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晓
张锡纯认为蜈蚣具有善熄内风、善搜外风、善开瘀散结、善解毒消疮、善调理神经等功效和特点.根据张氏运用蜈蚣经验,临证发挥治疗眼神经病变、面神经麻痹、细小络脉堵塞之顽疾、皮肤病、神经痛等多种疾病,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冯瑞雪;张紫微;张再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综述近年附子-甘草配伍研究进展.附子-甘草配伍研究包括活性成分变化、作用机制、代谢吸收、药效等,可为新药开发石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陆燕华;谢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腕踝针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腕踝针组、体针组、结合组,每组60例;各组施予相应治疗,疗程3天.结果 腕踝针组治愈率为78.3%,体针组为81.6%,结合组为98.3%;结合组的临床疗效优于腕踝针组(P<0.01)和体针组(P<0.05).治疗后,三组腰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比较,结合组大于体针组(P<0.05)和腕踝针组(P<0.01).结论 腕踝针结合体针治疗急性腰扭伤可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沈乐;齐昌菊;葛谈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潜阳合剂对主动脉缩窄致高血压模型大鼠血压及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腹主动脉缩窄致高血压模型,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和造模组,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培哚普利组和潜阳合剂3组,每组10只.术后4周开始灌胃,各组药物干预8周.分别于干预后第4周和第8周使用尾动脉仪,连续动态测量大鼠左前肢血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大鼠心肌组织的AngⅡ水平.结果 ①腹主动脉缩窄造模后4周:与假手术组比较,各组收缩压均显著增高(P<0.05);舒张压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药物干预4周后,与模型组比较,培哚普利组、潜阳合剂组收缩压均明显降低(P<0.001),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药物干预8周后,与模型组比较,培哚普利组、潜阳合剂组收缩压均明显降低(P<0.05),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药物干预8周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织AngⅡ水平增加(P <0.001);与模型组比较,培哚普利组、潜阳合剂组AngⅡ水平明显下降(P <0.001).结论 潜阳合剂具有降低腹主动脉缩窄致高血压大鼠收缩压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AngⅡ水平有关.
作者:高俊杰;吴琼;王肖龙;陈铁军;沈智杰;薛金贵;王英杰;张春伶;郭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骆氏妇科内外同治法治疗输卵管阻塞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中药骆氏松达汤内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腹部穴位中药敷贴离子导入法(骆氏腹敷方)治疗.两组总疗程均为1年,观察临床疗效、受孕率;并随访1年,观察妊娠情况.结果 ①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0.48%和72.50%,治愈率分别为83.33%和62.5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试验期间,治疗组受孕27例,对照组受孕17例;组间受孕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随访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骆氏妇科内外同治法治疗输卵管阻塞性疾病的疗效满意,可提高受孕率.
作者:骆春;谢正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介绍门成福教授运用加味寿胎丸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以肾虚、血虚为基本病机,又多见阴虚血热津亏等虚实错综兼证;治疗以加味寿胎丸为主,分肾虚型及阴虚血热型辨治.并附验案1则.
作者:孙海媛;贾成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祛瘀清痹方熏洗结合关节镜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87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4);两组均采用关节镜清理术及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观察组同时结合祛瘀清痹方熏洗,疗程6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膝关节功能和疼痛评分,及关节液炎性因子TNF-α、IL-1β和金属基质蛋白酶MMP-3、MMP-13水平.结果 ①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为72.7%;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两组间膝关节功能评分和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两组关节液TNF-α 、IL-1β 、MMP-3 、MMP-13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祛瘀清痹方熏洗可调控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术后患者局部炎性介质水平以改善关节功能.
作者:夏晓斌;邵利芳;鲍荣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考察柑橘不同用药部位——橘核、橘络和陈皮中橙皮苷、柠檬苦素及诺米林的含量与其抗氧化和抗乳腺癌活性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HPLC法检测来自不同产地的橘核、橘络和陈皮药材中橙皮苷、柠檬苦素及诺米林的含量,结合体外DPPH和FRAP抗氧化实验方法以及MTT法研究3种成分的含量差异对药材抗氧化活性和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作用的影响.结果 橙皮苷含量:陈皮>橘络>橘核;柠檬苦素类物质含量:橘核>橘络>陈皮;体外抗氧化活性:陈皮>橘络>橘核;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作用:橘核>橘络>陈皮.结论 橘核、橘络和陈皮的抗氧化活性强弱主要与橙皮苷含量相关,而三者的抗乳腺癌活性强弱主要与其柠檬苦素和诺米林含量相关.
