,UAE>200μg/min。Ⅴ期:终末期肾功能衰竭。Ⅲ期以前为DN早期。
作者:李喜兰 刊期: 2000年第05期
1 病历报告 患者,男,52岁。因晕厥、尿失禁2h入院。查体:T37.5℃,BP12/8kPa,急性病容,意识模糊,面色苍白,四肢凉,双侧瞳孔3mm.光反应迟钝,口唇及肢端紫绀,HR 100/min,律不齐,闻及早搏5~6/min,心音低钝。心电图示:频发室早呈短暂性室速,心肌损伤,左前分支阻滞,持续性室速。心肌酶:CK712.3IU/L,HBDH 7 771IU/L,LDH 688IU/L,GOT 291IU/L。
作者:冯燕 刊期: 2000年第05期
流行性出血热(EHF)近年来发病机制研究不断深入,治愈率明显提高,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尤其重症患者肾功能恢复较慢,病情迁延不愈。为此,我们对伴有较重肾功能损害的EHF患者.在综合观察的基础上加用开搏通和多巴胺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共选择180例住院患者,并经血清特异性IgM抗体确诊。尿蛋白(++~+++),血尿素氮(BUN)>8.82mmol/L。入院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其中观察组男59例,女31例;年龄21~68岁,平均49.6岁。中型64例,重型21例,危重型5例。入院时分期:发热期18例,低血压期9例,少尿期45例,发热期与低血压期重叠6例,发热期与少尿期重叠12例。对照组男55例,女35例,年龄20~69岁,平均46.5岁。中型66例,重型20例,危重型4例。入院时分期:发热期19例,低血压期8例,少尿期46例,发热期与低血压期重叠10例,发热期与少尿期重叠7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入院时病程和肾功能损害等方面大致相同,具有可比性。
作者:杨卫国;沙振云;魏堃;王树青 刊期: 2000年第05期
我院自1998年3月组建医院急救中心,超声急诊检查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将我院于1998年3月~1999年8月夜间急性腹外伤1052例的超声急诊检查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052例中男性694例,女性358例,年龄2~78岁,平均31岁,其中<18岁70例,18~60岁910例,>60岁72例,致伤原因:车祸708例,打伤218例,其他126例。受伤至超声检查时间:<1h 445例,1~h 508例,6~12h 99例。
作者:徐伟忠;李剑平 刊期: 2000年第05期
椎管内肿瘤临床上并不少见,如能早期及时诊断、治疗,大多预后良好,但因多种原因常导致误诊,而影响治疗。我院1993~1998年间共收治的椎管内肿瘤患者76例,误诊8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8例一般临床资料见表1。
作者:张强;刘斌;赵辉 刊期: 200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