作者:李云;邢丽娜;周明眉;裴瑾;罗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夏枯草口服液治疗气郁痰阻型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3例;对照组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组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和夏枯草口服液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85%,对照组为51.52%;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甲状腺结节大直径均明显缩小(P <0.05,P<0.01),且治疗组小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甲状腺结节数目减少(P<0.05),且治疗组结节数目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甲状腺功能指标(FT3、FT4、TSH)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夏枯草口服液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安艳芳;韩海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变化,探讨鼻敏感方对这4种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及其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可能机制.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鼻敏感方组、氯雷他定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以卵清蛋白为致敏原建立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0.9% NaCl溶液、鼻敏感方水提剂、氯雷他定水溶液灌胃.观察给药前、给药7天后、14天后、28天后大鼠行为表现,28天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中IL-4、IFN-γ、IL-17、IL-10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给药7天后、14天后、28天后,鼻敏感方组及氯雷他定组较模型组大鼠鼻部症状明显减轻(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L-4、IL-17水平升高,IFN-γ、IL-10水平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鼻敏感方组及氯雷他定组IFN-γ、IL-10水平升高,IL-4、IL-17水平降低(P<0.01).结论 鼻敏感方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方剂,其治疗机制之一是通过影响IL-4、IFN-γ、IL-17、IL-10水平从而调节Th1/Th2和Th17/Treg细胞间平衡实现的.
作者:姚玉婷;史军;严道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探讨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中医证候学特征.方法 以上海市浦东新区5个街镇24个村(居)委55岁以上常住人口为对象,抽样调查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率以及中医体质、证型分布特点.结果 ①本次调查共抽取样本4 600例,实际完成调查4 086例(88.83%),其中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者612例(14.98%).②在612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女性比例(70.92%)高于男性(29.08%)(P<0.05),70岁及以上者比例(51.47%)高于69岁及以下者(48.53%)(P<0.05),受教育时间<8年者比例(88.56%)高于≥8年者(11.44%)(P<0.05).③在612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平和质261例(42.65%),偏颇质351例(57.40%);各偏颇体质中,痰湿质、阳虚质和气虚质多,湿热质、特禀质少.④中医辨证分型以脾肾亏虚型、阴虚阳亢型和气血不足型居多,分别占26.11%、20.63%和10.74%.结论 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以痰湿质、阳虚质和气虚质多,中医辨证分型以脾肾亏虚型、阴虚阳亢型和气血不足型居多;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以脾肾和气血亏虚为本,标实多见痰湿、气郁.
作者:秦虹云;皮衍玲;杨震;刘科;陈定华;张明;郁东海;顾永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电针膝眼穴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康复学指标评估.方法 将10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电针膝眼穴治疗4周,对照组予以扶他林乳胶剂外用治疗4周;治疗前后予Lequesne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定治疗效果,并用等速肌力测试指标评定治疗前后股四头肌各项参数.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VAS评分、Lequesne评分症状较治疗前均有好转(P<0.05),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4周后两组VAS评分、Lequesne评分症状改善率较治疗前均有好转(P<0.01),其中VAS评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Lequesne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股四头肌峰值力矩(PT)、相对峰值力矩(PTWB)、疲劳指数(WF)、峰力矩对应角度(APT)指标均有好转,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针膝眼穴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并能改善股四头肌肌力,提高膝关节稳定性及膝关节活动功能.
作者:吴文虎;汤俊;吴云鹏;陈姝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介绍应用经方治疗肾病的经验.从六经分证角度剖析肾病的演变,主要有太阳病、少阳病、少阴病,兼夹水饮及瘀血贯彻始终,指出其相应方药.
作者:陈志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甘麦大枣汤对“郁证”模型大鼠行为学特征的影响.方法 将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甘麦大枣汤组和盐酸氟西汀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以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配合孤养的方法进行“郁证”模型大鼠复制.28天完成造模后,各组开始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其中模型组、甘麦大枣汤组和盐酸氟西汀组继续以造模方法给予相应的刺激.盐酸氟西汀组每克体质量灌服10 μg的氟西汀,甘麦大枣汤组灌服甘麦大枣汤浓缩药液2 ml(每毫升药液含2 g生药),正常组和模型组灌服等体积的蒸馏水;各组均干预28天.观察体质量变化情况,同时运用旷场实验、糖水消耗实验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变化情况.结果 造模后,模型组、甘麦大枣汤组、盐酸氟西汀组较正常组体质量减轻,水平运动距离缩短,直立次数和糖水量消耗量减少(P<0.05).干预后(即实验的第56天),甘麦大枣汤组较模型组体质量、水平运动距离、糖水消耗量增加(P<0.05),盐酸氟西汀组较模型组体质量、水平运动距离、直立次数和糖水消耗量增加(P<0.05);干预后甘麦大枣汤组与盐酸氟西汀组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麦大枣汤可通过影响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特征,对“郁证”发挥治疗作用.
作者:徐铭悦;倪红梅;何裕民;郭盈盈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综述近年蛹虫草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蛹虫草的化学成分有核苷类、多糖类、虫草酸、虫草素、甾醇类以及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其药理作用广泛,主要对神经系统、循环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等多种疾病疗效显著.
作者:万朋;高俊涛;吕世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探讨王鹏教授从络病理论论治支气管哮喘经验.认为本病基本病机为络阳亏虚、邪气凝窠,肺络郁滞、绌急气逆;治疗当疏补通络、平挛降逆,以辛药为基,伍用虫类药.
作者:杨宏志;姚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总结整理仝小林教授运用葛根的临床经验.仝教授擅于运用葛根舒利经气、升发脾胃清阳之性治疗头痛、斜颈、消渴、下利等多种疾病,对临床用药有指导意义.
作者:陈弘东;郭敬;周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阴阳调衡透刺针法为主分期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区组随机法,将来自7个研究单位的307例缺血性中风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A组(104例)、B组(102例)及C组(101例).A组予阴阳调衡透刺针法联合康复训练,B组予阴阳调衡透刺针法,C组予康复训练.各组疗程均为28天,观察临床疗效,比较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功能综合评定量表评分(FCA)、运动功能评分(FMA)的变化情况.结果 ①试验结束时,A组完成研究93例,B组完成研究90例,C组完成研究85例.随访2个月期间,A组完成随访89例,B组完成随访88例,C组完成随访80例.②全分析集(FAS)中,各组总进步率分别为77.45%、71.57%和62.24%;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分别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随访集中,各组总进步率分别为85.39%、84.09%和75.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分别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14天、28天、随访60天时,各组间NDS评分与基线的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中,A组、B组NDS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C组(P<0.05).④治疗7天、14天、28天、随访60天时,各组间FCA评分、FMA评分与基线的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中,A组、B组FCA评分、FMA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C组(P<0 05).结论 阴阳调衡透刺针法为主分期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的疗效满意,可有效缓解痉挛,显著改善患肢及全身的运动功能.
作者:鲍春龄;东贵荣;王海桥;刘建浩;焦志华;白玉龙;王顺;王昀;倪金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探讨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策略.认为原发性肝癌应以辨病与辨证结合论治为基本原则,根据临床分期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早期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中期以祛邪为重、扶正为辅,晚期以扶正为先、祛邪并重,末期辅以外治减缓病痛.
作者:高峰;韩颖盈;杨金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凉血清热利湿方治疗湿热浸淫型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9例.对照组予氯雷他定,治疗组予凉血清热利湿方.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临床疗效以及瘙痒程度、中医证候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8%、71.9%,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瘙痒程度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减少(P<0.05),且治疗组瘙痒程度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凉血清热利湿方治疗湿热浸淫型湿疹,临床疗效良好.
作者:包歆滟;吴胜利 刊期: 2015年第06期